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13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的扶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拆卸的扶手,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扶手杆,固定架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用于固定扶手杆的固定圈,固定圈为内径与扶手杆外径相匹配的开放式卡环,固定圈具有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之间设置用于使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合拢或者分离的操控组件。通过设置操控组件,可以在需要取下扶手杆时,利用操控组件将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分离,从而使固定圈解除对扶手杆的限制,进一步将扶手杆从固定圈上取下,当需要安装扶手杆时,将扶手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固定圈中,利用操控组件将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合拢,使固定圈紧箍在扶手杆外。
【专利说明】可拆卸的扶手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手,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扶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在前门、中门、窗户上设置扶手,此扶手是固定在车门框或者车体上,不能够通过简单拆卸取下。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228677U公开“一种公交护栏座结构”,其包括扶手杆和扶手座,所述的扶手杆焊接在扶手座上,所述扶手座两端设有两个安装孔,通过两个螺母将扶手座和扶手杆一起固定在车窗侧柱上。此结构的公交护栏座结构将扶手杆焊接在扶手座上,当公交车出现危险时,即使前、后门窗玻璃被打破,但是由于扶手杆不能快速的被取下,因此扶手杆会阻碍乘客逃生,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扶手,其能够在交通工具出现危险时快速简单的从交通工具上拆卸下来,节省了拆卸时间,不影响乘客的逃生。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扶手杆,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用于固定所述扶手杆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为内径与所述扶手杆外径相匹配的开放式卡环,所述固定圈具有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所述第一开放端和所述第二开放端之间设置用于使所述第一开放端和所述第二开放端合拢或者分离的操控组件。
[0006]通过设置操控组件,可以在需要取下扶手杆时,利用操控组件将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分离,从而使固定圈解除对扶手杆的限制,进一步将扶手杆从固定圈上取下,当需要安装扶手杆时,将扶手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固定圈中,然后利用操控组件将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合拢,使固定圈紧箍在扶手杆外,进而实现扶手杆的固定。
[0007]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包括由所述第一开放端朝向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由所述第二开放端朝向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开放端与所述第二开放端之间的距离;
[0008]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一端设置挡板,所述操控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铰接有可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手柄同步转动的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的旋转挡块。
[0009]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的所述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开放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开放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开放端与所述第二开放端之间的距离;[0010]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一端设置挡板,所述操控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铰接有可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手柄同步转动的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的旋转挡块。
[0011]通过将操控组件设置为手柄与操控杆的配合结构,当手柄转动到与操控杆垂直时,旋转挡块推动第二连接板向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距最小,即固定圈的第一开放端与第二开放端合拢,对固定圈紧箍在扶手杆外,当手柄转动到与操控杆在同一直线上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距最大,即固定圈的第一开放端与第二开放端分离,固定圈接触对扶手杆的紧固,此时扶手杆可以从固定圈中取出。
[0012]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扶手杆为空心直杆。
[0013]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扶手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抓握的弯曲部。
[0014]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弯曲部处设置有防滑部。
[0015]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扶手杆与所述固定圈之间设置有防滑垫。
[0016]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PVC防滑垫、防滑垫、AB胶防滑垫、硅胶防滑垫以及魔力胶防滑垫中的任意一种。
[0017]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扶手杆包括金属管体,所述金属管体内设置有塑料管体,所述塑料管体的外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金属管体与所述塑料管体固定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金属管体为不锈钢管体。
[0019]优选的,所述塑料管体为增强纤维塑料管体。
[0020]作为可拆卸的扶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扶手杆的径向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者异形,对应的所述固定圈的径向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者异形。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的扶手结构简单,能够在交通工具出现危险时快速简单的从交通工具上拆卸下来,节省了拆卸时间,不影响乘客的逃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可拆卸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可拆卸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0026]图1和2中:
[0027]110、车体;120、固定架;121、底座;1211、第一连接板;1212、第二连接板;122、固定圈;1221、第一开放端;1222、第二开放端;130、扶手杆;140、操控组件;141、操控杆;142、挡板;143、手柄;144、旋转挡块;150、防滑垫。
[0028]图3和4中:
[0029]210、车体;220、固定架;221、底座;222、固定圈;2221、第一开放端;2222、第二开放端;2223、第一连接板;2224、第二连接板;230、扶手杆;231、弯曲部;232、防滑部;233、金属管体;234、塑料管体;240、操控组件;241、操控杆;242、挡板;243、手柄;244、旋转挡 块;25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的扶手,包括与车体110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架120,两个固定架120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扶手杆130,固定架120包括底座121以及与底座121连接的用于固定扶手杆130的固定圈122,固定圈122为内径与扶手杆130外径相匹配的开放式卡环,固定圈122具有第一开放端1221和第二开放端1222,第一开放端1221和第二开放端1222之间设置用于使第一开放端1221和第二开放端1222合拢或者分离的操控组件140。
[0033]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21包括由第一开放端1221朝向靠近车体I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板1211以及由第二开放端1222朝向靠近车体I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板1212,第一连接板1211与第二连接板121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开放端1221与第二开放端1222之间的距离。
[0034]操控组件140包括操控杆141,操控杆141的一端设置挡板142,操控杆14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1211和第二连接板1212并铰接有可转动的手柄143,手柄143的一侧设置有与手柄143同步转动的并与第二连接板1212垂直的旋转挡块144。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杆130为空心直杆,扶手杆130的径向截面呈圆形,对应的固定圈122的径向截面呈圆形。
[0036]扶手杆130与固定圈122之间设置有防滑垫150。防滑垫150为橡胶防滑垫、PVC防滑垫、PU防滑垫、AB胶防滑垫、硅胶防滑垫以及魔力胶防滑垫中的任意一种。
[0037]实施例二:
[0038]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的扶手,包括与车体210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架220,两个固定架220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扶手杆230,固定架220包括底座221以及与底座221连接的用于固定扶手杆230的固定圈222,固定圈222为内径与扶手杆230外径相匹配的开放式卡环,固定圈222具有第一开放端2221和第二开放端2222,第一开放端2221和第二开放端2222之间设置用于使第一开放端2221和第二开放端2222合拢或者分离的操控组件240。
[0039]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圈222的第一开放端2221和第二开放端2222设置在固定架220远离底座221的一侧,第一开放端2221朝向远离底座221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223,第二开放端2222朝向远离底座221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224,第一连接板2223与第二连接板222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开放端2221与第二开放端2222之间的距离。
[0040]操控组件240包括操控杆241,操控杆241的一端设置挡板242,操控杆24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2223和第二连接板2224并铰接有可转动的手柄243,手柄243的一侧设置有与手柄243同步转动的并与第二连接板2224垂直的旋转挡块244。
[0041]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杆230包括金属管体233,金属管体233内设置有塑料管体234,塑料管体234的外径与金属管体233的内径相匹配,金属管体233与塑料管体234固定连接。金属管体233为不锈钢管体,塑料管体234为增强纤维塑料管体。
[0042]扶手杆2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抓握的弯曲部231,弯曲部231处设置有防滑部232。
[0043]扶手杆230与固定圈222之间设置有防滑垫250,防滑垫250为橡胶防滑垫、PVC防滑垫、PU防滑垫、AB胶防滑垫、硅胶防滑垫以及魔力胶防滑垫中的任意一种。
[0044]扶手杆230的径向截面呈圆形,对应的固定圈222的径向截面呈圆形。
[004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6]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扶手杆,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用于固定所述扶手杆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为内径与所述扶手杆外径相匹配的开放式卡环,所述固定圈具有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所述第一开放端和所述第二开放端之间设置用于使所述第一开放端和所述第二开放端合拢或者分离的操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由所述第一开放端朝向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由所述第二开放端朝向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开放端与所述第二开放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一端设置挡板,所述操控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铰接有可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手柄同步转动的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的旋转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所述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开放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开放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开放端与所述第二开放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一端设置挡板,所述操控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铰接有可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手柄同步转动的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的旋转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为空心直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抓握的弯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处设置有防滑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与所述固定圈之间设置有防滑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PVC防滑垫、PU防滑垫、AB胶防滑垫、硅胶防滑垫以及魔力胶防滑垫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包括金属管体,所述金属管体内设置有塑料管体,所述塑料管体的外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金属管体与所述塑料管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拆卸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的径向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者异形,对应的所述固定圈的径向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者异形。
【文档编号】B60N3/02GK203698050SQ20142004182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张海丽, 刘金成, 张伟强, 王晓茹, 李芬 申请人: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