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灯切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37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近灯切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车辆的车灯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调整远近灯的车灯的远近灯切换机构。
技术背景交通工具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其带来生活上相当的便利性。对于车辆行驶于路上不仅车辆驾驶者必须注意自身安全外,更应对其他在路上的行人或车辆负起一份社会责任,以维护其安全。尤其,车头灯之于行驶中的车辆而言,除了照明功能外,亦兼具有警示作用。为配合调整车头灯的远近灯光型,现有车灯远近控制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M391491,是于车灯灯座的前方设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有缺口,于固定板上通过枢轴枢设有一供遮蔽缺口的遮光板,而遮光板被枢设的另一端利用曲折状的连接片搭配一连杆连接电磁阀,且于电磁阀阀杆上套设弹簧。前述连杆连接于阀杆外端,且连杆与连接片要彼此可活动地转向90度角连动,通过阀杆配合弹簧位移,而使连杆上、下移动,再带动遮光板一端的连接片位移,遮光板旋移进行遮光,进而形成远灯光与近灯光的切换。前述车灯远近控制装置的电磁阀整体体积庞大、重量重,若是刻意缩小体积又将造成推动力道不足的困境,故已知设计上有无法配合其他机构缩小的问题。此外,前述车灯远近控制装置的遮光板一端被连接片带动,但遮光板另一端则空悬于机构之内,造成遮光板位移时末端仍有晃动及震动,而影响遮光效果的稳定性。另外,以往连杆与连接片之间的连动在电磁阀往复动作下,零件间隙往复撞击易生噪音,且容易产生零件损伤。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针对已知的车灯远近控制存在的上述的缺失,乃潜心研究、改良不同结构的设计,遂得以首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近灯切换机构,具有马达带动位移的活动遮光板,能产生充份的推力。进而能克服上述已知技术的无法缩小体积的问题。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远近灯切换机构,其包含一固定遮光板、一支架、一驱动马达、一从动元件、一复位元件及一活动遮光板。前述支架组设在固定遮光板一侧,且具有至少一枢座。驱动马达则相对应支架组设于固定遮光板上。前述从动元件枢装在支架的枢座上,且从动元件被驱动马达带动,另在从动元件上设有一摆动轴。复位元件是与从动元件连接,用复位元件配合从动元件进行往复摆动。前述活动遮光板的一端枢装在固定遮光板上,而活动遮光板另一端设有一导引空间,导引空间是供摆动轴限位于内,且令活动遮光板往复枢摆。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固定遮光板具有一照射方向;以及该摆动轴的轴向与该照射方向垂直,借以让该活动遮光板垂直于该照射方向枢摆位移。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导引空间是运用该活动遮光板在平行于该照射方向开设的一贯穿通孔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贯穿通孔概呈矩形、椭圆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固定遮光板相对应该活动遮光板的往复枢摆路径设有一第一抵部及一第二抵部,该第一抵部与该第二抵部用以抵顶并限制该活动遮光板。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驱动马达具有一驱动齿轮;以及该从动元件包含一扇形齿轮,且该驱动齿轮啮合带动该扇形齿轮,而该复位元件则推动该扇形齿轮复位,以达成往复摆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从动元件于相对该扇形齿轮另一端设有一枢轴,该枢轴枢装在该支架的该枢座上。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复位元件为一弹簧,该从动元件则设有一抵轴,令该弹簧轴设在该枢轴上,且以该弹簧抵顶于该支架与该从动元件的该抵轴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复位元件为一弹簧。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遮光板利用可以缩小体积的马达进行位移,且机构设计简单稳定,活动遮光板二侧皆被稳定限制,可以降低各部零件松动损坏或产生噪音的机率。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固定遮光板具有一照射方向;而摆动轴的轴向与照射方向垂直,借以让活动遮光板垂直于照射方向枢摆位移。至于前述导引空间可以运用一贯穿通孔形成,且贯穿通孔概呈矩形、椭圆形,用以容许摆动轴延照射方向自由位移,而摆动轴垂直照射方向的位移则连结带动活动遮光板。另一般弧形路径驱动转换直线进给的各式已知机构设计,皆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应用。此外,前述固定遮光板相对应活动遮光板的往复枢摆路径二端位置,可以设有一第一抵部及一第二抵部作为定位的抵挡,通过第一抵部与第二抵部可以精准抵顶活动遮光板并限制活动遮光板的枢摆路径。前述驱动马达与从动元件的可行实施例之一,是在驱动马达输出端安装一驱动齿轮;而从动元件上则包含一扇形齿轮及一枢轴,通过枢轴枢装在支架的枢座上,且驱动齿轮啮合带动扇形齿轮,而复位元件可以采用弹簧,前述弹簧能发挥推动扇形齿轮复位的效果,以达成本实施例的往复摆动。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遮光板在垂直于照射方向的垂直面上位移,活动遮光板机构二侧的应力平衡且动作应力分散平均,可以降低各部零件松动或损坏的机率。因此,上述诸实施方式的活动遮光板的位移是配合驱动马达及从动元件的设计,不仅能简化机构的组装过程,同时减少以往电磁阀过大的体积并降低零件损坏机率,更能拥有较稳定的近远灯切换机制。

