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式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331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可旋转式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式操作台,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水平定向钻机的可旋转式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总成(1)和操作手柄(2),操作手柄连接在操作台总成的上表面,还包括底板(3)、两个气缸(4)、上感应滚轮(5)和下感应板(6),底板的一端与操作台总成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底板的相对另一端与操作台总成的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所述上感应滚轮固定在操作台总成的箱体底部,所述下感应板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感应滚轮的中心与下感应板的中心线成一条直线,且上感应滚轮与整车的线路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操作台并通过感应开关控制整台车,操作者通过控制与操作台相连的把手就可以控制整台车的线路通断,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可旋转式操作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式操作台,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水平定向钻机的可旋转式操作台。

【背景技术】
[0002]水平定向钻机是再不开挖地表面的条件下,铺设多种地下公用设施的一种工程机械,一些小型水平定向钻机的驾驶室空间往往比较狭窄,现有的小型水平定向钻机的操作台大多是固定式操作台,操作台与车架固定连接,由于驾驶室的空间有限,当操作者进入驾驶室时,非常容易触碰到操作手柄而导致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而且固定连接的操作台对于操作者来说,灵活性低,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操作台,有效防止因操作者误碰到操作手柄而引发的误操作,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式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总成和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连接在操作台总成的上表面,还包括底板、两个气缸、上感应滚轮和下感应板,底板的一端与操作台总成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底板的相对另一端与操作台总成的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所述上感应滚轮固定在操作台总成的箱体底部,所述下感应板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
[0005]上感应滚轮的中心与下感应板的中心线成一条直线,且上感应滚轮与整车的线路连通;
[0006]上感应滚轮和下感应板均采用导电材质。
[0007]作为优选方案,底板的一端和操作台总成的一端均具有两个大耳板,底板的相对另一端和操作台总成的另一端均具有两个小耳板;两对大耳板相互连接,两对小耳板通过两个气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完全收回时,操作台总成的底面和底板平行。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感应滚轮的内部设有弹簧。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总成的侧面连接一个把手。
[00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操作台总成通过气缸及销轴与底座相连,上感应滚轮与整台车的线路相连,当操作台向下旋转时滚轮与下感应板接触,整台车处于通路状态,此时可以正常操作;当操作台向上旋转时,上感应滚轮与下感应板断开,整台车处于断路状态,此时即使不小心触碰到操作手柄,由于整台车处于断路状态,也不会引发误操作。
[0011]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操作台并通过感应开关控制整台车,这样操作者通过控制与操作台相连的把手就可以控制整台车的线路通断,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并有效利用了驾驶室内的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0013]图中:1、丨呆作台总成;11、把手;2、丨呆作手柄;3、底板;4、气缸;5、上感应滚轮;6、
下感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可旋转式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总成I和操作手柄2,操作手柄2连接在操作台总成I的上表面,还包括底板3、两个气缸4、上感应滚轮5和下感应板6,底板3的一端与操作台总成I 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底板3的相对另一端与操作台总成I的另一端通过气缸4连接,所述上感应滚轮5固定在操作台总成I的箱体底部,所述下感应板6固定在底板3的上表面;
[0016]上感应滚轮5的中心与下感应板6的中心线成一条直线,且上感应滚轮5与整车的线路连通;
[0017]上感应滚轮和下感应板均采用导电材质。
[0018]当操作者进入驾驶室时,旋转操作台总成1,使上感应滚轮5和下感应板6接触,由于上感应滚轮和整车的线路连通,所以此时整台车处于通路状态,操作可以通过操作手柄操控钻机;当操作者准备离开驾驶室时,旋转操作台总成1,使上感应滚轮5和下感应板6分离,此时整台车处于断路状态,由于整个操作台与底板成一定的角度,使整个驾驶室空间变大,方便操作人员进出;当操作人员再次进入驾驶室时,由于离开之前已将操作台旋转,所以即使不小心触碰到操作手柄,也不会引发误操作,同时方便驾驶人员进入驾驶室。
[0019]作为优选方案,底板3的一端和操作台总成I的一端均具有两个大耳板,底板3的相对另一端和操作台总成I的另一端均具有两个小耳板;两对大耳板相互连接,两对小耳板通过两个气缸连接,气缸4的活塞杆完全收回时,操作台总成I的底面和底板3平行。
[002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感应滚轮5的内部设有弹簧。将上感应滚轮5和下感应板6之间的硬性接触转换为弹性接触,提高了上感应滚轮5的寿命。
[002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总成I的侧面连接一个把手11。把手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人员工作过程的舒适性。
[0022]本实用新型在旋转操作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操作者可以通过控制与操作台相连的把手来控制整台车的线路通断,从根源上杜绝的操作者误操作的可能,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同时旋转式操作台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的灵活性,令操作人员工作更加方便和舒适。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旋转式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总成(I)和操作手柄(2),操作手柄(2)连接在操作台总成(I)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板(3)、两个气缸(4)、上感应滚轮(5)和下感应板¢),底板(3)的一端与操作台总成(I) 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底板(3)的相对另一端与操作台总成(I)的另一端通过气缸(4)连接,所述上感应滚轮(5)固定在操作台总成(I)的箱体底部,所述下感应板(6)固定在底板(3)的上表面; 上感应滚轮(5)的中心与下感应板¢)的中心线成一条直线,且上感应滚轮(5)与整车的线路连通; 上感应滚轮(5)和下感应板(6)均采用导电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底板(3)的一端和操作台总成(I)的一端均具有两个大耳板,底板(3)的相对另一端和操作台总成(I)的另一端均具有两个小耳板;两对大耳板相互连接,两对小耳板通过两个气缸连接,气缸(4)的活塞杆完全收回时,操作台总成⑴的底面和底板⑶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式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感应滚轮(5)的内部设有弹黃。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旋转式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总成(I)的侧面连接一个把手(11)。
【文档编号】B60K37/00GK204055397SQ20142033858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赵国臣, 闫志霞, 张力, 刘阳, 鹿奇彪, 刘贺, 刘蓝天 申请人: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