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708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管车牌被盗或车主对车牌正常更换,都会发出报警的问题。本装置包括用于发出提醒信号的报警装置、用于调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调的防盗控制器、带有天线的RFID防盗芯片和用于感应车牌移动的感应线圈,报警装置连接防盗控制器的输出端,感应线圈分别连接防盗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防盗控制器在读取不到RFID防盗芯片内的数据或数据匹配不成功时处于防盗模式;当RFID防盗芯片发送的数据与防盗控制器内部信息对应时,防盗控制器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本装置不仅能够满足车牌防盗而且能够满足车主正常更换车牌的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必须要安装有车牌,车牌一般安装在车身的首尾部分,车牌是车辆的身份标识,便于车辆的管理和识别。由于车牌对于车辆有着重要的作用,且车牌处于车辆外部,有些不法分子就会盗窃车牌用于违法活动或者敲诈车主,社会上这样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车牌被盗会造成车主不必要的麻烦和严重经济损失。
[0003]为此,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289480.X的一种车牌防盗报警单元,包括传感器、车载报警单元,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前后车牌处,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车载电源和车载报警单元。该专利通过传感器在车牌被移动后输出相应的电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利用车辆本身的车载报警单元发出报警。该专利虽然能够起到车牌被移动时报警的作用,但是遇到车主对车牌正常的更换或是重新安装,该专利也是会发出警报声,因此该专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该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不仅能够满足车牌防盗而且能够满足车主正常更换车牌的要求。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包括用于发出提醒信号的报警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调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调的防盗控制器、带有天线的RFID防盗芯片和用于感应车牌移动的感应线圈,所述报警单元连接防盗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感应线圈分别连接防盗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防盗控制器在读取不到RFID防盗芯片内的数据或数据匹配不成功时处于防盗模式,所述防盗控制器接收感应线圈检测的车牌移动信号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报警单元发出警示信号;所述感应线圈感应到RFID防盗芯片,RFID防盗芯片上的天线与感应线圈低频耦合,RFID防盗芯片获取天线耦合能量,所述RFID防盗芯片发送芯片内部数据到防盗控制器,所述的防盗控制器解码读取RFID防盗芯片发送的数据进行信息匹配,当RFID防盗芯片发送的数据与防盗控制器内部信息对应时,防盗控制器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此时防盗控制器不发出控制指令给报警单元。
[0006]RFID 是英文 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 的简写,RFID 是射频识别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本装置工作时,防盗控制器在读取不到RFID防盗芯片内的数据或数据匹配不成功时处于防盗模式,感应线圈感应车牌是否被移动,此时当车牌被移动,感应线圈将检测的车牌移动信号发送给防盗控制器,防盗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报警单元发出警示信号。当车主想要更换车牌或移动车牌时,只需要带RFID防盗芯片进入感应线圈的电磁场内,RFID防盗芯片上的天线与感应线圈低频耦合,RFID防盗芯片获取天线耦合能量,发送芯片内部数据到防盗控制器,防盗控制器解码读取RFID防盗芯片发送的数据进行信息匹配,当RFID防盗芯片发送的数据与防盗控制器内部信息对应匹配上时,防盗控制器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此时移动车牌,防盗控制器不会发送控制指令给报警单元。
[0007]在上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中,所述感应线圈感应RFID防盗芯片的有效感应距离为0-5厘米。RFID防盗芯片靠近感应线圈的距离在5厘米之内,才能满足RFID防盗芯片有效的感应到感应线圈发出的电磁场。
[0008]在上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中,所述RFID防盗芯片在感应线圈的电磁场内设定时间为持续停留1-5秒,防盗控制器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所述的RFID防盗芯片在感应线圈的电磁场内时间持续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则防盗控制器返回防盗模式。将RFID防盗芯片拿到感应线圈的感应区域内持续停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设定为1-5秒,防盗控制器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方便车主更换或移动车牌。当换好车牌后,将RFID防盗芯片拿到感应线圈的感应区域内,持续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防盗控制器返回防盗模式。
