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爆机构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511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防爆机构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尤其涉及一种带防爆机构的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是用于承载车的重量和供车子行走的部件。车轮通常由轮辋、设置在轮辋上的轮胎和将轮辋同传动轴连接在一起的轮辐构成。轮辐按照结构的不同有条辐和板辐两种。轮辐有的直接连接在传动轴上,有的通过轮毂连接在传动轴上。车轮用在车上时经常有一排的一侧只安装一个车轮的情况,如桥车的车轮以及货车的前排轮即为该种结构形式。车轮以每排的一侧只设置一个的方式使用时,如果产生爆胎时,爆掉了轮胎的车轮的直径会缩小到轮缘支撑在地面上,导致车身的左右两侧高度相差很多,容易车身侧翻事故。为了防止车轮爆胎产生安全事故,设计出了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在中国专利号为ZL032620519、授权公告日为2004年10月6日、名称为“高速安全前车轮”的专利文件只公开了一种带防爆机构的车轮,该专利文件在的车轮包括轮辋,在轮辋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轮胎,两个轮胎之间设有气压平衡器。车辆行使过程两个轮胎同时着地,如果其中的一个轮胎爆胎时则还有另一个轮胎将车辆支撑住来起到防止爆胎产生安全事故的作用。该带有防爆结构的车轮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是通过增加轮胎的数量来进行杜绝爆胎侧翻事故的,一旦遇上路面上有钉子等异物所导致的扎胎现象而导致的爆胎事故,则有可能出现两个车轮都爆掉的现象,此时同样有可能因为倾斜而导致的侧翻事故,不能真正意义上完全杜绝爆胎侧翻事故,故可靠性差。为了使一个轮胎能够支撑住而不爆掉,则每一个轮胎都要具有只设计一个轮胎时的承载能力,如果轮胎规格相同时,相当于车轮宽度至少为原来的两倍,故结构紧凑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结构紧凑且可靠性好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解决了现有的带有防爆结构的车轮结构紧凑性差、可靠性差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包括轮辋、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和轮辋同轴设置的金属轮,轮辋设有轮缘,所述金属轮的半径为R1,所述轮胎的半径为R3,所述轮缘的半径为R2,R2 < Rl < R3。当轮胎爆胎后,轮胎受压后会瘪掉,此时金属轮的周面下侧会超出轮胎胎面的下侧而支撑在地面上进行行走,不会通过轮缘支撑在地面上进行行走,而金属轮的直径要大于轮缘的直径,也即虽然爆胎,但爆胎测的高度下降较小,不容易产生因倾斜过度而侧翻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轮辋的半径为R4,所述轮胎的胎高为H1,所述轮胎胎面部分的壁厚为H2,(R4+0.5H1)彡Rl彡(R3 - H2),(R2 - R4)<0.5H1。“胎面部分的壁厚”在有内胎的车轮中是指外胎对应轮胎胎面部分的壁厚加上内胎的壁厚,在无内胎的车轮中仅指外胎对应轮胎胎面部分的壁厚。爆胎后,轮胎接触地面后具有足够的收缩空间,轮胎同轮缘之间不会产生过度的机械挤压切割而造成二次伤害。对轮胎的防护效果好。[0007]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轮同所述轮缘之间的最窄处的间隙小于2厘米。当金属轮支撑车辆重量而产生弯曲变形时,轮辋能对金属轮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使得金属轮不会过度弯曲而导致爆胎侧高度降低较大,产生过度倾斜而侧翻。安全防护效果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轮毂和轮辐,所述轮辋同所述轮辐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辐同所述轮毂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轮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轮毂上。金属轮可拆卸安装,可方便地满足不同时间对金属轮是否安装的不同需求。而将金属盘通过螺栓安装在轮毂上,能以便于制作的结构形式满足既能拆卸又不影响车轮的强度。轮辐既可以和金属轮共用第二螺栓连接在轮毂上,也可以通过另外的螺栓进行安装或焊接在轮毂上。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轮位于所述轮辋的内侧,所述轮辐通过第一螺栓同所述轮毂连接在一起。要拆卸下轮辐及其上的部件时,只需拧下第一螺栓即可,无需将金属轮一并取下,方便性好。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轮位于所述轮毂的内侧。取下金属轮时无需取下轮辐,方便性好。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轮的周面上设有防滑层。爆胎后通过金属轮行驶时的抓地性能好,便于方向的把握。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层由若干沿金属轮的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齿构成。