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348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气囊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模块,该气囊模块具有柔性的壳体和盖板。



背景技术:

气囊是车辆乘客约束系统(俗称“Airbag(安全气囊)”)的一部分,该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用于在特定的车辆情况下保护车辆乘客。简言之,该车辆乘客约束系统具有控制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气囊。该控制装置判定是否存在气体发生器被激活的情况。该气体发生器于是将气囊充气。

该气囊在初始状态中紧凑地折叠在一起地设置在壳体中。该壳体设置在盖板上或在盖板附近,该盖板可以根据相应的安装情况和气囊的类型不同地构成。如果气囊是驾驶员气囊,则盖板是安置在转向盘毂上的组件。如果气囊是副驾气囊,则盖板是仪表盘的一部分。如果气囊是侧面气囊,则盖板可以是车辆座椅的一部分或车辆的内饰板的一部分,其中侧面气囊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要起作用。如果气囊是膝部气囊,则盖板是独立的部件,该独立的部件在留空部中要么设置在仪表盘的下区段中要么设置在车辆的腿部空间中的饰板件中。

在起初曾将实心部件例如板材盆用于气囊的壳体期间,也同时已知了如下壳体,该壳体通过合适裁制的织物部件形成。对此的实例在US 7,530,599B2中得到。

织物壳体具有如下优点:其非常轻。因此,其能够吸收在气囊展开时出现的反应力并且形成所述的喷射通道,即在展开时将气囊引导出壳体。

在考虑到可靠的运行的情况下必需的是,形成气囊壳体的织物部件牢固地安置在盖板上,使得能够可靠地吸收在气囊展开时出现的力,所述力使壳体与盖板分离。同时在考虑到安装过程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能够以低开销将壳体安置在盖板上。

在上述的US 7,530,599 B2中公开了,织物壳体安置在框架上,该框架于是又可以安置在盖板上。这得到了比较复杂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了一种气囊模块,该气囊模块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且织物壳体的可靠固定。

为了解决该任务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囊模块,其具有用于气囊的壳体和盖板,其中该壳体具有织物部件,该织物部件至少部分包围气囊,其中,设有与盖板一体地构成的、用于固定壳体的机构,并且织物部件直接安置在固定机构上。根据本发明的气囊模块基于节省中间元件的基本构思,这些中间元件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壳体的安置。替代于此,形成用于气囊的壳体的主要部件的织物部件直接安置在盖板上。为此目的,盖板设置有合适设计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在无大开销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盖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固定机构是多个钩,织物部件挂入钩中。这样的钩可以以合适的开销设置在盖板上,尤其是在盖板是注塑部件的情况下。通过钩将作用于织物部件的力直接导出到盖板中。

根据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钩垂直地从盖板的平面突出。这使得织物部件穿到钩上变得容易。

根据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设有至少一个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放置到钩上,使得织物部件处于盖板与锁定元件之间。锁定元件在此以合适的开销实现可靠地将织物部件固定到钩上,使得其不再能够与其脱离。

根据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锁定元件是单独的组件,该组件放置到钩上。该组件于是根据需要可以由与构成盖板的材料不同的其他材料制造。

可替选地可以设计为,锁定元件与盖板一体地构成。这使得安装开销减小,因为锁定元件不必单独地制造并且在安装时予以准备。

在与盖板一体地构成的锁定元件中特别优选的是,该锁定元件通过铰链区段与盖板连接。于是在安装时足够将锁定元件围绕铰链区段从初始位置或安装位置旋转到或按入锁定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锁定元件是板条,该板条与多个钩共同作用。在此情况下得到如下优点:必须安装唯一的组件,该组件于是同时将织物部件固定在多个钩上。此外,有可能设计具有特别硬的横截面和/或由特别牢固的材料构成的板条,使得其作为盖板的增强部起作用。

可以设计为,在盖板上与锁定元件邻接地设置有支座。该支座改进了在钩与锁定元件之间的织物部件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该锁定元件设置在壳体的内侧上。在位置关系特别窄的情况下提供该设计方案。

根据另一设计方案,设计为,锁定元件设置在壳体的外侧上。这具有在容易安装性方面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固定机构设有多个开口,织物部件用固定区段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且在固定区段上设有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防止固定区段可能从开口拉出。一般而言,借助锁定元件在织物部件上在合适的部位处分别产生“增厚”,其负责:织物部件不能从开口拉出并且由此可靠地固定在那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开口构建在固定板条中,该固定板条设置在盖板上。这样的固定板条可以以低开销模制在盖板上并且实现以特别简单方式设计开口。