[0009]在上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中,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蜂鸣器和放大电路,所述蜂鸣器通过放大电路连接防盗控制器的输出端。防盗控制器在防盗模式接收到车牌被移动信号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给蜂鸣器,蜂鸣器得到控制指令后发出蜂鸣声进行报警。
[0010]在上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中,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设置于车内的双色闪烁灯,所述双色闪烁灯连接防盗控制器的输出端。当车牌没有被盗时,车主开启车辆后双色闪烁灯亮起绿灯,当车牌被盗后,车主开启车辆时,双色闪烁灯亮起红灯警报,提示车主车牌被盗。
[0011]在上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中,所述的RFID防盗芯片集成于车钥匙内。由于RFID防盗芯片集成于车钥匙内,车主想要更换车牌时,只需将车钥匙靠近车牌一定距离时,就可以使本装置进入解除防盗模式。
[0012]在上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中,所述的防盗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开关。按下复位开关可以使本装置复位重新工作。
[0013]在上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中,所述的RFID防盗芯片在感应线圈的电磁场内设定时间为持续停留2秒,防盗控制器进入解除防盗模式。设定时间为持续停留2秒,在这个时间内足以使防盗控制器完成数据匹配,进入解除防盗模式。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盗模式和解除防盗模式,两个模式可以切换,满足车牌防盗和车主正常更换车牌。
[0016]2、本实用新型通过RFID防盗芯片与防盗控制器相互之间传输数据,使防盗控制器在防盗和解除防盗两个模式之间切换,简单有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防盗控制器;2、RFID防盗芯片;3、感应线圈;4、蜂鸣器;5、放大电路;6、双色闪烁灯;7、车钥匙;8、复位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包括用于发出提醒信号的报警单元,该装置还包括用于调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调的防盗控制器1、带有天线的RFID防盗芯片2和用于感应车牌移动的感应线圈3,RFID防盗芯片2集成于车钥匙7内。报警单元包括蜂鸣器4和放大电路5,蜂鸣器4通过放大电路5连接防盗控制器I的输出端,报警单元包括设置于车内的双色闪烁灯6,双色闪烁灯6连接防盗控制器I的输出端。感应线圈3分别连接防盗控制器I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防盗控制器I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开关8。
[0021]防盗控制器I在读取不到RFID防盗芯片2内的数据或数据匹配不成功时处于防盗模式,防盗控制器I接收感应线圈3检测的车牌移动信号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报警单元发出警示信号;感应线圈3感应到RFID防盗芯片2,感应线圈3感应RFID防盗芯片2的有效感应距离为0-5厘米,RFID防盗芯片2上的天线与感应线圈3低频耦合,RFID防盗芯片2获取天线耦合能量,RFID防盗芯片2发送芯片内部数据到防盗控制器1,防盗控制器I解码读取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进行信息匹配,当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与防盗控制器I内部信息对应时,防盗控制器I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此时防盗控制器I不发出控制指令给报警单元。RFID防盗芯片2在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内设定时间为持续停留1-5秒,防盗控制器I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所述的RFID防盗芯片2在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内时间持续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则防盗控制器I返回防盗模式。作为优选,设定时间为持续停留2秒,RFID防盗芯片2进入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内持续停留2秒,防盗控制器进入解除防盗模式,RFID防盗芯片2进入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内持续停留超过2秒,防盗控制器I进入解除防盗模式。
