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舰潜艇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10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体舰潜艇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舰船和潜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三体舰潜艇飞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代喷气式飞机核心构件涡喷发动机,在其运转时温度可达数百度,如果在飞行后突然接触冰面、雪面、水面或潜入水中等,会导致涡喷发动机的温度急剧下降,容易诱发爆炸,涡喷发动机如果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推力比下降和停车,也将极大的影响到飞机的正常起飞和安全飞行。因此,喷气式飞机对起飞和着陆平台、起飞和着陆自然条件、起飞和着陆客观空间等要求极其严格,很难形成飞机、水面舰船和潜艇之间的三栖转换;很难完成冰面、水面、雪面和沙漠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起飞和着陆;不可能完成火车、卡车、两栖登陆舰、游轮、客滚船、渔船组链和简易舰船等平台的机动,不可能完成潜艇式机动。所以,飞机未来的作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对此缺陷一直没有先进的技术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飞机存在的缺陷,扩大飞机未来作用空间,申请人经过多年研究,发明设计出三体舰潜艇飞机,集飞机、舰船和潜艇为一体,除拥有现代喷气式飞机的主要功能夕卜,根据未来作用需求可以灵活三栖转换,可以完成陆地、航母、冰面、水面、雪面和沙漠等多种平台的起飞和着陆,可以完成空中、水面和水下航行,可以完成火车、卡车、两栖登陆舰、游轮、客滚船、渔船组链、深水拖箱和简易舰船等平台的机动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设扁棱形机头,扁棱形机头与驾驶舱盖连接,机头三角形凹槽沟与扁棱形机头连接,右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左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扁棱形机头与机体活结连接,进气涵洞与机体前上端连接,左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左侧连接,右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右侧连接,空气存储舱、回路涵洞、空气 隔离带和杂物排泄口与机体进气涵洞连接,机体上部的进气涵洞的后面依次连接左半圆滑坡、左发动机涵洞壳、右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半圆滑坡,右舰艇驱动器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右半圆滑坡之上,左舰艇驱动器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左半圆滑坡之上,左大臂翅与左舰艇驱动器连接,右大臂翅与右舰艇驱动器连接,左小翅、左大翅和左后翅通过左翅膀活动关节与左大臂翅从前向后依次连接,上舵翅与机体后端上中部连接,机体下部从右向左依次连接右侧舱、右底平舱、左底平舱和左侧舱,右发动机喷口与右发动机涵洞壳尾端连接,左发动机喷口与左发动机涵洞壳尾端连接,设机头左气膜盖与扁棱形机头左侧下边连接,左底平舱盖与左底平舱连接,左底平舱气膜囊与左底平舱盖连接,左底平舱气膜盖分别与左底平舱气膜囊和左底平舱盖连接,设多功能舱与机体中前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与左发动机涵洞壳连接,左发动机推拉轨道与左发动机涵洞连接,左发动机与左发动机涵洞轨道连接,左降温隔热铁骨伞分别与左发动机和左发动机涵洞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与左发动机涵洞尾端连接,左蘑菇前伞骨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和左蘑菇液囊口袋连接,左蘑燕后伞骨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和左蘑燕液囊口袋连接,左蘑燕液囊口袋分别与左蘑菇前伞骨、左蘑菇后伞骨和左发动机涵洞连接。