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4317发布日期:2019-01-05 11:0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车辆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具体是,将座椅在导轨上锁住,使其不在座椅导轨上移动的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座椅导轨用于将座椅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包括固定在室内地面的固定导轨、沿着固定导轨向车辆前后方向移动且结合汽车坐垫的移动导轨。

该座椅导轨还具备锁闭装置,用于将移动导轨暂时固定在固定导轨上。该锁闭装置是乘坐人员坐在座椅时方便乘坐人员将座椅向前后方移动,然后到适当位置时将座椅固定在座椅导轨上。

所述的现有座椅导轨锁闭装置包括:固定在移动导轨上的锁定导向器;固定在锁定导向器两端部的铰链托架;可上下移动地结合于锁闭导向器,并锁在固定导轨上的锁件;使锁件垂直运行的锁杆;使锁件在锁定导向器上可上下移动并防止锁件脱离的结合托架;提供将锁件向下侧加压的弹力的锁定弹簧。

锁定导向器为u字状,其中央部具备槽部,上端两端部弯曲并固定在移动导轨的底面,下部形成使锁件向下侧凸出的贯穿孔。

铰链托架组成一对,与锁闭导向器两端部下侧结合的同时固定在移动导轨底面,有铰链部向锁定导向器的相反侧凸出形成。

锁件是可移动地结合在锁定导向器的中央部槽状部,下端部凸出形成有多个锁定楔形部,并通过锁定导向器的贯穿孔,向锁定导向器的下侧凸出后被夹在固定导轨的锁定孔。锁件的侧面上形成有锁定弹簧的端部被卡住的卡合楔形部。

锁杆与固定在锁定导向器一端部的铰链托架的铰链部铰接,并连接于锁件,使锁件上下往复移动。

结合托架是为了防止与锁定导向器的槽状部结合的锁件脱离而结合在槽状部,两侧面贯通使锁件的侧面部向外露出。

锁定弹簧固定在铰链托架上,弹性支撑锁件,并将锁件向下方加压。

所述的现有座椅导轨锁闭装置是锁定弹簧被由结合托架的侧面部向外露出的锁件的卡合楔形部卡住而使锁的侧面部受到弹性支撑。

此时锁定弹簧的端部从锁件的卡合楔形部脱离,导致锁闭装置的运行变得不稳定,用于锁闭的配件数量过多而增加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其可以减少用于锁闭的配件数量,结构上可以防止加压锁件的弹性部件脱离,使座椅导轨的锁闭运行可以变得稳定,节省产品成本。

【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锁定导向器,其结合于移动导轨的底面;锁件,其可垂直移动地配置在移动导轨和锁定导向器之间,且贯穿锁定导向器并夹在固定导轨的锁闭孔而发挥锁闭作用的锁闭楔形部形成在其下端;导向托架,其引导锁件在锁定导向器中垂直移动时不脱离;锁杆,其可旋转地结合于锁定导向器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将锁件向上侧移动,进而释放被锁闭在固定导轨的锁件;锁定弹簧,其结合于锁杆被铰接固定的锁定导向器的两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将锁件用弹性支撑在锁定导向器上。

优选地,锁定导向器是,为了被固定在移动导轨的底面,锁定导向器的两端部向上侧弯曲后重新水平弯曲而形成固定部,锁定导向器中央形成有使所述锁件被可移动地设置的槽部,锁定导向器形成有由所述固定部延长并使所述锁杆被铰接固定的铰链部。

优选地,所述锁定导向器的槽部底面形成有贯穿孔,其使槽部具备的锁件的锁闭楔形部穿进并向下侧凸出,所述锁定导向器的槽部底面的两侧边缘部分有一卡合坎向上方凸出形成,用来防止夹在槽部结合的导向托架脱离。

