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823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输车,尤其涉及ー种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是一种集人员输送与野外宿营双重功能的野外用车。由于野外对受伤人员进行救助的需要,需要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能够承载更多的医务人员,并且能够为更多的医务人员提供宿营场地,这样也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大都存在车厢内可用面积固定,并且面积较小,承载人数少,宿营场地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一种承载人数较多,能够提供更大的宿营场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包括车头和车底盘,所述车底盘上从前向后方向依次设置有车厢、后部货仓和尾部货仓;所述车厢包括主车厢和设置在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所述主车厢内设置有两排座椅,两排座椅之间设置有通道;在车底盘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货仓;所述主车厢由主车厢底板、主车厢顶板、主车厢前壁和主车厢后壁围成的主车厢;所述扩展车厢包括扩展车厢顶板、扩展车厢底板、扩展车厢侧壁、扩展车厢前壁和扩展车厢后壁;所述扩展车厢顶板与主车厢顶板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底板滑动连接在主车厢底板与车底盘之间,所述扩展车厢底板下方设置用干支撑扩展车厢底板的支撑装置;所述扩展车厢侧壁与扩展车厢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前壁及扩展车厢后壁分别嵌在扩展车厢展开时扩展车厢的前端和后端;在主车厢的前方与后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扩展车厢顶板展开的伸縮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顶端与扩展车厢顶板连接。可选的,所述扩展车厢底板下面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多个滚轮滚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滑动连接在扩展车厢底板与车底盘之间。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槽和支撑腿,所述支撑槽槽ロ朝下设置,所述支撑腿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槽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腿位于所述支撑槽的外端。可选的,所述扩展车厢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下底板通过滚轮与支撑装置滑动连接,上底板滑动连接在下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底板的外侧下部设置有用干与上底板外侧配合的下斜坡,所述上底板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下底板配合的上斜坡。[0010]可选的,所述扩展车厢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下侧壁与上底板转动连接,所述上侧壁与下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顶板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和绕在滑轮上的绳索,所述绳索一端与下侧壁底端固定连接,一端与上侧壁顶端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下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和绕在滑轮上的绳索;所述上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滑轮的绳索一端固定在车底盘上方,另一端与上底板上的连接头连接;所述下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出下底板的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包括伸縮装置和驱动伸縮装置的动カ系统,所述伸缩装置与下底板连接。可选的,所述座椅包括底座、靠背和支撑滑轨,所述靠背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支撑滑轨滑动连接,并且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还设置有用于限定底座位置的限位装置。可选的,所述车厢内部的两侧顶角处设置有顶部行李仓;所述行李仓为由内壁、顶壁、底壁和行李仓盖围成的中空腔体;所述内壁设置在野战车内部的顶部拐角处走线槽的外侧,所述底壁与内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顶壁与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李仓盖与底壁转动连接。可选的,所述侧部货仓的货仓门包括门板和驱动装置,所述行李箱的底板两侧靠近侧壁的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均连接有传动结构件,且两传动结构件对称设置;所述门板分别与两传动结构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结构件连接;所述传动结构件包括驱动杆、从动杆、连接杆、定位杆和转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杆身转动连接,且驱动杆与从动杆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上部;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下部靠近行李箱ロ的位置;所述门板与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的下部,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门板的后部;当行李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