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组件及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4487发布日期:2019-02-26 18:5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组件及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组件及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滑动组件及使用此滑动组件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皮卡型货车具有被用来携带不同的货物的车厢。通常,车厢被一个车厢盖所覆盖,车厢盖可拆卸的夹紧在车厢上并延展覆盖在车厢上方,以便保护所运载的货物不被不利天气影响,同时皮卡型货车也更为美观。车厢盖包括有硬顶型车厢盖和软顶型车厢盖两种,其中,硬顶型车厢盖设有如金属、玻璃纤维等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的顶部;而软顶型车厢盖则设有如帆布、乙烯基塑料或抗风化面料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的顶部。此外,车厢盖还可设计成可折叠的,以帮助使用者更方便的展开或收拢储存所述车厢盖。

图1、2、3为一种传统的硬顶型可折叠车厢盖皮卡型货车的车厢盖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车厢盖系统10用于遮盖皮卡型货车20的车厢21,可拆卸的车厢盖系统10包括多个框架部11、12、13、多个铰接件14、多个刚性盖板组件15和多个夹紧组件16。刚性盖部分15的数量与框架部11-13(如有三个) 的数量相一致。刚性盖板组件15由刚性材料制成,并可配合固定在对应的框架部11-13上。每个框架部11-13分别都由多个框架组件构成。框架部12通过一到两个铰接件14连接在相邻地框架部11或13的中间,因而所有的框架部 11-13可以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位置。夹紧组件16通常设置在位于最前或最后的框架部11、13上的较低的表面上。

当框架部11处于如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时,框架部11-13水平的展开在车厢21的两侧壁22和后挡板23的顶部,并由夹紧组件16固定,以覆盖车厢 21的内部空间。当框架部11-13处于如图3所示的折叠位置时,框架部11-13 折叠并堆放在两侧壁22的前端,使车厢21的内部空间露出以便取放货物。

车厢盖系统10中,每个夹紧组件16主要包括有一夹具轨道161、一滑块 162、一手柄163、一棒状构件164和一锁闭构件165,夹具轨道161离框架部 13较远的一端由支撑轨道166支持。

不论是硬顶型车厢盖或软顶型车厢盖都需要滑块能在滑轨中顺畅的滑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滑动更为顺畅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滑动组件及使用此滑动组件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动更为顺畅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滑动组件及使用此滑动组件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滑动组件,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块和一滑轨机构;

所述的滑块包括:

滑槽主体、第一卡块、第二卡块,

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主体的同一侧的两端,

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滑槽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相向延伸,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开口,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和所述滑槽主体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中央滑槽;所述的中央滑槽设置在所述滑块面对所述滑轨机构的一面的中央;所述中央滑槽的最宽位置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对应的,所述的滑轨机构包括:

滑肋底座,

与所述滑肋底座连接的滑肋根部,

与所述滑肋根部连接的两个滑肋,

所述的滑肋根部卡入所述的滑块的所述开口中,所述的两个滑肋卡入所述中央滑槽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的两侧伸展;

所述两个滑肋伸展所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肋根部的宽度;

其中,

所述滑肋在所述的中央滑槽中滑动,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其最外沿与所述滑肋底座的内壁接触;所述中央滑槽包括由所述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所形成的第一内侧壁,以及由所述滑槽主体所形成的第二内侧壁;

所述滑肋与当前位置处对应的滑肋底座之间的第一距离(h1)大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最外沿所在平面 (P)之间在当前位置处的第二距离(h2);

所述滑肋与当前位置处对应的滑肋底座之间的第一距离(h1)小于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最外沿所在平面 (P)之间在当前位置处的第三距离(h3);

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向所述滑槽主体的方向倾斜内收,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最外沿所在平面(P)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h4),所述第四距离(h4)沿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各自的第二端方向是逐渐增大的;

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所述滑肋底座接触的表面呈弧面。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滑动组件,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块和一滑轨机构;

所述滑块上设有一滑块滑动配合结构,所述的滑块滑动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滑块面对所述滑轨机构的一面的中央;

所述滑轨机构在对应于滑块的滑动位置设置有一滑块滑动配合结构;

其中,

所述的滑块滑动配合结构或所述的滑轨滑动配合结构包括:

滑槽主体、第一卡块、第二卡块,

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滑槽主体的一侧面的两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相向延伸,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开口,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和所述滑槽主体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中央滑槽;所述中央滑槽的最宽位置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对应的,所述的滑轨滑动配合结构或所述的滑块滑动配合结构包括:

滑肋底座,

与所述滑肋底座连接的滑肋根部,

与所述滑肋根部连接的两个滑肋,

所述的滑肋根部卡入所述的滑块的所述开口中,所述的两个滑肋卡入所述中央滑槽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的两侧伸展;

所述两个滑肋伸展所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肋根部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肋在所述的中央滑槽中滑动,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其最外沿与所述滑肋底座的内壁接触;所述中央滑槽包括由所述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所形成的第一内侧壁,以及由所述滑槽主体所形成的第二内侧壁;

所述滑肋与当前位置处对应的滑肋底座之间的第一距离(h1)大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最外沿所在平面 (P)之间在当前位置处的第二距离(h2);

