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74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箱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箱挂接与脱扣采用电磁铁或者是旋转式的装置,通过电磁铁的吸合或者通过电机旋转带动菱形块来实现电池箱的挂接与脱扣。但是,目前的电池箱挂接与脱扣装置需要有各自的控制系统,结构较复杂,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且动作配合步骤较多,导致设备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一种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包括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包括锁盘以及挂接销组件,所述锁盘开设有锁孔,所述挂接销组件安装于所述锁盘,可伸缩且伸入所述锁孔中;与所述配合组件进行挂接和脱扣的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包括安装板、挂接件、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挂接件的推拉杆以及环套于所述推拉杆的脱扣件,所述脱扣件可沿所述推拉杆滑动且可与挂接件抵接,所述脱扣件与所述挂接件相对一端直径大于等于所述挂接件与所述脱扣件相对一端的直径;所述挂接件由所述锁孔进入所述锁盘,在所述推拉杆推动下使所述挂接销组件收缩越过所述挂接销组件,且在所述挂接销组件伸出时与所述挂接销组件自动挂接,所述脱扣件在所述安装板推动下,使所述挂接销组件收缩越过所述挂接销组件,并在所述推拉杆反向拉动下与所述挂接件抵接并使所述挂接销组件再次收缩,使所述挂接件反向越过所述挂接销组件与所述挂接销组件自动脱扣。优选的,所述锁盘开设有连通所述锁孔且用于容置所述挂接销组件的滑槽。优选的,所述挂接销组件装配于所述滑槽,包括挂接销、挂接弹性件以及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滑槽远离所述锁孔的一端,所述挂接弹性件连接所述挡块和挂接销。优选的,所述挂接销面向所述推拉组件的一侧为斜面或者曲面。优选的,所述滑槽为远离所述锁孔的一端直径较大的阶梯槽,所述挂接销为与所述滑槽适配的T型,所述挂接弹性装配于滑槽直径较大的部分,为所述挂接销提供推力。优选的,所述挂接件的外表面为面向所述挂接销且与所述挂接销适配的曲面或者斜面。优选的,所述脱扣件的外表面为面向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挂接销适配的斜面或者曲面。优选的,所述推拉组件还包括推拉弹性件;所述推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脱扣件和挂接件之间,环套于所述推拉杆。[0016]优选的,所述脱扣件或者挂接件中至少一个形成有用于纳接所述推拉弹性件的凹槽。优选的,所述推拉组件还包括推拉弹性件;所述推拉弹性件环套于所述推拉杆,与所述脱扣件和安装板均连接。上述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挂接件在推拉杆推动下使挂接件收缩后伸出,从而越过挂接销组件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挂接,脱扣件在安装板推动下越过挂接销组件,并在推拉杆反向拉动下与挂接件抵接并使挂接销组件再次收缩,脱扣件与挂接件相对一端直径不小于挂接件与脱扣件相对一端的直径,从而使挂接件能够反向越过挂接销组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脱扣,结构巧妙,拉力大,自动化强,配合精准,可靠性较高,从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

-5^ O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该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用于从充电架或电动汽车中将电池箱取出时挂接电池,以及将电池箱存入充电架或电动汽车时将电池箱锁定并脱扣,包括固定在电池箱上的配合组件以及与配合组件进行挂接和脱扣的推拉组件。配合组件包括锁盘以及挂接销组件。锁盘开设有锁孔。挂接销组件安装于锁盘上,可伸缩且伸入锁孔中。推拉组件包括安装板、挂接件、连接安装板和挂接件的推拉杆以及环套于推拉杆的脱扣件。安装板用于将推拉组件安装于另一装置上。脱扣件可沿推拉杆滑动,可与挂接件抵接。脱扣件与挂接件相对一端直径大于等于挂接件与脱扣件相对一端的直径。挂接件由锁孔进入锁盘,在推拉杆推动下使挂接销组件收缩越过挂接销组件,且在挂接销组件伸出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挂接。脱扣件在安装板推动下,使挂接销组件收缩越过挂接销组件。脱扣件在推拉杆反向拉动下与挂接件抵接并使挂接销组件再次收缩,使挂接件反向越过挂接销组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脱扣。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4,该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包括固定在电池箱(图未示)上的配合组件100以及与配合组件100进行挂接和脱扣的推拉组件200。配合组件100包括锁盘110以及挂接销组件120。该实施例中,锁盘110开设有锁孔111。锁盘110开设有连通锁孔111且用于容置挂接销组件120的滑槽(图未标)。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滑槽为阶梯槽,且远离锁孔111的