[0022]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3]感应线圈3设置在车辆用于安装车牌的区域内,车牌安装好后将感应线圈3压在后面,感应线圈3通电后产生电磁场。本装置工作时,防盗控制器I在读取不到RFID防盗芯片2内的数据或数据匹配不成功时处于防盗模式,感应线圈3通电实时感应车牌是否被移动,如果车牌被移动,则表明此时有人盗窃车牌。车牌为金属制成,当车牌被移动时会切割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此时车牌会感应出相应的电流,这种电流会产生相反的电磁场,这样会使得感应线圈3的电感产生变化,从而感应线圈3输入到防盗控制器I的脉冲信号产生变化。防盗控制器I接收到脉冲信号的变化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经过放大电路5放大后给蜂鸣器4,蜂鸣器4得到控制指令后发出蜂鸣声进行报警,警示周围的人,如果车主离车辆不远时,就可以避免车牌被盗的损失。当车牌没有被盗时,车主开启车辆后,防盗控制器I控制双色闪烁灯6亮起绿灯,当车牌被盗后,车主开启车辆时,防盗控制器I控制双色闪烁灯6亮起红灯警报,提示车主车牌被盗。
[0024]当车主想要更换车牌或移动车牌时,只需要将车钥匙7靠近感应线圈3的5厘米以内进入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停留时间不大于2秒即可。车钥匙7内有RFID防盗芯片2,当车钥匙7在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内,RFID防盗芯片2上的天线与感应线圈3低频耦合,RFID防盗芯片2获取天线耦合能量,感应线圈3和RFID防盗芯片2上的天线之间的低频耦合与空心变压器工作原理一致,处于谐振状态RFID防盗芯片2上的天线可以从感应线圈3产生的电磁场中获取能量,RFID防盗芯片2上的天线消耗的能量以阻抗的形式反应到感应线圈3的负载中。在RFID防盗芯片2上的天线上打开或关闭一个负载电阻可以改变感应线圈3的等效阻抗,从而改感应线圈3的电压。用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控制负载电阻的接入,则RFID防盗芯片2的数据就可以传送到感应线圈3上。RFID防盗芯片2获取天线耦合能量后发送芯片内部数据通过感应线圈3到防盗控制器1,防盗控制器I解码读取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进行信息匹配,当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与防盗控制器I内部信息对应匹配上时,防盗控制器I进入解除防盗模式,此时移动车牌,防盗控制器I不会发送控制指令给蜂鸣器4和双色闪烁灯6。当车主换好车牌后,只需要将车钥匙7重新进入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停留时间超过2秒,此时防盗控制器I超过2秒持续接收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防盗控制器I就会返回防盗模式。当车主想要本装置重新工作时,可以通过复位开关8可以使本装置复位重新工作。
[00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6]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防盗控制器1、RFID防盗芯片2、感应线圈3、蜂鸣器4、放大电路5、双色闪烁灯6、车钥匙7、复位开关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包括用于发出提醒信号的报警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调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调的防盗控制器(I)、带有天线的RFID防盗芯片(2)和用于感应车牌移动的感应线圈(3),所述报警单元连接防盗控制器(I)的输出端,所述感应线圈(3)分别连接防盗控制器(I)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防盗控制器(I)用于在读取不到RFID防盗芯片(2)内的数据或数据匹配不成功时处于防盗模式,所述防盗控制器(I)接收感应线圈(3)检测的车牌移动信号并发出控制指令给报警单元;所述感应线圈(3)感应RFID防盗芯片(2),RFID防盗芯片(2)上的天线与感应线圈(3)低频耦合,RFID防盗芯片(2)获取天线耦合能量,所述RFID防盗芯片(2)发送芯片内部数据到防盗控制器(1),所述的防盗控制器(I)用于接收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且在RFID防盗芯片(2)发送的数据对应匹配时不发出控制指令给报警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蜂鸣器(4)和放大电路(5),所述蜂鸣器(4)通过放大电路(5)连接防盗控制器(I)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设置于车内的双色闪烁灯(6),所述双色闪烁灯(6)连接防盗控制器(I)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防盗芯片(2)集成于车钥匙(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述的防盗控制器(I)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开关(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式车牌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防盗芯片 (2)在感应线圈(3)的电磁场内设定时间为持续停留2秒,防盗控制器⑴进入解除防盗模式。
【文档编号】B60R25/24GK203819188SQ20132073741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胡英, 汤小生, 马芳武, 吴成明, 冯擎峰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