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5601阅读:17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鞍和链轮机构,链轮机构包括大齿轮盘、链条、飞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所述的车身为船形壳体;所述前轮为带有方向操控装置的封闭轮,设置在船形壳体的前端;所述后轮的中部为明轮推进器,后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后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轮通过后轮转轴连接;大齿轮盘通过链条与飞轮连接,飞轮设置在后轮转轴上;所述的大齿轮盘与动力装置连接。本发明后轮转轴加装防水密封装置,船形壳体只有后轮的两个轴孔,易于解决密封问题,防水性较好,不易漏水,且容易用现有的三轮车改装制成,结构简单、环保节能,占地面积小,易于在民用、娱乐、健身、水灾自救等方面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水陆两栖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两栖使用的车辆,具体是一种水陆两栖车。

【背景技术】
[0002]水陆两栖车的出现和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娱乐带来方便和乐趣。目前常见的非机动或小型机动水陆两栖车,例如在车体的两侧分别加装浮筒,这种结构的水陆两栖车,左右两侧由于加装了浮筒,车辆左右两侧变宽,占地变大,运输、携带、装配不方便,硬质浮筒的模具成本较高,充气式的浮筒充气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漏气、容易被刺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占地较小,密封性较好、不易漏水、且改装方便的水陆两栖车。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鞍和链轮机构,链轮机构包括大齿轮盘、链条、飞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车身,所述的车身为船形壳体;
所述前轮为带有方向操控装置的封闭轮,设置在船形壳体的前端;
所述后轮的中部为明轮推进器,后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后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轮通过后轮转轴连接;
大齿轮盘通过链条与飞轮连接,飞轮设置在后轮转轴上;
所述的大齿轮盘与动力装置连接。
[0005]所述后轮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出船形壳体的两侧与后轮连接。
[0006]所述的后轮转轴通过轴套固定装配在船形壳体上,所述轴套分别通过内、外法兰与船形壳体固接。
[0007]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水密封环,轴套内侧外壁设有导流口,导流口与导流管连通。
[0008]所述的方向操控装置包括前叉、与前叉通过前叉头管连接的把手竖管,前轮设置在前叉上,前叉头管与船形壳体前端连接。
[0009]所述的前轮为两个,两个前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前叉上,两个前叉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的两侧,两个前叉的前叉头管分别与船形壳体连接,两个前叉头管与把手头管通过钢架连接,再将把手转向控制把手竖管与两个前叉上的前叉竖管通过连杆连接,使之完成位于中部的把手控制两个前轮转向,实现同步转向。
[0010]所述明轮推进器中的叶片为弧形叶片。
[0011]本发明采用船形壳体与车体骨架紧固连接,后轮的后轮转轴加装防水密封装置,即车底部用船形壳体托起,水上行驶采用明轮推进器,将前轮封闭用做导流舵板,船形壳体只有后轮的两个轴孔,易于解决密封问题,防水性较好,不易漏水,且容易用现有的三轮车改装制成,结构简单、环保节能,占地面积小,易于在民用、娱乐、健身、水灾自救等方面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轮转轴与船形壳体的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船形壳体2.后轮托架3.座鞍4.车架5.把手6.把手竖管7.把手头管8.前叉9.前轮10.大齿轮盘11.曲柄12.脚踏13.后轮14.叶片15.飞轮16.后轮转轴17.轴套18.前叉竖管19.连杆20.钢架21.前叉头管22.外法兰23.内法兰
24.防水密封环25.导流口 26.导流管27.电机或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5]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车架4、前轮9、后轮13、座鞍3和链轮机构,链轮机构包括大齿轮盘10、链条、飞轮15,还包括车身,所述的车身为船形壳体I ;
所述前轮9为带有方向操控装置的封闭轮,设置在船形壳体I的前端;
所述后轮13的中部为明轮推进器,后轮1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I后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轮13通过后轮转轴16连接;
大齿轮盘10通过链条与飞轮15连接,飞轮15设置在后轮转轴16上;
所述的大齿轮盘10与动力装置连接。
[0016]本例中,大齿轮盘10上设置曲柄11及脚踏12,由使用者通过脚踏12提供动力。