右后折叠板与机体右侧连接,右前折叠板与右后折叠板连接,左后折叠板与机体左侧连接,左前折叠板与左后折叠板连接,右舰艇驱动器与右前折叠板连接,左舰艇驱动器与左前折叠板连接,左大臂翅与左舰艇驱动器连接,右大臂翅与右舰艇驱动器连接,机头左气膜盖与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机头左气膜囊分别与机头左气膜盖和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机头右气膜盖与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机头右气膜囊分别与机头右气膜盖和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右侧舱盖与右侧舱连接,右底平舱盖与右底平舱连接,左侧舱盖与左侧舱连接,右侧舱气膜盖与右侧舱盖连接,右侧舱气膜囊分别与右侧舱盖和右侧舱气膜盖连接,右底平舱气膜盖与右底平舱盖连接,右底平舱气膜囊分别与右底平舱气膜盖和右底平舱盖连接,左侧舱气膜盖与左侧舱盖连接,左侧舱气膜囊分别与左侧舱气膜盖和左侧舱盖连接,设左前螺旋桨与左舰艇驱动器前端连接,右前螺旋桨与右舰艇驱动器前端连接,下舵翅与机体后端中下部连接,左后螺旋桨与左舰艇驱动器后端连接,右后螺旋桨与右舰艇驱动器后端连接,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与右发动机涵洞壳尾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与左发动机涵洞尾端连接,撮箕型活动滑水板与机体尾端相连,设前轴与左前螺旋桨和前电动机连接,后轴与左后螺旋桨和后电动机连接,前伸缩气囊密封环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前端内壁连接,后伸缩气囊密封环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后端内壁连接,滑钉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两端内壁连接,固定桩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中部内壁连接,前滑筒与滑钉于左舰艇驱动器前部连接,前电动机与前滑筒连接,后滑筒与滑钉于左舰艇驱动器后部连接,中滑筒被固定桩固定后分别与前滑筒和后滑筒连接,前顶杆连接前电动机,后顶杆连接后电动机,液压泵分别连接前顶杆和后顶杆,前密封环进出气孔与前伸缩气囊密封环连接,后密封环进出气 孔与后伸缩气囊密封环连接,外筒进气孔与左舰艇驱动器外筒连接,内筒进气孔与中滑筒连接,液体进出孔与液压泵连接。右小翅、右大翅和右后翅通过右翅膀活动关节与右大臂翅从前向后依次连接。前多用途起落架舱与扁棱形机头尾端中部连接,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与机体下部后端左侧连接,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与机体下部后端右侧连接,下舵翅舱与机体后端中部连接。三体舰潜艇飞机运行及三栖转换程序:三体舰潜艇飞机进入空中飞行,为驾驶员进入扁棱形机头驾驶舱内,关闭驾驶舱盖,从扁棱形机头的上扬、中直、下俯、左偏和右偏的五种态势中选择中直,将扁棱形机头调整在与机体的O度角位置,做到机头三角凹槽沟与机体中缝形成一条直线,收缩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和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通过左右发动机涵洞轨道向后推动左右发动机,与此同时收拢左右降温隔热铁骨伞,右发动机喷口和左发动机喷口推出机体外后,启动并预热左右发动机,收紧右前折叠板、右后折叠板、左前折叠板、左后折叠板,将右舰艇驱动器吸附在右半圆滑坡上,将左舰艇驱动器吸附在左半圆滑坡上,展开右机头翅和左机头翅,展开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通过右翅膀活动关节和左翅膀活动关节,依次展开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调整进气涵洞的曲面和回路涵洞,使进气涵洞的曲面同左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发动机涵洞壳形成气动坡面,推出左伸缩进气撮箕和右伸缩进气撮箕,收缩机头左气膜囊和机头右气膜囊,关闭机头左气膜盖和机头右气膜盖,收缩右侧舱气膜囊,右侧舱气膜盖与右侧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右侧舱,收缩右底平舱气膜囊,右底平舱气膜盖与右底平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右底平舱,收缩左底平舱气膜囊,左底平舱气膜盖与左底平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左底平舱,收缩左侧舱气膜囊,左侧舱气膜盖与左侧舱盖贴身合二为一后关闭左侧舱,调整上舵翅到适当方位,加大左右发动机油门,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沿机场跑道快速滑跑至起飞速度后,上扬扁棱形机头,调整右机头翅、左机头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开启左右发动机加力器,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快速升空,在升空过程中,前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依序收起陆地轮式起落架,当三体舰潜艇飞机到达一定高度后,将扁棱形机头恢复到中直O度位置,同时,再次调整右机头翅、左机头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进入常规飞行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从飞行状态转入水面舰船航行,为三体舰潜艇飞机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打开机头左气膜盖、机头右气膜盖、右侧舱气膜盖、右底平舱气膜盖、左底平舱气膜盖和左侧舱气