优选地在此设计为,固定板条垂直于盖板的平面延伸。这特别在注塑件的情况下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开口狭槽状地构建。原则上,即小的开口是有利的,因为其一方面也只需要小的锁定元件,以便防止织物部件能够从开口中拉出。另一方面,小的开口仅导致固定板条略微减弱。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固定区段构成为环,所述环延伸穿过开口,并且锁定元件设置在相应的环中。在该设计方案中,在环已经插入穿过开口之后,可以容易地将锁定元件推移穿过环。

优选地,设计为,锁定元件延伸穿过多个环。这降低了安装开销,因为只须少量锁定元件。当锁定元件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在壳体的整个侧上延伸时,每个壳体侧仅仅必须使用唯一的锁定元件。

锁定元件尤其可以按照杆的方式构成,该杆例如由丝线或塑料构成。这样的锁定元件的特点在于成本非常低。

优选地,锁定元件设置在相应的开口的与壳体背离的侧上。这使安装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在两个相邻的环之间的间距大于环的宽度,尤其大于环的双倍的宽度。以此方式,在两个相邻的开口之间保留足够材料,以便确保期望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锁定元件通过织物部件形成。以此方式可以以低成本实现所需的增厚,其确保了织物部件不能从开口中拉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为,织物部件是固定区段的翻折缝接上的部分。该设计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安装时不必输送独立的织物部件。

根据一个替选的设计方案,设计为,织物部件是缝接上的单独的织物部件。该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制造开销低,因为取消了固定区段的一部分的折边。

优选地设计为,用来将织物部件安置在固定区段上的缝线在固定机构侧面露出。这具有在将织物部件固定在盖板上时的优点,因为于是可以容易地建立缝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设计为,固定机构构成为板条并且织物部件与板条缝合。换言之,织物部件简单地缝合到盖板上。其特点在于制造开销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设计为,固定机构构成为具有拱顶状的凸出部的板条,织物部件穿到凸出部上。拱顶状的凸出部在穿过织物部件之后在端部侧根据焊接拱顶的类型扩宽,例如蘑菇状。这使得在完成的模块的制造(即在插入气囊之后)变得容易,因为这里只须利用工具从板条的一侧到达。拱顶状的凸出部的扩宽当然不必一定是蘑菇状的,其也满足平的或不同的扩宽,其适于防止穿上的织物部件无意地从固定机构脱离。

如下实施方式是特别有利的:在织物部件与固定机构之间的连接在一侧通过缝合进行,而在另一侧通过焊接拱顶进行。在此,缝合过程可以在插入气囊之前并且由此非常良好地到达,并且穿上凸出部(焊接拱顶)以及随后的成型可以在为模块完全配备发生器和气囊之后进行。

优选地,设计为,板条连续地沿着壳体的一侧延伸。这实现借助唯一的连续的缝线并且因此成本非常低地将织物部件的一侧固定在盖板上。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视为本发明的特别的方面的是,织物部件借助缝线与盖板连接,要么其方式是:借助缝线形成增厚,其将织物部件以机械方式在开口中固定在盖板上,要么其方式是织物部件直接与盖板缝合在一起。在这两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基于如下认识:在盖板的紧邻附近或在盖板上构建缝线甚至导致开销提高,但该开销由此多于所补偿的,使得可以省去昂贵的固定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式,设计为,固定机构构成为支承区段,织物部件注入到固定机构中。在该实施形式中,在制造之后甚至不需要用于将织物部件固定在盖板上的单独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设计为,固定机构与盖板分开地制造并且接着与其连接。虽然原则上变得优选的是:固定机构与盖板一体地构成,即成一件并且没有由相同材料构成的分离平面,织物部件固定在盖板上的上述方式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固定机构单独地制造并且安置在盖板上,例如与其粘结、焊接、铆接、螺接或以类似的方式牢固连接,使得结果实现固定,其与一体的设计方案在其强度和特征方面等同。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不同的实施形式描述了本发明,所述实施形式在所附的附图中示出。在附图中示出:

图1a至图1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或不同的详细视图;

图2a至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或详细视图;

图3a至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或详细视图;

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或详细视图;

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和详细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和详细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和详细视图;

图8a至图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形式的气囊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或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以剖面示出了气囊模块10,其具有盖板12和安置在其上的壳体14。在壳体之内设置(在此仅示意性地表示的)气囊16,在该气囊中又安置在此示意性地表示的气体发生器18。气体发生器18设置有螺栓19,气体发生器用螺栓可以安置在另一组件上。