定位杆与所述转杆的连接端与从动杆的杆身相抵;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结构件的驱动杆连接,并带动驱动杆转动;当关闭行李箱门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正向转动,驱动杆带动连接杆向上和向行李箱内运动,从动杆跟随连接杆一起转动,并将连接杆的下部向内拉回;连接杆的下部靠近从动杆,使从动杆挤压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迫使定位杆与转杆之间的夹角趋于180°,转杆的下部会向下伸出,同时带动门板的后部向下运动,并将门板的前部向上收起,盖在行李箱ロ处;当打开行李箱门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反向转动,驱动杆带动连接杆向下和向行李箱ロ运动,从动杆跟随连接杆一起转动,并将连接杆的下部向外顶出;连接杆的下部远离从动杆,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有更多的空间向内侧弯折,门板的前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展开,平放于地面上。可选的,所述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23]I、车厢厢体能够扩展,当需要较大空间时,能够在车厢厢体两侧延伸出两个扩展车厢,为野外宿营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承载人数增多。2、扩展车厢展开方便,设计巧妙。3、结构紧凑,当车辆行驶或者不需要车厢厢体扩展时,车厢占地面积小,方便行驶。4、车厢内座椅的靠背与底座转动连接,并且底座与支撑架滑动连接,这样靠背可以旋转折叠在底座上,然后将两排座椅折叠后分别向通道靠拢,使两排座椅连在一起,供医务人员宿营使用。5、在主车厢后部设置有后部货仓及尾部货仓,在车厢的底盘上的两侧设置有侧部货仓,货物承载量大。
·[0028]6、侧部货仓的货仓门只需要开启驱动装置,无需其它辅助设备,行李箱的门板便可将行李进行托举或放下,结构巧妙,操作简单,比较省力。

參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图I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扩展车厢ー侧展开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车厢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车厢未完全展开时的结构不意图;图4-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车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内座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内座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的顶部行李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侧部货仓门处于关闭状态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侧部货仓门处于与侧部货仓门底部齐平状态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侧部货仓门处于与地面接触状态的侧面剖视结构不意图;[004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侧部货仓门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不意为I-主车厢底板;2_主车厢顶板;3_支撑杆;5_扩展车厢;6-扩展车厢顶板;7_扩展车厢底板;701_上底板;702_下底板;8_扩展车厢侧壁;801_上侧壁;802-下侧壁;11-车底盘;12-支撑架;12A-支撑槽;12B-支撑腿;12C-限位孔;12D-限位杆;13-伸縮装置;14_滚轮;16_滑轮;1502、1602-绳索;17-连接头;18_车头;19-后部货仓;20_尾部货仓;21_侧部货仓;22_车厢;23_底座;24_靠背;25_支撑架;26_车厢顶壁;27-顶壁;28_卡钩;29_行李仓盖;30_底壁;31_内壁;32_固定装置;33_中空腔体;34_门板;35_支撑板;36_传动结构件;37_驱动杆;38_从动杆;39_连接杆;40_定位杆;41_转杆;42_保护装置;43_防护板;44_斜坡;45_防滑条;46_连接板;47_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ー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 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參见图I、图2、图3,一种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包括车头18和车底盘11,所述车底盘11上从前向后方向依次设置有车厢22、后部货仓19和尾部货仓20 ;所述车厢22包括主车厢和设置在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5,所述主车厢内设置有两排座椅47,两排座椅47之间设置有通道;在车底盘11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货仓21。參见图4_1、图4_2、图4_3,所述主车厢由主车厢底板I和主车厢顶板2围成。所述扩展车厢5包括扩展车厢顶板6、扩展车厢底板7、扩展车厢侧壁8、扩展车厢前壁和扩展车厢后壁(图中未示出);所述扩展车厢顶板6与主车厢顶板2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底板7滑动连接在主车厢底板I与车底盘11之间,所述扩展车厢底板7下方设置用干支撑扩展车厢底板7的支撑装置;所述扩展车厢侧壁8与扩展车厢底板7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前壁及扩展车厢后壁分别嵌在扩展车厢展开时扩展车厢的前端和后端。优选的,在主车厢的前方与后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扩展车厢顶板6展开的伸縮装置13,所述伸缩装置13的顶端与扩展车厢顶板6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3可以为液压油缸,可以为汽缸。当伸縮装置13伸出时,可以将扩展车厢顶板6顶起,当伸縮装置13缩回吋,带动扩展车厢顶板6落下。扩展车厢顶板6具有双重功能,展开时为扩展车厢的顶板,落下后为主车厢的侧壁。