膜盖,通过多功能舱给机头左气膜囊、机头右气膜囊、右侧舱气膜囊、右底平舱气膜囊、左底平舱气膜囊和左侧舱气膜囊充气,当气膜囊充气成型组合为舰船底部以后,关闭左右发动机,通过左右发动机涵洞轨道将左右发动机拉回涵洞,发动机被回拉的同时,带动并打开左右降温隔热铁骨伞,形成涵洞隔热伞,伞骨中空循环通路通过多功能舱提供的特殊液体吸收热量,多功能舱同时向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和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高压输送特殊液体,蘑菇液囊口袋在特殊液体的压力下快速膨胀,挤开左右蘑菇前伞骨和左右蘑菇后伞骨,多功能舱提供的特殊液体在伞骨中空循环通路中循环,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和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封闭左右发动机涵洞口,调整进气涵洞的曲面和回路涵洞,使进气涵洞的曲面同左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发动机涵洞壳形成避风坡面,拉回左伸缩进气撮箕和右伸缩进气撮箕,封闭进气口,于此,三体舰潜艇飞机变成滑翔机模式自由平行滑翔而逐步下降,三体舰潜艇飞机在滑翔下降过程中,逐步展开右前折叠板和左前折叠板,带动右舰艇驱动器离开右半圆滑坡,带动左舰艇驱动器离开左半圆滑坡,分左右由机体上部向机体下部画半圆变动,同时,不断调整右大臂翅、左大臂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同舰艇驱动器的角度,使右大臂翅、左大臂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保持横向平行状态,最大限度的降低三体舰潜艇飞机的下降速度,右前折叠板和左前折叠板分别带动左舰艇驱动器和右舰艇驱动器移动到沿机体两侧垂直向下位置后停止,右大臂翅、左大臂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于接触水面低空处快速向上机体垂直收拢,没入水中后再横向平行打开成为舰船侧翼,舰艇驱动器在分左右由机体上部向机体下部画半圆变动过程中,由多功能舱通过液体进出孔向液压泵泵送液体,推动前顶杆和后顶杆向两端移动,从而推动前电动机和后电动机移动,带动前滑筒和后滑筒沿着铆在固定桩 上的中滑筒及滑钉轨道槽向两端移动,前电动机和后电动机移动,推动前轴和后轴移动,前轴和后轴移动,分别将左前螺旋桨、右前螺旋桨、左后螺旋桨和右后螺旋桨推出到驱动器两端之外,接着,多功能舱通过前密封环进出气孔、后密封环进出气孔、外筒进出气孔和内筒进出气孔,向前伸缩气囊密封环、后伸缩气囊密封环和舰艇驱动器筒内高压充气,前伸缩气囊密封环和后伸缩气囊密封环密封舰艇驱动器两端,舰艇驱动器筒充满高压空气产生一定的浮力,形成三体舰潜艇飞机舰船态势的两侧船体,三体舰潜艇飞机接近水面时,将扁棱形机头保持上扬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落入水面后,左舰艇驱动器和右舰艇驱动器没入水平线以下,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共同推出撮箕型活动滑水板,打开下舵翅舱,调整下舵翅状态,启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在水面上航行。[0008]三体舰潜艇飞机由水面航行转换为潜艇深水航行,为三体舰潜艇飞机在水面航行过程中,将扁棱形机头调整到下俯状态,通过多功能舱抽出机头左气膜囊、机头右气膜囊、右侧舱气膜囊、右底平舱气膜囊、左底平舱气膜囊和左侧舱气膜囊中的空气并真空收缩气膜囊,关闭机头左气膜盖、机头右气膜盖、右侧舱气膜盖、右底平舱气膜盖、左底平舱气膜盖和左侧舱气膜盖,继续展开右前折叠板和左前折叠板,同时带动右后折叠板和左后折叠板有限展开,使右舰艇驱动器和左舰艇驱动器向两侧侧舱下部靠拢并吸附,同时,向上收拢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调整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同舰艇驱动器的角度,使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保持横向平行状态成为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态势侧鳍,多功能舱通过前密封环进出气孔、后密封环进出气孔、外筒进出气孔和内筒进出气孔,抽出前伸缩气囊密封环、后伸缩气囊密封环和舰艇驱动器筒内空气,真空收缩前伸缩气囊密封环和后伸缩气囊密封环,打开舰艇驱动器两端,接着,舰艇驱动器由多功能舱通过液体进出孔抽出液压泵的液体,拉动前顶杆和后顶杆向中间移动,从而拉动前电动机和后电动机向中间移动,拉动前滑筒和后滑筒沿着铆在固定桩上的中滑筒及滑钉轨道槽向中间移动,前电动机和后电动机向中间移动,拉动前轴和后轴向中间移动,前轴和后轴的移动,分别将左前螺旋桨、右前螺旋桨、左后螺旋桨和右后螺旋桨拉入到驱动器两端之内,水经过前螺旋桨吸入到舰船驱动器内,再由后螺旋桨推出,形成三体舰潜艇飞机的深水航行推力,开启前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多功能舱的密封门,向前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多功能舱注水,释放大于三体舰潜艇飞机自重的空气浮力,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共同收回撮箕型活动滑水板,三体舰潜艇飞机深潜到一定深度后,将扁棱形机头恢复到中直O度位置,调整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调整下舵翅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进入深水常规航行模式。