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调整连续接合式斜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291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快速调整连续接合式斜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座椅组件的盘式斜倚器,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与可动板之间的齿轮板。齿轮板与固定板通过爪部可操作地联接,爪部选择性地与固定板接合。偏心元件可操作地联接在齿轮板上的支承表面与可动板上的支承表面之间,以使得可动板上的多个朝内齿部与齿轮板上的多个朝外齿部在接合点处可操作地接合。当爪部与固定板分离时,齿轮板与可动板一起相对于固定板旋转从而使座椅靠背自由地枢转至折叠位置。当爪部与固定板接合时,偏心元件的旋转会改变接合点,从而导致可动板相对于齿轮板的摇摆旋转运动,以使座椅靠背在斜倚就座位置之间枢转。
【专利说明】快速调整连续接合式斜倚器
[0001]相关申请
[0002]本申请要求2011年9月8日提交的且名称为“快速调整连续接合式斜倚器(QuickAdjust Continuously Engaged Recliner)”的美国临时申请N0.61/532,135 的优先权和全部权益。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的盘式斜倚器,该盘式斜倚器允许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进行枢转调整。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释放结构以将座椅靠背快速调整至便捷入座位置或折叠平放位置的连续盘式斜倚器。
【背景技术】
[0004]机动车辆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座椅组件,这一个或多个座椅组件具有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以支撑位于车辆底板上方的座椅使用者。座椅组件通常通过座椅轨道组件安装至车辆底板,该座椅轨道组件用于提供座椅组件向前和向后的调整以使座椅使用者感觉舒适。座椅靠背通常通过斜倚器组件而可操作地联接至座椅坐垫,其中斜倚器组件用于提供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选择性枢转调整。
[0005]一种已知类型的斜倚器组件包括一对连续的盘式斜倚器以将座椅靠背可操作地联接至座椅坐垫。如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0.2012/0001471所述的典型的现有技术的连续盘式斜倚器包括固定板和可动板,其中固定板紧固至座椅坐垫,可动板紧固至座椅靠背并且可旋转地联接至固定板。固定板形成为包括具有多个朝外齿部的外轮廓,并且可动板形成为包括具有多个朝内齿部的内轮廓。朝外齿部的齿数比朝内齿部的齿数至少少一个。驱动机构设置在可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并且能够操作为迫使可动板相对于固定板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凸轮和限定偏心元件的一对楔状物,偏心元件将位于固定板上的朝外齿部在由偏心元件的偏心距限定的接合点处挤压至位于可动板上的朝内齿部。当凸轮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楔状物沿第一方向被驱动,使得偏心距的方向改变,从而改变朝外齿部与朝内齿部之间的接合点。接合点的改变本身表明可动板沿第一方向进行摇摆旋转运动从而使使座椅靠背斜倚。当凸轮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楔状物沿第二方向被驱动,使得偏心距的方向改变,从而改变朝外齿部与朝内齿部的接合点。接合点的改变本身表明可动板沿第二方向进行摇摆旋转运动从而使座椅靠背提升。由于朝外齿部与朝内齿部之间在接合点处的摩擦以及楔状物与固定板和可动板之间的摩擦,使得座椅靠背被保持在期望的就座位置。
[0006]连续盘式斜倚器的一个缺点是:不能将座椅靠背经由较大的座椅靠背转角而快速调整至或“倾卸”至便捷入座位置或叠覆在座椅坐垫上的折叠平放位置。为了将座椅靠背枢转至便捷入座位置或折叠平放位置,连续盘式斜倚器必须被致动经过整个调节范围。尽管这提供了对座椅靠背的极好的精细调整,但是使座椅靠背移动经过较大座椅靠背转角的过长致动时间是不期望的。
[0007]因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连续盘式斜倚器,该连续盘式斜倚器具有改进的释放结构以将座椅靠背快速调整至便捷入座位置或折叠平放位置。

