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41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它包括与汽车的座椅相拆卸连接的底座、与底座相拆卸连接的提兜,提兜底部具有第一锁定件,底座上具有第二锁定件,儿童汽车座还包括滑动件,其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槽;推块,其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推块的且互相连通的第二纵槽及斜槽;锁定片,其活动设置在底座上且具有一向下延伸的锁销;在锁定状态时,锁销从上至下依次插设在斜槽、横槽中以将滑动件锁定,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相应锁定;在解锁状态时,锁销插在第二纵槽及第一纵槽内,滑动件相对底座滑动以带动第二锁定件移动至与第一锁定件相脱离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汽车座,其使用安全。
【专利说明】儿童汽车座【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特别是一种可将提兜与底座二次锁定的儿童汽车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汽车座,包括用于与汽车的座椅处相拆卸连接的底座、与所述的底座相拆卸连接的提兜。须通过一锁定机构将提兜与底座锁定或解锁,通常是在提兜上转动或者滑动地设有锁销,并且提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锁销活动的解锁机构,而在底座上开设有锁孔,锁定时,提兜上的插销插在锁孔内;解锁时,提兜上的锁销与锁孔相脱离。通过提兜上的解锁机构使得锁销运动,从而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换。然而,由于锁定机构与解锁机构都设置在提兜上,提兜重量以及体积较大,提兜常常要连同放置在上面的儿童一起从底座上取下,如果重量、体积较大的话,会使得提取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汽车座,其可二次锁定,使用安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儿童汽车座,它包括用于与汽车的座椅相拆卸连接的底座、与所述底座相拆卸连接的提兜,所述提兜底部具有第一锁定件,底座上具有第二锁定件,所述儿童汽车座还包括
[0006]滑动件,其可相 对底座滑动并与第二锁定件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锁定件相对底座移动,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槽,所述第一纵槽与横槽相连通;
[0007]推块,其位于所述滑动件的上方且可相对底座滑动,所述推块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推块的且互相连通的第二纵槽及斜槽,所述第二纵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斜槽自第二纵槽的后端向后逐渐背向第二纵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槽与第一纵槽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横槽与斜槽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
[0008]锁定片,其活动设置在底座上且具有一向下延伸的锁销;
[0009]该儿童汽车座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时,锁销从上至下依次插设在斜槽、横槽中以将滑动件锁定,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相应锁定;在解锁状态时,锁销插在第二纵槽及第一纵槽内,所述滑动件相对底座滑动以带动第二锁定件移动至与第一锁定件相脱离的位置。
[0010]优选地,该儿童汽车座还包括设置在滑动件与底座之间用于使儿童汽车座稳定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一复位件。
[0011]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压簧且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后端与底座之间。
[0012]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两个前后间隔排列的提兜杆,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两对锁钩,每对锁钩包括自前至后间隔排列的前锁钩及后锁钩,所述前锁钩、后锁钩分别转动连接于一连杆的前后两端,所述连杆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前锁钩上开设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一卡槽,所述后锁钩上开设有一开口向后的第二卡槽,所述前锁钩及后锁钩可朝向或背向连杆中部转动,所述连杆在其前后两端之间具有一第三卡槽,所述滑动件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纵槽、横槽的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第三卡槽中,在锁定状态时,提兜杆分别卡设在前锁钩的第一卡槽和后锁钩的第二卡槽内;在解锁状态时,前锁钩、后锁钩朝向或背离连杆中部转动,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提兜杆相脱离。
[0013]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片通过一第二复位件与底座活动连接。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位件为拉簧,在解锁状态时,所述拉簧处于拉伸状态。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锁定片上方的压块,所述推块具有一自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压块的底部与推块的斜面相接触并抵紧,所述压块可沿上下方向移动。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推块的底部还具有一向下延伸至滑动件前方的凸起,且所述凸起抵紧滑动件的前端。
