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26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雨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雨刷,包括主支架和雨刷条,包括主支架、设于主支架两侧的二翼部、连接主支架和翼部的二夹持件及装设于夹持件上的雨刷条,所述主支架两端对称地设有组装部,所述翼部靠近主支架的一端设有卡扣部,所述夹持件包括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中部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入槽,所述主体部中部对应导入槽下方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中部与导入槽中部相连通,所述主体部外侧端设有二穿孔,主支架上的组装部滑过导入槽并卡持于卡槽上,所述翼部的卡扣部卡扣于穿孔内。本实用新型雨刷通过将夹持件直接装设于主支架和翼部上,配合稳固,结构简单,节约生产成本,同时,组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雨刷【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组件,具体涉及一种雨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复合式雨刷由于工作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多数中、高档车,采用复合式雨刷以擦除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水、灰尘等外来物质,以确保驾驶者的视野不受影响。
[0003]现有的雨刷包括主支架、装设于主支架的固定架、装设于固定架上的夹持件及装设于夹持件上的雨刷条,所述主支架呈分段设置,且每段主支架呈中空结构,主支架一侧设有导流槽,主支架向中空结构内凸设有若干个卡持件,夹持件上设有一缺口朝向底面的夹持部,组装时,将分段设置的主支架采用卡扣分别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同时,夹持件通过固定件(螺钉)固设于连接件上,最后,将雨刷条装设于夹持件上,固定架的夹持夹持于雨刷片上。上述的雨刷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
[0004]第一,所述雨刷结构过于复杂,无疑提高组装时难度,增长装配的时间,降低生产效率,而且,结构复杂,加大了雨刷的生产成本。
[0005]第二,所述主支架通过连接件和夹持件对雨刷片进行固定,配合比较松动,工作时,受风力影响,容易造成雨刷摆动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结构稳定、适应性强的雨刷。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雨刷,包括主支架和雨刷条,包括主支架、设于主支架两侧的二翼部、连接主支架和翼部的二夹持件及装设于夹持件上的雨刷条,所述主支架两端对称地设有组装部,所述翼部靠近主支架的一端设有卡扣部,所述夹持件包括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中部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入槽,所述主体部中部对应导入槽下方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中部与导入槽中部相连通,所述主体部外侧端设有穿孔,主支架上的组装部滑过导入槽并卡持于卡槽上,所述翼部的卡扣部卡扣于穿孔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呈长条设置,包括一顶壁和自顶壁前后两侧向下延伸的二侧壁,所述组装部包括自顶壁底面延伸的凸片及连接于凸片下端中部的卡合部,所述凸片伸入导入槽内,主支架上的卡合部滑过导入槽并卡持于卡槽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凸片的厚度,所述组装部的导入槽的槽宽小于卡合部前后方向的厚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外表面还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夹持件上的凸条抵顶于主支架的侧壁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翼部包括一顶板和自顶板前后两则向下延伸的两侧板,所述卡扣部包括相对设置地连接于翼部侧板上的二卡块及二卡柱,所述卡柱设置于卡块上方,翼部上的卡柱卡扣于穿孔。[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柱自由端下部设有一向外倾斜的倒角,所述主体部外侧面于穿孔上方设有一引槽,所述引槽的槽底壁对应卡柱的倒角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雨刷条两端向下弯曲呈弧形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翼部远离主支架一端设有连接于翼部两侧板上的二夹持部,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设于主体部两端的两夹持部,所述雨刷条两侧中部对应凹设有夹持槽,所述翼部的夹持部及夹持件上的夹持部啮合于雨刷条的夹持槽上。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雨刷通过主支架上设有组装部,所述翼部上设有卡扣部,所述夹持件与组装部和卡扣部固定连接,使夹持件直接装设于主支架和翼部上,配合稳固,结构简单,节约生产成本,同时,组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刷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雨刷的主支架的分解图,其中雨刷条未显示。
[0018]图3为图2所示雨刷的A部分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所示雨刷的B部分放大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雨刷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所示夹持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夹持件的部分截断。【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雨刷,用于擦除车辆挡风玻璃上的外来物质如雨水、灰尘等,保证驾驶员的驾驶时视线的清晰度,该雨刷包括主支架10、设于主支架10两端的二翼部20、连接主支架10和翼部20的二夹持件30及装设于夹持件30上的雨刷条40。所述主支架10、二翼部20及夹持件30均采用环保塑胶材质一体成型制成。
