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和具有它的乘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60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和具有它的乘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和具有它的乘用车,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包括支架、扶手和缓冲组件,扶手在放倒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上,缓冲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以阻尼扶手在放倒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的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结构简单,在现有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基础上增加缓冲组件,通过缓冲组件减小扶手打开时自重产生的动能,由此达到消除扶手打开时与支架的金属碰撞声及扶手的抖动,提高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使用的舒适性。
【专利说明】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和具有它的乘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和具有它的乘用车。
【背景技术】
[0002]乘用车上使用的限位扶手,扶手安装在扶手限位支架上,通过扶手限位支架上的限位槽与扶手上的限位轴来限制扶手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扶手旋转限位要求。扶手在打开时,扶手自身的重力相对与扶手旋转轴存在一个向下旋转的力矩,力矩的大小与扶手的自重成正弦关系。扶手越往下打,力矩越大,产生的动能也就越大。当扶手到达极限位置时,扶手限位轴与扶手限位支架会发生碰撞,产生强烈的金属撞击声并伴随有扶手抖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舒适性高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
[0005]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乘用车。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包括支架、扶手和缓冲组件,所述扶手在放倒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缓冲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以阻尼所述扶手在所述放倒位置与所述收起位置之间的转动。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结构简单,在现有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基础上增加缓冲组件,通过缓冲组件减小扶手打开时自重产生的动能,由此达到消除扶手打开时与支架的金属碰撞声及扶手的抖动,提高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使用的舒适性。
[000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上设有滑道,所述扶手具有沿所述滑道滑动以限定所述放倒位置和所述收起位置的限位轴。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道为形成在所述支架上的弧形滑槽,所述限位轴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弧形滑槽内,在所述放倒位置所述限位轴配合在所述弧形滑槽的第一端,在所述收起位置所述限位轴配合在所述弧形滑槽的第二端。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道分为中间阻尼段、位于所述中间阻尼段的第一端的第一自由段和位于所述中间阻尼段的第二端的第二自由段,所述缓冲组件与处于所述中间阻尼段的所述限位轴接触以阻尼所述限位轴,所述缓冲组件与处于所述第一自由段和第二自由段的所述限位轴脱离。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顺时针方向常驱动所述缓冲杆,所述第二弹性件沿逆时针方向常驱动所述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缓冲杆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滑道以阻尼所述限位轴。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杆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为U形且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为U形且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沿所述缓冲杆的轴向延伸的长圆孔。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在所述缓冲杆的枢转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包括上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其座椅扶手组件结构简单,在现有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基础上增加缓冲组件,通过缓冲组件减小扶手打开时自重产生的动能,由此达到消除扶手打开时与支架的金属碰撞声及扶手的抖动,提高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使用的舒适性。
[00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a-图3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把手打开过程示意图;
[0023]图4a-图4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的把手关闭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包括支架10、扶手20和缓冲组件30。
[0030]具体而言,扶手20可以在放倒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10上,缓冲组件30安装在支架10上以阻尼扶手20在放倒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的转动。换言之,扶手20在放到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转换时,缓冲组件30可以对扶手20的转动起到阻尼作用。其中,放倒位置为如图4a所示的位置,收起位置为如图3a所示的位置。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结构简单,在现有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的基础上增加缓冲组件30,通过缓冲组件30可以至少减小扶手20打开时自重产生的动能,由此,达到消除扶手20打开时与支架10的金属碰撞声及扶手20的抖动,提高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的使用的舒适性。
[0032]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架10上设有滑道11,扶手20具有沿滑道11滑动以限定放倒位置和收起位置的限位轴40。换言之,扶手20上设有限位轴40,限位轴40可以在支架10上的滑到11上滑动,通过限位轴40在滑道11上的滑动可以限定出扶手20的放倒位置和收起位置。由此,可以使扶手20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之间转换。
[0033]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滑道11可以为形成在支架10上的弧形滑槽,限位轴40可滑动地配合在弧形滑槽内,在放倒位置所述限位轴40配合在弧形滑槽的第一端111,在收起位置限位轴40配合在弧形滑槽的第二端112。
[0034]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滑道11分为中间阻尼段11a、位于中间阻尼段Ila的第一端的第一自由段Ilb和位于中间阻尼段Ila的第二端的第二自由段He,缓冲组件30与处于中间阻尼段Ila的限位轴40接触以阻尼限位轴40,缓冲组件30与处于第一自由段Ilb和第二自由段Ilc的限位轴40脱离。