[0017]进一步地,所述前锁钩及后锁钩位于两个提兜杆之间,提兜与底座解锁时,前锁钩、后锁钩朝向连杆中部转动。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前锁钩、后锁钩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第一转轴位于连杆的下方,所述前锁钩的上部与连杆前端转动连接且第一卡槽开设在前锁钩的上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连杆的上方,所述后锁钩的下部与连杆后端转动连接且第二卡槽开设在后锁钩的下部。
[001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锁定片的锁销将滑动件锁定,从而实现将锁钩二次锁定,防止因碰撞等非正常原因导致解锁,使用更为安全;锁定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提兜重量轻,方便提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兜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兜的侧视图;
[0023]图4是图3的A-A向的剖视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兜的俯视图;
[0025]图6是图5的B-B向的剖视图;
[0026]图7是图5的C-C向的剖视图。
[0027]其中,1、底座;
[0028]21、连杆;211、第三卡槽;
[0029]22、前锁钩;221、第一^^槽;222、第一转轴;
[0030]23、后锁钩;231、第二卡槽;232、第二转轴;
[0031]24、滑动件;241、卡接部;242、第一纵槽;243、横槽;
[0032]25、推块;251、第二纵槽;252、斜槽;253、斜面;254、凸起;[0033]26、锁定片;261、锁销;
[0034]27、压块;
[0035]28、拉簧;
[0036]3、提兜;31、提兜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8]结合图1至图7所示,一种儿童汽车座,它包括用于与汽车的座椅相拆卸连接的底座1、与所述底座I相拆卸连接的提兜3,所述提兜3底部具有两个前后间隔排列的提兜杆31,它还包括
[0039]若干对锁钩,每对锁钩包括自前至后间隔排列的前锁钩22及后锁钩23,所述前锁钩22、后锁钩23分别转动连接于一连杆21的前后两端,所述连杆21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底座I上,所述前锁钩22上开设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一卡槽221,所述后锁钩23上开设有一开口向后的第二卡槽231,所述前锁钩22及后锁钩23可朝向或背向连杆21中部转动,所述连杆21在其前后两端之间具有一第三卡槽211 ;
[0040]滑动件24,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滑动件24包括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槽211相配合的卡接部241,所述卡接部241卡设在第三卡槽211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槽242、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槽243,所述第一纵槽242与横槽243相连通;以及
[0041 ] 推块25,其位于滑动件24上方且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推块25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推块25的且互相连通的第二纵槽251及斜槽252,所述第二纵槽251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斜槽252自第二纵槽251的后端向后逐渐背向第二纵槽25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斜槽25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纵槽251的延伸方向构成一钝角,所述第二纵槽251与第一纵槽242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横槽243与斜槽252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
[0042]锁定片26,其活动设置在底座I上且具有一向下延伸的锁销261 ;
[0043]在锁定状态时,提兜3与底座I相锁定,锁销261从上至下依次插设在斜槽252、横槽243中,提兜杆31分别卡设在前锁钩22的第一卡槽221和后锁钩23的第二卡槽231内;在解锁状态时,提兜3与底座I相解锁,锁销261从上至下依次插设在第二纵槽251、第一纵槽242中,锁销261可在第二纵槽251及第一纵槽242内前后滑动,滑动件24相对底座I滑动,前锁钩22、后锁钩23朝向或背离连杆21中部转动,第一卡槽221、第二卡槽231与提3?杆31相脱尚。
[0044]所述锁定片26通 过一第二复位件与底座I活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复位件为拉簧28,拉簧28设置在第一纵槽242的两侧中横槽243所处的一侧上,提兜3与底座I解锁时,所述拉簧28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滑动件24的后端与底座I之间设置有一压簧即第一复位件,用于滑动件24在解锁后进行复位并使得该儿童汽车座稳定地处于锁定状态,提兜3与底座I解锁时,该压簧处于压缩状态。[0045]该儿童汽车座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锁定片26上方的压块27,所述推块25具有一自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253,所述压块27的底部与推块的斜面253相接触并抵紧,所述压块27可沿上下方向移动。
[0046]所述推块25的底部还具有一向下延伸至滑动件24前方的凸起254,且所述凸起254抵紧滑动件24的前端。
[0047]所述锁钩组件为两个,所述滑动件24的卡接部241分别卡设于各第三卡槽211中。