[0024]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主支架10呈长条设置的“U”型状,包括一顶壁11和自顶壁11前后两侧向下延伸的二侧壁12。所述主支架10的中部设有一安装槽13,所述主支架10自安装槽13两端对称地设有组装部14,每一组装部14包括自顶壁11底面延伸的凸片141及连接于凸片141下端中部的卡合部142。在本实施例中,该凸片141自对应该组装部14的顶壁11的中间垂直向下延伸;所述卡合部142呈圆柱状设置,其下表面呈弧形,卡合部142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凸片141的厚度。
[0025]请一并参阅图4,每一翼部20包括一顶板21和自顶板21前后两则向下延伸的两侧板22,所述翼部20靠近主支架10的一端设有卡扣部23,所述卡扣部23包括相对设置地连接于翼部20的侧壁21上的二卡块231及二卡柱231,所述卡柱232设置于卡块231上方,卡柱232自由端下部设有一向外倾斜的倒角233。所述翼部20远离主支架10 —端还设有二相对设置的夹持部24,所述夹持部24连接于翼部20两侧板22上,所述夹持部24呈“L”状,该夹持部24下端水平向内弯折。
[0026]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夹持件30包括一长条状的主体部31及连接于主体部31两端的两夹持部32,所述主体部31中部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长形导入槽311,导入槽311的槽宽略小于所述组装部14的卡合部142前后方向的厚度,所述导入槽311槽底壁中部对应卡合部142呈弧形设置。所述主体部31中部对应导入槽311下方开设有卡槽312,所述卡槽312的中部与导入槽311中部相连通,所述卡槽312的前后方向厚度大于导入槽311的前后方向厚度;所述卡槽312槽底壁中部对应卡柱231呈圆弧状设置。
[0027]所述主体部31两端部靠近夹持部32处对称地设有二穿孔313,所述主体部外侧面于穿孔313上方设有一引槽314,所述引槽314的槽底壁对应所述卡柱231的倒角设置,即槽底壁从上到下向外倾斜。所述夹持部32呈“L”状,该夹持部32下端水平向内弯折。较佳地,所述主体部31外表面还设有若干凸条315,使主体部31的部分横截面积与主支架的内宽相对应。
[0028]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30的穿孔313、引槽314可以只设置一个,即只需要在夹持件30靠近翼部20的一端部设置所述穿孔313及引槽314,而靠近主支架10的一端不设置上述穿孔313及引槽314。
[0029]所述雨刷条40由弹性材料制成,雨刷条40两端向下弯曲呈弧形设置,增强雨刷条40与挡风玻璃的粘贴性,使雨刷条40摆动时更稳定,所述雨刷条40两侧中部对应翼部20的夹持部24及夹持件上30的夹持部32凹设有夹持槽41。
[0030]请一并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雨刷组装时,先将夹持件30装设于主支架上10,再将翼部20装设于夹持件30上,每一翼部20通过一夹持件30装设于主支架10上,具体地,将夹持件30从主支架10下方装设于主支架10上,所述凸片141伸入导入槽311内,所述主支架10上的卡合部142滑过导入槽311并卡持于卡槽312上。所述翼部20从夹持件30的上方装设于夹持件30上,通过卡柱232上的倒角233与引槽314的配合,翼部20上的卡柱232滑过引槽314卡扣于穿孔313内,夹持件30上的凸条315抵顶于主支架10的侧壁12上,并配合卡扣部23的卡块231对夹持件30进行限位,防止雨刷工作时,夹持件30左右晃动。最后,再将雨刷条40装设于夹持件上,夹持件30和两翼部20上的夹持部(32、24)啮合于形同雨刷条40的夹持槽41上。
[0031 ]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雨刷通过主支架10上设有组装部14,所述翼部20上设有卡扣部23,所述夹持件30与组装部14和卡扣部23固定连接,使夹持件30直接装设于主支架10和翼部20上,配合稳固,结构简单,节约生产成本,同时,组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雨刷,包括主支架和雨刷条,包括主支架、设于主支架两侧的二翼部、连接主支架和翼部的二夹持件及装设于夹持件上的雨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两端对称地设有组装部,所述翼部靠近主支架的一端设有卡扣部,所述夹持件包括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中部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入槽,所述主体部中部对应导入槽下方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中部与导入槽中部相连通,所述主体部外侧端设有穿孔,主支架上的组装部滑过导入槽并卡持于卡槽上,所述翼部的卡扣部卡扣于穿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呈长条设置,包括一顶壁和自顶壁前后两侧向下延伸的二侧壁,所述组装部包括自顶壁底面延伸的凸片及连接于凸片下端中部的卡合部,所述凸片伸入导入槽内,主支架上的卡合部滑过导入槽并卡持于卡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凸片的厚度,所述组装部的导入槽的槽宽小于卡合部前后方向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外表面还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夹持件上的凸条抵顶于主支架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包括一顶板和自顶板前后两则向下延伸的两侧板,所述卡扣部包括相对设置地连接于翼部侧板上的二卡块及二卡柱,所述卡柱设置于卡块上方,翼部上的卡柱卡扣于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自由端下部设有一向外倾斜的倒角,所述主体部外侧面于穿孔上方设有一引槽,所述引槽的槽底壁对应卡柱的倒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条两端向下弯曲呈弧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远离主支架一端设有连接于翼部两侧板上的二夹持部,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设于主体部两端的两夹持部,所述雨刷条两侧中部对应凹设有夹持槽,所述翼部的夹持部及夹持件上的夹持部啮合于雨刷条的夹持槽上。
【文档编号】B60S1/38GK203651718SQ20132069765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冯文财 申请人:冯文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