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723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尤其涉及用于许可车辆的锁定解除、驱动源的起动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其通过在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便携钥匙与设置于车身侧的通信机构之间进行无线相互认证,从而许可车辆的锁定解除、驱动源的起动。

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结构:以在机动二轮车上设置的作为点火开关的拨码开关被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为触发,开始通信机构与便携钥匙之间的无线相互认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03928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使用了便携钥匙的相互认证系统中,也需要预先防备于丢失便携钥匙或便携钥匙的电池消耗而无法进行无线通信这样的紧急时。具体而言,举出有通过设置能够利用预备的物理钥匙进行操作的锁芯、与专用的检查机械连接的耦合器,从而作为暂时的处理而能够不使用便携钥匙地进行锁定解除、驱动源的起动的情况。

然而,若设置锁芯、耦合器,则除了部件个数、成本增加以外,还产生结构的复杂化、车身布局的制约增加等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对这样的课题未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应对便携钥匙的丢失等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其具有:车身侧控制部200,其与便携钥匙150之间进行无线相互认证;车身侧开关21c,其指示开始所述无线相互认证;以及车身侧显示机构19a,其显示所述无线相互认证的状态,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第一特征在于,当与所述车身侧开关21c的操作对应而开始的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通过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来报告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所述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状态下,当所述车身侧开关21c被持续操作规定时间t3的期间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使相互认证系统的动作模式向能够进行与所述无线相互认证不同的相互认证的紧急模式f4转变,并且通过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来报告已转变到所述紧急模式f4的情况。

另外,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通过使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点亮来报告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所述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维持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的熄灭状态。

另外,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模式f4是使所述相互认证成立的码编号的输入等待模式,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根据所述车身侧开关21c的操作次数来识别所述码编号。

另外,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码编号由多位的数字构成,在每次所述码编号的输入等待的位向下一位转移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对所述车身侧显示部19a的显示进行切换。

另外,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具备车身侧蜂鸣器24,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通过所述车身侧蜂鸣器24分别报告向所述紧急模式f4的转变及基于所述码编号的输入的相互认证的完成。

而且,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开关21c兼作为使车辆的驱动源p起动的起动开关。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特征,当与所述车身侧开关21c的操作对应而开始的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通过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来报告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所述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状态下,当所述车身侧开关21c被持续操作规定时间t3的期间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使相互认证系统的动作模式向能够进行与所述无线相互认证不同的相互认证的紧急模式f4转变,并且通过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来报告已转变到所述紧急模式f4的情况,因此能够通过单一的开关来执行无线相互认证的开始指示和在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向紧急模式转变的指示。由此,不用设置向紧急模式转变的专用的开关、机构等,能够避免部件个数的增加、机构的复杂化而减少成本。通过车身侧显示机构能够确认无线相互认证的成立状态及向紧急模式转变的转变状态,因此能够得到容易操作且方便用户的相互认证系统。

根据第二特征,当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通过使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点亮来报告所述无线相互认证成立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所述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维持所述车身侧显示机构19a的熄灭状态,因此即使操作车身侧开关,车身侧显示机构也不点亮,由此能够识别出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情况,能够促使乘客操作车身侧开关而向紧急模式转变。

根据第三特征,所述紧急模式f4是使所述相互认证成立的码编号的输入等待模式,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根据所述车身侧开关21c的操作次数来识别所述码编号,因此能够由码编号的输入机构兼用作使无线相互认证开始的车身侧开关,从而不需要特别的输入设备等而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另外,能够根据车身侧开关的操作次数来输入码编号,因此能够避免操作的复杂化。

根据第四特征,所述码编号由多位的数字构成,在每次所述码编号的输入等待的位向下一位转移时,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对所述车身侧显示部19a的显示进行切换,因此使报告无线相互认证的成立的车身侧显示部兼用作码编号的输入时机的报告机构,由此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

根据第五特征,所述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具备车身侧蜂鸣器24,所述车身侧控制部200通过所述车身侧蜂鸣器24分别报告向所述紧急模式f4的转变及基于所述码编号的输入的相互认证的完成,因此除了车身侧显示部以外,还通过车身侧蜂鸣器进行报告,由此更加容易识别车身侧的状态。

根据第六特征,所述车身侧开关21c兼作为使车辆的驱动源p起动的起动开关,因此通过使起动开关兼用作无线相互认证的开始及码编号的输入,从而不需要特别的输入设备等而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另外,在基于码编号的输入的认证成立后能够顺利地进行起动驱动源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从驾驶员的观察点观察到的机动二轮车的转向车把周围的放大图。

