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709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最能体现高科技水平,如倒车监视系统,从最初的语音提示,到雷达测距,进而发展成摄像显示,即采用倒车色彩摄像头,将车后方的状况传送到驾驶座前的监视器屏幕上,以供直接观察判断。摄像头显示可不受气候、场地等环境的影响,使倒车更方便、更安全,被誉为车辆的第三只眼睛。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已经大量装备倒车摄像头系统,方便驾驶者进行倒车,但目前市面上的摄像头普遍为直接暴露在外安装,这样造成摄像头用一段时间后,镜头上布满灰尘,泥土等,因为摄像头没有任何保护,所以其寿命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缩短,并且镜头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使摄像头成像质量变差,除此之外,摄像头暴露在外也有损车尾的外观美感。如果能设计出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使摄像头只在倒车时才伸出,在完成倒车后摄像头缩回隐藏在车身内,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摄像头受灰尘、水雾等损伤,能大大延长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将摄像头隐藏于车内、倒车时能将摄像头伸出车外的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还兼备后备行李箱开启触发功能。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包括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外壳、拨杆、动作杆、摄像头支架和摄像头,所述外壳上具有一向下倾斜的条形滑孔,所述摄像头支架上具有一与该条形滑孔相配合的第一凸件,所述摄像头支架通过该第一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滑孔内,所述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上,其另一端与摄像头支架固连,所述拨杆上具有一条形孔,所述动作杆一端的周面上具有一与所述条形孔相配合第二凸件,所述动作杆通过该第二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孔内, 所述动作杆另一端的周面与齿轮传动机构固连,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电机驱动,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支架最前端。所述外壳上转动连接有摄像头盖板,所述摄像头盖板遮住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盖板的转动方向与摄像头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外壳上固连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转动连接有把手盖,所述把手盖遮住摄像头盖板,所述把手盖的转动方向与摄像头盖板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主体上固连有微动开关,所述把手盖面对摄像头盖板的一面上固连有用于接通微动开关的触发杆。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三个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固连,所述蜗杆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动作杆的一端的圆周面上具有一与第三齿轮的中心孔相配合的第三凸件,该第三凸件卡接在所述第三齿轮的中心孔内,且该第三凸件与所述第二凸件位于动作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保护摄像头除倒车外,摄像头一直隐藏于车身内, 使摄像头免受外界侵害;(二)具有后备行李箱开启触发功能当翻动把手盖时,触发杆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产生的信号被传送给车身控制器,由车身控制器控制后备行李箱开启;(三)除倒车外,摄像头都隐藏在把手盖后,使车尾更具美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在缩进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在伸出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装摄像头盖板和把手盖时)。其中1-电机;1-1-蜗杆;2-齿轮传动机构;3-外壳;3-1-条形滑孔;4-拨杆; 4-1-条形孔;5-动作杆;6-摄像头支架;7-摄像头;8-摄像头盖板;9-把手盖;10-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包括电机1、齿轮传动机构2、 外壳3、拨杆4、动作杆5、摄像头支架6和摄像头7,所述拨杆4、动作杆5、摄像头支架6和摄像头7安装在外壳3内,所述外壳3上固连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主体10。所述外壳3上具有一向下倾斜的条形滑孔3-1,所述摄像头支架6上具有一与该条形滑孔3-1相配合的第一凸件,所述摄像头支架6通过该第一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滑孔3-1内,所述外壳3 上固连有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位于所述条形滑孔3-1的一侧,所述拨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该连接支架上,其另一端与摄像头支架6固连,所述拨杆4上具有一条形孔4-1,所述动作杆5 —端的周面上具有一与所述条形孔4-1相配合第二凸件,所述动作杆5通过该第二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孔4-1内,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包括三个齿轮,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蜗杆1-1固连,所述蜗杆1-1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所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动作杆5的另一端的圆周面上具有一与第三齿轮的中心孔相配合的第三凸件,该第三凸件卡接在所述第三齿轮的中心孔内,且该第三凸件与所述第二凸件位于动作杆的两侧。所述摄像头7安装在摄像头支架6最前端。所述外壳3上转动连接有摄像头盖板8,所述摄像头盖板8遮住摄像头7,所述摄像头盖板8的转动方向与摄像头7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主体10上转动连接有把手盖9, 所述把手盖9遮住摄像头盖板8,所述把手盖9的转动方向与摄像头盖板8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主体10上固连有微动开关,所述把手盖9面对摄像头盖板8的一面上固连有用于接通微动开关的触发杆。所述把手盖9可以与各种类型的汽车标志牌配合连接。工作原理在初始状态(摄像头7缩在摄像头盖板8内且摄像头盖板8也是关闭的)下,电机1驱动齿轮传动机构2逆时针转动,依次带动动作杆5和拨杆4逆时针转动, 由此摄像头支架6在拨杆4的带动下沿着条形滑孔3-1向下前方滑动,最终伸出摄像头盖板8和把手盖9外;要缩回摄像头7时,电机1驱动齿轮传动机构2顺时针转动,则摄像头支架6缩回,摄像头7最终位于摄像头盖板8和把手盖9后面。在初始状态下,翻动把手盖 9,触发杆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产生的信号被传送给车身控制器,由车身控制器控制后备行李箱开启。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齿轮传动机构O)、外壳 (3)、拨杆G)、动作杆(5)、摄像头支架(6)和摄像头(7),所述外壳C3)上具有一向下倾斜的条形滑孔(3-1),所述摄像头支架(6)上具有一与该条形滑孔(3-1)相配合的第一凸件, 所述摄像头支架(6)通过该第一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滑孔(3-1)内,所述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C3)上,其另一端与摄像头支架(6)固连,所述拨杆(4)上具有一条形孔G-i),所述动作杆( 一端的周面上具有一与所述条形孔相配合第二凸件,所述动作杆(5)通过该第二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孔内,所述动作杆(5)另一端的周面与齿轮传动机构⑵固连,所述齿轮传动机构⑵由电机⑴驱动,所述摄像头(7)安装在摄像头支架(6)最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C3)上转动连接有摄像头盖板(8),所述摄像头盖板(8)遮住摄像头(7),所述摄像头盖板(8)的转动方向与摄像头⑵的伸缩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上固连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主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上转动连接有把手盖(9),所述把手盖(9)遮住摄像头盖板(8),所述把手盖(9)的转动方向与摄像头盖板(8)的转动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上固连有微动开关,所述把手盖(9)面对摄像头盖板(8)的一面上固连有用于接通微动开关的触发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 ⑵包括三个齿轮,所述电机⑴的输出轴与蜗杆(1-1)固连,所述蜗杆(1-1)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动作杆(5)的一端的圆周面上具有一与第三齿轮的中心孔相配合的第三凸件,该第三凸件卡接在所述第三齿轮的中心孔内,且该第三凸件与所述第二凸件位于动作杆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包括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外壳、拨杆、动作杆、摄像头支架和摄像头,外壳上具有一向下倾斜的条形滑孔,摄像头支架上具有第一凸件,摄像头支架通过该第一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滑孔内,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上,其另一端与摄像头支架固连,拨杆上具有一条形孔,动作杆一端的周面上具有第二凸件,动作杆通过该第二凸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孔内,动作杆另一端的周面与齿轮传动机构固连,齿轮传动机构由电机驱动,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支架最前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将摄像头隐藏于车内、倒车时能将摄像头伸出车外的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其还兼备后备行李箱开启触发功能。
文档编号B60R11/04GK202088998SQ20112018054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宋崇淑, 游天宝, 王伯坤, 袁维智 申请人: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