[0035]换言之,当限位轴40在滑槽11内滑动时,限位轴40位于第一自由段Ilb和第二自由段Ilc时,限位轴与缓冲组件30并不接触,只有限位轴40位于中间阻尼段Ila时,缓冲组件30才与限位轴40接触,对扶手20的移动产生阻尼。[0036]可以理解的是,不管是扶手20由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转换(由放倒位置向收起位置变换),还是由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装换(由收起位置向放倒位置转换),只要限位轴40滑动到中间阻尼段Ila时,限位轴40就与缓冲组件30接触,只要限位轴40移动到第一自由锻Ilb和第二自由锻11c,限位轴40就与缓冲组件30脱离。
[0037]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缓冲组件30包括缓冲杆31、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第一弹性件32沿顺时针方向常驱动缓冲杆31,第二弹性件33沿逆时针方向常驱动缓冲杆31,缓冲杆31的第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10上,缓冲杆31的第二端延伸到滑道11以阻尼限位轴40。由此,通过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的共同作用,可以在限位轴40与缓冲杆31接触时,缓冲杆31可以对限位轴40的转动进行缓冲。
[0038]如图2所示,根据本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可以为螺旋弹簧,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与支架10相连,第一弹性件33的第二端与缓冲杆31相连,第二弹性件33的一端与支架10相连,第二弹性件33的第二端与缓冲杆31相连。
[00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缓冲杆31上设有第一通孔(未示出)和第二通孔(未示出),第一弹性件32的第二端为U形且勾在第一通孔内,第二弹性件33的第二端为U形且勾在第二通孔内。由此,可以便于第一弹性件32、第二弹性件33与缓冲杆31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通孔,第一弹性件32的第二端可以沿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移动,通过设置第二通孔,第二弹性件32的第二端可以沿第二通孔的轴向方向移动。为了便于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沿缓冲杆31的轴向延伸的长圆孔。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可以为扭簧(未示出),扭簧可以套在缓冲杆31的枢转轴上,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与支架10相连,第一弹性件32的第二端与缓冲杆31相连,第二弹性件32的一端与支架10相连,第二弹性件33的第二端与缓冲杆31相连。同样地,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为扭簧也可以对限位轴40起到缓冲作用。
[0041]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座椅连接钢管50,座椅连接钢管50与支架10焊接,座椅连接钢管50可以连接在座椅上,并与座椅连接成一体。
[004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增加了对扶手20具有缓冲作用的缓冲组件30,缓冲组件30具有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与支架10连接,并在连接处制作有限位,防止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脱落,第一弹性件32与缓冲杆31通过位于缓冲杆31上的长圆形的第一通孔连接,第二弹性件33与缓冲杆31通过位于缓冲杆31上的长圆形的第二通孔连接,第一弹性件32与第一通孔的连接端可以在第一通孔里自由活动,第二弹性件33与第二通孔的连接端可以在第二通孔里自由活动。
[004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更加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的扶手20的位置转换过程。
[0044]如图3a_3c所示,当扶手处于收起位置(图3a的位置),而需要打开扶手20时:
[0045]限位轴40处于圆弧形的滑槽11的第二端112,此时限位轴也位于第二自由段Ilc内。限位轴40沿第二自由锻Ilc组件向上移动,扶手20的张开角度逐渐变大,扶手20自身重力相对于扶手20旋转轴60中心对扶手20产生的力矩按照正弦量变大。当限位轴40移动到中间阻尼段Ila处时,限位轴40与缓冲杆31接触,第一弹性件32开始伸长吸收扶手自重向下转产生的能量,当扶手20接近完全打开,限位轴40到达滑槽11的上部时(到达第一自由段11b),限位轴40与缓冲杆31。此时扶手20的自重产生的动能基本被缓冲杆31吸收。从而不会发生撞击声及扶手抖动现象。此时,缓冲杆31被第一弹性件32拉回初始位置。
[0046]如图4a_3d所示,当扶手处于放到位置(图4a的位置),而需要闭合扶手20时:
[0047]限位轴40处于第一自由端Ilb内,限位轴沿滑槽11向下移动,扶手20闭合角度逐渐变小,此时,克服扶手20自身重力相对于扶手20的旋转轴60中心产生的力矩对扶手20做功使扶手20逐渐闭合。当达到一定闭合角度时,限位轴40与缓冲杆31接触,与缓冲杆31连接的第二弹性件33开始伸长始终给缓冲杆31 —个回到初始位置的力,当限位轴40与缓冲杆31脱离时,缓冲杆31被第二弹性件33拉回初始位置。
[0048]如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00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
[005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乘用车,其座椅扶手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在现有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的基础上增加缓冲组件30,通过缓冲组件30可以至少减小扶手20打开时自重产生的动能,由此,达到消除扶手20打开时与支架10的金属碰撞声及扶手20的抖动,提高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100的使用的舒适性。
[00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005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扶手和缓冲组件,所述扶手在放倒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缓冲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以阻尼所述扶手在所述放倒位置与所述收起位置之间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滑道,所述扶手具有沿所述滑道滑动以限定所述放倒位置和所述收起位置的限位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形成在所述支架上的弧形滑槽,所述限位轴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弧形滑槽内,在所述放倒位置所述限位轴配合在所述弧形滑槽的第一端,在所述收起位置所述限位轴配合在所述弧形滑槽的第~.-5.JJU-~-? O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分为中间阻尼段、位于所述中间阻尼段的第一端的第一自由段和位于所述中间阻尼段的第二端的第二自由段,所述缓冲组件与处于所述中间阻尼段的所述限位轴接触以阻尼所述限位轴,所述缓冲组件与处于所述第一自由段和第二自由段的所述限位轴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顺时针方向常驱动所述缓冲杆,所述第二弹性件沿逆时针方向常驱动所述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缓冲杆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滑道以阻尼所述限位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为U形且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为U形且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沿所述缓冲杆的轴向延伸的长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在所述缓冲杆的枢转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杆相连。
10.一种乘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乘用车座椅扶手组件。
【文档编号】B60N2/46GK203739702SQ20132087748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高球, 倪波, 彭志雄, 朱良义, 刘顺霞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