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态势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直接转换为飞机态势,一般情况下飞机态势不要直接转换为潜艇态势,紧急情况下,飞机态势转换为潜艇态势为三体舰潜艇飞机关闭左右发动机,通 过左右发动机涵洞轨道将左右发动机拉回涵洞,发动机被回拉的同时,带动并收拢左右降温隔热铁骨伞,形成涵洞隔热伞,伞骨中空循环通路通过多功能舱提供的特殊液体吸收热量,多 功能舱同时向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和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高压输送特殊液体,蘑菇 液囊口袋在特殊液体的压力下快速膨胀,挤开左右蘑菇前伞骨和左右蘑菇后伞骨,多功能舱提供的特殊液体在伞骨中空循环通路中循环,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和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封闭左右发动机涵洞口,调整进气涵洞的曲面和回路涵洞,使进气涵洞的曲面同左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发动机涵洞壳形成避风坡面,拉回左伸缩进气撮箕和右伸缩进气撮箕,封闭进气口,于此,三体舰潜艇飞机变成滑翔机模式自由平行滑翔下降,三体舰潜艇飞机在滑翔下降过程中,逐步展开右前折叠板和左前折叠板,带动右舰艇驱动器离开右半圆滑坡,带动左舰艇驱动器离开左半圆滑坡,分左右由机体上部向机体下部画半圆移动,同时带动右后折叠板和左后折叠板有限展开,使右舰艇驱动器和左舰艇驱动器向两侧侧舱下部靠拢并吸附,向上收拢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调整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同舰艇驱动器的角度,使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于接触水面低空处快速向上机体垂直收拢,没入水中再横向平行打开,在水中成为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态势侧鳍,舰艇驱动器在分左右由机体上部向机体下部画半圆移动过程中,将扁棱形机头调整到中直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俯冲入水后,将扁棱形机头调整到上扬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通过惯性滑行到浅水表层,做好下潜准备,将扁棱形机头调整到下俯状态,打开下舵翅舱,调整下舵翅状态,启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水经过前螺旋桨吸入到舰船驱动器内,再由后螺旋桨推出,形成三体舰潜艇飞机的深水航行推力,开启前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多功能舱的密封门,向前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多功能舱注水,释放大于三体舰潜艇飞机自重的空气浮力,三体舰潜艇飞机深潜到一定深度后,将扁棱形机头恢复到中直O度位置,调整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调整下舵翅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转入潜艇航行模式。三体舰潜艇飞机陆上机动状态,机体和驱动器设备与飞机态势相同,不同的是向下收拢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紧贴机体并吸附,向上折叠收拢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紧贴大臂翅并吸附。三体舰潜艇飞机水面机动状态,机体和驱动器与舰船态势相同,不同的是:撮箕型活动滑水板没有被推出,气膜囊和驱动器筒没有充入空气,向上收拢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紧贴机体并吸附,向下折叠收拢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紧贴大臂翅并吸附。三体舰潜艇飞机通过两栖登陆舰或者水下拖箱进行水下机动状态,机体和驱动器与潜艇态势相同,不同的是:驱动器与机体侧面在一条直线上,注水舱和驱动器筒没有注水,向上收拢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紧贴机体并吸附,向下折叠收拢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紧贴大臂翅并吸附。进气涵洞的曲面、回路涵洞、空气储存舱、空气隔离带、杂物排泄口、左伸缩进气撮箕和右伸缩进气撮箕的设计,可以有效将吸入到进气涵洞中的飞鸟、沙石、雪花、雨水和海水等杂物与空气隔离,并有效储备空气,杂物被及时清理出机体之外,当关闭左右发动机后,进气涵洞的曲面、空气储存舱舱门、回路涵洞、空气隔离带、左伸缩进气撮箕和右伸缩进气撮箕封闭进气涵洞,对左右发动机实行全封闭隔离保护。
