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15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垫船、潜水艇,一种喷气飞机,一种轮式气垫车,尤其涉及一种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轮船、潜艇、飞机、汽车,存在着功能单一、能效较低,体重较重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船、艇、机、车功能为一体的鳖式海陆空飞船,具有体轻、高效、起降安全的特点。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机仓、机翼、动力机、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操作台、进气口、前排气口、后排气口、尾排气口、减振轮组成,所述的进气口是由塑性软管构成,进气口内设有操控器,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连接,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与汽油动力机或电动机连接,汽油机进气口与进气口内腔连通,电动机与蓄电池连通,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的排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前排气口、后排气口、尾排气口相连通,前排气口、后排气口、尾排气口均采用球接口连接,并装有控制器,控制器系统与操作台连通,机翼设在机仓的周外围,机仓内设有操作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了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汽油机或电动机结构设计,具有体轻、高效的特点; 2、排气系统结构简单,灵活易控,工作环境适应广泛的特点,因而可在水下、水面、空中、地面、飞行和行走;
3、整船采取扁平设计,对减轻船身重量和运行阻力,有很大优势。


图1为本装置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仓9,机翼7、动力机6、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4、操作台3、进气口 1、前排气口 5,后排气口 10,尾排气口 13,减振轮14,潜水袋所述的进气口 I是塑性软管结构,进气口 I内设有操控器2,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4连接,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4与汽油机5或电动机5连接,汽油机5进气口与主进气I内腔连通,电动机5则与蓄电池或外电源连通,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4排气口通过输出管道8与分别与前排气口 5、后排气口 10、尾排气口 13相连通,前排气口 5,后排气口 10,尾排气口13均采用球接口 12连接,并装有控制器11,控制器11系统与操作台2连通,减振轮14分别设在前后底板上,使用时,在动力机6的作用下,带动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4旋转产生高压空气由各排气口喷出,推动飞船各排气口由操作台通过控制器操控运动上升、下降或前行,后退运动。 ·
权利要求
1.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仓(9)、机翼(7)、动力机(6)、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4)、操作台(3)、进气口(I)、前排气口(5)、后排气口(10)、尾排气口(13)、减振轮(14、潜水袋,所述的进气口( I)是塑性软管结构,进气口( I)内设有操控器(2)、进气口(I)通过管道与空压机(4)连接,空压机(4)与汽油机(5)或电动机(5)连接,汽油机(5)进气口与主进气口( I)的内腔连通,电动机则与蓄电池或外电源连通,空压机(4)排气口与输气管道(8)连通,并与前排气口(5)、后排气口( 10)、尾排气口( 13)相连通,前排气口(5)、后排气口( 10 )、尾排气口( 13 )均采用球接口连接,并装有控制器(11)与操作台(2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其特征在于,动力机(5),既可采用汽油机,也可采用蓄电池电动机或外电源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其特征在于,空压机(4)设在机仓(9)的外前两侧,驱动喷气口设有5个,并设在机翼(7)的下方周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其特征在于,机仓(9)内设有潜水专用袋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鳖式海陆空飞船,包括机仓、机翼、动力机、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操作台、进气口、前排气口、后排气口、尾排气口、减振轮组成,所述的进气口是由塑性软管构成,进气口内设有操控器,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连接,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与汽油动力机或电动机连接,汽油机进气口与进气口内腔连通,电动机与蓄电池连通,无定子单螺杆空压机的排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前排气口、后排气口、尾排气口相连通,机翼设在机仓的周外围,机仓内设有操作台。从而实现了轮船、潜艇、飞机、汽车,各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飞船,可在水下水面、陆地、空中高速运动,可广泛应用军事、交通、抢险,高空作业、旅游。
文档编号B60F5/02GK103231633SQ20121047237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陈正茂 申请人:陈正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