图3是车把锁定模块周围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5是相互认证系统的各工作模式的状态转变图。

图6是表示从无线相互认证的成立到主开关的接通的流程的时间图。

图7是表示从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到基于码编号的输入的相互认证成立的流程的时间图。

图8是表示从紧急模式f4向待机模式f2返回的流程的时间图。

图9是表示从认证完成模式f5向待机模式f2返回的流程的时间图。

图10是表示因基于码编号的输入的相互认证的不成立而向待机模式f2返回的流程的时间图。

符号说明:

1…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19…仪表装置、19a…指示器(车身侧显示机构)、21c…起动开关(s/sw、车身侧开关)、24…蜂鸣器(车身侧蜂鸣器)、50…通信装置、62…拨码开关(m/sw、主开关)、200…cpu(车身侧控制部)、f2…待机模式、f4…紧急模式、f5…认证完成模式、f7…发动机可起动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机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是在转向车把2与座椅14之间设置有供驾驶员的脚搭乘的低踏板12的小型摩托车型的跨骑型车辆。在车架18的前端固定有头管34,该头管34将与转向车把2的下部连结的转向柱33轴支承为能够转动。在转向柱33的下部固定有将前轮wf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左右一对前叉11。

转向车把2的前后由对前照灯4及仪表装置19进行支承的前侧车把盖罩3及后侧车把盖罩5覆盖。另外,头管34及转向柱33的前后中,前侧由前中央罩20及左右一对前侧罩8覆盖,并且后侧由上后罩7及下后罩40覆盖。在前中央罩20与前侧罩8之间配设有左右一对作为车辆的灯光装置的前组合灯9,该前组合灯9将前侧的示廓灯及转向信号闪光灯收纳于一体的壳体。在低踏板1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连结有左右一对下盖罩32。下盖罩32的车身前方侧与前侧罩8的下端部连结。

座椅14的下方由座椅盖罩13覆盖,在低踏板12的后方的位置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有将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一体地构成的单元摆动式的动力单元p。将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动力单元p的后端部通过后缓冲件17而悬吊于车身,在动力单元p的上部安装有空气滤清器箱15。在座椅盖罩13的后端部安装有在尾灯的左右一体地构成有后侧的转向信号闪光灯的后组合灯16,在其下方配设有后挡泥板23。在前叉11上安装有对前轮wf的上方进行覆盖的前挡泥板10,在头管34的前方收纳有蜂鸣器24。

图2是从驾驶员的观察点观察到的机动二轮车1的转向车把2周围的放大图。从后侧覆盖转向车把2的后侧车把盖罩5对具备速度表、燃料表的仪表装置19进行支承。在后侧车把盖罩5的靠右侧的位置配设有发动机停止开关21a、危险警示灯开关21b及发动机的起动开关(s/sw)21c。另外,在后侧车把盖罩5的靠左侧的位置配设有光轴切换开关22a、喇叭开关22b及转向信号闪光灯开关22c。

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适用如下这样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即,该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通过在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便携钥匙(参照图4)与设置于车身侧的通信装置50之间进行无线相互认证,从而许可锁定解除、发动机的起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通信机构的通信装置50具备与便携钥匙进行无线相互认证所需的发送部及接收部这两方。在仪表装置19上设置有进行相互认证系统的显示的作为车身侧显示机构的指示器19a。

上后罩7与作为第一树脂罩的下后罩40(点描部)的上端部连结,该下后罩40与低踏板12的前端部连结。在下后罩40的车宽方向中央配设有供油口盖31。在供油口盖31的上方且在上后罩7的中央安装有对购物袋等进行钩挂的折叠挂钩30。

在上后罩7的车宽方向左侧设置有收纳空间的盖29,该盖29能够通过捏手28的操作而打开。另外,在上后罩7的车宽方向右侧设置有作为锁定装置的车把锁定模块60,该车把锁定模块60包括作为主开关及车把锁定机构的操作件而发挥功能的拨码开关。通信装置50配设于车把锁定模块60的车身前方且车宽方向靠右侧的位置。