前多用途起落架舱、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的起落架是一种多用途多功能起落架,可以根据三体舰潜艇飞机所处起飞着陆的平台不同,变化为冰刀起落架、滑雪板起落架、三角固定起落架和轮式起落架等等,三体舰潜艇飞机着陆接近平台时采用高压空气枪喷射空气反冲减震,三体舰潜艇飞机着陆接触平台时,采用空气液压减震器减震,三体舰潜艇飞机在三栖态势的相互转换过程中,也通常采用高压空气枪喷射空气反冲减震或助力升空。三体舰潜艇飞机从潜艇状态转换为舰船状态再转换为飞机状态的过程,与三体舰潜艇飞机从飞机状态转换为舰船状态再转换为潜艇状态的过程相反,所不同的是三体舰潜艇飞机水面起飞的过程不同,当三体舰潜艇飞机处于舰船状态于水面航行时,在进气涵洞的曲面同左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发动机涵洞壳为避风坡面条件下,推出左伸缩进气撮箕和右伸缩进气撮箕,收缩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和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通过发动机涵洞轨道向后推动左右发动机,与此同时收拢左右降温隔热铁骨伞,右发动机喷口和左发动机喷口推出机体外后,启动左右发动机,关闭舰艇驱动器,由左右发动机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在水面快速航行,撮箕型活动滑水板保护左右发动机喷口不被水浸入,逐步收拢右前折叠板、右后折叠板、左前折叠板、左后折叠板,左舰艇驱动器和右舰艇驱动器离开水面以后,多功能舱通过前密封环进出气孔、后密封环进出气孔、外筒进出气孔和内筒进出气孔,抽出前伸缩气囊密封环、后伸缩气囊密封环和舰艇驱动器筒内空气,真空收缩前伸缩气囊密封环和后伸缩气囊密封环,打开舰艇驱动器两端,接着,舰艇驱动器由多功能舱通过液体进出孔抽出液压泵的液体,拉动前顶杆和后顶杆向中间移动,从而拉动前电动机和后电动机向中间移动,拉动前滑筒和后滑筒沿着铆在固定桩上的中滑筒及滑钉轨道槽向中间移动,前电动机和后电动机向中间移动,拉动如轴和后轴向中间移动,IU轴和后轴的移动,分别将左如螺旋桨、右前螺旋桨、左后螺旋桨和右后螺旋桨拉入到驱动器两端之内,继而继续收拢右前折叠板、右后折叠板、左前折叠板、左后折叠板,将右舰艇驱动器吸附在右半圆滑坡上,将左舰艇驱动器吸附在左半圆滑坡上,展开右机头翅和左机头翅,展开右大臂翅和左大臂翅,通过右翅膀活动关节和左翅膀活动关节,依次展开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左右发动机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沿水面直线快速航行至起飞速度后,调整右机头翅、左机头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开启左右发动机加力器,推动三体舰潜艇飞机离开水面升空,在升空过程中,调整进气涵洞的曲面和回路涵洞,使进气涵洞的曲面同左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发动机涵洞壳形成气动坡面,收缩机头左气膜囊和机头右气膜囊,关闭机头左气膜盖和机头右气膜盖,收缩右侧舱气膜囊,关闭右侧舱气膜盖,收缩右底平舱气膜囊,关闭右底平舱气膜盖,收缩左底平舱气膜囊,关闭左底平舱气膜盖,收缩左侧舱气膜囊,关闭左侧舱气膜盖,调整上舵翅到适当方位,下舵翅舱收回下舵翅,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和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共同收回撮箕型活动滑水板,当三体舰潜艇飞机到达一定高度后,将扁棱形机头恢复到中直O度位置,同时,再次调整右机头翅、左机头翅、左小翅、右小翅、左大翅、右大翅、右后翅和左后翅状态,三体舰潜艇飞机进入常规飞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飞机起飞和着陆平台的技术要求,提升飞机作用空间和机动转场效能,从而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和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图中1.驾驶舱盖,2.扁棱形机头,3.机头三角形凹槽沟,4.右机头翅,5.左机头翅,6.进气涵洞,7.左伸 缩进气撮箕,8.右伸缩进气撮箕,9.右舰艇驱动器,10.左半圆滑坡,11.右小翅,12.左小翅,13.右大臂翅,14.左发动机涵洞壳,15右大翅,16.右发动机涵洞壳,17.右后翅,18.左大翅,19.上舵翅,20.左后翅,21.左大臂翅,22.左舰艇驱动器,23.右半圆滑坡,24.机体,25.右前折叠板,26.右后折叠板,27.左前折叠板,28.左后折叠板,29.右翅膀活动关节,30.左翅膀活动关节,31.右侧舱,32.右底平舱,33.左底平舱,34.左侧舱,35.机头左气膜盖,36.机头左气膜囊,37.机头右气膜盖,38.机头右气膜囊,39.右侧舱气膜盖,40.右侧舱气膜囊,41.右底平舱气膜盖,42.右底平舱气膜囊,43.左底平舱气膜盖,44.左底平舱气膜囊,45.左侧舱气膜囊,46.左侧舱气膜盖,47.右侧舱盖,48.右底平舱盖,49.左底平舱盖,50.左侧舱盖,51.左前螺旋桨,52.右前螺旋桨,53.下舵翅,54.右发动机喷口,55.