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959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该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具有一外框,外框两侧向下共同形成有一插槽,该插槽以一置入口往上穿设于该外框,而该平板计算机能从该置入口放入后,再往下滑设套固在该插槽中,且该外框上具有对应平板计算机的按钮、电源孔、耳机孔、喇叭孔的多个开口,而该外框连接在一基座上,该基座往后伸出有多个扣爪,该扣爪扣掣在车用音响饰盖与控制面板间的环沟,且该平板计算机经该车用平板计算机置放座结构安装固定在车用音响前方的对正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置放座经扣爪扣掣在车用音响的环沟处,因此不会有已知吸盘受热老化,造成平板计算机于行驶时掉落的问题。
【专利说明】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尤指一种提供平板计算机安装固定在车用音响前方对正处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平板计算机是一种小型的个人移动装置,其主要以触控屏幕作为基本输入,以该触摸屏将能允许使用者通过手指或触控笔进行字处理、导航、浏览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讯及玩游戏等作业,且因为平板计算机以多点触摸屏取代传统键盘、鼠标,因此它的体积可更轻薄,而相对于笔记本电脑将更适合被随身携带外出。
[0003]然而,平板计算机虽具有体积小、易携带等的优势,但受限于其外型,在操作上还是需要以手持方式来完成,因此不利于车辆驾驶者使用,目前市面上虽有专供平板计算机固定于前挡风玻璃上的吸盘式置放座结构,但所述置放座的吸盘容易受车内高温作用而老化,并导致整台平板计算机于车辆行驶中掉落,故在使用上会增添许多不确定性,及该平板计算机直接吸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会严重影响视线,进而危及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该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具有一外框,该外框两侧向下共同形成有一插槽,该插槽以一置入口往上穿设于该外框,而该平板计算机从该置入口放入后,再往下滑设套固在该插槽中,且该外框上具有对应该平板计算机的按钮、电源孔、耳机孔、喇叭孔的多个开口,而该外框连接于一基座上,该基座往后伸出有多个扣爪,该扣爪扣掣于车用音响饰盖与控制面板间的环沟,且该平板计算机经该车用平板计算机置放座结构安装固定于车用音响前方的对正处。
[0006]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环沟内设有防震垫圈。
[0007]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车用音响具有一主机与至少一喇叭,且该平板计算机经该车用平板计算机置放座结构与车用音响的主机进行有线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车用音响具有一主机与至少一喇叭,且该平板计算机经该车用平板计算机置放座结构与车用音响的主机进行无线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无线连接通过蓝牙技术而传输。
[0010]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外框与基座为一体制成。
[0011]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外框与基座为分别成型,且在制成后再以定位元件的对嵌,将该外框结合在该基座上。
[0012]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定位元件呈扣块与扣孔的配合。
[0013]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未使用的开口通过密封垫体的塞入而封闭。
[0014]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
[0015]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平板计算机是经置放座安装固定在车用音响前方的对正处,故不会对行车视线产生遮蔽,以确保行驶时的安全;
[0016]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置放座经扣爪扣掣在车用音响的环沟处,因此不会有已知吸盘受热老化,造成平板计算机于行驶时掉落的问题;
[0017]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车用音响的尺寸固定,故以置放座扣爪进行扣掣的方式,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剖面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B-B剖面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密封垫体对开口进行塞固的状态图。
[00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7]置放座-10 ;外框-11 ;扣块-111 ;插槽-12 ;置入口 -13 ;开口 -14 ;基座-15 ;扣孔-151;扣爪-16 ;
[0028]平板计算机-20 ;
[0029]车用音响-30 ;饰盖-31 ;控制面板-32 ;环沟-33 ;
[0030]防震垫圈-40 ;
[0031]密封垫体-5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将配合附图列举实施例,详述如后。
[0033]首先,请由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该置放座10主要具有一外框11,外框11两侧向下共同形成有一插槽12,该插槽12是以一置入口 13往上对外框11进行穿透,让平板计算机20能从置入口 13放入后,再往下滑设套固在插槽12中,且该外框11上具有对应平板计算机20的按钮、电源孔、耳机孔、喇叭孔的多个开口 14,利用这些开口 14进行闪避,将让平板计算机20套固在外框11上后仍能正常提供使用,又外框11连接在一基座15上,该基座15往后伸出有多个扣爪16,以该扣爪16扣掣在车用音响30的饰盖31与控制面板32间的环沟33,并在环沟33内设有防震垫圈40,令平板计算机20能经置放座10安装固定在车用音响30前方的对正处。
[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中,平板计算机20经置放座10与车用音响30的主机进行有线连接,令平板计算机20能通过车用音响30的喇叭进行音频通话或音频播放。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中,平板计算机20经置放座10与车用音响30的主机进行无线连接,令平板计算机20能通过车用音响30的喇叭进行音频通话或音频播放,及该无线连接通过蓝牙技术进行传输。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中,平板计算机20为一
iPado
[00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中,外框11与基座15为一体制成,请同时由图1至图4所示。
[003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中,外框11与基座15为个别成型,以在制成后再以扣块111与扣孔151的对嵌,将外框11结合在基座15上,请同时由图5至图7所示。
[003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中,未使用的开口 14可利用密封垫体50的塞入,来进行封闭,请同时由图8所示。
[0040]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其平板计算机20是经置放座10安装固定在车用音响30前方的对正处,故不会对行车视线产生遮蔽,以确保行驶时的安全;二、其置放座10经扣爪16扣掣在车用音响30的环沟33处,因此不会有已知吸盘受热老化,造成平板计算机20于行驶时掉落的问题;三、其车用音响30的尺寸固定,故以置放座10扣爪16进行扣掣的方式,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安装。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具有一外框,该外框两侧向下共同形成有一插槽,该插槽以一置入口往上穿设于该外框,而该平板计算机从该置入口放入后,再往下滑设套固在该插槽中,且该外框上具有对应该平板计算机的按钮、电源孔、耳机孔、喇叭孔的多个开口,而该外框连接于一基座上,该基座往后伸出有多个扣爪,该扣爪扣掣于车用音响饰盖与控制面板间的环沟,且该平板计算机经该车用平板计算机置放座结构安装固定于车用音响前方的对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沟内设有防震垫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用音响具有一主机与至少一喇叭,且该平板计算机经该车用平板计算机置放座结构与车用音响的主机进行有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用音响具有一主机与至少一喇叭,且该平板计算机经该车用平板计算机置放座结构与车用音响的主机进行无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连接通过蓝牙技术而传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框与基座为一体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框与基座为分别成型,且在制成后再以定位元件的对嵌,将该外框结合在该基座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元件呈扣块与扣孔的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平板计算机连接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未使用的开口通过密封垫体的塞入而封闭。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4149962SQ201420486646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卢佑宗 申请人:琦森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