作为另一优选,所述防滑层由若干沿金属轮的周向延伸轴向分布的凸环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爆胎后支撑车体的为金属轮而不是轮胎,不会产生防护轮爆掉的现象,因此可靠性好;通过金属轮支撑相同的重量较之通过轮胎支撑相同的重量,辅助轮的外观体积可以制作地较小,故紧凑型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驱动轴I,轮毂2,第一螺栓3,轮辐4,轮辋5,轮缘51,轮胎6,金属轮7,防滑层8,凸环81,齿82,第二螺栓9,金属轮的半径R1,轮缘的半径R2,轮胎的半径R3,金属轮同轮缘之间的最窄处的间隙L,胎高H1,轮胎的胎面部分的壁厚H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包括安装在驱动轴I上的轮毂2。轮毂2上通过第一螺栓3固定有轮辐4。轮辐4上设有轮辋5。轮辐4和轮辋5为一体结构。轮辋5上安装有轮胎6。轮胎6为无内胎轮胎。轮辋5的内外侧上都设有轮缘51。轮辐4的外侧上焊接有金属轮7。金属轮7和轮辋5同轴。金属轮的半径Rl大于轮缘的半径R2。金属轮的半径Rl小于轮胎的半径R3。金属轮同轮缘之间的最窄处的间隙L等于2厘米。金属轮I的周面上设有防滑层8。防滑层8由3个沿金属轮的周向延伸轴向分布的凸环81构成。实施例二,参见图2,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金属轮同轮缘之间的最窄处的间隙L等于I厘米。金属轮的半径Rl等于胎高Hl的一半加上轮辋的半径R4之和。轮缘的半径R2减去轮辋的半径R4之差小于胎高Hl的一半。金属轮7和轮辐4同时通过第一螺栓3固定在轮毂2的外侧上。实施例三,参见图3,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金属轮的半径Rl等于轮胎的半径R3减去轮胎的胎面部分的壁厚H2之差。防滑层8由多个沿金属轮的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齿82构成。实施例四,参见图4,同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为:金属轮7位于轮辋5的内侧。金属轮7通过第二螺栓9固定在轮毂2的内侧上。金属轮同轮缘之间的最窄处的间隙L等于
0.5厘米。金属轮的半径Rl等于轮胎的半径R3减去2倍的轮胎的胎面部分的壁厚H2之差。实施例五,参见图5,同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为:金属轮7通过第二螺栓9固定在轮毂2的外侧上。
权利要求1.一种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包括轮辋和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轮辋设有轮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轮辋同轴设置的金属轮,所述金属轮的半径为R1,所述轮胎的半径为R3,所述轮缘的半径为R2,R2 < Rl < 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的半径为R4,所述轮胎的胎高为H1,所述轮胎胎面部分的壁厚为H2,(R4+0.5H1) ( Rl彡(R3 - H2),(R2 -R4) < 0.5H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轮同所述轮缘之间的最窄处的间隙小于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毂和轮辐,所述轮辋同所述轮辐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辐同所述轮毂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轮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轮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轮位于所述轮辋的内侧,所述轮辐通过第一螺栓同所述轮毂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轮位于所述轮毂的内侦U。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轮的周面上设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由若干沿金属轮的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齿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由若干沿金属轮的周向延伸轴向分布的凸环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一种带防爆机构的车轮,包括轮辋、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和轮辋同轴设置的金属轮,轮辋设有轮缘,所述金属轮的半径为R1,所述轮胎的半径为R3,所述轮缘的半径为R2,R2<R1<R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且可靠性好的带防爆机构的车轮,解决了现有的带有防爆结构的车轮结构紧凑性差、可靠性差的问题。
文档编号B60B11/10GK203063551SQ2013200350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陈学福 申请人:福建合众机械有限公司, 陈学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