所述滑肋与当前位置处对应的滑肋底座之间的第一距离(h1)小于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最外沿所在平面 (P)之间在当前位置处的第三距离(h3)。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将所述滑块装配到所述滑轨机构中后,所述滑块所述滑轨机构中滑动时,滑块和滑轨机构之间仅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最外沿和所述滑肋底座相接触,而所述滑肋在所述中央滑槽中是悬空的,与所述中央滑槽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都不接触,减小了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滑动更为顺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向所述滑槽主体的方向倾斜内收,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最外沿所在平面(P)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h4),所述第四距离(h4)沿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各自的第二端方向是逐渐增大的。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向所述滑槽主体的方向倾斜内收的设计,减少了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所述滑肋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减少了摩擦的同时,还使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可以对滑肋卡的更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所述滑肋底座接触的表面呈弧面。这样的设计进一步的减少了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所述滑肋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滑动更为顺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主体在朝向所述开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中央凸块,所述中央凸块的表面为一弧面;对应的,所述滑肋与所述滑肋根部连接的位置朝向所述中央凸块的表面也呈与所述中央凸块的表面对应的一弧形凹面。相互弧形配合的中央凸块和弧形凹面可以使得所述滑肋在中央滑槽中滑动的更为顺畅的同时,还能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中央凸块的位置处为一平滑的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中央凸块的对应位置处的弧面相对应。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既不会干涉所述滑肋在中央滑槽中的滑动,又能提供更多的夹持保障,避免因所述皮卡型货车的强烈振动而导致所述的滑肋从所述开口处不正常的脱出。所述的弧面与所述中央凸块的对应位置处的弧面之间的间距恒定且大于所述滑肋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面中央位置处的曲率大于所述中央凸块中央位置处的曲率;弧形凹面的中央位置与滑肋底座的内壁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五距离(h5)大于所述中央凸块的中央位置与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朝向所述滑肋底座的最外沿所在平面(P)之间的第六距离(h6)。这样的设计使得当滑块在滑轨机构上滑动时,所述的滑块与滑轨机构之间通过弧形凹面的中央位置和中央凸块的中央位置一线性接触面主要支撑,使得滑动更为顺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块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为一设置在滑块中央的滑槽,所述的滑轨机构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为一滑肋,所述滑轨机构的滑肋嵌入所述滑块的滑槽,所述的滑块上的滑槽包裹所述滑轨机构上的滑肋;所述的滑轨机构还包括两侧壁,所述侧壁的底部与所述的滑肋底座的两端部连接,所述侧壁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滑块的高度。这样的设计使得滑块在滑动中即使有晃动,接触到的也是滑轨机构的侧壁的内表面,相对于直接接触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的凹槽的较粗糙的侧壁表面来说,其滑动更顺畅。另外,两侧壁的设计可以加强滑轨机构本身的强度,而且,在将所述滑轨机构装配固定到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上后,可折叠车厢盖的整体强度也能得到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机构还包括两内延盖板,所述的内延盖板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的侧壁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的中轴方向延伸;所述两内延盖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的宽度。两内延盖板的设置则能起到对所述滑块进行辅助限位的作用。由于滑块和滑轨机构之间的接触都在滑块底部,若用户超期使用而疏于检修,滑块和滑轨机构接触的地方可能会发生磨损损坏,而若万一滑块从滑轨机构中脱离,就可能导致整个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整个脱离,这在皮卡型货车高速行进时是非常危险的。而两内延盖板的设计则使得这种危险情况不会发生,由于滑块的顶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与所述滑轨机构的内延盖板接触的,因此滑块的顶部和滑轨机构的内延盖板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磨损,而若当所述滑轨机构的滑肋从滑块的中央滑槽意外脱离,滑块会被两内延盖板限位在滑轨机构内,同时还会在滑轨机构内产生不正常的噪音,提醒使用者检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机构还包括两外延盖板,所述的外延盖板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的侧壁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的两外侧方向延伸;所述的每个内延盖板分别包括一个台阶面,所述内延盖板的台阶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延盖板的高度,所述两内延盖板的两个台阶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的宽度;所述的滑轨机构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的两外延盖板用于固定到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的一凹槽的外延处,所述滑轨机构的侧壁的高度与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的一凹槽的深度相一致;所述的滑轨机构通过外延盖板完全遮蔽了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的凹槽,因此一体成型的滑轨机构就不用再另外单设盖板或盖子,不仅精简了结构更为美观,也减少了装配的步骤,节省了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延盖板的远离所述滑轨机构的侧壁的一端还设有一向所述滑轨机构的滑肋底座方向延伸的反向凸起。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反向凸起、外延盖板及相邻的侧壁之间可以形成一凹槽,用以在将所述滑轨机构胶粘到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的凹槽中时容纳所述的黏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块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为一设置在滑块中央的滑槽,所述的滑轨机构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为一滑肋,所述滑轨机构的滑肋嵌入所述滑块的滑槽,所述的滑块上的滑槽包裹所述滑轨机构上的滑肋;所述滑轨机构的滑肋底座的底面中央对应所述滑肋根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滑肋根部的宽度。由于滑肋根部的存在,所述滑肋底座在对应滑肋根部的位置处的厚度较厚,在此处开设一凹槽可以在不影响所述滑轨机构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滑轨机构的重量;同时,滑肋底座的底面中央的凹槽可以在将所述滑轨机构胶粘到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的凹槽中时,用于容纳所述的黏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的滑动组件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包括上述滑动组件;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

一滑轨机构,

一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对应的滑轨机构内;

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

一棒状构件,可旋转的耦合到所述的滑动组件的滑块;

一锁闭构件,可滑动的耦合到所述的棒状构件,且可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的锁闭构件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锁闭构件是可操作性的啮合到所述皮卡型货车的车厢的侧壁;当所述的锁闭构件处于松开位置时,所述锁闭构件是允许可从车厢的侧壁上松开。

本发明采用在滑块和滑轨机构的滑块滑动方向的中央设置对应的中央滑槽和滑肋作为滑动配合结构,滑块在滑轨中滑动时,滑块的受力可以以更少的损失传递到滑块和滑轨机构接触配合的一对滑动配合结构上,相对于在滑块的两侧同时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配合结构来说,就避免了因滑块左右滑动不协调,滑块左右两侧滑行速度稍有不同,滑块就会在滑动中发生转动,滑块每一侧的前后位置就会与滑轨机构卡紧,造成滑块在滑轨机构中卡顿的情况的发生,可以减少滑块本身的转动所带来的在滑轨机构中的卡顿,使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滑动组件的滑动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种现有的皮卡型货车的硬顶型可折叠车厢盖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硬顶型可折叠车厢盖系统的水平展开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硬顶型可折叠车厢盖系统的折叠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滑轨机构、后夹紧组件、缓冲件的局部放大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滑轨机构、后夹紧组件、缓冲件在所述后夹紧组件处于仓储位置时局部放大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所述滑轨机构、后夹紧组件、缓冲件俯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滑轨机构、前夹紧组件和缓冲件的局部放大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滑轨机构、前夹紧组件、缓冲件在所述前夹紧组件处于仓储位置时局部放大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所述滑轨机构、前夹紧组件、缓冲件俯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的展开位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折叠位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前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后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滑块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滑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滑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0和图23中所示的滑块和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滑块和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滑块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所示的滑块容器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7中所示的滑块容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所示的滑块容器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滑块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0中所示的滑块容器盖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0中所示的滑块容器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所示的滑块容器盖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的本发明所采用的结构和技术,请参考以下优选的实施例和附图。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纵向/竖直”、“横向/水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于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另外,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将理解的是,当例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组件被称作“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组件。

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组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组件。此外,在说明书中,“在......上”意指位于目标组件上方或者下方,而不意指必须位于基于重力方向的顶部上。

本发明所述的滑动组件可以设置在硬顶型车厢盖上,也可以设置在软顶型车厢盖上,下面仅以硬顶型车厢盖为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滑动组件进行说明。

图4、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仰视图和俯视图。图中,皮卡型货车80(如图12-13中所示)的可折叠车厢盖30包括至少两个框架部31-33,一垫片轨道34,多个隐蔽型隐藏铰接件35,多个防水弹性条36,至少两个上刚性盖37,至少两个下刚性盖38,至少两对滑轨机构41,至少两个互联轨道42,至少两对环状盖板43,一对后夹紧组件50,两对缓冲件60,一对前夹紧组件70。上述各组件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

如图4图5所示,框架部31-3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车厢盖30包括第一框架部31(如最后端的那个框架部),第二框架部32(如中间的框架部),第三框架部33(如最前端的那个框架部),但是并不限于还可包括附加的框架部。进一步的,垫片轨道34 设置在第二框架部32和第三框架部33之间,以方便的折起这三个框架部 31-33。所述第一框架部31具有多个第一框架组件311,一个上刚性盖37,一个下刚性盖38,一个泡棉芯部(未显示)。第一框架组件311的数量可以是四个,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可以由金属(如铝、铁、不锈钢、铜,或其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每一组第一框架组件311可以用于组成一个大致是矩形的框并在矩形的框内形成一个矩形空间。上刚性盖37和下刚性盖38由刚性材料制成,如可用工程塑料(例如聚酰胺6(PA6),聚酰胺66(PA66),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聚碳酸酯(PC)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等)或金属(例如铝,铁,不锈钢,铜,或其合金)。所述的上刚性盖37 和下刚性盖38分别从上方和下方适配覆盖固定到第一框架组件311上,比如,第一框架组件311支撑上刚性盖37和下刚性盖38。泡棉芯部(如由聚胺酯发泡材料制成)填入在矩形的框架内形成的矩形空间中。

