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952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和汽车。所述汽车后扭力梁,包括:扭力梁横梁,所述扭力梁横梁为封闭空腔结构,所述封闭空腔内充有气体。本实用新型将汽车后扭力梁设计为空腔结构,能够减少整车簧下重量,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操控性。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和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和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悬架系统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的作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驱动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缓冲和抑制由不平路面引起的振动或冲击,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同时能够迅速衰减车身和车桥(或车轮)的振动,保证汽车行驶所必要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和汽车,能够减少整车簧下重量,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操控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包括:扭力梁横梁,所述扭力梁横梁为封闭空腔结构,所述封闭空腔内充有气体。
[0005]可选的,所述扭力梁横梁由橡胶材料制成。
[0006]可选的,所述扭力梁横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支撑杆。
[0007]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由金属材料制成。
[0008]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具有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实用新型将汽车后扭力梁设计为空腔结构,能够减少整车簧下重量,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操控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A-A处的剖视图。以下结合图1和图2具体描述。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包括,扭力梁横梁11,所述扭力梁横梁11为封闭空腔结构。
[0015]汽车簧下重量是指非由悬架系统中的弹性元件所支撑的质量,簧上质量指剩余部分质量,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之比越大,乘坐舒适性更好,而更小的簧下质量同时意味着悬架系统拥有更好的动态响应能力以及车辆操控性。在扭力梁后悬架系统中,横梁属于簧下质量,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系统橡胶扭力梁中,将汽车后扭力梁设计为空腔结构,能够减轻悬架系统的总重量,以及减少整车簧下重量,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操控性。
[0016]优选的,所述封闭空腔内充有气体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利用高压充气可以使空腔内气压达到3MPa或更高,从而使得汽车后扭力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承载来自车身及车轮的冲击力。
[0017]可选的,所述扭力梁横梁11由橡胶材料制成。这样,可以进一步减轻悬架系统的总重量。本实用新型将扭梁本体设计为橡胶材质,通过橡胶密封形成空腔,减轻了悬架系统质量。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橡胶材质替代了金属材质,采用橡胶扭力梁作为后悬架的支撑横梁,可减少整车簧下重量,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操控性。
[0018]可选的,所述扭力梁横梁中间设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为中间稳定杆,从扭力梁横梁中间预留通孔穿过,这样,横向稳定杆起到防侧倾作用。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杆13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起比较好的支撑作用。
[00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
[002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扭力梁横梁,所述扭力梁横梁为封闭空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空腔结构内充有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横梁由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横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由金属材料制成。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
【文档编号】B60G11/18GK203713458SQ20142000660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张璇, 陈立山, 赵永亮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