盖板12可以是单独的组件,例如安置在转向盘毂上的盖板。在此情况下,气体发生器18借助螺栓19安置在转向盘毂上。

盖板12也可以是较大组件的一部分,在该组件上或之后安置气囊,例如仪表盘。在此情况下,气体发生器18借助螺栓19安置在仪表盘的支承体上。根据布置于是可以是副驾驶员气囊模块或膝部气囊模块。

盖板12也可以是车辆的内腔饰板的一部分,例如车顶内饰或车门饰板的一部分或车辆座椅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气体发生器18借助螺栓19安置在车辆结构或座椅框架上。

与安装情况无关地,重要的是,盖板12在初始状态中将气囊16朝向车辆内腔遮盖并且在气囊激活时可以被打开,使得气囊在车辆内腔中展开。为此目的,盖板可以设置有期望断裂部位或弱化区,由此盖板12在气囊16激活时以活门方式打开,或盖板12可以多件式地构成,使得在气囊激活时该气囊在盖板的两个相邻的部件之间出来。

然而在所描述的实施形式的范畴内并不是决定性的,盖板以何种方式实现气囊出来。仅仅相关的是,盖板至少分区段地具有如下强度,使得壳体14可以安置在盖板上。安置在此尤其必须能承受载荷,使得可以可靠地吸收力,其在气囊激活时形成。在气囊打开盖板12使得其可以在车辆内腔中展开之前,所述力尤其由气囊16的内部中的压力升高产生。

壳体14在此构成为织物部件,即原则上是柔性的,并且至少大部分包围气囊16。尤其是,设计为,壳体14或织物部件在所有不被盖板12遮盖的侧包围气囊16。但也可考虑的是,例如在两个端侧上设置固定的壁并且织物部件14“仅”在其余两个侧上和在与盖板背离的背侧上遮盖气囊16。

为了将织物部件14连接到盖板12上,盖板12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在图1所示的实施形式中构成为多个钩20,其沿着壳体14的至少两个边延伸。如尤其在图2b中可看到的那样,钩20与盖板12一体地构成,例如溅射,并且垂直于盖板12向后延伸离开,即在设置有气囊模块10的侧上。

织物部件14具有固定边15,该固定边设置有多个穿通部,穿通部分别配设一个钩20。该织物部件14设置为使得穿通部穿到钩20上。接着,锁定元件放置到钩20上,其在此构成为细长的板条24。板条24针对每个钩20具有容纳通道26,相应的钩20可以接合到容纳通道中,使得其在那里弹性地卡入并且锁定。由此,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15可靠地固定在锁定元件即板条24与盖板12之间。

锁定元件24要么可以设置在织物部件14之外,如在图1b中所示的那样,要么也可以设置在壳体之内(参见图2c)。根据所期望的强度,锁定元件可以由塑料或尤其可以由金属构成。

在图2a至图2c中,示出第二实施形式。这与第一实施形式不同主要在于锁定元件的构造。在第一实施形式中使用锁定元件24,其构成为单独的组件,而在第二实施形式中使用接片状的锁定元件24,其通过铰链区段28一体地与盖板12连接。

在初始位置(参见图2b)中,锁定元件向上折,使得钩20可自由到达。在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15穿到钩上之后,锁定元件24被向下折(参见图2b中的箭头P),使得其卡入钩上并且在那里被锁定。由此,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15穿到钩20上,保持在锁定元件24与盖板12之间。

夹持作用在此通过支座29(参见图2b和图2c)支持,该支座与钩20相邻地设置。

锁定元件24可以以针对每个单个钩的每个接片的形式构成或也可以以连续的板条形式构成,所述板条在所有钩上延伸。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形式中,钩原则上可以以合适的配置设置在盖板12上,例如沿着壳体14的两个或更多个侧成列地设置,或如果这符合目的地,也遵循壳体14的弯曲的走向。

在图3中示出了第三实施形式,其中固定机构设有多个开口。具体而言,固定机构在此构成为固定板条30,其与盖板12一体地构成并且大致垂直于盖板12的平面地延伸。在固定板条30中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多个槽形的开口32。

在形成气囊模块10的壳体的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上设置多个接片34,其分别借助缝线36向回缝合到固定边上,使得分别形成环38。每个环38穿过开口32插接,并且锁定元件39延伸穿过环38的穿插的部件。锁定元件39在此沿着固定板条30按照杆的方式延伸穿过织物部件14的相应的侧的所有环38。通过锁定元件39防止环38穿过固定板条30中的开口32拉出。

如尤其在图3a和图3b中可看到的那样,锁定元件39处于由织物部件14形成的壳体之外。但原则上也可能的是,转动该布置,使得锁定元件处于在两个相对置的固定板条30限定的空间的内侧上。

