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式风轮帆发电智能南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92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碟式风轮帆发电智能南极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尤其涉及一种车的结构。
背景技术
南极冰面平滑数百里,为了有利于在南极的考察,有必要设计一种南极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碟式风轮帆发电智能南极车,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置储电器及计算机的底盘;在所述的底盘下安置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由计算机控制各自的的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的底盘安置由四层隔温纳米玻璃组成半圆形拱形罩;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设置一密封门;在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顶部安置一圆周转动轨道支架;在所述的圆周转动轨道支架上安置一发电风轮帆;所述的发电风轮帆的转轴与半圆形拱形罩的顶部中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力发电可以为南极车带来足够的电力,为南极车的动能,增温,及其它的用电可需;南极车停着的时候,风轮可一刻不停地发电,发出的电储存在储电器内备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I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置储电器及计算机的底盘I ;在所述的底盘I下安置万向轮2 ;所述的万向轮2由计算机控制各自的的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的底盘I安置由四层隔温纳米玻璃组成半圆形拱形罩3 ;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3设置一密封门4 ;在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3顶部安置一圆周转动轨道支架5 ;在所述的圆周转动轨道支架5上安置一发电风轮帆6 ;所述的发电风轮帆6的转轴7与半圆形拱形罩3的顶部中间相连。在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3的四周还安置了电子眼8。本实用新型底成圆盘式,在圆般式的车底内置有储电器,计算机。圆盘底下是6只由电脑统一调控的万向轮,每一只万向轮上有各自的计算机控制的电动机。由计算机调控电动机调正万向轮的速度,方向。南极车圆底盘内侧由四层隔温纳米玻璃组成半圆形拱形罩,每层玻璃间间隔2cm,充分达到隔温保温,进出拱形的密封玻璃罩,要经过二道隔温玻璃门,每扇玻璃门有三层纳米玻璃制作,玻璃间间隔2cm。[0013]在纳米玻璃拱形罩的三分之二高度置有一圆周转动轨道,轨道供上面的发电风帆轮的支撑架在轨道内顺风调控转动,转动轨道稍下方的圆周上置有6套电子眼与传感器,将外界情况输入电脑后,由计算机自动调控方向。轨道上的支撑架托扶住上面的发电风轮帆,发电风轮帆下部边框置放在拱形罩顶部的转轴上。发电风轮帆由 计算机逆风向调控在最佳方位,这个最佳方位既能有利风轮转动发电,又能使风轮起到风帆的作用有利于南极车的前进。有句话叫好舵手能撑八面风,由电脑调控的风能帆能精确利用风向,既有利于风轮帆推进南极车前进,也有利于风轮发电。
权利要求1.一种碟式风轮帆发电智能南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储电器及计算机的底盘;在所述的底盘下安置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由计算机控制各自的的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的底盘安置由四层隔温纳米玻璃组成半圆形拱形罩;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设置一密封门;在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顶部安置一圆周转动轨道支架;在所述的圆周转动轨道支架上安置一发电风轮帆;所述的发电风轮帆的转轴与半圆形拱形罩的顶部中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碟式风轮帆发电智能南极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的四周还安置了电子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碟式风轮帆发电智能南极车,包括内置储电器及计算机的底盘;在所述的底盘下安置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由计算机控制各自的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的底盘安置由四层隔温纳米玻璃组成半圆形拱形罩;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设置一密封门;在所述的半圆形拱形罩顶部安置一圆周转动轨道支架;在所述的圆周转动轨道支架上安置一发电风轮帆;所述的发电风轮帆的转轴与半圆形拱形罩的顶部中间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力发电可以为南极车带来足够的电力,为南极车的动能,增温,及其它的用电可需;南极车停着的时候,风轮可一刻不停地发电,发出的电储存在储电器内备用。
文档编号B60L8/00GK202541338SQ2011204688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沈美龙, 陆以锋 申请人:上海市枫泾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