类似的,所述第二框架部32同样包括有多个第二框架组件321、一个上刚性盖37,一个下刚性盖38,一个泡棉芯部(未显示),所述第三框架部33 可同样包括有多个第三架组件331、一个上刚性盖37,一个下刚性盖38,一个泡棉芯部(未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4、5、6所示,其中一对滑轨机构41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部31(如为最后侧的框架部)中,其中,上述一对滑轨机构41中,其中一个滑轨机构41通过其最较近端耦合到一个第一框架组件311上,而其较远端由互联轨道42的一端所支撑,所述互联轨道42的另一端耦合到所述另一个滑轨机构41的较远端。每个滑轨机构41包括一滑轨411、一开口412,一对凸缘413,多个定位部414,一嵌入凸块415,和一T型插入块416。所述滑轨411设置在滑轨机构41内并沿滑轨机构41延伸。所述开口412形成在滑轨411 的末端,且开口412的宽度宽于所述滑轨411的宽度,以便在安装时将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滑块51放置到滑轨411中。所述滑轨411的两侧边伸出形成所述两个凸缘,以使所述的滑轨411的横截面呈T形。因此,所述滑块51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411中,但不能从所述滑轨411中分离。所述定位部414 在所述滑轨机构41的两侧边形成并从滑轨机构41的两侧边突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414的数量可以有六个,而所述定位部414被螺纹孔穿过,所述环状盖板43(如可为一环形铁盘)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部414上的螺纹孔相配合的通孔,通过多个螺钉(图中未示出)螺接,穿过所述的通孔和所述的螺纹孔以将所述的环状盖板43和所述的滑轨机构41分别固定到下刚性盖 38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的嵌入凸块415从所述滑轨机构41的一较远端突出,以用于连接所述的互联轨道42的一端。所述的T型插入块416从所述滑轨机构41的一较近端突出,以用于连接所述的一个第一框架组件311。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后夹紧组件50分别可滑动的沿所述固定到第一框架部31的滑轨机构41安装,每个后夹紧组件50包括:一滑块51、一枢轴 52、一棒状构件53、一锁闭构件54、一手柄55和一可移动枢轴56。所述滑块51可滑动的收纳在所述对应的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中。所述枢轴52安装在所述的滑块51中。所述棒状构件53的一端设置有一枢接部531可旋转的耦合到所述的枢轴52中,因而所述的棒状构件53可以旋转的枢接到所述的滑块51。同时,所述棒状构件53的另一端具有一螺纹部532,其中,所述的锁闭构件54具有:一与棒状构件53上的螺纹部可移动的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541,一用与所述皮卡型货车80(如图12-13中所示)的车厢82的一个侧壁 83啮合的钩部542,和一对朝向所述手柄55的导向槽543。所述的手柄55可为一平杆,所述手柄55包括:一对凸肋551和一对螺纹孔552,所述凸肋551 放置在所述的导向槽542中并且可在所述导向槽542中滑动;所述螺纹孔552 用于插入可移动枢轴56。所述可移动枢轴56可沿所述棒状构件53的螺纹部 532移动,以使得所述手柄55可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枢轴56和所述的棒状构件 53为中心转动,以偏置所述的闭锁构件54。因而,所述的手柄55可控制所述锁闭构件54的钩部542在可操作性的啮合到所述车厢82的侧壁83的锁紧位置和允许可从所述侧壁83上松开的松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 和其锁紧位置及松开位置的具体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6,7和8中所示,所述的第一框架部31的下刚性盖38上为每个后夹紧组件50均设置有一夹具存储结构,其中所述的夹具存储结构包括一缓冲件60,所述缓冲件60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框架部31的下刚性盖38上,且位于上述第一框架部31的滑轨机构41的较远端的上方。所述缓冲件60可采用软性或弹性的缓冲材料制成,此缓冲材料例如为橡塑发泡材料,如可采用 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所述的缓冲件60 设置有一存储槽61,所述存储槽61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两个向内相对设置的凸缘62,以使所述存储槽61在沿一纵向垂直于所述下刚性盖38 方向的横截面呈一倒T型或一燕尾型。所述由其两凸缘62形成的倒T型或燕尾型横截面的存储槽61中,凸缘62处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如上述的平杆手柄)的末端的宽度,因而所述的倒T型或燕尾型横截面的存储槽61可以用于紧紧的定位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的末端,当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沿所述滑轨411滑动并偏转到一仓储位置时,若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在所述车厢81的前端处于折叠位置(如图13中所示),而可以避免所述手柄55的末端因皮卡型货车80在行进中产生的振动而从存储槽61中脱离的可能。

另外,在仓储位置时,所述手柄55和所述棒状构件53大致呈线形对齐,所述手柄55和所述棒状构件53都向所述第一框架部31的下刚性盖38倾斜(当然也向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倾斜),其中,所述手柄55(或所述棒状构件53)与下刚性盖38之间的倾斜角可在5°到30°之间,例如10°、15°、20°或25°。另外,整个所述的手柄55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滑轨411之外,所述锁闭构件54的(或整个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与所述下刚性盖38之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件60与所述第一框架部31的下刚性盖38之间的高度。因此,当所述可折叠车厢盖30处于折叠位置时(如图13所示),所述存储槽61的开口所在的表面可以弹性的抵住所述第三框架部33的上刚性盖 37,以增加对振动的吸收或减少空间的占用且能避免被突出的手柄55或锁闭构件54干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的长度可短于所述手柄55的末端到所述棒状构件53(所述棒状构件53与所述滑块51枢接)的枢轴端531的长度,所述缓冲件60安装在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 的一较远端。因而,将可非常方便的将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的末端放置在所述的缓冲件60的存储槽61中,而且所述手柄55的末端不必整个放入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中,将手柄55从滑轨411中拉出也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减少了所述下刚性盖38的切割长度,也减轻了对所述下刚性盖38 的整体强度的影响。

