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76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后轮(1)输送动力的传动轴(5)上设有呈圆饼状的配重块(4),该配重块(4)且能与传动轴(5)一起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速快、省油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机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尤其是一种后轮驱动或是四轮驱动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人类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汽车技术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不断追求高速,加速度,节能,舒适的过程,但是高速快、加速度大和节能省油又是相悖的两个方向。
[0003]因此,一种提速快、省油的机动车被提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速快、省油的后轮驱动或是四轮驱动的机动车。
[0005]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在后轮(I)输送动力的传动轴(5)和后桥差速器(3)之间设有呈圆饼状的配重块(4),该配重块(4)能与传动轴(5) —起转动。
[0006]上述配重块(4)设在靠近传动轴(5)和后轮轴(2)连接处。
[0007]作为改进,配重块(4)的中间厚,四周薄。
[0008]作为改进,配重块(4)的圆表面设有凹槽(4-1)。
[0009]作为改进,配重块(4)的圆表面设有镂空(4-2)。
[0010]突出优点:发动机通过传动轴至后桥有1.5?3米的距离,在连续运转途中对力有一定削弱,由于增设了配重块(4),利用惯性原理,装换为动力,很好的解决了中途力的损耗,具有极好的加速性,节油性,稳定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速快、省油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的侧视图。
[0015]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所不:I是后车轮,2是后轮轴,3是后桥差速器,4是配重块,4-1是凹槽,4_2是镂空,5是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后轮驱动或者是四轮驱动的机动车,在后轮(I)输送动力的传动轴(5)和后桥差速器(3)之间设有呈圆饼状的配重块
(4),该配重块(4)能与传动轴(5) —起转动,且配重块()设在十字架靠近后桥差速器(3)的一边。
[0018]实施例2:参照图2为本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配重块(4)的表面设有凹槽(4-1)
[0019]实施例3:参照图3为本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圆饼状的配重块(4)中间厚,四周薄。
[0020]实施例4:参照图4为本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配重块(4)的圆表面设有镂空(4-2)。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后轮(I)输送动力的传动轴(5)和后桥差速器(3)之间设有呈圆饼状的配重块(4),该配重块(4)能与传动轴(5) —起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配重块(4)的中间厚,四周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配重块(4)的圆表面设有凹槽(4-1)或镂空(4-2)。
【文档编号】B60K17/26GK203681271SQ201420073429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0日
【发明者】于祥 申请人:于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