图3是车把锁定模块60周围的放大图。在车把锁定模块60的操作板61上设置有:作为主开关(m/sw)的拨码开关62,其通过转动操作来进行主电源的开闭及车把锁定的上锁开锁;所谓的跷跷板式的摆动开关63,其进行供油口盖31的打开动作及座椅14的打开动作;以及分隔板64,其防止拨码开关62的操作时的摆动开关63的误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便携钥匙与通信装置50之间的无线相互认证成立,从而能够操作拨码开关62及摆动开关63。

拨码开关62为主开关的接通(on)位置和车把锁定位置夹着主开关的断开(off)位置的共计三位置式。通常,在乘客离开机动二轮车1时,将拨码开关62设定为切断主电源的断开位置、或不仅切断主电源而且将转向车把2以转向状态保持的车把锁定位置。并且,当乘客使用便携钥匙进行上锁操作或持有便携钥匙的乘客从可通信范围离开且经过规定时间时,由螺线管驱动锁定机构而使拨码开关62及摆动开关63变得无法操作。因此,在乘客再次操作机动二轮车1时,需要使与便携钥匙之间的无线相互认证成立来解除拨码开关62及摆动开关63的锁定。

该无线相互认证通过根据从车身侧发送的请求信号而从便携钥匙侧发送响应信号来执行,但若将发送请求信号的触发开关设置于便携钥匙侧,则不容易应对将便携钥匙丢失等情况,因此优选预先将其设置于车身侧。然而,若新设置触发开关,则部件个数、成本增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对机动二轮车1的驱动源进行起动的起动开关21c兼用作发送请求信号的触发开关,由此实现结构的简化及成本减少。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丢失便携钥匙或电池消耗而无法进行无线相互认证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作为暂时对策的相互认证,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使起动开关21c也兼用作用于将相互认证系统的动作模式切换为紧急时应对模式(紧急模式)的操作件。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便携钥匙15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50的内部设置有作为车身侧控制部的cpu200。cpu200内的起动开关功能切换机构220根据相互认证系统的状况而将起动开关21c的功能切换为发动机起动开关、用于从车身侧发送请求信号的触发开关、用于将相互认证系统切换为紧急时应对模式的开关以及用于相互认证的码编号的输入开关这四个形态。在直至相互认证完成为止的期间,cpu200无法通过起动开关21c进行发动机起动。

在便携钥匙150上设置有应答开关151及遥控电源开关152。并且,当按压应答开关151时,蜂鸣器声响起,并且转向信号闪光灯闪烁,因此即使在夜间的停车场等也容易发现自家车,非常便利。另外,通过按压遥控电源开关152,能够切换便携钥匙150的电源接通/断开,能够节约便携钥匙150的蓄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便携钥匙150的不同的实施方式,考虑有设置开锁开关151及上锁开关152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便携钥匙150可以构成为,通过操作便携钥匙150的开锁开关151而能够开始无线相互认证。

在cpu200上连接有电源供给电路201、输入电路202、起动电路203、密码信号电路204、起动开关输入电路205、无线接收发送部206、转向信号闪光灯驱动电路207、蜂鸣器驱动电路208、螺线管驱动电路209及指示器驱动电路210。

从12v的车载蓄电池经由熔断器100向电源供给电路201供给电源。在输入电路202上连接有用于使相互认证系统的动作模式向图5所示的注册模式f3转变的注册模式开关101和由拨码开关构成的主开关62。在起动电路203上串联连接有主开关62及前后的制动器开关102、103,从而能够将制动器操作添加到发动机的起动条件中。

起动电路203及密码信号电路204与进行发动机的燃料喷射及点火控制的fi-ecu104连接,原则上,若不是注册于cpu200的正规的便携钥匙150,则即使满足其他条件,发动机也不起动。

在向前后的转向信号闪光灯光源106供给电力的转向信号闪光灯驱动电路207上并联连接有转向信号闪光灯开关22c(参照图2)。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转向信号闪光灯驱动电路207的功能,除了在主开关62接通的情况下根据转向信号闪光灯开关22c的操作而向前后的转向信号闪光灯光源106供给电力以外,还可以作为通过便携钥匙150的操作而成为上锁状态的情况等的报告机构,来附加即使在主开关62断开的情况下也向转向信号闪光灯光源106供给电力这样的动作形态。

蜂鸣器驱动电路208向作为无线相互认证成立的情况等的报告机构的蜂鸣器24供给电力。

螺线管驱动电路209根据各种条件而对内置于车把锁定模块60的螺线管107进行驱动,来许可或禁止主开关(拨码开关)62及摆动开关63的动作。另外,指示器驱动电路210通过使设置于仪表装置19的指示器19a发光,来向乘客报告相互认证系统的工作状态。