同样的,如图4、5和9所示,所述的一对滑轨机构41安装在所述第三框架部33(如可为最前方的框架部),其中一个所述的滑轨机构41通过其一较近端耦合到所述的一个框架组件331上,所述滑轨机构41的一较远端由一互联轨道41的一端支撑,所述互联轨道42的另一端耦合到所述的一对滑轨机构41中的另一个所述滑轨机构41的较远端。每个滑轨机构41分别具有一滑轨 411,一开口412,一对凸缘413,多个定位部414,一嵌入凸块415,和一T 型插入块416。所述的滑轨411设置在滑轨机构41内并沿滑轨机构41延伸。所述开口412形成在滑轨411的末端,且开口412的宽度宽于所述滑轨411的宽度,以便在安装时将所述前夹紧组件70的滑块71放置到滑轨411中。所述滑轨411的两侧边伸出形成所述两个凸缘,以使所述的滑轨411的横截面呈T 形。因此,所述滑块71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411中,但不能从所述滑轨 411中分离。所述定位部414在所述滑轨机构41的两侧边形成并从滑轨机构 41的两侧边突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414的数量可以有六个,而所述定位部414被螺纹孔穿过,所述环状盖板43(如可为一环形铁盘)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部414上的螺纹孔相配合的通孔,通过多个螺钉(图中未示出)螺接,穿过所述的通孔和所述的螺纹孔以将所述的环状盖板43和所述的滑轨机构41分别固定到下刚性盖38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的嵌入凸块415 从所述滑轨机构41的一较远端突出,以用于连接所述的互联轨道42的一端。所述的T型插入块416从所述滑轨机构41的一较近端突出,以用于连接所述的一个第三框架组件331。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前夹紧组件70分别可滑动的沿所述固定到第三框架部33的滑轨机构41安装,每个前夹紧组件70包括:一滑块71、一枢轴 72、一棒状构件73、一锁闭构件74、至少一个塑料套筒75、76和一手柄 77。所述滑块71可滑动的收纳在所述对应的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中。所述枢轴72安装在所述的滑块71中。所述棒状构件73设有一枢接部733,枢接部733是设置于棒状构件73的一端,并可旋转的耦合到所述的枢轴72中,因而所述的棒状构件73可以旋转的枢接到所述的滑块71。同时,所述棒状构件73的另一端具有一螺纹部732,其中,所述的锁闭构件74由刚性的金属或合金(如铝或铝合金)制成,而所述的锁闭构件74包括:一供所述的塑料套筒 75穿过的通孔741,一在所述的锁闭构件74内部形成的中空部742,所述中空部742可为所述的锁闭构件74提供一轻微的形变,以及一用与所述皮卡型货车80(如图12-13中所示)的车厢82的一个侧壁83啮合的钩部743,所述的两个塑料套筒75、76依次套在所述的棒状构件73的螺纹部732上,所述的塑料套筒75通过所述闭锁构件74的通孔741,并紧固在与所述通孔741中。因而所述的两个塑料套筒75、76可防止所述金属制成的锁闭构件74与所述手柄77和所述滑块71直接接触而引起噪音或表面的磨损。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77可为一旋钮,其包括:一螺纹孔571,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棒状构件73 的螺纹部732螺纹连接,因而所述手柄77可水平的以所述棒状构件73为中心旋转,以偏置所述的闭锁构件74或从所述锁闭构件74中脱离。因而,所述的手柄77可控制所述锁闭构件74的钩部743在可操作性的啮合到所述车厢82 的侧壁83的锁紧位置和允许可从所述侧壁83上松开的松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和其锁紧位置及松开位置的具体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9、10、11所示,所述的第三框架部33的下刚性盖38上为每个前夹紧组件70均设置有一夹具存储结构,其中所述的夹具存储结构包括:一缓冲件60,安装在所述的第三框架部33的下刚性盖38上,且位于上述第三框架部33的滑轨机构41的较远端的上方。所述缓冲件60可采用橡塑发泡材料制成,如可采用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所述的缓冲件60设置有一存储槽61,所述存储槽61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两个向内相对设置的凸缘62,以使所述存储槽61在沿一纵向垂直于所述下刚性盖38方向的横截面呈一倒T型或一燕尾型。所述由其两凸缘62 形成的倒T型或燕尾型横截面的存储槽61中,存储槽61的凸缘62处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如前所述的旋钮)的最宽处的宽度,因而所述的倒T型或燕尾型横截面的存储槽可以用于紧紧的定位所述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当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沿所述滑轨411滑动并偏转到一仓储位置时,若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在完全从所述车厢81中脱离并处于一折叠位置时(未示出),可以避免所述手柄77从存储槽61中脱离的可能。

另外,在仓储位置时,所述手柄77(如前所述旋钮)和所述棒状构件73 大致呈线形对齐,所述手柄77和所述棒状构件73都向所述第三框架部31的下刚性盖38倾斜(当然也向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倾斜),其中,所述手柄77(或所述棒状构件73)与下刚性盖38之间的倾斜角可在5°到30°之间,如10°、15°、20°或25°。另外,整个所述的手柄77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滑轨 411之外,所述锁闭构件74的(或整个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与所述下刚性盖38之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件60与所述第三框架部33的下刚性盖 38之间的高度。因此,当所述可折叠车厢盖30由所属夹紧组件70夹紧处于折叠位置,且完全与所述车厢81分离放置于地面或车厢81内的底部时,所述的缓冲件60朝上(图中未示出),所述存储槽61的开口所在的表面可以弹性的抵住叠放在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30上的某物,以增加对振动的吸收或减少空间的占用且能避免被突出的手柄55或锁闭构件54干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的长度可短于所述手柄77的末端到所述棒状构件73(所述棒状构件73与所述滑块71枢接)的枢轴端733的长度,所述缓冲件60安装在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的一较远端。因而,将可非常方便的将所述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的末端放置在所述的缓冲件60的存储槽61中,而且所述手柄77的末端不必整个放入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中,将手柄77从滑轨411中拉出也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减少了所述下刚性盖38 的切割长度,也减轻了对所述下刚性盖38的整体强度的影响。

附图12、13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30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示意图。所述第一框架部31(如为最后方的框架部)、第二框架部32(如为中间的框架部)、和第三框架部33(如为最前方的框架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为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当所述的框架部31-33处于如附图12所示的展开位置时,所述的框架部31-33在所述皮卡型货车80的车厢81 的侧壁上方水平展开,并通过一对后夹紧组件50和一对前夹紧组件70固定到所述的两侧壁82上,从而盖住所述车厢81的内部空间。当所述的框架部31-33 呈如附图13所示的折叠位置时,所述的框架部31-33折叠并堆放在两侧壁82 的前端,使车厢81的内部空间露出以便取放货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倒 T型或燕尾型横截面的存储槽61可以用于紧紧的定位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的末端,当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沿所述滑轨411滑动并偏转到一仓储位置时,若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在所述车厢81的前端处于折叠位置,而可以避免所述手柄55的末端因皮卡型货车80在行进中产生的振动而从存储槽61中脱离的可能。另外,所述缓冲件60与所述下刚性盖38之间的高度大致等于当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30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可折叠车厢盖30的第一框架部 31(如为最后方的框架部)和第三框架部33(如为最前方的框架部)之间的高度差。因此,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部31的缓冲件60可以弹性的抵住所述第三框架部33的上刚性盖37,可以有效吸收所述皮卡型货车在运动中产生的振动。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缓冲件60的示意图,其中,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缓冲件60可以用于存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或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缓冲件60同样设有一存储槽61,但并不具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两凸缘62 以形成倒T型或燕尾型横截面。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缓冲件60包括:一紧固带 63,所述紧固带63的第一端固定到所述缓冲件60的一侧(如缓冲件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紧固带63的第二端64跨过所述的存储槽61以紧固到设置在所述缓冲件60的另一侧(如缓冲件的右侧或左侧)的一紧固件65上,以使所述手柄55/77同样可以存储在所述存储槽6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带63的第二端64上可设有魔术贴的刺毛(hook fastener)面或圆毛(loop fastener)面,而对应的所述紧固件65则设置魔术贴的对应的另一面即圆毛(loop fastener) 面或刺毛(hook fastener)面。或者,所述的紧固带63的第二端64也可选择设置一对按扣中的公扣或母扣,而对应的所述紧固件65则设置对应的母扣或公扣。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缓冲件60的示意图,其中,实施例三中所述的缓冲件60可以用于存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和所述的锁闭构件74。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所述的缓冲件 60还设置有从所述缓冲件60的主体延伸出的一延伸部66,所述的延伸部66 用于所述滑轨机构41的滑轨411的较远端。所述的延伸部66具有一倾斜面 67,所述的倾斜面67上形成有一凹槽68,所述的倾斜面67向所述滑轨411 的底部倾斜,所述倾斜面67的倾斜角与所述手柄77(或所述棒状构件73)与下刚性盖38之间的倾斜角一致,如所述的倾斜面67的倾斜角可以为5°-30°,如可为10°、15°、20°或25°。所述凹槽68为一盲孔,以收容所述锁闭构件74 的钩部743,而所述的凹槽68可也设置有两凸缘(未示出)以便定位固定所述钩部743。因而,当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偏置到仓储位置时,所述的锁闭构件74的钩部743可部分或全部收纳并固定在所述的凹槽68中,以防止在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处于仓储位置时所述的钩部743会振动并引起噪音或使其表面受损。