【发明内容】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设置有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盘式斜倚器,以允许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在折叠位置与多个斜倚就座位置之间进行枢转运动。盘式斜倚器包括固定板和可动板,其中固定板安装至座椅坐垫,可动板安装至座椅靠背并且可旋转地联接至固定板。固定板包括多个第一朝内齿部并且可动板包括多个第二朝内齿部和第一支承表面。齿轮板设置在固定板与可动板之间。通过位于齿轮板上的凸起将一组爪部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引导。在伸出位置中,位于爪部上的多个第一朝外齿部与固定板上的第一朝内齿部啮合地接合,从而将齿轮板与固定板联接在一起。在缩回位置中,位于爪部上的第一朝外齿部与固定板上的第一朝内齿部分离,以使齿轮板与固定板脱离,从而允许齿轮板相对于固定板进行旋转运动。凸轮沿第一方向受偏压,以将爪部保持在伸出位置中,并且释放轴使凸轮沿第二方向旋转。爪部释放板联接至凸轮从而与凸轮一起旋转。爪部释放板响应于释放轴的旋转而使爪部从伸出位置运动至缩回位置,从而允许座椅靠背快速且容易地枢转运动至折叠位置。一对楔状物限定偏心元件,偏心元件可操作地联接在第一支承表面与所述齿轮板之间,使得齿轮板上的多个第二朝外齿部与可动板上的第二朝内齿部在接合点处啮合地接合。凸轮驱动器的旋转使楔状物旋转,从而改变齿轮板与可动板之间的接合点,并且导致了可动板相对于齿轮板进行摇摆旋转运动以将座椅靠背在多个斜倚就座位置之间枢转地调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通过参阅联系附图来考虑的本发明的以下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易于了解的,在附图中:
[0010]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续盘式斜倚器的外部立体图;
[0011]图2是盘式斜倚器的侧视图;
[0012]图3是盘式斜倚器的分解外部立体图;
[0013]图4是盘式斜倚器的第一局部分解外部立体图;
[0014]图5是盘式斜倚器的第二局部分解外部立体图;
[0015]图6是盘式斜倚器的局部分解外部立体图;
[0016]图7是盘式斜倚器的局部分解内部立体图;
[0017]图8是盘式斜倚器的内部立体图,该视图示出了盘式斜倚器在连续致动模式下的操作;
[0018]图9是盘式斜倚器的局部外部立体图,该视图示出了盘式斜倚器在连续致动模式下的操作;
[0019]图10是盘式斜倚器的外部立体图,该视图示出了盘式斜倚器在不连续致动模式下的操作;
[0020]图11是盘式斜倚器的局部外部立体图,该视图示出了盘式斜倚器在不连续致动模式下的操作。【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附图,其中在全部几幅附图之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对应的部分,用于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座椅组件(未不出)包括大致水平的座椅坐垫(未不出)、和用于支撑座椅使用者的大致竖直的座椅靠背(未示出),如现有技术中普遍知道的那样。座椅靠背通过斜倚器组件而可操作地联接至座椅坐垫,其中斜倚器组件用于提供以下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竖直就座位置、多种斜倚就座位置、以及便捷入座位置或叠覆在座椅坐垫上的折叠平放位置。斜倚器组件总体上包括一对间隔开且同步的连续盘式斜倚器,图10中示出并且以下将详细描述其中之一。
[0022]盘式斜倚器10包括固定板12和可动板14,其中固定板适于紧固至座椅坐垫,可动板14适于紧固之座椅靠背并且可旋转地联接至固定板12。固定板12和可动板14通过保持环16而保持在一起,保持环16固定地紧固至可动板14并且允许可动板14相对于固定板12进行摇摆旋转运动,如下文要更详细地说明的。齿轮板18被夹置于固定板12和可动板14之间。齿轮板18适于选择性地联接并紧固至固定板12并且与可动板14啮合地接合,从而提供对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精细调整。齿轮板18还适于选择性地从固定板12脱离并释放,从而提供对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快速且容易的调整。盘式斜倚器10还包括保持盖20,该保持盖20设置在保持环16与固定板12之间。由于保持环16固定至可动板14,因此保持盖20定尺寸成允许保持环16与可动板14的摇摆旋转运动。应当理解,可动板14相对于固定板12的旋转导致了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枢转运动。
[0023]固定板12的形状为圆形,大致呈杯形,并且包括轴向延伸穿过固定板12的第一中心孔22。固定板12还包括内侧部23和相反的外侧部24,外侧部24适于紧固至座椅坐垫。内侧部23限定了围绕固定板12周向延伸的内轴向边缘,该内周向边缘具有围绕内周向边缘设置的多个第一轴向朝内齿部25。
[0024]齿轮板18是圆形的并且包括轴向延伸穿过齿轮板18的第二中心孔26。齿轮板18还包括面向固定板12的内侧部23的第一侧部28以及相反的第二侧部30。第一侧部28包括四个轴向突出的凸起32,这些凸起32径向向内及向外地引导一组爪部34,以响应于凸轮36的旋转而在连续致动模式与不连续致动之间致动盘式斜倚器10。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存在四个爪部34并且每个爪部34包括具有多个第一朝外齿部38的外边缘,所述多个第一朝外齿部38适于与位于固定板12上的第一朝内齿部25卩齿合地接合。每个爪部34还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突起40。围绕齿轮板18周向延伸的外边缘包括围绕外边缘设置的多个第二径向朝外齿部42。