优选在扩展车厢顶板6上设置多个窗户,以便野外宿营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内的人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所述扩展车厢底板7下面设置有多个滚轮14,所述滚轮14滚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滑动连接在扩展车厢底板7与车底盘11之间。这样设置,可以将支撑装置从主车厢底板I与车底盘11之间抽出,然后将扩展车厢底板7抽出,扩展车厢底板7抽出时,其上的滚轮14沿着支撑装置的上表面滚动,以减小扩展车厢底板7抽出时与支撑装置之间摩擦力。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包括支撑槽12A和支撑腿12B,所述支撑槽12A槽ロ朝下设置,所述支撑腿12B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槽12A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腿12B位于所述支撑槽12A的外端。所述支撑腿12B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孔12C,在所述限位孔12C里设置限位杆12D,用于限定两个支撑腿12B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支撑槽12A上也设置有限位孔,支撑槽12A上的限位孔距离支撑腿12B的转轴的距离与支撑腿12B的长度相同,当收起支撑腿12B时,先将限位杆12D抽出,使支撑腿12B相对于支撑槽12A转动,折叠在支撑槽12A内后,将限位杆12D穿过支撑腿12B及支撑槽12A上的限位孔,以防止支撑腿12B落下。优选的,所述扩展车厢底板7包括上底板701和下底板702,下底板702通过滚轮14与支撑装置滑动连接,上底板701滑动连接在下底板702的上表面上。优选的,所述下底板702的外侧下部设置有用干与上底板701外侧配合的下斜坡,所述上底板701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下底板702配合的上斜坡。当展开扩展车厢时,先将下底板702与上底板701 —起从主车厢底板I下方抽出,然后把上底板701向外拉,使其上的上斜坡与下底板702上的上斜坡配合,上底板701和下底板702上的上表面处于齐平,构成扩展车厢的底板。
优选的,所述扩展车厢侧壁8包括上侧壁801和下侧壁802 ;所述下侧壁802与上底板701转动连接,所述上侧壁701与下侧壁802转动连接。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折叠。在下侧壁802和上底板701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转动连接,上支撑杆的顶端与下侧壁802连接,下支撑杆的底端与上底板701连接。以便在扩展车厢5展开时,对扩展车厢侧壁提供支撑力,使其更稳固。优选的,所述扩展车厢顶板6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和绕在滑轮上的绳索1502,所述绳索1502 —端与下侧壁802的底端固定连接,一端与上侧壁801的顶端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当伸縮装置13向外伸出,将扩展车厢顶板6顶起吋,滑轮向上运动,绳索1502带动上侧壁801向上运动,当扩展车厢顶板6与主车厢顶板2齐平时,上侧壁801与下侧壁802正好展开呈竖直状态。优选的,所述下底板7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件16,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16和绕在滑轮16上的绳索1602 ;所述上底板7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17,所述滑轮16的绳索1602 —端固定在车底盘11上方,另一端与上底板701上的连接头17连接。可选的,所述下底板70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出下底板702的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包括伸縮装置和驱动伸縮装置的动カ系统,所述伸缩装置与下底板702连接(图中未示出)。当推出装置将下底板702向外推出吋,带动滑轮16向外运动,上底板701在绳索1602的作用力下也向外运动,当下底板702完全被推出时,上底板701的内侧运动到下底板702的外侧,两者相互配合构成扩展车厢的底板。參见图5、图6,所述座椅47包括底座23、靠背24和支撑滑轨25,所述靠背24与底座23转动连接,所述底座23与支撑架25滑动连接,并且底座23与支撑滑轨25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定底座23位置的限位装置(图中未示出)。在所述车厢内部的两侧顶角处设置有顶部行李仓,參见图7,所述顶部行李仓为由内壁31、顶壁27、底壁30和行李仓盖29围成的中空腔体33 ;所述内壁31设置在车厢内部的顶部拐角处走线槽的外侧,所述底壁30与内壁3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顶壁27与内壁3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李仓盖29与底壁30 (转动连接。[0059]所述行李仓盖29包括旋转端和自由端,旋转端与底壁30转动连接;在顶壁27的外端底部设置有卡槽,在行李仓盖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卡钩28,将行李仓盖29盖在顶部货仓上后,将卡钩28卡在卡槽内,从而将行李仓盖29固定住,以防止行李仓内行李掉落。所述行李仓盖29的截面为弧形。所述顶部行李仓还设置有用于张紧底壁30的固定装置32,所述固定装置32底端与底壁30固定连接,所固定装置32顶端与车厢顶壁26固定连接。为了将顶行李仓固定的更牢固,所述行李仓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固定装置32。参见图8-图11,所述的侧部货仓的货仓门包括门板34和驱动装置,所述侧部货仓的底板两侧靠近侧壁的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35 ;所述两支撑板35均连接有传动结构件 36,且两传动结构件36对称设置;所述门板34分别与两传动结构件36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结构件36连接。所述传动结构件36包括驱动杆37、从动杆38、连接杆39、定位杆40和转杆41。