[0017]所述后轮转轴16的两端分别穿出船形壳体I的两侧与后轮13连接。
[0018]所述的后轮转轴16通过轴套17固定装配在船形壳体I上,所述轴套17分别通过内法兰23、外法兰22与船形壳体I联接。
[0019]所述轴套17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水密封环24,轴套17内侧外壁设有导流口 25,导流口 25与导流管26连通。
[0020]所述的方向操控装置包括前叉8、与前叉8通过前叉头管7连接的把手竖管6,前轮9设置在前叉8上,前叉头管7与船形壳体I前端连接。
[0021]具体地,根据车载重量、重心及车体骨架结构设计船形壳体1,与车架4使用型钢改造焊接装配在一起,使之改装成为一个船形车体。
[0022]轴套17焊接在车架4的后轮托架2上,轴套17与内法兰23、外法兰22装配连接,后轮转轴16的轴承设置在轴套17内,轴套17与船形壳体I的装配孔是在船形壳体I可能过水部的位置,轴套17两端加装防水密封环24,轴套17内侧套壁开导流口 25用导流管26软管连接到渗水槽,用于预防当密封环磨损发生渗水时,将水导入渗水槽,避免船形壳体I进水。当用户发现渗水槽有水时,可及时更换防水密封环24。
[0023]水上行驶时,在进行脚踏的过程中通过链条传动驱动后轮13旋转,后轮13的中部为明轮推进器,明轮的叶片14参照离心泵开式叶片设计为弧形叶片,转动时减少飞水量,前轮9为封闭轮,在水上行驶成为舵桨用来控制水陆两栖车在水上的行驶方向。
[0024]本发明可以拓展到多种陆地行驶的普通车辆,在原有车辆性能不变,结构改变不大的条件下,为普通为普通三轮及小型四轮车安装船形车体与水上推进系统增加水上行驶功能,适用于多种车辆的改装设计和产品生产,实现水陆两栖使用功能。
[0025]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水陆两栖车,与实施例1相比,前轮9由单轮改双轮以利于船形壳体I位置加长伸移,本例中,前轮9为两个,两个前轮9分别设置在两个前叉8上,两个前叉8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I的两侧,两个前叉8的前叉头管21分别与船形壳体I连接,两个前叉头管21与把手头管7通过钢架20连接,再将把手5转向控制把手竖管6与两个前叉8上的前叉竖管18通过连杆19连接,使之完成位于中部的把手5控制两个前轮9转向,实现同步转向,其余同实施例1。
[0026]实施例3:
参照图4,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车架4、前轮9、后轮13、座鞍3和链轮机构,链轮机构包括大齿轮盘10、链条、飞轮15,还包括车身,所述的车身为船形壳体I ;
所述前轮9为带有方向操控装置的封闭轮,设置在船形壳体I的前端;
所述后轮13的中部为明轮推进器,后轮1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I后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轮13通过后轮转轴16连接;
大齿轮盘10通过链条与飞轮15连接,飞轮15设置在后轮转轴16上;
所述的大齿轮盘10与动力装置连接。
[0027]本例中,大齿轮盘10与电机或发动机27连接,由电机或发动机27提供动力,方便改装电动三轮车或三轮摩托车,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2。
【权利要求】
1.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鞍和链轮机构,链轮机构包括大齿轮盘、链条、飞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身,所述的车身为船形壳体; 所述前轮为带有方向操控装置的封闭轮,设置在船形壳体的前端; 所述后轮的中部为明轮推进器,后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后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轮通过后轮转轴连接; 大齿轮盘通过链条与飞轮连接,飞轮设置在后轮转轴上; 所述的大齿轮盘与动力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出船形壳体的两侧与后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转轴通过轴套固定装配在船形壳体上,所述轴套分别通过内、外法兰与船形壳体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水密封环,轴套内侧外壁设有导流口,导流口与导流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操控装置包括前叉、与前叉通过前叉头管连接的把手竖管,前轮设置在前叉上,前叉头管与船形壳体前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为两个,两个前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前叉上,两个前叉分别设置在船形壳体的两侧,两个前叉的前叉头管分别与船形壳体连接,两个前叉头管与把手头管通过钢架连接,再将把手转向控制把手竖管与两个前叉上的前叉竖管通过连杆连接,使之完成位于中部的把手控制两个前轮转向,实现同步转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轮推进器中的叶片为弧形叶片。
【文档编号】B60F3/00GK104149563SQ201410366704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刘长武 申请人:刘长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