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员拉手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275阅读:17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副驾驶员拉手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副驾驶员拉手及车辆。
背景技术
副驾驶员拉手具有如下作用(1)乘客上车时,可以握紧副驾驶员拉手借力上车;车辆紧急制动时,乘客借助副驾驶员拉手而不向前倾;(3)车辆转弯时,乘客借助副驾驶员拉手而不左右摇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271891U公开了一种顶衬辅助拉手和具有顶衬辅助拉手的车辆,所述顶衬辅助拉手包括手柄、手柄基座,所述手柄基座安装在手柄的两端,所述手柄基座用于与车身连接,其中,每个手柄基座上设置有螺栓孔、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平行,第一导向柱的长度长于第二导向柱。该实用新型的每个手柄基座上设有两个导向柱,由于两个导向柱的定位作用更强,防止了手柄基座在安装螺栓时的翻转,从而避免了辅助拉手安装时出现阻滞的现象。但是该实用新型在连接到车辆顶棚之前需要预先组装,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组装费事费力。为简化结构,哈夫结构的副驾驶员拉手也是常用结构,其由两个注塑零件采用螺钉连接组成,然后在其两端加上螺钉饰盖,组装成副驾驶员拉手,上述副驾驶员拉手易组装,但是在零件的连接处常有毛刺、飞边及棱线,严重影响抓握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驾驶员拉手及车辆,其零件数量少、易组装、抓握手感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副驾驶员拉手,设置在汽车内副驾驶员前方的仪表板上,包括拉手本体,该拉手本体由握杆及设置于该握杆两端的左、右座体组成,所述左、右座体上分别设有左、右螺钉饰盖,该拉手本体为整体式结构。其中,所述拉手本体为采用气体辅助注塑工艺注塑成型、内部中空的整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左、右座体上分别设有左、右螺钉饰盖和设有卡槽,所述左、右螺钉饰盖上设有卡钩,所述左、右螺钉饰盖的卡钩卡设于左、右座体的卡槽内。其中,所述左、右座体相对于握杆呈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左、右螺钉饰盖相对于呈握杆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副驾驶员拉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本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结构,产品强度、外观质量均能达到很高要求,且抓握区域没有零件分缝线,抓握舒适性好。2.本实用新型的副驾驶员拉手仅包括拉手本体和左、右螺钉饰盖3个零件,零件数量最少,便于装配,省时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线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线B-B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拉手本体;2、左螺钉饰盖;3、右螺钉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副驾驶员拉手结构复杂、不易拆装、握持不舒适的问题,提供一种副驾驶员拉手及车辆。如图f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副驾驶员拉手,设置在汽车内副驾驶员前方的仪表板上,包括拉手本体1,该拉手本体I由握杆及设置于握杆两端的左右座体组成;该拉手本体I采用气体辅助注塑工艺注塑成型的整体式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产品强度、外观质量均能达到很高要求,且抓握区域没有零件分缝线,抓握舒适性好;而且该拉手本体I的内部为中空形式,大幅度的节省了原料,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的目标。所述拉手本体I的左右座体上分别设有左螺钉饰盖2和右螺钉饰盖3,所述拉手本体I的左、右座体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左、右螺钉饰盖上设有卡钩,所述左、右螺钉饰盖的卡钩卡设于左、右座体的卡槽内;以方便左、右螺钉饰盖在拉手本体I上的装拆和维修所述左、右座体相对于握杆呈对称设置;所述左螺钉饰盖2和右螺钉饰盖3相对于握杆呈对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零件通用性强,不局限于一个安装位置、特定的某个车型,其它车型或者右舵车均可借用,实现了产品的通用性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副驾驶员拉手。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本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结构,产品强度、外观质量均能达到很高要求,且抓握区域没有零件分缝线,抓握舒适性好。本实用新型的副驾驶员拉手仅包括拉手本体和左、右螺钉饰盖3个零件,零件数量最少,便于装配,省时省力。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副驾驶员拉手,设置在汽车内副驾驶员前方的仪表板上,包括拉手本体,该拉手本体由握杆及设置于该握杆两端的左、右座体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拉手本体为整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员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为采用气体辅助注塑工艺注塑成型、内部中空的整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员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座体上分别设有左、右螺钉饰盖和卡槽,所述左、右螺钉饰盖上设有卡钩,所述左、右螺钉饰盖的卡钩卡设于左、右座体的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员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座体相对于握杆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员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螺钉饰盖相对于所述握杆呈对称设置。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副驾驶员拉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驾驶员拉手及车辆,所述副驾驶员拉手,设置在汽车内副驾驶员前方的仪表板上,包括拉手本体,该拉手本体由握杆及设置于该握杆两端的左、右座体组成,该拉手本体为整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本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结构,产品强度、外观质量均能达到最高要求,且抓握区域没有零件分缝线,抓握舒适性最好。本实用新型的副驾驶员拉手仅包括拉手本体和左、右螺钉饰盖3个零件,零件数量最少,便于装配,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60N3/02GK202827233SQ2012204882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宋月忠, 杜娟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