如上所述,与现有的收纳在所述的夹具轨道的通道末端的袋装结构中的夹紧组件相比,如图4-13中所示的本发明的折叠车厢盖30提供了至少一种夹具存储结构分别都具有一安装到框架部31,33的下刚性盖38上的缓冲件60,且位于所述滑轨机构41的较远端的上方,其中所述缓冲件60具有一存储槽61,以在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前夹紧组件70移至仓储位置时至少部分容纳所述后夹紧组件50/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55/77。在仓储位置时,所述的手柄55/77 向下刚性盖38倾斜,但却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41之外。因而,可以更方便的手动操作所述手柄55/77,皮卡型货车80在移动中的振动可以被吸收,所述的手柄55/77可以紧紧的定位在所述的储存槽中,而同时也保证了下刚性盖38 的整体强度。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缓冲件60的示意图,其中,实施例四中所述的缓冲件60可以用于存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或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缓冲件 60同样的设置有一存储槽61,所述存储槽61有两侧壁611,所述两侧壁611 形成一开口,所述存储槽61的开口的深度大于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 (如上述的平杆手柄)或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如上述的旋钮手柄)的末端嵌入所述存储槽61中的部分的厚度,使得所述的手柄55可以完全嵌入所述存储槽61中。所述手柄55的末端与所述存储槽61的两侧壁611之间为过盈配合,即所述存储槽61的两侧壁的间距略小于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 (如上述的平杆手柄)的末端的宽度,因而所述手柄55的末端可以直接塞入到所述缓冲块60的存储槽61中卡紧固定,所述的存储槽61产生弹性形变并紧紧的定位所述后夹紧组件50的手柄55的末端。为了更美观,也更方便使用者从存储槽中取放手柄55,所述的存储槽61在其开口处倒圆角。当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沿所述滑轨411滑动并偏转到一仓储位置时,若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在所述车厢81的前端处于折叠位置(如图13中所示),可以避免所述手柄55的末端因皮卡型货车80在行进中产生的振动而从存储槽61中脱离的可能。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缓冲件60的示意图,其中,实施例五中所述的缓冲件60可以用于存储实施例四中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的手柄77和所述的锁闭构件74。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存储槽61的底面612 为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向所述滑轨411的底部倾斜,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与所述手柄77(或所述棒状构件73)与下刚性盖38之间的倾斜角一致,如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可以为5°~30°,如可为10°、15°、20°或25°。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所述手柄可以沿其本身的倾斜角度完全贴合到所述存储槽底面的倾斜面上。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的皮卡型货车80的结构如图12、13、18和19所示,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更为顺畅的滑轨机构和滑块。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30包括至少两个框架部31-33,一垫片轨道34,多个隐蔽型隐藏铰接件35,多个防水弹性条36,至少两个上刚性盖37,至少两个下刚性盖38,至少两对滑动组件,一对后夹紧组件50,两对缓冲件60,一对前夹紧组件70。所述的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包括:一滑轨机构91,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上,一滑块9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对应的滑轨机构91内。上述各组件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

如图18所示,其中一对滑轨机构91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如可为最后方的框架部)的下刚性盖38上设置的凹槽381中。所述的滑块9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91中。所述的两个后夹紧组件50分别可滑动的沿所述滑轨机构91安装,每个后夹紧组件50包括:一枢轴52、一棒状构件53、一锁闭构件54、一手柄55和一可移动枢轴56。所述枢轴52安装在所述的滑块93 中。所述棒状构件53的一端设置有一枢接部531可旋转的耦合到所述的枢轴 52中,因而所述的棒状构件53可以旋转的枢接到所述的滑块93。同时,所述棒状构件53的另一端具有一螺纹部532,其中,所述的锁闭构件54具有:一与棒状构件53上的螺纹部可移动的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41,一用与所述皮卡型货车80(如图12-13中所示)的车厢82的一个侧壁83啮合的钩部542,和一对朝向所述手柄55的导向槽543。所述的手柄55可为一平杆,所述手柄55 包括:一对凸肋551和一对螺纹孔552,所述凸肋551放置在所述的导向槽542 中并且可在所述导向槽542中滑动;所述螺纹孔552用于插入可移动枢轴56。所述可移动枢轴56可沿所述棒状构件53的螺纹部532移动,以使得所述手柄 55可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枢轴56和所述的棒状构件53为中心转动,以偏置所述的闭锁构件54。因而,所述的手柄55可控制所述锁闭构件54的钩部542 在可操作性的啮合到所述车厢82的侧壁83的锁紧位置和允许可从所述侧壁 83上松开的松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的后夹紧组件50和其锁紧位置及松开位置的具体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如图18、20-22所示,所述的滑块93包括:滑槽主体931、第一卡块932、第二卡块932’,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主体931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一端9321、9321’与所述的滑槽主体931连接,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9322、9322’相向延伸,所述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开口933,所述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和所述滑槽主体931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中央滑槽934;所述的中央滑槽934设置在所述滑块93面对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面的中央;所述中央滑槽934的最宽位置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933的宽度。

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包括由所述第一卡块932或第二卡块932’所形成的第一内侧壁9159341,以及由所述滑槽主体931所形成的第二内侧壁 9159342;所述滑槽主体931在朝向所述开口933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中央凸块 935,所述中央凸块935的表面为一弧面;所述第一卡块932和所述第二卡块 932’的第二端朝向所述中央凸块935的位置处为一平滑的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中央凸块935的对应位置处的弧面相对应。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所述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既不会干涉所述滑肋913在中央滑槽934中的滑动,又能提供更多的夹持保障,避免因所述皮卡型货车的强烈振动而导致所述的滑肋913从所述开口933处不正常的脱出。所述的弧面与所述中央凸块935的对应位置处的弧面之间的间距恒定且大于所述滑肋913的厚度。

对应的,如图23、24、25所示,所述的滑轨机构91包括:滑肋913底座 911,与所述滑肋913底座911连接的滑肋913根部912,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连接的两个滑肋913,与滑肋913底座911连接的两侧壁915、以及与两侧壁915分别连接的两内延盖板916和两外延盖板917。所述的滑轨机构91 通过封块416与第一框架组件311连接。

所述的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根部912卡入所述的滑块93的所述开口 933中,所述的两个滑肋913卡入所述中央滑槽934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934 的两侧伸展;所述两个滑肋913伸展所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 的宽度。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在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中滑动,所述滑块93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通过其最外沿与所述滑轨机构91 的滑肋913底座911的内壁9111接触。所述滑块93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与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底座911接触的表面呈弧面,进一步的减少了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与所述滑肋913底座91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滑动更为顺滑。

所述滑肋913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连接的位置朝向所述滑块93的中央凸块935的表面也呈与所述滑块93的中央凸块935的表面对应的一弧形凹面914,相互弧形配合的滑块93的中央凸块935和滑轨机构91的弧形凹面914 可以使得所述滑肋913在中央滑槽934中滑动的更为顺畅的同时,还能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与当前位置处对应的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 底座911之间的第一距离(h1)大于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的第一内侧壁9159341与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朝向所述滑肋913底座911 的最外沿所在平面(P)之间在当前位置处的第二距离(h2);所述滑肋913 与当前位置处对应的滑肋913底座911之间的第一距离(h1)小于所述滑块 93的中央滑槽934的第二内侧壁9159342与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朝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底座911的最外沿所在平面(P)之间在当前位置处的第三距离(h3);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将所述滑块93装配到所述滑轨机构91中后,所述滑块93所述滑轨机构91中滑动时,滑块93和滑轨机构 91之间仅通过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最外沿和所述滑肋913底座911相接触,而所述滑肋913在所述中央滑槽934中是悬空的,与所述中央滑槽934的第一内侧壁9159341和第二内侧壁9159342都不接触,减小了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滑动更为顺畅。