一端直径较大。挂接销组件120装配于滑槽中,可伸缩且伸入锁孔111中。该实施例中,挂接销组件120包括挂接销121、挂接弹性件122以及挡块123。挡块123固定在滑槽远离锁孔111的一端。挂接弹性件122连接挡块123和挂接销121。挂接销121在挂接弹性件122作用下可在滑槽内伸缩且一端伸入锁孔111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挂接弹性件122为弹簧。挂接销121面对推拉组件200的一侧为斜面或者曲面。更进一步的,挂接销121为与滑槽阶梯适配的T型,挂接弹性件122装配于滑槽直径较大的部分,为挂接销121提供推力,使得挂接销121可以有较大的挂接力。推拉组件200包括安装板210、挂接件220、连接安装板210和挂接件220的推拉杆230以及环套于推拉杆230的脱扣件240。脱扣件240可沿推拉杆230滑动,可与挂接件220抵接。脱扣件240与挂接件220相对一端直径不小于挂接件220与脱扣件240相对一
端的直径。挂接时,挂接件220由锁孔111进入锁盘110,在推拉杆230推动下克服挂接弹性件122的阻力使挂接销121收缩。当挂接件220越过挂接销121时,挂接销121伸出与挂接件220自动卡合,稳固挂接。脱扣时,脱扣件240在安装板210推动下,克服挂接弹性件122的阻力使挂接销121收缩越过挂接销121。脱扣件240在推拉杆230反向拉动下与挂接件220抵接并使挂接销121再次收缩,使挂接件220能够反向越过挂接销121与挂接销121自动脱扣。该实施例中,挂接件220与脱扣件240相对一端的直径大于推拉杆230的直径。为使挂接件220省力且容易的克服挂接弹性件122的阻力压缩挂接销121,挂接件220的外表面为面向挂接销121且与挂接销121适配的曲面或者斜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挂接件220的外表面为面向挂接销121的圆台面、球面、斜面或者锥面中的一种,且与脱扣件240相
对一端直径较大。为使脱扣件240能够省力且容易的克服挂接弹性件122的阻力反向压缩挂接销121,脱扣件240的外表面为面向安装板210且与挂接销121适配的斜面或者曲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脱扣件240的外表面的圆台面、球面、斜面或者锥面中的一种。更进一步的,挂接销121背向推拉组件200的一侧为斜面或者曲面,且斜面或者曲面低于挂接件220与脱扣件240相对的一端。进一步的,为使脱扣件240能够与挂接件220之间自动形成一个挂接位(挂接位还可以通过拨动脱扣件240或者由挂接销121阻挡脱扣件240形成),方便挂接件220与挂接销121挂接,推拉组件200还包括用于在脱扣件240与挂接件220之间形成一个挂接位的推拉弹性件250。该实施例中,推拉弹性件250设置于脱扣件240与挂接件220之间,环套于推拉杆230,提供推力。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推拉弹性件250为弹簧或者橡胶圈。脱扣件240或者挂接件220中至少一个形成有用于纳接推拉弹性件250的凹槽,以使脱扣件240和挂接件220紧密抵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拉弹性件250环套于推拉杆230,与脱扣件240和安装板210均连接,提供拉力。可以理解,当通过手动拨动脱扣件240或者由挂接销121阻挡脱扣件240形成挂接位时,推拉弹性件250也可省略。该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当需要从充电架或电动汽车中将电池箱取出挂接电池时,推拉组件200的挂接件220进入锁孔111,进入设置在电池箱上配合组100的锁盘110中,通过推拉杆230的推动,挂接件220外表面抵接并挤压挂接销121,克服挂接弹性件122的阻力使挂接销121收缩从而越过挂接销121,且在挂接销121伸出时,自动卡住挂接销121,与挂接销121稳固挂接,完成电池·箱的自动挂接。当需要将电池箱存入充电架或电动汽车,将电池箱锁定并脱扣时,推拉杆230继续推动,脱扣件240与安装板210抵接,然后脱扣件240被安装板210推动至与挂接销121抵接,并在安装板210推动下,克服挂接弹性件122的阻力使挂接销121收缩从而越过挂接销121。当脱扣件240越过挂接销121后,推拉杆230反向拉动,脱扣件240在推拉杆230反向拉动下和挂接销121阻挡下与挂接件220紧密抵接,然后脱扣件240的曲面或者斜面外表面抵接并挤压挂接销121,继而克服挂接弹性件122的阻力使挂接销121再次收缩从而反向越过挂接销121,由于脱扣件240与挂接件220相对一端直径不小于挂接件220与脱扣件240相对一端的直径,且脱扣件240和挂接件220此时紧密抵接,当脱扣件240反向越过挂接销121时,挂接销121由脱扣件240的外表面滑到挂接件220的外表面,从而使挂接件220能够反向越过挂接销121与挂接销121脱扣,从于使推拉组件200从锁盘110中退出,完成脱扣动作。