图5是相互认证系统的各工作模式下的状态转变图。在图中的转变条件的记载中,将拨码开关62表示为m/sw(主开关),将起动开关21c表示为s/sw。

在使按压式开关即s/sw接通时,若m/sw接通且至少前后任一个制动器开关102、103接通(条件1),则向行驶中模式f1转变。行驶中模式f1与在无线相互认证的成立后使发动机起动的情况、在行驶中操作了s/sw的状态对应。

在使s/sw接通时,若m/sw断开且无线相互认证成立(条件2),则向认证完成模式f5转变。在认证完成模式f5下,拨码开关(m/sw)62及摆动开关63的锁定被解除。

在认证完成模式f5下若使m/sw接通(条件5),则向发动机可起动模式f7转变。在发动机可起动模式f7下,若使s/sw接通,则发动机起动,另一方面,若m/sw断开且上锁条件成立(条件15),则向待机模式f2转变。该上锁条件为乘客使用便携钥匙进行上锁操作、或者便携钥匙150从通信范围离开并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

另外,在使s/sw接通时,若因主开关断开且便携钥匙150的丢失等而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条件3),则向待机模式f2转变。在待机模式f2下,维持拨码开关(m/sw)62及摆动开关63的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在行驶中模式f1下若m/sw断开且上锁条件成立(条件6),则向待机模式f2转变。

并且,在待机模式f2下若使s/sw接通4秒以上(条件10),则向紧急模式f4转变。紧急模式f4是接受用于进行不使用无线通信的紧急时的相互认证的码编号的模式。

在紧急模式f4下若结束条件成立(条件11),则返回待机模式f2,在相互认证成立(条件4)的情况下,向认证完成模式f5转变。在紧急模式f4的结束条件中设定有(1)通过码编号输入而认证成立、(2)向紧急模式f4转变后在5秒以内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接通操作、(3)在码编号输入前使起动开关接通2秒以上、(4)在码编号输入失败后指示器闪烁完成或使起动开关接通2秒以上等。

注册模式f3及设定模式f6是分别与特殊的用途对应的模式。注册模式f3是新注册与车辆对应的便携钥匙的模式,主要在工厂、销售店等适用。在待机模式f2下若使注册模式开关101接通,则向注册模式f3转变。在注册模式f3下,通过规定操作来进行便携钥匙的新注册,通过m/sw断开且注册模式开关断开的结束条件成立(条件13)而返回待机模式f2。

另一方面,设定模式f6是在存在注册完的便携钥匙的状态下进一步追加设定具有其他码编号的便携钥匙的模式。在认证完成模式f5下若使s/sw接通4秒以上(条件7),则向设定模式f6转变。在设定模式f6下,通过规定操作来进行便携钥匙的追加注册,通过m/sw接通(条件8)而向发动机可起动模式f7转变,并且通过结束条件成立(条件9)而向待机模式f2返回。在设定模式f6的结束条件中设定有(1)向设定模式f6转变后在5秒以内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接通操作、(2)在码编号输入时使起动开关接通2秒以上等。

本实施方式的相互认证系统的特征在于,通过操作起动开关21c而开始无线相互认证、在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起动开关21c的操作而向紧急模式f4转变、以及能够通过起动开关21c执行紧急模式f4下的码编号的输入。以下,参照图6~10的时间图,来说明相互认证系统的各种动作形态。

图6是表示从无线相互认证的成立到主开关62的接通的流程的时间图。在图6~10中,从上方起示出了起动开关(起动sw)21c、主开关(主sw)62、lf信号即来自车身侧的请求信号、uhf信号即来自便携钥匙150侧的响应信号、指示器19a、螺线管107及蜂鸣器24的开闭状态。

在图6的时刻t=0,主开关断开且处于未进行便携钥匙150与cpu200之间的相互认证的状态。在时刻t1操作起动开关时,从车身侧的无线接收发送部206发送请求信号。在时刻t2根据该请求信号而发送响应信号,在时刻t3无线相互认证成立。在该时刻t3,进行指示器的点亮、基于螺线管的接通的锁定解除、基于蜂鸣器24的报告。基于蜂鸣器24的报告通过反复进行规定时间ta(例如0.35秒)的接通和规定时间tb(例如0.35秒)的断开来执行。