所述滑块93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向所述滑块93的滑槽主体931的方向倾斜内收,所述滑块93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朝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底座91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朝向所述滑肋913底座911的最外沿所在平面(P)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h4),所述第四距离(h4)沿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各自的第二端方向是逐渐增大的。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向所述滑槽主体931的方向倾斜内收的设计,减少了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与所述滑肋913底座911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减少了摩擦的同时,还使得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可以对滑肋913卡的更紧。

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915的底部与所述的滑肋913底座911的两端部连接,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915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滑块93的高度。这样的设计使得滑块93在滑动中即使有晃动,接触到的也是滑轨机构91的侧壁915 的内表面,相对于直接接触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91的凹槽 381的较粗糙的侧壁915表面来说,其滑动更顺畅。另外,两侧壁915的设计可以加强滑轨机构91本身的强度,而且,在将所述滑轨机构91装配固定到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上后,可折叠车厢盖的整体强度也能得到提高。所述滑轨机构91为金属材质,如可采用铝合金制成,以使所述滑块93可以更加顺滑的在滑轨机构91中滑动,同时,不仅使滑轨机构91本身可具有更高的强度,而且在将所述滑轨机构91装配固定到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后,可折叠车厢盖的整体强度也可以得以提升。

所述滑轨机构91的内延盖板916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915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中轴方向延伸;所述两内延盖板916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93的宽度。两内延盖板916的设置则能起到对所述滑块93进行辅助限位的作用。由于滑块93和滑轨机构91之间的接触都在滑块93底部,若用户超期使用而疏于检修,滑块93和滑轨机构91接触的地方可能会发生磨损损坏,而若万一滑块93从滑轨机构91中脱离,就可能导致整个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整个脱离,这在皮卡型货车高速行进时是非常危险的。而两内延盖板916的设计则使得这种危险情况不会发生,由于滑块93的顶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与所述滑轨机构91的内延盖板916接触的,因此滑块93的顶部和滑轨机构91的内延盖板916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磨损,而若当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从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意外脱离,滑块93会被两内延盖板916限位在滑轨机构91内,同时还会在滑轨机构91内产生不正常的噪音,提醒使用者检修。

所述滑轨机构91的外延盖板917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915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两外侧方向延伸;所述的每个内延盖板916分别包括一个台阶面9161,所述内延盖板916的台阶面9161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延盖板917的高度,所述两内延盖板916的两个台阶面9161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93的宽度;所述的滑轨机构91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的两外延盖板917 用于固定到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凹槽381的外延处,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915的高度与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凹槽381的深度相一致;所述的滑轨机构91通过外延盖板 917完全遮蔽了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91的凹槽381,因此一体成型的滑轨机构91就不用再另外单设盖板或盖子,不仅精简了结构更为美观,也减少了装配的步骤,节省了成本。

所述的滑轨机构91的外延盖板917的远离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915 的一端还设有一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底座911方向延伸的反向凸起 9171,所述反向凸起9171、外延盖板917及相邻的侧壁915之间形成一凹槽,用以在将所述滑轨机构91胶粘到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 91的凹槽中时容纳所述的黏胶。

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底座911的底面中央对应所述滑轨机构91 的滑肋913根部91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凹槽9112,所述的凹槽9112的宽度小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的宽度。由于滑肋913根部912的存在,所述滑肋 913底座911在对应滑肋913根部912的位置处的厚度较厚,在此处开设一凹槽可以在不影响所述滑轨机构91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滑轨机构91 的重量;同时,滑肋913底座911的底面中央的凹槽9112可以在将所述滑轨机构91胶粘到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滑轨机构91的凹槽中时,用于容纳所述的黏胶。

如图25所示,当所述的滑块93在滑轨机构91中正常滑动时,所述的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根部912卡入所述的滑块93的所述开口933中,所述的两个滑肋913卡入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934的两侧伸展,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在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中滑动,所述滑块93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通过其弧形表面的最外沿与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底座911的内壁9111接触,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 913与所述的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表面大部分时间并不直接接触,因此进一步减小了滑块93与滑轨机构91之间的摩擦阻力,滑块93的受力可以以更少的损失传递到滑块93和滑轨机构91接触配合的一对滑动配合结构上,相对于在滑块93的两侧同时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配合结构来说,就避免了因滑块93左右滑动不协调,滑块93左右两侧滑行速度稍有不同,滑块93就会在滑动中发生转动,滑块93每一侧的前后位置就会与滑轨机构91卡紧,造成滑块 93在滑轨机构91中卡顿的情况的发生,可以减少滑块93本身的转动所带来的在滑轨机构91中的卡顿,使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的滑动组件的滑动更为顺畅。

如图26所示,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机构91的弧形凹面 914中央位置处的曲率大于所述滑块93的中央凸块935中央位置处的曲率;滑轨机构91的弧形凹面914的中央位置与滑肋913底座911的内壁9111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五距离(h5)大于所述滑块93的中央凸块935的中央位置与所述滑块93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朝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 底座911的最外沿所在平面(P)之间的第六距离(h6)。这样的设计和上一实施例相比,使得当滑块93在滑轨机构91上滑动时,所述的滑块93与滑轨机构91之间通过弧形凹面914的中央位置和中央凸块935的中央位置一线性接触面主要支撑,而所述滑块93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最外沿和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底座911之间不接触,滑块93在滑轨机构91中滑动也非常顺滑。