上述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挂接件在推拉杆推动下使挂接件收缩后伸出,从而越过挂接销组件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挂接,脱扣件在安装板推动下越过挂接销组件,并在推拉杆反向拉动下与挂接件抵接并使挂接销组件再次收缩,脱扣件与挂接件相对一端直径不小于挂接件与脱扣件相对一端的直径,从而使挂接件能够反向越过挂接销组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脱扣,结构巧妙,拉力大,自动化强,配合精准,可靠性较高,从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

-5^ O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包括锁盘以及挂接销组件,所述锁盘开设有锁孔,所述挂接销组件安装于所述锁盘,可伸缩且伸入所述锁孔中;与所述配合组件进行挂接和脱扣的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包括安装板、挂接件、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挂接件的推拉杆以及环套于所述推拉杆的脱扣件,所述脱扣件可沿所述推拉杆滑动且可与挂接件抵接,所述脱扣件与所述挂接件相对一端直径大于等于所述挂接件与所述脱扣件相对一端的直径;所述挂接件由所述锁孔进入所述锁盘,在所述推拉杆推动下使所述挂接销组件收缩越过所述挂接销组件,且在所述挂接销组件伸出时与所述挂接销组件自动挂接,所述脱扣件在所述安装板推动下,使所述挂接销组件收缩越过所述挂接销组件,并在所述推拉杆反向拉动下与所述挂接件抵接并使所述挂接销组件再次收缩,使所述挂接件反向越过所述挂接销组件与所述挂接销组件自动脱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盘开设有连通所述锁孔且用于容置所述挂接销组件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销组件装配于所述滑槽,包括挂接销、挂接弹性件以及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滑槽远离所述锁孔的一端,所述挂接弹性件连接所述挡块和挂接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销面向所述推拉组件的一侧为斜面或者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远离所述锁孔的一端直径较大的阶梯槽,所述挂接销为与所述滑槽适配的T型,所述挂接弹性装配于滑槽直径较大的部分,为所述挂接销提供推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的外表面为面向所述挂接销且与所述挂接销适配的曲面或者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件的外表面为面向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挂接销适配的斜面或者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组件还包括推拉弹性件;所述推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脱扣件和挂接件之间,环套于所述推拉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件或者挂接件中至少一个形成有用于纳接所述推拉弹性件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组件还包括推拉弹性件;所述推拉弹性件环套于所述推拉杆,与所述脱扣件和安装板均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挂接和脱扣结构,包括配合组件,配合组件包括锁盘以及挂接销组件,与配合组件进行挂接和脱扣的推拉组件,推拉组件包括安装板、挂接件、连接安装板和挂接件的推拉杆以及环套于推拉杆的脱扣件,脱扣件可沿推拉杆滑动且可与挂接件抵接,脱扣件与挂接件相对一端直径不小于挂接件与脱扣件相对一端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挂接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挂接,脱扣件使挂接件能够反向越过挂接销组件与挂接销组件自动脱扣,结构巧妙,拉力大,自动化强,配合精准,可靠性较高,从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60K1/04GK202879223SQ2012205904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梁虎, 管大功, 谢勇, 黄拾龙, 王俊, 董新生, 郝战铎, 张娜 申请人:深圳市许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