[0025]凸轮36包括具有凸角44的外轮廓,该外轮廓与爪部34中的每个爪部的内轮廓相对应。凸轮36还包括轴向延伸穿过凸轮36的第三中心孔46以及围绕第三中心孔46的凹入区域48。凹入区域48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凹部50。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凹入区域48具有绕凹入区域48周向间隔开的四个凹部50。在凸轮36与齿轮板18之间联接有诸如时钟弹簧之类的一个或更多个弹簧51,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弹簧51沿第一方向(当在附图中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将凸轮36朝向使爪部34处于伸出位置的位置偏压。在伸出位置,位于爪部34上的第一朝外齿部38与固定板12上的第一朝内齿部25卩齿合地接合。因此,当爪部34处于伸出位置时,齿轮板18联接至固定板12并且盘式斜倚器10处于连续致动模式下,以防止齿轮板18相对于固定板12的旋转运动。[0026]爪部释放板52联接至凸轮36从而与凸轮36 —起旋转。更具体地,爪部释放板52包括突耳54,突耳54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接合在凸轮36上的凸角44之间,使得爪部释放板52与凸轮36 —起旋转。爪部释放板52包括用于将位于每个爪部34上的突起40容纳于其中的内轮廓56。当凸轮36抵抗弹簧51的偏压力而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爪部释放板52与凸轮36 —起沿第二方向旋转,并且内轮廓56径向向内地迫压突起40,从而使爪部34从伸出位置运动至缩回位置。在缩回位置中,爪部34上的第一朝外齿部38与固定板12上的第一朝内齿部25分离。因此,当爪部34处于缩回位置时,齿轮板18与固定板12脱离并且盘式斜倚器10处于不连续致动模式,以允许齿轮板18相对于固定板12的旋转运动,从而使座椅靠背枢转。
[0027]释放轴57设置成用于使凸轮36沿第二方向旋转,从而将盘式斜倚器10从连续致动模式致动到不连续致动模式。释放轴57沿轴向方向延伸穿过固定板12的第一中心孔22,并且适于与凸轮36的凹入区域48接合。更具体地,释放轴57的内端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四个突部59,这四个突部59与凸轮36的凹入区域48中的凹部50相对应并且容纳于凹部50中,使得释放轴57沿第二方向旋转会使凸轮36沿第二方向旋转。杆或把手机构可以附接至释放轴57的外端从而使释放轴57沿第二方向旋转。释放轴57还包括轴向延伸穿过释放轴57的第四中心孔61。
[0028]可动板14的形状为圆形、大致呈杯形,并且包括轴向延伸穿过可动板14的第五中心孔58。可动板14还包括外侧部60和相反的内侧部62,其中外侧部60适于紧固至座椅靠背,内侧部62面向齿轮板18的第二侧部30。内侧部62限定了围绕可动板14周向延伸的内边缘,该内边缘具有围绕内边缘设置的多个第二朝内齿部64。齿轮板18上的第二朝外齿部42适于与可动板14上的第二朝内齿部62啮合地接合。第二朝外齿部42的齿数比第二朝内齿部62的齿数至少少一个齿。第二朝外齿部42与第二朝内齿部64的相对应的齿数差允许了可动板14围绕齿轮板18的摇摆旋转运动。可动板14的内侧部62还包括颈圈66,该颈圈66环绕第五中心孔58并且沿轴向方向朝向齿轮板18突出。颈圈66的外表面限定了第一支承表面68。
[0029]驱动环70设置在齿轮板18的第二侧部30与可动板14的内侧部62之间。驱动环70包括轴向延伸穿过驱动环70的第六中心孔72以及具有四个切口 74的外轮廓,这四个切口 74与从齿轮板18的第二侧部30沿轴向方向突出的四个相对应的凸部76接合。第六中心孔72适于容纳总体上以78示出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78能够操作为将可动板14迫压成相对于齿轮板18旋转。
[0030]驱动机构78包括摩擦环80,摩擦环80被挤压至驱动环70的第六中心孔72中。摩擦环80的内表面限定了第二支承表面82。驱动机构78还包括凸轮驱动器84以及以镜像方式布置的一对楔状物86、88。楔状物86、88限定了偏心元件90。楔状物86、88中的每一个在窄端92与宽端94之间延伸并且包括内侧部96和外侧部98。楔状物86、88各自的内侧部96抵靠可动板14的第一支承表面68并且楔状物86、88各自的外侧部98抵靠摩擦环80的第二支承表面82。凸轮驱动器84包括在第一端102与第二端104之间沿周向方向延伸的驱动部段100。驱动器部段100在径向上设置在第一支承表面68与第二支承表面82之间并且在周向上设置在各个楔状物86、88的窄端92之间。楔弹簧106作用在楔状物86,88上,以防止驱动机构78中出现游隙。楔弹簧106包括弯曲成直角的两个腿部108,这两个腿部108压靠楔状物86、88的宽端94,从而迫使楔状物86、88沿周向方向分离。
[0031]凸轮驱动器84还包括中心孔口 110,该中心孔口 110用于容纳驱动轴112,以使凸轮驱动器84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旋转。驱动轴112沿轴向方向延伸穿过盘式斜倚器
