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089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发属于汽车混合动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两大主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这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由于技术原因,短期内难以普及,因此作为过渡产品的混合动力车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大部分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采用行星机构作为功率分流装置,然而大部分行星机构有结构复杂,离合器太多,不同轴等缺点,实用性弱,发动机功率也不能充分发挥。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所述第一行星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行星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且垂直设置,所述大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均与所述大锥齿轮连接,所述小锥齿轮与所述大锥齿轮啮合设置,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离合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小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设有一离合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一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电机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发电电动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电机设有制动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离合器为超越离合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机构前后运动可分离,在车辆行驶或停止状态下均可独立发电,发动机停止状态下不会因车辆行驶“反拖”发动机,具有效率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发动机1,差速器2,第一行星轮21,第二行星轮22,第一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4,小锥齿轮25,大锥齿轮26,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第三电机5,离合器6,电池组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和差速器2,差速器2包括第一行星轮21、第二行星轮22、第一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4、小锥齿轮25和大锥齿轮26,第一行星轮21分别与第一太阳轮23和第二太阳轮24啮合且垂直设置,第二行星轮22分别与第一太阳轮23和第二太阳轮24啮合且垂直设置,大锥齿轮26与第一太阳轮23和第二太阳轮24同轴线设置,第一行星轮21、第二行星轮22均与大锥齿轮26连接,小锥齿轮25与大锥齿轮26啮合设置,还包括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第三电机5和离合器6,发动机1与第一太阳轮23连接,第二电机4与小锥齿轮25连接,第三电机5与第二太阳轮24连接,发动机1与第一太阳轮23之间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与发动机1之间设有一离合器6。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还包括一电池组7,电池组7分别与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和第三电机5连接,第一电机3分别与第二电机4、第三电机5连接;第一电机3为发电机,第二电机4为发电电动机。第一电机3可往电池组7储存能量,也可以向第二电机4和第三电机5传送能量;第二电机4作为发电机时,也可向电池组7储存能量;第二电机4和第三电机5工作时,电池组7均可向其提供能量。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第二电机4设有制动装置。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离合器6为超越离合器。

本发利用差速器前后可实现不同转速的特点,将机构的前后运动分离;当离合器6断开,第三电机5工作时,机构实现运动的同时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4可作为发电机将能量储存在电池组7;当离合器6闭合,发动机1工作时,发动机1提供动力的同时,第一电机3可实现发电功能;当发动机1或第三电机5工作时,第二电机4可储存能量;在车辆行驶或停止两种状态下机构均可独立发电;发动机1停止状态下不会因车辆行驶“反拖”发动机1;车辆在重负荷状态下起步,发动机1、第二电机4、第三电机5可同时亦可分别提供动力,可实现动力并联与无级变速。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靠差速器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差速器,差速器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离合器,发动机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二电机与小锥齿轮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二太阳轮连接,发动机与第一太阳轮之间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发动机之间设有一离合器。本发机构前后运动可分离,在车辆行驶或停止状态下均可独立发电,发动机停止状态下不会因车辆行驶“反拖”发动机,具有效率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奇;王建明;刘伟华;邢晓明;宋任波;敖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6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