左发动机喷口,56.左后螺旋桨,57.右后螺旋桨,58.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9.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60.前多用途起落架舱,61.多功能舱,62.左发动机涵洞,63.左发动机涵洞轨道,64.左发动机,65.左降温隔热铁骨伞,66.左蘑菇前伞骨,67.左蘑菇后伞骨,68.左蘑菇液囊口袋,69.前轴,70后轴,71.前伸缩气囊密封环,72.后伸缩气囊密封环,73.前密封环进出气孔,74.后密封环进出气孔,75.滑钉,76.前电动机,77.后电动机,78.前滑筒,79.后滑筒,80.中滑筒,81.前顶杆,82.后顶杆,83.液压泵,84.外筒进出气孔,85.内筒进出气孔,86.液体进出孔,87.固定桩,88.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89.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90.下舵翅舱,91.撮箕型活动滑水板,92.空气储存舱,93.回路涵洞,94.空气隔离带,95.杂物排泄口。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飞机态势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飞机态势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飞机态势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飞机机体左视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舰船态势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舰船态势前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舰船态势后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舰船驱动器左视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态势俯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态势前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态势后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驱动器左视剖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体舰潜艇飞机仰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三体舰潜艇飞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三体舰潜艇飞机飞机态势,设扁棱形机头2,扁棱形机头2与驾驶舱盖I连接,机头三角形凹槽沟3与扁棱形机头2连接,右机头翅4与扁棱形机头2右侧连接,左机头翅5与扁棱形机头2左侧连接,扁棱形机头2与机体24活结连接,进气涵洞6与机体24前上端连接,左伸缩进气撮箕7与进气涵洞6左侧连接,右伸缩进气撮箕8与进气涵洞6右侧连接,空气存储舱92、回路涵洞93、空气隔离带94和杂物排泄口 95与机体进气涵洞6连接,机体24上部的进气涵洞6的后面依次连接左半圆滑坡10、左发动机涵洞壳14、右发动机涵洞壳16和右半圆滑坡23,右舰艇驱动器9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右半圆滑坡23之上,左舰艇驱动器22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左半圆滑坡10之上,左大臂翅21与左舰艇驱动器22连接,右大臂翅13与右舰艇驱动器9连接,左小翅12、左大翅18和左后翅20通过左翅膀活动关节30与左大臂翅21从前向后依次连接,上舵翅19与机体24后端上中部连接,机体24下部从右向左依次连接右侧舱31、右底平舱32、左底平舱33和左侧舱34,右发动机喷口 54与右发动机涵洞壳16尾端连接,左发动机喷口 55与左发动机涵洞壳14尾端连接,设机头左气膜盖35与扁棱形机头2左侧下边连接,左底平舱盖49与左底平舱33连接,左底平舱气膜囊44与左底平舱盖49连接,左底平舱气膜盖43分别与左底平舱气膜囊44和左底平舱盖49连接,设多功能舱61与机体24中前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62与左发动机涵洞壳14连接,左发动机推拉轨道63与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左发动机64与左发动机涵洞轨道63连接,左降温隔热铁骨伞65分别与左发动机64和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9与左发动机涵洞62尾端连接,左蘑菇前伞骨66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62和左蘑菇液囊口袋68连接,左蘑菇后伞骨67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62和左蘑菇液囊口袋68连接,左蘑菇液囊口袋68分别与左蘑菇前伞骨66、左蘑菇后伞骨67和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