[0048]所述前锁钩22及后锁钩23位于两个提兜杆31之间,提兜3与底座I解锁时,前锁钩22、后锁钩23朝向连杆21中部转动。所述前锁钩22、后锁钩23分别通过第一转轴222、第二转轴232转动设置于底座I上,所述第一转轴222位于连杆21的下方,所述前锁钩22的上部与连杆21前端转动连接且第一卡槽221开设在前锁钩22的上部,所述第二转轴232位于连杆21的上方,所述后锁钩23的下部与连杆21后端转动连接且第二卡槽231开设在后锁钩23的下部。
[004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50]在锁定状态时,提兜3与底座I相锁定,提兜杆31分别卡设在前锁钩22的第一卡槽221和后锁钩23的第二卡槽231内,锁销261从上至下依次插设在斜槽252、横槽243中,由于斜槽252和横槽243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只有部分重合,锁销261不能前后滑动从而将滑动件24锁定;
[0051]在解锁状态时,提兜3与底座I相解锁,按下压块27,推块25随之向后滑动,锁销261受推块25的推力作用沿斜槽252逐渐滑至第二纵槽251中同时从滑动件24的横槽243中滑入第一纵槽242中,由于第一纵槽242与第二纵槽251重合,锁销261可在第二纵槽251及第一纵槽243内前后滑动,滑动件24受到推块25的凸起254的推力作用相对底座I向前滑动,连杆21随之向前滑动从而带动前锁钩22、后锁钩23朝向连杆21中部转动,第一卡槽221、第二卡槽231与提兜杆31相脱离。
[005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童汽车座,它包括用于与汽车的座椅相拆卸连接的底座、与所述底座相拆卸连接的提兜,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兜底部具有第一锁定件,底座上具有第二锁定件,所述儿童汽车座还包括 滑动件,其可相对底座滑动并与第二锁定件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锁定件相对底座移动,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槽,所述第一纵槽与横槽相连通; 推块,其位于所述滑动件的上方且可相对底座滑动,所述推块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推块的且互相连通的第二纵槽及斜槽,所述第二纵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斜槽自第二纵槽的后端向后逐渐背向第二纵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槽与第一纵槽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横槽与斜槽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 锁定片,其活动设置在底座上且具有一向下延伸的锁销; 该儿童汽车座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时,锁销从上至下依次插设在斜槽、横槽中以将滑动件锁定,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相应锁定;在解锁状态时,锁销插在第二纵槽及第一纵槽内,所述滑动件相对底座滑动以带动第二锁定件移动至与第一锁定件相脱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该儿童汽车座还包括设置在滑动件与底座之间用于使儿童汽车座稳定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一复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压簧且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后端与底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两个前后间隔排列的提兜杆,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两对锁钩,每对锁钩包括自前至后间隔排列的前锁钩及后锁钩,所述前锁钩、后锁钩分别转动连接于一连杆的前后两端,所述连杆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前锁钩上开设有一开口向前的第一卡槽,所述后锁钩上开设有一开口向后的第二卡槽,所述前锁钩及后锁钩可朝向或背向连杆中部转动,所述连杆在其前后两端之间具有一第三卡槽,所述滑动件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纵槽、横槽的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第三卡槽中,在锁定状态时,提兜杆分别卡设在前锁钩的第一卡槽和后锁钩的第二卡槽内;在解锁状态时,前锁钩、后锁钩朝向或背离连杆中部转动,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提兜杆相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片通过一第二复位件与底座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为拉簧,在解锁状态时,所述拉簧处于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锁定片上方的压块,所述推块具有一自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压块的底部与推块的斜面相接触并抵紧,所述压块可沿上下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的底部还具有一向下延伸至滑动件前方的凸起,且所述凸起抵紧滑动件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钩及后锁钩位于两个提兜杆之间,提兜与底座解锁时,前锁钩、后锁钩朝向连杆中部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钩、后锁钩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第一转轴位于连杆的下方,所述前锁钩的上部与连杆前端转动 连接且第一卡槽开设在前锁钩的上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连杆的上方,所述后锁钩的下部与连杆后端转动连接且第二卡槽开设在后锁钩的下部。
【文档编号】B60N2/26GK203637611SQ201320706305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冯博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