在时刻t5,识别出无线相互认证的成立的乘客将主开关切换为接通,从而成为能够起动发动机的状态。指示器的点亮在从主开关接通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t1(例如2秒)的时刻t6切换为熄灭。另外,在主开关接通后,在时刻t7再次发送请求信号,而这是为了设定成在主开关接通的期间每隔第二规定时间t2(例如30秒)反复进行无线相互认证。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在行驶中便携钥匙150掉落而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通过指示器来报告等对策。

图7是表示从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到基于码编号的输入的相互认证成立的流程的时间图。在时刻t10,根据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后指示器及蜂鸣器不工作且也无法操作主开关的情况而识别出无线相互认证的不成立的乘客开始长按起动开关,以便将相互认证系统向紧急模式f4切换。

在从时刻t10起经过了第三规定时间t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秒)的时刻t11,开始指示器的闪烁,以便报告从待机模式f2切换为紧急模式f4(参照图5)的情况。

在时刻t12,识别出已切换为紧急模式f4而操作起动开关,以便将具有输入码编号的意愿的情况向cpu200输入。与此对应,cpu200使蜂鸣器接通极短的第五规定时间t5的时间,以便将码编号的输入准备齐备的情况向乘客报告。

在本实施方式中,码编号的输入也通过起动开关来进行。起动开关功能切换机构220(参照图4)以如下方式进行切换:根据时刻t12的起动开关的接通动作,将来自起动开关的接通信号作为码编号的输入信号来识别。

本实施方式的码编号为由0、1、2构成的多位(例如9位)的数字。基本上,在输入1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使起动开关接通1次,在输入2的情况下接通2次,在0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不操作起动开关,由此输入码编号,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号码输入容易而适用以下这样的设定。

首先,根据时刻t12的起动开关的接通动作,开始规定时间t6(例如5秒)的递减计数计时器的计时。在此,若直至经过规定时间t6为止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则第1位的码编号被识别为“0”,但在图7的例子中,在从时刻t12起经过了时间t4的时刻t13,进行了用于码编号输入的最初的起动开关操作。

每当为了输入码编号而存在起动开关操作时,cpu200设定规定时间t6。详细而言,若在经过规定时间t6之前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则在该时刻设定作为延长时间的规定时间t6,若在该延长时间中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则将码编号识别为“1”,若在延长时间中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则将码编号识别为“2”。

在图7的例子中,虽然根据在时刻t13进行的起动开关的操作来设定作为延长时间的规定时间t6,但是由于直至经过该延长时间的时刻t14为止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因此将码编号识别为“1”,并且使指示器熄灭,以便报告识别出第1位而能够输入第2位。

在时刻t14开始的指示器的熄灭时间设定为短的时间(例如0.3秒),在时刻t14-1,设定第2位的输入操作所涉及的规定时间t6。在该图的例子中,在从时刻t14-1到经过规定时间t6的时刻t15为止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因此不设定延长时间,将第2位的码编号识别为“0”,并且在时刻t15使指示器熄灭,以便促使第3位的输入。根据上述那样的规定时间t6的设定,每当为了输入码编号而按压起动开关时都新设定规定时间,因此能够使输入时间产生富余,从而使码编号的输入操作变得容易。

在时刻t15之后,与第1位、第2位同样地顺次输入直至第8位的码编号,在时刻t16执行第9位的输入。在时刻t17,使指示器熄灭短时间(例如0.3秒),以便报告码编号的输入完成。

然后,当通过输入的码编号而相互认证成立时,cpu200在时刻t18除了使指示器点亮以外,还使螺线管107接通,并且使蜂鸣器24连续两次短时间工作来向乘客报告。在时刻t19,识别出基于码编号的输入的相互认证成立的情况的乘客使主开关接通,指示器在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20熄灭。

通过时刻t19的主开关的接通,相互认证系统的动作模式向发动机可起动模式f7(参照图5)转变,因此通过使起动开关接通来使发动机起动。然而,在该时间图中,示出了在时刻t17的相互认证的成立后,在时刻t19即便使主开关接通也不使发动机起动,并在时刻t21使主开关断开的情况的流程。

当在时刻t21主开关成为断开时,与此对应而指示器成为接通。若识别出该指示器的点亮的乘客在时刻t22开始长按起动开关,则在经过第八规定时间t8(例如2秒)的时刻t23,从发动机可起动模式f7向待机模式f2转变,并且进行基于转向信号闪光灯光源及蜂鸣器的报告。