10。更具体地,驱动轴112穿过释放轴57的第四中心孔61、固定板12的第一中心孔22、凸轮36的第三中心孔46、齿轮板18的第二中心孔26、凸轮驱动器84的中心孔口 110、以及可动板14的第五中心孔58。驱动轴112的外轮廓适于与凸轮驱动器84的中心孔口 110接合。如现有技术中已被熟知的,驱动轴112可以被手动地旋转或者通过电动马达而旋转。
[0032]由于偏心元件90插入到可动板14与齿轮板18之间,使得在驱动轴112的中心轴线114与释放轴57的中心轴线116之间产生了偏心距E。该偏心距E在偏心距E限定的方向上迫使可动板14上的第二朝内齿部64与齿轮板18上的第二朝外齿部42在接合点处接

口 ο
[0033]在操作中,起始状态为:座椅靠背处于多个斜倚就座位置中的一个斜倚就座位置处,并且盘式斜倚器10处在连续致动模式下,座椅使用者能够沿第一方向致动驱动轴112,从而使座椅靠背斜倚。沿第一方向致动驱动轴112会导致凸轮驱动器84沿第一方向旋转。凸轮驱动器84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导致驱动部段100的第一端102与楔状物86的窄端92接合,这将楔状物86沿第一方向驱动。楔状物86沿第一方向的驱动会导致另一楔状物88也沿第一方向驱动,这是由于楔弹簧106将运动从一个楔状物86传递至另一个楔状物88。当楔状物86、88沿第一方向被驱动时,楔状物86、88沿着第二支承表面82滑动,从而改变了偏心距E的方向并且因此改变了可动板14上的第二朝内齿部64与齿轮板18上的第二朝外齿部42之间的接合点。接合点的改变本身表明可动板14沿第一方向进行摇摆旋转运动从而使座椅靠背斜倚。
[0034]类似地,沿第二方向致动驱动轴112会导致凸轮驱动器84沿第二方向旋转。使凸轮驱动器84沿第二方向的旋转会导致驱动部段100与楔状物88的窄端92接合,这会将楔状物88沿第二方向驱动。楔状物88沿第二方向的驱动导致另一楔状物86也沿第二方向驱动,这是由于楔弹簧106将运动从一个楔状物88传递至另一个楔状物86。当楔状物86、88沿第二方向被驱动时,楔状物86、88沿着第二支承表面82滑动,从而改变偏心距E的方向并且因此改变可动板14上的第二朝内齿部64与齿轮板18上的第二朝外齿部42之间的接合点。接合点的改变本身表明可动板14沿第二方向进行摇摆旋转运动从而使座椅靠背提升。
[0035]替代地,起始状态为:座椅靠背处于多个斜倚就座位置中的一个斜倚就座位置处,并且盘式斜倚器10处在连续致动模式下,靠近座椅组件站立的使用者可以将释放轴57沿第二方向致动以将盘式斜倚器10致动至不连续致动模式,从而将座椅靠背快速调整至便捷入座位置或折叠平放位置。释放轴57沿第二方向的旋转导致凸轮36沿第二方向旋转并且同时使爪部释放板52沿第二方向旋转。当凸轮36和爪部释放板52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爪部释放板52的内轮廓56与每个爪部34上的突起40接合并且使爪部34从伸出位置径向向内运动至缩回位置。在缩回位置中,爪部34上的第一朝外齿部38与固定板12上的第一朝内齿部25分离,以允许齿轮板18围绕释放轴57的中心沿第二方向旋转,从而允许座椅靠背向前枢转。可以设置止挡部(未示出)以将座椅靠背阻挡在便捷入座位置处。替代地,座椅靠背可以向前枢转至折叠平放位置。[0036]已经以说明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并且应当理解,已经使用的术语旨在表示描述的词语的性质而非限制。根据以上教示,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改变均是可能的。因此应当理解,在所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以具体说明的方式之外的方式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盘式斜倚器,所述盘式斜倚器将座椅靠背可操作地联接至座椅坐垫,以允许所述座椅靠背在折叠位置与多个斜倚就座位置之间进行枢转运动,所述盘式斜倚器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适于安装至所述座椅坐垫; 可动板,所述可动板适于安装至所述座椅靠背并且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固定板,所述可动板包括第一支承表面和多个朝内齿部; 齿轮板,所述齿轮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可动板之间,所述齿轮板包括多个朝外齿部; 至少一个爪部,所述至少一个爪部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齿轮板,其中所述爪部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爪部与所述固定板接合,从而将所述齿轮板与所述固定板联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爪部与所述固定板分离,从而使所述齿轮板与所述固定板脱离,以允许所述齿轮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进行旋转运动; 凸轮,所述凸轮沿第一方向受偏压,以将所述爪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释放轴,所述释放轴用于使所述凸轮沿第二方向旋转; 爪部释放板,所述爪部释放板联接至所述凸轮以与所述凸轮一起旋转,其中所述爪部释放板响应于所述释放轴的旋转而将所述爪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从而允许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运动至所述折叠位置; 