同样的,如图19所示,所述的一对滑轨机构91安装在所述第三框架部 33(如可为最前方的框架部)的下刚性盖38上设置的凹槽中。所述的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中。所述安装在第三框架部33上滑块和滑轨机构的结构和和前述的安装在第一框架部31上的滑块和滑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的两个前夹紧组件70分别可滑动的沿所述固定到第三框架部33的滑轨机构 91安装,所述滑轨机构91和滑块的结构如图20-25所示。每个前夹紧组件70 包括:一枢轴72、一棒状构件73、一锁闭构件74、至少一个塑料套筒75、76 和一手柄77。所述滑块可滑动的收纳在所述对应的滑轨机构91中。所述枢轴 72安装在所述的滑块中。所述棒状构件73设有一枢接部733,枢接部733是设置于棒状构件73的一端,并可旋转的耦合到所述的枢轴72中,因而所述的棒状构件73可以旋转的枢接到所述的滑块。同时,所述棒状构件73的另一端具有一螺纹部732,其中,所述的锁闭构件74由刚性的金属或合金(如铝或铝合金)制成,而所述的锁闭构件74包括:一供所述的塑料套筒75穿过的通孔741,一在所述的锁闭构件74内部形成的中空部742,所述中空部742可为所述的锁闭构件74提供一轻微的形变,以及一用与所述皮卡型货车80(如图 12-13中所示)的车厢82的一个侧壁侧壁83啮合的钩部743,所述的两个塑料套筒75、76依次套在所述的棒状构件73的螺纹部732上,所述的塑料套筒 75通过所述闭锁构件74的通孔741,并紧固在与所述通孔741中。因而所述的两个塑料套筒75、76可防止所述金属制成的锁闭构件74与所述手柄77和所述滑块直接接触而引起噪音或表面的磨损。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77可为一旋钮,其包括:一螺纹孔571,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棒状构件73的螺纹部 732螺纹连接,因而所述手柄77可水平的以所述棒状构件73为中心旋转,以偏置所述的闭锁构件74或从所述锁闭构件74中脱离。因而,所述的手柄77 可控制所述锁闭构件74的钩部743在可操作性的啮合到所述车厢82的侧壁侧壁83的锁紧位置和允许可从所述侧壁侧壁83上松开的松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的前夹紧组件70和其锁紧位置及松开位置的具体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块93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为一设置在滑块93中央的中央滑槽934,所述的滑轨机构91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为一滑肋913,所述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嵌入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所述的滑块93上的滑槽包裹所述滑轨机构91上的滑肋913;即:所述的滑块93滑动配合结构包括:滑槽主体931、第一卡块932、第二卡块932’,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滑槽主体931的一侧面的两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相向延伸,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开口933,所述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和所述滑槽主体931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中央滑槽934;所述中央滑槽934的最宽位置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933的宽度;对应的,所述的滑轨滑动配合结构包括:滑肋913底座911,与所述滑肋913底座911连接的滑肋913根部912,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连接的两个滑肋913,所述的滑肋913根部912卡入所述的滑块93的所述开口933中,所述的两个滑肋913卡入所述中央滑槽934 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934的两侧伸展;所述两个滑肋913伸展所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的宽度。这样的设计使得较大的滑轨的结构可以相对简单,可采用金属挤出的形式加工成型;而滑块93的结构相对复杂,则可采用尼龙加玻纤的材质注塑成型。当然,所述的滑块93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在滑块93中央的滑肋913,所述的滑轨机构91上的滑动配合结构为设置在滑轨机构91上的中央滑槽934;所述滑块93上的滑肋913嵌入所述滑轨机构91上的滑槽,所述的滑轨机构91上的滑槽包裹所述滑块93上的滑肋 913;即:所述的滑块93滑动配合结构包括:滑肋913底座911,与所述滑肋 913底座911连接的滑肋913根部912,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连接的两个滑肋913,所述的滑肋913根部912卡入所述的滑块93的所述开口933中,所述的两个滑肋913卡入所述中央滑槽934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934的两侧伸展;所述两个滑肋913伸展所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肋913根部912的宽度;所述的滑轨滑动配合结构包括:滑槽主体931、第一卡块932、第二卡块932’,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滑槽主体931的一侧面的两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相向延伸,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开口933,所述的第一卡块932和第二卡块932’和所述滑槽主体931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中央滑槽934;所述中央滑槽934的最宽位置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933的宽度。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8、19、27-34中所示,和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增加了滑块容器432和与其配合的滑块容器盖431,在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端形成一滑块置换空间,所述滑块容器盖431可移动的固定在所述滑块置换空间上方;在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盖上后,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将所述滑块93限位在滑轨机构91内;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打开后,所述滑块93在所述滑块置换空间时可以从所述滑轨机构91中滑出,并从打开的滑块容器盖431的位置处取出。因此,在需要对滑动组件进行检修或更换磨损的滑块93时,不必将滑轨整个拆开卸下,只要打开所述滑块容器盖431就可以使滑块93可以从滑轨机构91一端的滑块容器盖431的开口处移出,更换更为方便。

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30包括至少两个框架部31-33,多个隐蔽型隐藏铰接件35,至少两个上刚性盖37,至少两个下刚性盖38,至少两对滑动组件,一对后夹紧组件50,一对前夹紧组件70。所述的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包括:一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上的滑轨机构91,一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对应的滑轨机构91内的滑块93,装配在所述滑轨机构91一端的滑块容器432、盖设在所述滑块容器432上方的滑块容器盖431。

所述的滑块93包括:滑槽主体931、第一卡块、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主体931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滑槽主体931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相向延伸,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开口,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和所述滑槽主体931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中央滑槽 934;所述的中央滑槽934设置在所述滑块93面对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面的中央;所述中央滑槽934的最宽位置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对应的,所述的滑轨机构91包括:滑肋底座911,与所述滑肋底座911连接的滑肋根部912,与所述滑肋根部912连接的两个滑肋913,所述的滑肋根部912卡入所述的滑块93的所述开口中,所述的两个滑肋913卡入所述中央滑槽934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934的两侧伸展;所述两个滑肋913伸展所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肋根部912的宽度;两侧壁,所述侧壁的底部与所述的滑肋底座911的两端部连接,所述侧壁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滑块93的高度;两外延盖板917和两内延盖板916,所述的外延盖板917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两外侧方向延伸;所述的内延盖板916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中轴方向延伸;所述两内延盖板916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93的宽度;所述的内延盖板916包括一个台阶面,所述内延盖板916的台阶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延盖板917的高度,所述两内延盖板916的两个台阶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93的宽度;所述的滑轨机构91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可移动的固定在所述滑块容器432上方,所述滑块容器432和所述滑块容器盖431之间形成一滑块置换空间;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盖上后,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将所述滑块93 限位在滑轨机构91内;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打开后,所述滑块93可滑动进入所述的滑块置换空间,所述的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从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中滑出,并从打开的滑块容器盖431的位置处取出。

所述的滑动组件还包括:装配在所述滑轨机构91一端的滑块容器432,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可移动的固定在所述滑块容器432上方,所述滑块容器 432和所述滑块容器盖431之间形成所述的滑块置换空间。通过滑块容器432 以形成容纳所述滑块93从滑轨机构91内移出时所需要经过的滑块置换空间,这样的设计使得可以通过滑块容器432的材料来调整所述滑块置换空间表面的粗糙度,所述滑轨机构91的结构也可以更加简单。所述的滑块93包括:滑槽主体931、第一卡块、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主体931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滑槽主体931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相向延伸,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开口,所述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和所述滑槽主体931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中央滑槽934;所述的中央滑槽934设置在所述滑块93面对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面的中央;所述中央滑槽934的最宽位置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对应的,所述的滑轨机构91包括:滑肋底座911,与所述滑肋底座911连接的滑肋根部912,与所述滑肋根部912连接的两个滑肋913,所述的滑肋根部912卡入所述的滑块93的所述开口中,所述的两个滑肋913卡入所述中央滑槽934中并沿所述中央滑槽934的两侧伸展;所述两个滑肋913伸展所形成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肋根部912的宽度。在滑块93和滑轨机构91的滑块93滑动方向的中央设置对应的滑动配合结构,滑块93滑动时,滑块93的受力可以以更少的损失传递到滑块93和滑轨机构91 接触配合的一对滑动配合结构上,以避免或减少滑块93本身的转动所带来的在滑轨机构91中的卡顿。所述的滑轨机构91还包括两侧壁,所述侧壁的底部与所述的滑肋底座911的两端部连接,所述侧壁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滑块93的高度;所述滑轨机构91还包括两外延盖板917和两内延盖板916,所述的外延盖板917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两外侧方向延伸;所述的内延盖板916设置在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的顶部并向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中轴方向延伸;所述两内延盖板916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93的宽度;所述的内延盖板916包括一个台阶面,所述内延盖板916的台阶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延盖板917的高度,所述两内延盖板916的两个台阶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滑块93的宽度;所述的滑轨机构91是一体成型的;对应的,如图31-34所示,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包括容器盖本体4311以及两个容器盖插板4312;所述两个容器盖插板4312分别设置在所述容器盖本体 4311邻接所述滑轨机构91的同一个侧边上,所述的容器盖插板4312最上沿的高度低于所述容器盖本体4311的最上沿的高度,所述容器盖本体4311高于所述容器盖插板4312的高度与所述滑轨机构91的台阶面的厚度相一致;在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安装到所述的滑轨机构91上时,所述的两个容器盖插板4312分别插入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两个台阶面的下表面,所述的滑轨机构 91的两个台阶面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容器盖本体43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通过容器盖插板4312固定到所述的滑轨机构91 的内延盖板916内。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在所述滑轨机构9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为倾斜面,对应的,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两内延盖板916的台阶面与两外延盖板917之间的侧壁也为倾斜面,在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安装到所述的滑轨机构91上时,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倾斜面与所述滑轨机构91的倾斜面是平齐的。

