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62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中的雨刮器,具体指一种雨刮器中的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中均安装有雨刮器,它包括雨刮臂、能刮擦挡风玻璃的雨刷以及能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雨刮臂通常采用硬质金属材料,雨刷一般包括连接一起的钢条和胶条,其中胶条采用橡胶等软性材料。目前,各款汽型所采用的雨刮臂结构及其安装方式各不相同,如通用汽车中的雨刮臂呈长条形,末端具有倒勾,安装时,倒勾就钩入接头内而限位,从而可带动接头以及接头下方的雨刷作往复运动;而奔驰(Benz)、福特(R)rd)、保时捷 (Porsche)用的是大致呈L型的雨刮臂,安装时,横向部分插入到接头相应的插配位置中而卡扣一起;又比如迈腾、速腾的雨刮臂又与上述的不同,宝马5系的雨刮臂、标志307的雨刮臂各不相同。因而,特定的雨刮臂需要配备与之相配的接头才能与雨刷连接。目前,市场上早已出现各式接头,该接头通常包括有与雨刷连接的雨刷连接座和与雨刮臂连接的雨刮臂连接座,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925982Y的《多功能汽车前车窗软骨雨刮片组件》就披露了其中一种结构。但随着各款车型的不断涌现,仍需要设计与之相配的新颖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简单且装拆方便的用于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包括与雨刷连接的雨刷连接座和与雨刮臂连接的雨刮臂连接座,其中雨刷连接座设计成框式结构,该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臂连接座包括有前壁、后壁和连接在前、后壁相对端部之间的连接臂,其中, 前、后壁分别位于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外侧而使所述的连接臂位于所述雨刷连接座之上,同时在所述后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插入到所述第一销孔中的轴套,所述前壁的内表面上则设置有能插入到位于所述前侧壁的第二销孔中的定位凸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前壁上还可以开有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可以使得雨刮臂连接座的前壁具有更好的弹性。在上述各方案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底部具有供雨刷中的钢条插置的插槽,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条,该连接条上设有能插入到钢条的定位孔中的定位柱,以实现雨刷连接座与雨刷的钢条的快速连接。在上述改进方案中,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轴,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位于该第一轴的两旁,以使本接头实现更多的功能,供现有多种规格的雨刮臂连接座连接。较好的,在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上部的一端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二轴,同样可以实现不同雨刮臂连接座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雨刮臂连接座可以利用轴套事先插入到第一销孔中,并借助于一端的连接臂的连接,可以略施力扳开前壁,使前壁上的定位凸柱插入到前侧壁的第二孔中,即通过一个简单的插和扳动作,就可以使雨刮臂连接座和雨刷连接座紧固定成一体,从而明显地方便了装配和日后维护,且还具有结构新颖、简单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增加雨刷);图3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雨刷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连接的雨刮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雨刮臂和雨刷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该接头包括与雨刷3连接的雨刷连接座1和与雨刮臂4连接的雨刮臂连接座2,其中雨刷连接座1设计成框式结构,该雨刷连接座的前侧壁11、后侧壁 12上均设置相互对应的第一销孔13和第二销孔14,该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条15,其中两连接条上设置有能插入到雨刷3中的钢条31的定位孔32中的定位柱16 ;同时在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底部具有供雨刷3中的钢条31插置的插槽 17。并且该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轴18,上述第一销孔13和第二销孔14位于该第一轴18的两旁,该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上部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轴19,当然,也可以采用如图7和图8中没有第二轴的雨刷连接座的结构。上述雨刮臂连接座2又包括有前壁21、后壁22和连接在前、后壁相对端部之间的连接臂23,其中,后壁2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插入到第一销孔13中的轴套M,前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插入到位于前侧壁的第二销孔14中的定位凸柱25,同时在前壁上还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6。上述雨刮臂连接座2所连接的见图6所示,该雨刮臂4的连接端具有卡接部41和连接轴42,该雨刮臂4应用在奔驰、福特、保时捷等汽车上。安装时,雨刷中的钢条插设在雨刷连接座底部的插槽中,如图7和图8所示,并使雨刷连接座上的定位柱插入到钢条的定位孔中,即可使雨刷连接座与雨刷连接成一体。接着将雨刮臂连接座中的轴套插入到第一销孔中,再略施力扳开前壁,使前壁上的定位凸柱插入到前侧壁的第二孔中,此时,前、后壁分别位于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外侧,连接臂 23位于雨刷连接座1之上,使雨刮臂连接座与雨刷连接座结合成一整体。最后,雨刮臂4抵靠在雨刮臂连接座2的后壁外侧,它的连接轴42先穿过雨刮臂连接座2的轴套中,而雨刮臂4的卡接部41就直接卡设在雨刮臂连接座2的前壁顶部,即可实现快速安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包括与雨刷(3)连接的雨刷连接座(1)和与雨刮臂 (4)连接的雨刮臂连接座O),其中雨刷连接座(1)设计成框式结构,该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11、1幻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销孔(1 和第二销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臂连接座( 包括有前壁、后壁(21、2幻和连接在前、后壁相对端部之间的连接臂(23), 其中,前、后壁分别位于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11、1幻的外侧而使所述的连接臂 (23)位于所述雨刷连接座(1)之上,同时在所述后壁0 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插入到所述第一销孔(13)中的轴套(M),所述前壁的内表面上则设置有能插入到位于所述前侧壁(11)的第二销孔(14)中的定位凸柱(25) 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壁上还开有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0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11、1幻的底部具有供雨刷中的钢条(31)插置的插槽(17),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11、1幻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条(15),该连接条上设有能插入到所述钢条(31)的定位孔(32)中的定位柱(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11、1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轴(18),所述的第一销孔(13)和第二销孔(14) 位于该第一轴(18)的两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11、12)的上部的一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轴(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雨刷和雨刮臂的接头,包括雨刷连接座和雨刮臂连接座,其中雨刷连接座设计成框式结构,该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雨刮臂连接座包括有前壁、后壁和连接在前、后壁相对端部之间的连接臂前、后壁分别位于雨刷连接座的前、后侧壁的外侧而使连接臂位于雨刷连接座之上,同时在后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插入到第一销孔中的轴套,前壁的内表面上则设置有能插入到位于前侧壁的第二销孔中的定位凸柱。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插和扳动作,就可以使雨刮臂连接座和雨刷连接座紧固定成一体,从而明显地方便了装配和日后维护,且还具有结构新颖、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S1/34GK202138342SQ201120178408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程宝来 申请人:程宝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