限定出偏心元件的一对楔状物,所述一对楔状物可操作地联接在所述可动板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与所述齿轮板之间,从而使得所述齿轮板上的所述朝外齿部与所述可动板上的所述朝内齿部在接合点处啮合地接合;以及 凸轮驱动器,其中所述凸轮驱动器的旋转使所述楔状物旋转,从而改变所述齿轮板与所述可动板之间的所述接合点,并且使得所述可动板相对于所述齿轮板进行摇摆旋转运动以将所述座椅靠背在所述多个斜倚就座位置之间枢转地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包括驱动环,所述驱动环锁止地联接至所述可动板并且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凸轮驱动器,以将所述凸轮驱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可动板的所述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包括摩擦环,所述摩擦环限定第二支承表面,并且所述驱动环包括中心孔以将所述摩擦环容纳于所述中心孔中,所述一对楔状物可操作地联接在所述可动板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与所述摩擦环的所述第二支承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凸轮驱动器包括中心孔并且所述盘式斜倚器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轴向地延伸穿过所述中心孔以致动所述凸轮驱动器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所述可动板相对于所述齿轮板进行所述摇摆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一对楔状物包括间隔开地面对的窄端、和相反的间隔开地面对的宽端,所述凸轮驱动器包括驱动部段,所述驱动部段置于所述间隔开的窄端之间,从而在所述凸轮驱动器旋转时使所述楔状物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斜倚器,还包括楔弹簧,所述楔弹簧置于所述楔状物的所述间隔开的宽端之间,以抵抗所述凸轮驱动器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固定板包括中心孔、外侧部、面向所述齿轮板的内侧部、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孔的多个周向外周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齿轮板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中心孔同轴地对齐的中心孔、面向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以及多个间隔开的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可滑动地引导所述爪部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径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爪部各自包括多个齿部,所述多个齿部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中与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齿部接合,以将所述齿轮板与所述固定板联接在一起从而相对于所述可动板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凸轮包括多个径向突出的凸角,所述凸角用于响应于所述凸轮沿第一方向的旋转而与所述爪部接合并将所述爪部从所述第二位置致动至与所述固定板接合的所述第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爪部包括轴向突出的突起,并且所述爪部释放板包括以下内轮廓:所述内轮廓成形为响应于所述凸轮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旋转而与所述突起相接合,并且将所述爪部从所述第一位置致动至从所述固定板释放的所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式斜倚器,其中所述释放轴包括中心孔,并且其中,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释放轴的所述中心孔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偏心,从而有助于所述齿轮板相对于所述可动板的所述摇摆`旋转。
【文档编号】B60N2/20GK103702860SQ20128003618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塞缪尔·詹姆斯·马特 申请人:麦格纳座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