所述驱动杆37的一端与连接杆39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38的一端与连接杆39的杆身转动连接,且驱动杆37与从动杆38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杆3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5的上部;所述从动杆3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5的下部靠近侧部货仓口的位置。所述门板34与连接杆39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4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39的下部,所述定位杆40的另一端与转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门板34的后部;当侧部货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定位杆40与所述转杆41的连接端与从动杆38的杆身相抵。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结构件36的驱动杆37连接,并带动驱动杆37转动。当关闭侧部货仓门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37正向转动,驱动杆37带动连接杆39向上和向侧部货仓内运动,从动杆38跟随连接杆39 —起转动,并将连接杆39的下部向内拉回;连接杆39的下部靠近从动38杆,使从动杆38挤压定位杆40与转杆41的连接端,迫使定位杆40与转杆41之间的夹角趋于180°,转杆41的下部会向下伸出,同时带动门板34的后部向下运动,并将门板34的前部向上收起,盖在侧部货仓口处;当打开侧部货仓门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37反向转动,驱动杆37带动连接杆39向下和向侧部货仓口运动,从动杆38跟随连接杆39 —起转动,并将连接杆39的下部向外顶出;连接杆39的下部远离从动杆38,定位杆40与转杆41的连接端有更多的空间向内侧弯折,门板34的前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展开,平放于地面上。通过对侧部货仓门的开合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能够充当升降台,将行李从地面托举至与侧部货仓底部齐平的位置,减少人员的劳动量;只需要开启驱动装置,无需其它辅助设备,侧部货仓的门板34便可将行李进行托举或放下,结构巧妙,操作简单。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杆40与转杆41的连接端设有保护装置42,所述保护装置42与定位杆40与转杆41的连接端转动连接。这样可以防止定位杆40和转杆41的连接端与连接杆39直接接触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门板34的两侧均设有防护板43。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行李从门板34的两侧滑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门板34的内侧上部设有斜坡44,所述斜坡位于门板34边缘位置的厚度小于位于门板34内部位置的厚度。这样可以使行李更轻松的上、下门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门板34的内侧表面设有 多条凸起或凹进的防滑条45。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行李在门板上滑动,增加升降过程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方案,以所述连接杆39与从动杆38的连接部位为界,所述连接杆39在连接部位下侧的部分向靠近从动杆38的方向弯折。这样可以使传动结构件36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所述侧部货仓内设有用于连接侧部货仓与门板34的连接板46,所述连接板46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支撑板35转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显然,各部件是可以分解、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方案。同时,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权利要求1.一种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和车底盘,所述车底盘上从前向后方向依次设置有车厢、后部货仓和尾部货仓;所述车厢包括主车厢和设置在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所述主车厢内设置有两排座椅,两排座椅之间设置有通道;在车底盘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货仓;所述主车厢由主车厢底板、主车厢顶板、主车厢前壁和主车厢后壁围成;所述扩展车厢包括扩展车厢顶板、扩展车厢底板、扩展车厢侧壁、扩展车厢前壁和扩展车厢后壁;所述扩展车厢顶板与主车厢顶板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底板滑动连接在主车厢底板与车底盘之间,所述扩展车厢底板下方设置用干支撑扩展车厢底板的支撑装置;所述扩展车厢侧壁与扩展车厢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前壁及扩展车厢后壁分别嵌在扩展车厢展开时扩展车厢的前端和后端;在主车厢的前方与后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扩展车厢顶板展开的伸縮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顶端与扩展车厢顶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车厢底板下面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多个滚轮滚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滑动连接在扩展车厢底板与车底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槽和支撑腿,所述支撑槽槽ロ朝下设置,所述支撑腿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槽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