如图27-30所示,所述滑块容器432包括:一容器面板4321,一对容器插板4322,设置在所述容器面板4321一端邻接所述滑轨机构91的位置;所述容器插板4322用于插接固定到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端;所述的一对容器插板4322之间形成一通道4327;所述的容器面板4321上下沉形成一第一下沉空间4323,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即为所述的滑块置换空间;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邻接与所述的通道4327,以在所述滑块93从所述滑轨机构91中滑出时容纳所述滑块93;所述的第一下沉空间4323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4327 的宽度。所述的第一下沉空间4323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4327的宽度的设计使得在讲所述的滑块93从所述滑轨机构91中滑出,并到达所述的第一下沉空间 4323中后,可以有更大的空间余地将所述滑块93从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 中取出,即使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是固定在皮卡型货车上,可折叠车厢盖的滑轨和滑块93朝下设置时,使用者也可以比较方便的从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 中取出。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盖本体4311两侧边的两盖板4313,所述容器盖本体4311的宽度小于所述滑块容器432的第一下沉空间4323的宽度;所述盖板4313的高度低于所述容器盖本体4311的高度;在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安装到所述的滑块容器432上时,所述容器盖本体 4311两侧边的两盖板4313遮盖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这样的设计使得仅通过盖板4313遮盖更宽的第一下沉空间4323,而容器盖本体4311的宽度可以更小。

所述的滑块容器432的容器面板4321上还形成一第二下沉空间4324,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相邻的设置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远离所述滑轨机构 91的一侧;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上设有一安装孔4325(如一螺钉孔);对应的,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上对应位置也设置一安装孔4315,所述滑块容器盖431上的安装孔4315向所述滑块容器432上的第二下沉空间4324方向突出,通过所述滑块容器盖431上的安装孔4325和所述滑块容器432上的安装孔,将所述滑块容器盖431固定在所述的滑块容器432上(如可通过螺钉锁附的形式将两安装孔固定);所述的第二下沉空间4324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的深度。第二下沉空间4324的设计使得在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 通过安装孔固定到所述的滑块容器432上时,滑块容器盖431与滑块容器432 在固定的位置处因所述的第二下沉空间4324形成有一空间间隙,而使得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上的安装孔可以向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方向突出延长,使得滑块容器盖431与滑块容器432之间的固定更为紧固;另外,由于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形成的空间间隙的存在,所述滑块容器盖431在固定到滑块容器432上时可以产生一轻微变形,也可以提高所述滑块容器盖431与所述滑块容器432之间的紧固力。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下沉空间4323的宽度。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的宽度的设计可以调整所述滑块容器盖431与滑块容器432之间在固定时的形变幅度,因而可以调整所述滑块容器盖431与滑块容器432之间的紧固力。为了加强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强度,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的内壁还纵横设置有加强筋4316。

所述的滑块容器432的一对容器插板4322中,所述的容器插板4322的远离另一个容器插板4322的一面与所述滑轨机构91的侧壁的内部表面的弧度一致,以贴合所述滑轨机构91侧壁的内部表面插入到所述滑轨机构91中;所述的容器插板4322的面对另一个容器插板4322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横向的凹槽 4328,所述凹槽4328之间形成的所述容器插板4322的壁厚与所述滑块容器 432的容器面板4321的壁厚相一致。这样的设计使得滑块容器432的容器插板4322可以贴合着所述滑轨机构91侧壁的内部表面插入到所述的滑轨机构 91中,所述的滑块容器432与所述的滑轨机构91的固定可以更稳定;而由于滑轨机构91侧壁的内部表面有一定弧度,就导致所述的容器插板4322处的壁厚增大,因此,在容器插板4322上设置多个横向的凹槽4328,并使得凹槽4328 之间形成的所述容器插板4322的壁厚与所述滑块容器432的容器面板4321 的壁厚相一致,可以使整个滑块容器432的整体壁厚几乎是一致的,这样在滑块容器432的制作以及使用中,各部位形变的幅度一致,可以提高所述滑块容器432合格率及使用寿命。

所述的滑块容器432的容器面板4321上还设置有一凸块4326;所述的凸块4326与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相邻,所述的凸块4326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沉空间4324远离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侧;在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固定在所述的滑块容器432上后,所述的滑块容器432的凸块4326与所述滑块容器盖 431的容器盖本体4311相邻,所述的滑块容器432的凸块4326的顶部和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容器盖本体4311的顶部表面平齐。在将所述滑块容器盖431 放置在所述的滑块容器432上后,所述凸块4326在滑块容器盖431外侧对所述滑块容器盖431在滑块93滑动的方向上进行一预定位,可以使得附加其他紧固件以锁紧滑块容器盖431和所述滑块容器432的安装过程更为方便;同时,凸块4326也可以起到在滑块容器盖431外侧对所述滑块容器盖431在滑块93 滑动的方向上进行辅助定位的功能,使得在所述的可折叠车厢盖在振动较强的使用环境中减少对所述滑块容器盖431和所述滑块容器432之间的紧固件的损坏。

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在所述滑轨机构9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为倾斜面,对应的,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两内延盖板916的台阶面与两外延盖板917之间的侧壁也为倾斜面,在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安装到所述的滑轨机构91上时,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倾斜面4314与所述滑轨机构91的倾斜面是平齐的;所述凸块4326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下沉空间4324的宽度;所述的滑块容器 432的凸块4326的外侧也有一倾斜面4329,在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安装到所述的滑块容器432和所述的滑轨机构91上时,所述的凸块4326的倾斜面 4329与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倾斜面4314是平齐的。

所述的滑块容器432的容器面板4321在其背面的外沿设置有一反向突起 4330;所述反向凸起、容器盖面板的背面及所述的第一下沉空间4323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凹槽4331,用以在将所述容器盖面板胶粘到所述可折叠车厢盖上用于安装所述容器盖面板的凹槽4328中时容纳所述的黏胶。

在将所述的滑轨机构91安装到所述的框架部的下刚性盖38上设置的凹槽 381中后,将所述的滑块容器432通过所述滑块容器432的容器插板4322插接固定到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一端;所述的滑块容器432通过胶粘一并固定到所述框架部的下刚性盖38上设置的凹槽381中。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通过两个容器盖插板4312分别插入所述滑轨机构91的两个台阶面的下表面,所述的滑轨机构91的两个台阶面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容器盖本体 43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滑块容器盖431的两盖板4313嵌入所述滑块容器432 的第一下沉空间4323,并从容器盖本体4311两侧边遮盖所述第一下沉空间 4323。为了进一步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和所述的滑块容器432固定,可通过锁附件(如螺钉)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是的安装孔和滑块容器432是的安装孔锁附固定。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将所述滑块93限位在滑轨机构91 内;将所述的滑块容器盖431打开后,所述滑块93可滑动进入所述的滑块置换空间,所述的滑轨机构91的滑肋913从所述滑块93的中央滑槽934中滑出,并从打开的滑块容器盖431的位置处取出。

虽然各种方法、设备、及系统的例子已被描述于本文中,但本揭示内容涵盖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相反地,本揭示内容涵盖所有合理地落在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内的方法、设备、系统及制造之物,权利要求的范围应依据已被建立的申请专利范围解释原理来加以解读。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其他形式或改变,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