按照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三体舰潜艇飞机舰船态势,右后折叠板26与机体24右侧连接,右前折叠板25与右后折叠板26连接,左后折叠板28与机体24左侧连接,左前折叠板27与左后折叠板28连接,右舰艇驱动器9与右前折叠板25连接,左舰艇驱动器22与左前折叠板27连接,左大臂翅21与左舰艇驱动器22连接,右大臂翅13与右舰艇驱动器9连接,机头左气膜盖35与扁棱形机头2左侧连接,机头左气膜囊36分别与机头左气膜盖35和扁棱形机头2左侧连接,机头右气膜盖37与扁棱形机头2右侧连接,机头右气膜囊38分别与机头右气膜盖37和扁棱形机头2右侧连接,右侧舱盖47与右侧舱31连接,右底平舱盖48与右底平舱32连接,左侧舱盖50与左侧舱34连接,右侧舱气膜盖39与右侧舱盖47连接,右侧舱气膜囊40分别与右侧舱盖47和右侧舱气膜盖39连接,右底平舱气膜盖41与右底平舱盖48连接,右底平舱气膜囊42分别与右底平舱气膜盖41和右底平舱盖48连接,左侧舱气膜盖46与左侧舱盖50连接,左侧舱气膜囊45分别与左侧舱气膜盖46和左侧舱盖50连接,设左前螺旋桨51与左舰艇驱动器22前端连接,右前螺旋桨52与右舰艇驱动器9前端连接,下舵翅53与机体24后端中下部连接,左后螺旋桨56与左舰艇驱动器22后端连接,右后螺旋桨57与右舰艇驱动器9后端连接,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8与右发动机涵洞壳16尾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9与左发动机涵洞62尾端连接,撮箕型活动滑水板91与机体24尾端相连,设前轴69与左前螺旋桨51和前电动机76连接,后轴70与左后螺旋 桨56和后电动机77连接,前伸缩气囊密封环71与左舰艇驱动器22外筒前端内壁连接,后伸缩气囊密封环72与左舰艇驱动器22外筒后端内壁连接,滑钉75与左舰艇驱动器22外筒两端内壁连接,固定桩87与左舰艇驱动器22外筒中部内壁连接,前滑筒78与滑钉75于左舰艇驱动器22前部连接,前电动机76与前滑筒78连接,后滑筒79与滑钉75于左舰艇驱动器22后部连接,中滑筒80被固定桩87固定后分别与前滑筒78和后滑筒79连接,前顶杆81连接前电动机76,后顶杆82连接后电动机77,液压泵83分别连接前顶杆81和后顶杆82,前密封环进出气孔73与前伸缩气囊密封环71连接,后密封环进出气孔74与后伸缩气囊密封环72连接,外筒进气孔84与左舰艇驱动器22外筒连接,内筒进气孔85与中滑筒80连接,液体进出孔86与液压泵83连接。按照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三体舰潜艇飞机潜艇态势,右小翅
11、右大翅15和右后翅17通过右翅膀活动关节29与右大臂翅13从前向后依次连接。按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三体舰潜艇飞机底部形态,前多用途起落架舱60与扁棱形机头2尾端中部连接,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88与机体24下部后端左侧连接,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89与机体24下部后端右侧连接,下舵翅舱90与机体24后端中部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三体舰潜艇飞机,其特征是:设扁棱形机头(2),扁棱形机头(2)与驾驶舱盖(I)连接,机头三角形凹槽沟(3)与扁棱形机头(2)连接,右机头翅(4)与扁棱形机头(2)右侧连接,左机头翅(5)与扁棱形机头(2)左侧连接,扁棱形机头(2)与机体(24)活结连接,进气涵洞(6 )与机体(24)前上端连接,左伸缩进气撮箕(7 )与进气涵洞(6 )左侧连接,右伸缩进气撮箕(8)与进气涵洞(6)右侧连接,空气存储舱(92)、回路涵洞(93)、空气隔离带(94)和杂物排泄口(95)与机体进气涵洞(6)连接,机体(24)上部的进气涵洞(6)的后面依次连接左半圆滑坡(10)、左发动机涵洞壳(14)、右发动机涵洞壳(16)和右半圆滑坡(23),右舰艇驱动器(9)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右半圆滑坡(23)之上,左舰艇驱动器(22)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左半圆滑坡(10)之上,左大臂翅(21)与左舰艇驱动器(22)连接,右大臂翅(13)与右舰艇驱动器(9 )连接,左小翅(12 )、左大翅(18 )和左后翅(20 )通过左翅膀活动关节(30 )与左大臂翅(21)从前向后依次连接,上舵翅(19)与机体(24)后端上中部连接,机体(24)下部从右向左依次连接右侧舱(31)、右底平舱(32)、左底平舱(33)和左侧舱(34),右发动机喷口(54)与右发动机涵洞壳(16)尾端连接,左发动机喷口(55)与左发动机涵洞壳(14)尾端连接,设机头左气膜盖(35 )与扁棱形机头(2 )左侧下边连接,左底平舱盖(49 )与左底平舱(33 )连接,左底平舱气膜囊(44 )与左底平舱盖(49 )连接,左底平舱气膜盖(43 )分别与左底平舱气膜囊(44)和左底平舱盖(49)连接,设多功能舱(61)与机体(24)中前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62)与左发动机涵洞壳(14)连接,左发动机推拉轨道(63)与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左发动机(64)与左发动机涵洞轨道(63)连接,左降温隔热铁骨伞(65)分别与左发动机(64)和左发动机涵洞(62)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9)与左发动机涵洞(62)尾端连接,左蘑菇前伞骨(66)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62)和左蘑菇液囊口袋(68)连接,左蘑菇后伞骨(67 )分别与左发动机涵洞(62 )和左蘑菇液囊口袋(68 )连接,左蘑菇液囊口袋(68 )分别与左蘑菇前伞骨(66 )、左蘑菇后伞骨(67 )和左发动机涵洞(62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体舰潜艇飞机,其特征是:右后折叠板(26)与机体(24)右侧连接,右前折叠板(25)与右后折叠板(26)连接,左后折叠板(28)与机体(24)左侧连接,左前折叠板(27 )与左后折叠板(28 )连接,右舰艇驱动器(9 )与右前折叠板(25 )连接,左舰艇驱动器(22 ) 与左前折叠板(27 )连接,左大臂翅(21)与左舰艇驱动器(22 )连接,右大臂翅(13)与右舰艇驱动器(9)连接,机头左气膜盖(35)与扁棱形机头(2)左侧连接,机头左气膜囊(36 )分别与机头左气膜盖(35 )和扁棱形机头(2 )左侧连接,机头右气膜盖(37 )与扁棱形机头(2)右侧连接,机头右气膜囊(38)分别与机头右气膜盖(37)和扁棱形机头(2 )右侧连接,右侧舱盖(47 )与右侧舱(31)连接,右底平舱盖(48 )与右底平舱(32 )连接,左侧舱盖(50)与左侧舱(34)连接,右侧舱气膜盖(39)与右侧舱盖(47)连接,右侧舱气膜囊(40 )分别与右侧舱盖(47 )和右侧舱气膜盖(39 )连接,右底平舱气膜盖(41)与右底平舱盖(48)连接,右底平舱气膜囊(42)分别与右底平舱气膜盖(41)和右底平舱盖(48)连接,左侧舱气膜盖(46 )与左侧舱盖(50 )连接,左侧舱气膜囊(45 )分别与左侧舱气膜盖(46 )和左侧舱盖(50 )连接,设左前螺旋桨(51)与左舰艇驱动器(22 )前端连接,右前螺旋桨(52 )与右舰艇驱动器(9)前端连接,下舵翅(53)与机体(24)后端中下部连接,左后螺旋桨(56)与左舰艇驱动器(22)后端连接,右后螺旋桨(57)与右舰艇驱动器(9)后端连接,右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8)与右发动机涵洞壳(16)尾端连接,左发动机涵洞密封蘑菇(59)与左发动机涵洞(62)尾端连接,撮箕型活动滑水板(91)与机体(24)尾端相连,设前轴(69)与左前螺旋桨(51)和前电动机(76 )连接,后轴(70 )与左后螺旋桨(56 )和后电动机(77 )连接,前伸缩气囊密封环(71)与左舰艇驱动器(22 )外筒前端内壁连接,后伸缩气囊密封环(72 )与左舰艇驱动器(22 )外筒后端内壁连接,滑钉(75 )与左舰艇驱动器(22 )外筒两端内壁连接,固定桩(87 )与左舰艇驱动器(22 )外筒中部内壁连接,前滑筒(78 )与滑钉(75 )于左舰艇驱动器(22)前部连接,前电动机(76)与前滑筒(78)连接,后滑筒(79)与滑钉(75)于左舰艇驱动器(22)后部连接,中滑筒(80)被固定桩(87)固定后分别与前滑筒(78)和后滑筒(79)连接,前顶杆(81)连接前电动机(76 ),后顶杆(82 )连接后电动机(77 ),液压泵(83 )分别连接前顶杆(81)和后顶杆(82),前密封环进出气孔(73)与前伸缩气囊密封环(71)连接,后密封环进出气孔(74)与后伸缩气囊密封环(72)连接,外筒进气孔(84)与左舰艇驱动器(22)外筒连接,内筒进气孔(85 )与中滑筒(80 )连接,液体进出孔(86 )与液压泵(83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体舰潜艇飞机,其特征是:右小翅(11)、右大翅(15)和右后翅(17)通过右翅膀活动关节(29)与右大臂翅(13)从前向后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体舰潜艇飞机,其特征是:前多用途起落架舱(60)与扁棱形机头(2)尾端中部连接,后左多用途起落架舱(88)与机体(24)下部后端左侧连接,后右多用途起落架舱(89)与机体(24)下部后端右侧连接,下舵翅舱(90)与机体(24)后端中部连接。·
专利摘要三体舰潜艇飞机,集飞机、舰船和潜艇为一体,设扁棱形机头,扁棱形机头与驾驶舱盖连接,机头三角形凹槽沟与扁棱形机头连接,右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右侧连接,左机头翅与扁棱形机头左侧连接,扁棱形机头与机体活结连接,进气涵洞与机体前上端连接,左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左侧连接,右伸缩进气撮箕与进气涵洞右侧连接,空气存储舱、回路涵洞、空气隔离带和杂物排泄口与机体进气涵洞连接,机体上部的进气涵洞的后面依次连接左半圆滑坡、左发动机涵洞壳、右发动机涵洞壳和右半圆滑坡,右舰艇驱动器通过折叠板吸附于右半圆滑坡之上,本技术可以提升飞机作用空间和机动转场效能,从而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和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文档编号B60F5/00GK203111502SQ20132008352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许祖勇 申请人:许祖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