优选地,锁件的两侧面上凸出形成有卡合楔形部,进而使锁杆的端部被卡在锁件的下侧,锁定弹簧的端部被卡在锁件的上侧。

优选地,锁定弹簧是,锁定导向器的两侧铰链部中与锁杆被固定的相反侧铰链部铰接的结合部的一侧端部被卷绕形成环状,具备所述结合部向锁定导向器的槽部侧延长被锁定导向器的固定部支撑的支撑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现有的将锁杆铰接固定的独立铰链部件与锁定导向器成为一体,减少配件数量,进一步减轻产品重量,且节省产品成本;

锁件通过导向托架收容至锁定导向器的槽部,将锁件弹性支撑的锁定弹簧的端部被导向托架的侧面部内侧支撑,进而在锁闭装置运行时防止锁定弹簧从锁件上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图1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示图1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被锁闭状态的正视图;

图4是图示图1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的锁闭被释放状态的正视图。

【符号说明】

100:座椅导轨锁闭装置;

110:锁定导向器;

111:固定部;112:贯穿孔;

113:铰链部;114:卡合坎;

120:锁件;

121:锁闭楔形部;122:卡合楔形部;

130:导向托架;

131:侧面部;132:贯穿孔;

140:锁杆;

150:锁定弹簧;

151:结合部;152: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此过程中,附图中图示的线厚或构件的大小等是为了说明上更加明确和便利会有所夸张,且下述用语是根据本发明中的功能进行定义,与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使用惯例有些差异,因此须以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为基础对这些用语进行定义。

图1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示图1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示图1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被锁闭状态的正视图,图4是图示图1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的锁闭被释放状态的正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100是与在固定导轨上移动的移动导轨结合,用于将移动导轨临时固定在固定导轨上,其组成包括:与移动导轨结合的锁定导向器;与锁定导向器110和移动导轨垂直移动并卡在固定导轨上发挥锁闭作用的锁件120;防止锁件120从锁定导向器110脱离的导向托架130;可旋转地结合于锁定导向器110而使锁件120运行的锁杆140;将锁杆140弹性支撑的锁定弹簧150。

首先,固定导轨被固定在车辆底面上,移动导轨是固定在座椅上。移动导轨可移动地结合在固定导轨的上侧,并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上的座椅导轨锁闭装置被临时固定在固定导轨上。固定导轨上形成多个锁闭孔,用于通过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将移动导轨锁住。

锁定导向器110是固定在移动导轨的底面,是一定长度的板件被弯曲多次,并以中央部的一定长度为准,两侧部向上侧垂直弯曲后,两端重新被水平弯曲形成。

然后锁定导向器110是两端上形成有紧贴移动导轨的底面并通过其它拧紧部件固定的固定部111。锁定导向器110的中央部上形成槽部,使锁件120被可移动地结合。

锁定导向器110的槽部底面形成使锁件120的下端被夹住后向下侧凸出的贯穿孔112。就是说,后述的锁件120的下端上形成的锁闭楔形部121通过贯穿孔112向锁定导向器110的下侧凸出并被夹在固定导轨上形成的锁闭孔上。

锁定导向器110的两侧具备的固定部111的末端分别凸出形成铰链部113。铰链部113上形成铰链销被夹进的铰链孔,用于后述的锁杆140被铰接固定,并将后述的锁定弹簧150固定住。

锁定导向器110的槽部底面两侧部上凸出形成一卡合坎114,该卡合坎114可防止夹在槽部结合的导向托架130从槽部脱离。

锁件120是一定长度的板状部件竖立的状态下上端形成环状。锁件120的下端上形成夹在锁定导向器110的贯穿孔112并夹在上方而向锁定导向器110的下侧凸出的多个锁闭楔形部121。

锁件120的侧面上凸出形成有锁杆140的一端部和锁定弹簧150的端部被卡住的卡合楔形部122。就是说,锁杆140的一端部被卡在锁件120之卡合楔形部122的下侧,锁定弹簧150的端部被卡在卡合楔形部122的上侧而被支撑。