图I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远近灯立体图;图2绘示图I的远近灯切换机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绘示图I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动作方式立体图;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动作方式立体图;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 :汽车车灯Al:凸透镜框架A2 :反射镜Ax :光轴F :照射方向100:远近灯切换机构200:固定遮光板210:枢件220 :第一抵部230 :第二抵部 300 :支架310 :枢座320 :马达定位座330 :弹簧定位部400 :驱动马达410 :驱动齿轮500 :从动元件510 :扇形齿轮520 :摆动轴530 :枢轴540 :抵轴600 :复位元件601 :端602 :端700:活动遮光板710:端720 :端730 :贯穿通孔731:导引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I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远近灯立体图;而图2绘示图I的远近灯切换机构一角度的立体图。一并参阅图3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并以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动作方式立体图。如前述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远近灯切换机构100安装在汽车车灯A之内,且远近灯切换机构100位于凸透镜框架Al与反射镜A2之间;远近灯切换机构100包含一固定遮光板200、一支架300、一驱动马达400、一从动兀件500、一复位元件600及一活动遮光板700。固定遮光板200,其具有一照射方向F,此照射方向F与固定遮光板200相互垂直,换个角度观之,照射方向F与车灯A的光轴Ax相平行,也可说是光轴Ax与固定遮光板200相互垂直。在固定遮光板200 —端设有一枢件210。另在固定遮光板200相对应反射镜A2的一侧设有凸出的第一抵部220及第二抵部230。支架300,被组设在固定遮光板200的另一端,且支架300与枢件210的位置相对称。而在支架300朝向光线发射方向的一侧制设有一枢座310、一马达定位座320及一弹簧定位部330,前述弹簧定位部330的位置相对应枢座310。驱动马达400,则相对应被支架300的马达定位座320组设于固定遮光板200上。前述驱动马达400在输出端具有一驱动齿轮410。从动元件500,其包含一扇形齿轮510、一摆动轴520、一枢轴530及一抵轴540,从动元件500以枢轴530枢装在支架300的枢座310上,且驱动齿轮410啮合带动扇形齿轮510使从动元件500被驱动马达400带动。前述摆动轴520的轴向是与照射方向F垂直。复位元件600,其为一弹簧,复位元件600的一端601抵顶定位在支架300的弹簧定位部330,且复位元件600的另一端602则抵顶定位在从动元件500的抵轴540,令复位元件600被轴设在枢轴530上,且以复位元件600在支架300与从动元件500之间产生复位力量,通过复位元件600配合推动从动元件500的扇形齿轮510进行往复摆动。活动遮光板700,其的一端710枢装在固定遮光板200的枢件210上,而活动遮光板700另一端720在平行于照射方向F的表面上设有一贯穿通孔730,此贯穿通孔730形成一导引空间731,导引空间731是供摆动轴520限位于内,且令活动遮光板700往复枢摆。而前述摆动轴520的轴向是与照射方向F垂直,借以让活动遮光板700垂直于照射方向F枢摆位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中,导引空间731可以运用一贯穿通孔730形成,此贯穿通孔730可以是概呈矩形、椭圆形等形状,用以容许摆动轴520垂直于照射方向F自由位移,而摆动轴520垂直照射方向F的位移则连结带动活动遮光板700上升及下降。前述固定遮光板200的第一抵部220及第二抵部230是相对应活动遮光板700的往复枢摆路径所设;故第一抵部220与第二抵部230用以抵顶活动遮光板700并限制活动遮光板700的位移末端位置。为了维持活动遮光板700于位移时的稳定度,本实施方式特别将活动遮光板700 的一端710枢装在固定遮光板200的枢件210上,当活动遮光板700位移时,可以令活动遮光板700两侧分别有稳定机构连接,借此避免晃动及意外磨损发生。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远近灯切换机构100,将活动遮光板700以驱动马达400带动,不仅可缩小体积,且前述各项结构设计更能拥有较稳定的近远灯切换机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诸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遮光板; 一支架,组设在该固定遮光板一侧,且具有至少一枢座; 一驱动马达,相对应该支架组设于该固定遮光板上; 一从动元件,枢装在该支架的该枢座上,且该从动元件被该驱动马达带动,另在该从动元件上设有一摆动轴; 一复位元件,与该从动元件连接,用以配合该从动元件进行往复摆动;以及一活动遮光板,一端枢装在该固定遮光板上,而该活动遮光板另一端设有一导引空间,该导引空间是供该摆动轴限位于内,且令该活动遮光板往复枢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遮光板具有一照射方向;以及 该摆动轴的轴向与该照射方向垂直,借以让该活动遮光板垂直于该照射方向枢摆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空间是运用该活动遮光板在平行于该照射方向开设的一贯穿通孔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贯穿通孔概呈矩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遮光板相对应该活动遮光板的往复枢摆路径设有一第一抵部及一第二抵部,该第一抵部与该第二抵部用以抵顶并限制该活动遮光板。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马达具有一驱动齿轮;以及 该从动元件包含一扇形齿轮,且该驱动齿轮啮合带动该扇形齿轮,而该复位元件则推动该扇形齿轮复位,以达成往复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从动元件于相对该扇形齿轮另一端设有一枢轴,该枢轴枢装在该支架的该枢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复位元件为一弹簧,该从动元件则设有一抵轴,令该弹簧轴设在该枢轴上,且以该弹簧抵顶于该支架与该从动元件的该抵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近灯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复位元件为一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远近灯切换机构,包含一固定遮光板、一支架、一驱动马达、一从动元件、一活动遮光板及一复位元件。固定遮光板具有一照射方向。从动元件传递驱动马达的动力,并以从动元件机械连接带动活动遮光板,并使活动遮光板在垂直于照射方向的垂直面上位移。
文档编号B60Q1/14GK202573957SQ2012200398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王巽镗 申请人:帝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