图8是表示从紧急模式f4向待机模式f2返回的流程的时间图。如图5的说明所示,若在紧急模式f4下结束条件成立,则返回待机模式f2,但在该时间图中,示出了结束条件中的从转变到紧急模式f4起在5秒以内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而结束条件成立的情况。

在时刻t20,识别出无线相互认证的不成立的乘客开始长按起动开关,以便将相互认证系统向紧急模式f4切换。在从时刻t20起经过第九规定时间t9(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秒)的时刻t21,开始指示器的闪烁,以便报告已从待机模式f2切换到紧急模式f4的情况。

并且,在该时间图中,从时刻t21直至经过第十规定时间t10(例如5秒)的时刻t22为止不存在起动开关的操作,因此不向码编号的输入接受状态转变,从紧急模式f4向待机模式f2转变。

图9是表示从认证完成模式f5向待机模式f2返回的流程的时间图。直至时刻t21使主开关断开为止的流程与图7的时间图相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在图7的时间图中,在时刻t21使主开关断开之后,根据乘客的意愿而对起动开关进行操作,从而从发动机可起动模式f7向待机模式f2转变,与此相对,在该时间图中,在时刻t21使主开关断开之后,即使在直接放置的情况下也自动地向待机模式f2转变。详细而言,cpu200在时刻t21使主开关62断开之后,在经过第十一规定时间t11(例如6分钟)的时刻t24,从发动机可起动模式f7向待机模式f2转变,并且进行基于转向信号闪光灯光源及蜂鸣器的报告。

图10是表示因基于码编号的输入的相互认证的不成立而向待机模式f2返回的流程的时间图。在时刻t16输入第9位的码编号,且在时刻t17使指示器熄灭短时间(例如0.3秒)以便报告码编号的输入完成为止的流程与图7的时间图相同。

在该时间图中,在时刻t25因码编号的输入错误等而相互认证变得不成立,从时刻t25起开始基于指示器的闪烁的报告。cpu200在反复进行三次与从时刻t25到时刻t26为止的时间相同的第十二规定时间t12(例如1秒)的熄灭及点亮的时刻t27,进行基于蜂鸣器的报告,并且使相互认证系统从紧急模式f4向待机模式f2转变。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当与起动开关21c的操作对应而开始的无线相互认证成立时,通过指示器19a来报告无线相互认证成立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在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状态下起动开关21c被持续操作第三规定时间t3的期间时,使相互认证系统的动作模式向能够进行与无线相互认证不同的相互认证的紧急模式f4转变,并且通过指示器19a来报告转变到紧急模式f4的情况,因此能够通过单一的开关执行无线相互认证的开始指示、在无线相互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向紧急模式f4转变的指示。由此,不用设置向紧急模式f4转变的专用的开关、机构等,能够避免部件个数的增加、机构的复杂化而减少成本。另外,通过指示器19a能够确认无线相互认证的成立状态及向紧急模式f4转变的转变状态,因此能够得到容易操作且方便用户的相互认证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相互认证系统的动作模式的形式、各动作模式间的转变条件、车把锁定模块的结构、形式、cpu的形态等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时间图所示的各种时间设定、转向信号闪光灯、蜂鸣器等报告机构的驱动形态等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作为车身侧显示机构的指示器除了为led光源以外,还可以为液晶画面中的显示等。另外,车辆的驱动源也可以是马达。在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通过在主开关接通后按压起动开关而成为可行驶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码编号输入的相互认证中,若使码编号包含多个数字“0”,则能够容易使位数增加而提高防盗性,且同时使码输入的操作容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车把锁定机构为通过使拨码开关转动来使车把锁定销突出的机械式的情况作为前提,但也可以使其为螺线管驱动。在使车把锁定销为螺线管驱动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例如伴随基于码编号输入的相互认证的完成而自动地解除车把锁定,并且作为发动机可起动状态,不转动拨码开关就能够起动发动机。而且,也可以构成为,伴随基于码编号输入的相互认证的完成而解除车把锁定,并且作为发动机可起动状态,通过进行制动器操作并同时操作起动开关,从而能够进行发动机起动。本发明的车辆的相互认证系统不限定于机动二轮车,能够适用于跨骑型的三/四轮车等各种车辆等。另外,本系统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单一操作开关来完成相互承认,因此操作性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