在固定板条30中的开口32如尤其在图3c中可看到的那样彼此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大于开口本身的宽度并且也大于环的宽度。尤其是,使用大于开口或环的双倍的宽度的间距。

在图4中示出了实施形式,其中类似于在第三实施形式中固定板条30用作固定机构那样,固定机构与盖板12一体地构成并且设置有多个槽状的开口32。为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15的一部分的接片34又延伸穿过开口32。然而不同于第三实施形式,在第四实施形式中没有形成环。替代于此,使用锁定元件,其通过织物部件40形成,其与接片34缝合。

如尤其在图4c中可看到的那样,使用唯一的连续的织物部件40,并且相应地使用唯一的缝线42,其沿着织物部件40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在存在接片34的位置,缝线牢固地与织物部件40连接。以此方式,在接片34的穿过开口32插接的侧上形成增厚(参见尤其图4b),增厚防止接片可以从开口32拉出。

如在图4a中可看到的那样,可能的是,为了固定壳体14在不同的侧上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在此,织物部件14通过如下方式固定在图4a中左侧的侧上:安置附加的锁定织物部件40,而在对置的侧上使用利用环和锁定杆的由第三实施形式中已知的固定。这在如下情况下是有利的:形成壳体的织物部件14首先可以借助缝线40在左侧上固定在盖板12上,于是可以围绕气体发生器18和气囊16折叠并且接着在右侧上借助环38和锁定杆39可以固定在固定板条30上和由此固定在盖板12上。

然而原则上在所有实施形式中可以将不通过的固定方式彼此组合。

在图5中示出了第五实施形式,其与根据图4的实施形式不同在于,“增厚”在固定板条30的外侧上并不通过附加织物部件形成,而是通过织物部件14的穿过开口32插接的接片34的活门的端部区段形成。接片34的端部区段可以分别借助单独的缝线44自己地固定,使得其由于随后形成的材料积累而不再可能,将接片34穿过开口32拉出。织物部件14由此可靠地固定在固定板条30上并且由此固定在盖板12上。

在图6中示出了另一实施形式,其中同样固定板条30和缝线用于将织物部件14与盖板12连接。不同于第四和第五实施形式,在第六实施形式中在固定板条30中没有使用开口。替代于此,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15直接与固定板条30缝合(参见图6a和图6b中的缝线50)。

根据安装关系和用于制造缝线50的设备,固定板条30可以相对于盖板12倾斜地定向。在图6a中,针对设置在左侧上的固定板条30可看到的是,其垂直于盖板12延伸。另一方面,设置在右侧上的固定板条30弯折地构成,使得固定板条的缝上有织物部件14的自由区段大致平行于盖板12延伸。

在图7中示出了第七实施形式,其中固定机构通过块状构成的支持区段60形成,即通过在盖板12上的局部材料积累形成,织物部件14直接嵌入到盖板中。织物部件14于是直接喷入盖板的材料中,使得在盖板的材料和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15之间产生固定的可靠的连接。织物部件在此可以设置有开口,支承区段60的材料搭接部62延伸穿过开口,使得除了固定边15的嵌入之外也在支承区段60与织物部件14之间产生形锁合连接。

如在图7a中可看到的那样,织物部件14有意义地仅在一侧上喷入盖板12中。在另一侧上,可以使用在实施形式1至6中公开的固定方式,在气囊16和气体发生器18设置在织物部件14之内之后,利用所述固定方式可以将织物部件14安置在盖板12上。

在图8a至图8c中示出了第八实施形式。其与第七实施形式不同主要在于在图8a中在左图侧上示出的在固定板条30与固定边15之间的构造。

固定边在第八实施形式中具有一列拱顶状的凸出部80,其向外从固定边15突出。在初始位置(参见图8b)中,为此设置有相应的开口的固定边穿上拱顶状的凸出部80。在织物部件14的固定边15穿上拱顶状的凸出部80之后,凸出部通过塑性成型在其自由端部上蘑菇状地扩宽,使得确保织物边缘从凸出部滑出(参见图8c)。拱顶状的凸出部80(焊接拱顶)的成型通过熔化例如通过本身已知的适合于此的热学方法借助超声、热空气、可电加热的芯轴、摩擦焊接、镜面焊接(Spiegelschweissen)或其他合适方法进行。

在图8a中在右图侧上示出的在固定边与固定板条之间的连接通过缝线类似于根据图6a至图6c的实施形式来建立。

在所有实施形式中,盖板优选由塑料构成。该盖板尤其可以是注塑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