导向托架130与锁定导向器110的槽部结合,在收容于锁定导向器110槽部的锁件120上下移动时可以防止其脱离槽部。该导向托架130是夹在槽部结合,呈下部开口的箱形而将槽部的两侧部和上部盖住。导向托架130的两侧面部131卡在锁定导向器110之卡合坎114内侧而防止在槽部向侧面方向脱离。

导向托架130的上面形成有贯穿孔132,锁件120的上端穿进所述贯穿孔132并向上方凸出。

锁杆140是中央部在锁定导向器110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上通过铰链销被铰接固定,并与乘坐人员要调节座椅位置时操作的操作杆(无图示)联动。在此与操作杆的联动结构是省略说明。

锁杆140是一端部弯曲成“l”形态,可与乘坐人员操作的操作杆联动。锁杆140的另一端部通过锁定导向器110的固定部111下侧延长至锁定导向器110的槽部,进而触及锁件120侧面上形成的卡合楔形部122的下侧。

然后乘坐人员操作操作杆时,锁杆140与操作杆联动,并以被铰接固定在锁定导向器上的部分为中心转动时,与操作杆联动而一端部下降,然后卡在锁件120卡合楔形部下侧的另一端部上升将锁件120向上侧抬起。此时锁件120的锁闭楔形部121从固定导轨的锁闭孔脱离,进而释放座椅导轨的锁闭状态。

锁定弹簧150是被铰接固定在锁杆140被铰接固定的锁定导向器110的相反侧端部(另一端部),将锁件120弹性支撑,通过弹力将锁件120向下侧加压。

锁定弹簧150是一端部通过铰链销结合于锁定导向器110的另一端部,另一端部被扣在锁件120的卡合楔形部122的上方。就是说,锁定弹簧150另一端部被固定在锁定导向器110的铰链部113以后,一端部进入锁定导向器110的槽部,使锁件120的卡合楔形部122被卡在上方。

锁定弹簧150是在与锁定导向器110的另一端部用铰链销结合的一端部上有结合部151被卷绕形成。锁定弹簧150具备由铰链部113向锁件120侧延长并受到锁定导向器110的另一侧固定部111底面支撑的支撑部152。

就是说,锁定弹簧150的支撑部152是,用户操作操作杆时,锁杆140联动转动着将锁件120向上侧抬起时,为了使将锁件120向下侧加压的锁定弹簧150上产生向下侧加压的弹力,使锁定弹簧150的结合部151支撑在锁定导向器110上。

下面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导轨的锁闭装置所具作用。

首先,车辆上乘坐人员坐到座椅以后,如果觉得座椅的位置不方便,则会重新调节座椅的位置。此时乘坐人员会操作座椅下部或侧部等座椅周边的操作杆。此时座椅导轨锁闭装置处于锁闭状态即移动导轨固定在固定导轨上的状态,锁件120的锁闭楔形部121会夹在固定导轨的锁闭孔上。

乘坐人员操作操作杆以后,锁杆140通过该操作杆联动。就是说,锁杆140在锁定导向器110的一端部的铰链部113以中央部为中心旋转。

此时与操作杆联动的锁杆140的端部下降,相反侧端部在底下将锁件120的卡合楔形部122向上方加压,进而将锁件120抬起。然后夹在固定导轨锁闭孔里的锁件120的锁闭楔形部121脱离而释放座椅导轨锁闭装置100的锁闭状态。

与此同时,在上方将锁件120的卡合楔形部122弹性支撑的锁定弹簧150上发生将锁件120向下侧加压的弹力。

然后乘坐人员将座椅向车辆前方拉或向后推而定位,然后放下操作杆停止操作。

这样,锁件120通过将锁件120向下侧加压的锁定弹簧150的弹力向下侧移动,使锁闭楔形部121夹在固定导轨的锁闭孔而使座椅导轨锁闭装置100被锁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