腿位于所述支撑槽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车厢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下底板通过滚轮与支撑装置滑动连接,上底板滑动连接在下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底板的外侧下部设置有用干与上底板外侧配合的下斜坡,所述上底板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下底板配合的上斜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车厢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下侧壁与上底板转动连接,所述上侧壁与下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扩展车厢顶板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和绕在滑轮上的绳索,所述绳索一端与下侧壁底端固定连接,一端与上侧壁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和绕在滑轮上的绳索;所述上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滑轮的绳索一端固定在车底盘上方,另一端与上底板上的连接头连接;所述下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出下底板的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包括伸縮装置和驱动伸缩装置的动カ系统,所述伸缩装置与下底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底座、靠背和支撑滑轨,所述靠背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支撑架滑动连接,并且底座与支撑滑轨之间设置有还设置有用于限定底座位置的限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部的两侧顶角处设置有顶部行李仓;所述行李仓为由内壁、顶壁、底壁和行李仓盖围成的中空腔体;所述内壁设置在野战车内部的顶部拐角处走线槽的外侧,所述底壁与内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顶壁与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李仓盖与底壁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货仓的货仓门 包括门板和驱动装置,所述行李箱的底板两侧靠近侧壁的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均连接有传动结构件,且两传动结构件对称设置;所述门板分别与两传动结构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结构件连接; 所述传动结构件包括驱动杆、从动杆、连接杆、定位杆和转杆; 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杆身转动连接,且驱动杆与从动杆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上部;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下部靠近行李箱ロ的位置; 所述门板与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的下部,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 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门板的后部;当行李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定位杆与所述转杆的连接端与从动杆的杆身相抵; 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结构件的驱动杆连接,并带动驱动杆转动; 当关闭行李箱门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正向转动,驱动杆带动连接杆向上和向行李箱内运动,从动杆跟随连接杆一起转动,并将连接杆的下部向内拉回;连接杆的下部靠近从动杆,使从动杆挤压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迫使定位杆与转杆之间的夹角趋于180°,转杆的下部会向下伸出,同时带动门板的后部向下运动,并将门板的前部向上收起,盖在行李箱ロ处; 当打开行李箱门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反向转动,驱动杆带动连接杆向下和向行李箱ロ运动,从动杆跟随连接杆一起转动,并将连接杆的下部向外顶出;连接杆的下部远离从动杆,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有更多的空间向内侧弯折,门板的前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展开,平放于地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定位杆与转杆的连接端转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尤其涉及一种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该车包括车头和车底盘,所述车底盘上从前向后方向依次设置有车厢、后部货仓和尾部货仓;所述车厢包括主车厢和设置在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所述主车厢内设置有两排座椅,两排座椅之间设置有通道;在车底盘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货仓。本实用新型的医务人员输送宿营车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充足的宿营空间,具有承载人数多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P3/34GK202624034SQ2012200778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侯世科, 樊毫军, 卢明, 范斌, 孙振兴, 董文龙, 刘亮亮 申请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