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洗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580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工现场洗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车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施工现场洗车装置。
背景技术
从施工现场出来的车辆的轮胎会携带工地的渣土或污泥,行驶到公路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施工单位或使用人一般都是人工冲洗车轮,或使用简易的蓄水池来清洗车轮。但是前者既费水又费人工,后者也费水且难以清洗干净。多数专业汽车冲洗装置存在多处弊端,不但造价很高,而且有大块泥土堵塞出水口、水资源耗费较大、汽车冲洗不干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现场洗车装置,能够方便、彻底地清洗汽车,且节省人力和水资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包括洗车平台和与其连接的缓坡,还包括储水池和喷枪,所述平台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沉淀池,每个沉淀池顶部水平并列设有一排承受汽车车轮的滚筒,所述滚筒设有抱死装置,喷枪设置在滚筒下方;沉淀池和储水池之间设有连通管。作为优选,所述喷枪为并排设置,且喷枪的枪口位于滚筒的间隙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每个喷枪上连接有感应装置。作为优选,所述感应装置为红外线感应器。作为优选,所 述连通管上设有控制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滚筒架设在洗车平台上,滚筒带有抱死装置。具备感应装置的喷枪通过水管连接水泵利用沉淀出的水进行冲洗车轮。该设备创新意识强,节约人力、水资源,且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左视剖视图。图中:1、缓坡;2、沉淀池;3、滚筒;4、水管;5、喷枪;6、感应装置;7、汽车;8、储水池;9、连通管;10、抱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包括洗车平台和与其连接的缓坡1,还包括储水池8和喷枪5,所述平台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沉淀池2,每个沉淀池2顶部水平并列设有一排承受汽车7车轮的滚筒3,所述滚筒3设有抱死装置10,喷枪5设置在滚筒3下方;沉淀池2和储水池8之间设有连通管9。作为优选,所述喷枪5为并排设置,且喷枪5的枪口位于滚筒3的间隙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每个喷枪5上连接有感应装置6。作为优选,所述感应装置6为红外线感应器。作为优选,所述连通管9上设有控制阀门。滚筒3通过轴承架设在洗车平台上,滚筒3带有抱死装置10。具备感应装置6的喷枪5通过水管4连接水泵利用沉淀出的水进行冲洗车轮。该设备创新意识强,节约人力、水资源,且能有效的保护环境。使用原理为滚筒3处于抱死状态,汽车7通过缓坡I进入滚筒3构成的通行桥,此时抱死装置10已将滚筒3抱死固定不再滚动,通过感应装置6感应到车轮存在的喷枪5开始喷水;当车辆全部驶入通行桥时,抱死装置10将滚筒3的抱死解除,车轮动力带动滚筒3开始转动,同时车轮下方的喷枪5不断喷水,对车轮全方位冲洗;车轮转动一定圈数后,抱死装置10将滚筒3再次抱死,车辆顺利通过。冲洗过后的泥水在沉淀池2沉淀后,打开控制阀门将沉淀后的水通过连通管9进入储水池8,循环利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包括洗车平台和与其连接的缓坡(1),还包括储水池(8)和喷枪(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沉淀池(2),每个沉淀池(2)顶部水平并列设有一排承受汽车(7)车轮的滚筒(3),所述滚筒(3)设有抱死装置(10),喷枪(5)设置在滚筒(3 )下方;沉淀池(2 )和储水池(8 )之间设有连通管(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5)为并排设置,且喷枪(5)的枪口位于滚筒(3)的间隙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喷枪(5)上连接有感应装置(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6)为红外线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9)上设有控制阀门。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施工现场洗车装置,包括洗车平台和与其连接的缓坡,还包括储水池和喷枪,所述平台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沉淀池,每个沉淀池顶部水平并列设有一排承受汽车车轮的滚筒,所述滚筒设有抱死装置,喷枪设置在滚筒下方;沉淀池和储水池之间设有连通管。本实用新型的滚筒架设在洗车平台上,滚筒带有抱死装置。具备感应装置的喷枪通过水管连接水泵利用沉淀出的水进行冲洗车轮。该设备创新意识强,节约人力、水资源,且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文档编号B60S3/04GK203111134SQ20132006724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陈国清, 丁凤保, 刘元清, 黄义, 曹星星, 陈昌海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