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磨损状态检测模块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21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磨损状态检测模块的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

一般来说正常使用的轮胎寿命是4到5年,过了5年即使胎纹的磨损很小也最好换掉,因为胎体的橡胶会因时间久远而发生老化,而许多细小的裂纹正是爆胎的诱因。除了会老化,轮胎也是要自然磨损的。所以正厂轮胎在出厂前都会在胎侧标注出磨损极限,以注明这条轮胎的实时磨损状况。而对于没有磨损标志的轮胎我们也可以用卡尺进行测量,一般沟槽深度低于1.6毫米的轮胎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因为此时轮胎的排水性能和抗扎性能都会大幅下降,爆胎的风险非常大。

现有轮胎磨损极限仅仅依靠时间估算或者依靠外部标记来估算,十分不方便也十分不精确,而一旦轮胎达到磨损极限后,极易发生爆胎,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轮胎磨损情况并通过仪表盘显示,能够极大提升安全性能,大幅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裂纹磨损状态实时安全检测和裂纹状态检测的带磨损状态检测模块的轮胎。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带磨损状态检测模块的轮胎,包括胎体、磨损检测线、控制模块,所述胎体表面设置有胎纹,所述胎纹上设置有胎纹槽,所述胎体内侧设置有带束层,所述胎体底部内侧设置有胎圈;

所述胎体内侧预埋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等间距的磨损检测线,所述磨损检测线呈波纹状结构,所述磨损检测线的横截面与胎纹和胎纹槽组成的波纹结构保持一致,所述磨损检测线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电连接有电池和蓝牙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胎体内侧还设置有一条氧化检测线,所述氧化检测线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模块还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在胎体内预埋多条磨损检测线进行磨损状态监测,可以实现轮胎磨损状态的实时监测,同时多条磨损检测线也可以避免误报,采用蓝牙模块可以及时反馈给使用者,及时更换轮胎;同时还设置有氧化检测线,可以监测轮胎的裂纹情况,提前进行预警,减少老化引起爆胎现象;同时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预警的效果,减少老化高温引起爆胎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带磨损状态检测模块的轮胎,包括胎体1、磨损检测线2、控制模块3,所述胎体1表面设置有胎纹4,所述胎纹4上设置有胎纹槽5,所述胎体1内侧设置有带束层6,所述胎体1底部内侧设置有胎圈7;

所述胎体1内侧预埋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等间距的磨损检测线2,其中磨损检测线2最佳是三条,同时不同深浅度的磨损检测线不位于同一截面上,而是有一定间距,避免因为局部破损而误报,所述磨损检测线呈波纹状结构,所述磨损检测线2的横截面与胎纹4和胎纹槽5组成的波纹结构保持一致,所述磨损检测线2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还电连接有电池8和蓝牙模块。

由于轮胎使用过程会发生老化,胎纹不一定磨损到胎纹槽低于安全值,而是轮胎出现了裂纹气孔,仅仅依靠磨损检测线就无法进行准确检测,所述胎体1内侧还设置有一条氧化检测线9,所述氧化检测线9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当出现裂纹或者气孔时,氧化检测线会因为氧化而使得其电阻发生变化,控制模块通过电阻的变化可以估算出现裂纹的比例,提前进行预警。

由于一般轮胎的使用寿命在4年左右,所述电池8为纽扣电池。纽扣电池具有稳定性好,寿命较长,可以满足轮胎使用寿命内的预警供电。

由于轮胎温度过高也会加速磨损老化,甚至爆胎的风险,所述控制模块3还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在超过危险阀值时,进行预警。

制备时,磨损检测线、氧化检测线和控制模块等模块预先在胎体内;使用时,控制模块通过蓝牙模块定时间歇的向车载控制端传输传输轮胎状态,由于轮胎磨损是一个漫长过程,采用定时间歇传输数据,可以节省电量,提高控制模块的续航能力;而当磨损检测线因为磨损而形成断路时,主动向车载控制端传输轮胎状态,由于有多条磨损检测线,可以实现不同磨损状态的准确预警,提醒使用者及时更换轮胎,当达到磨损检测线警戒;同时氧化检测线也通过阻值的变化,可以及时反馈轮胎裂纹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安全预警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