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及试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42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及试制车。



背景技术:

汽车灯具是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汽车的量产阶段和试制阶段,整车厂商会选用不同材料的汽车灯具供上述对应阶段的汽车使用,例如,在汽车量产阶段时为了保证汽车灯具的使用性能及质量,一般会选用铝模具加工出的灯壳供量产车使用;而在汽车试制阶段为了缩短加工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一般会选用硅胶模具加工出的灯壳供试制车使用。

一般来说,硅胶模具对材料的流动性要求较高,而流动性高的材料耐温性能又较差,当把使用硅胶模具加工出的灯壳安装在试制车的大灯上使用时,长时间开启大灯产生的热量会使上述灯壳融化变形,进而影响试制车展示的美观性。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整车厂商在将试制车展示时,通常会采取控制车灯开启时间的方式,使车灯在开启一定的时间后关闭冷却,以避免灯壳融化变形,例如,通过车灯控制器每间隔10分钟手动重启一次车灯。

可见,通过手动控制车灯开启时间的方式使车灯关闭冷却,可能会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而使车灯开启时间过长,导致灯壳融化变形的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及试制车,能够自动控制试制车的车灯组件单元的开启时间,避免车灯组件单元长时间开启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其灯壳融化变形的情况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控制单元、车灯开关单元和车灯组件单元,所述车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车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车灯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灯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车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车灯组件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车灯开关单元输出灯光控制信号分别至所述车灯组件单元和所述车灯控制单元,所述车灯组件单元接收所述灯光控制信号,并保持开启状态;

所述车灯控制单元包括定时启动器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串联在所述车载电源和车灯开关之间,所述定时启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车灯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定时启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定时启动器接收所述灯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间歇式导通。

优选的,所述车灯组件单元包括外部车灯和内部车灯;其中,所述外部车灯为大灯、位置灯、雾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内部车灯为氛围灯、车内照明灯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车灯开关单元包括手动开关和信号选择器,所述手动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手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选择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外部车灯和所述内部车灯连接;

所述信号选择器根据所述手动开关的调节输出对应的灯光控制信号,所述灯光控制信号包括外部灯光信号和内部灯光信号,所述外部灯光信号用于控制外部车灯的开启,所述内部灯光信号用于控制内部车灯的开启。

较佳的,所述定时启动器内设有选通电路,所述选通电路接收到外部灯光信号时间歇式导通,同时对应的输出间歇式继电器导通信号;所述选通电路接收到内部灯光信号时连续性导通,同时对应的输出连续性继电器导通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电路保险丝和外扩按键,所述电路保险丝设在所述继电器和所述车载电源之间,所述外扩按键与所述电路保险丝并联连接;

所述外扩按键用于强制控制所述继电器为导通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外部车灯和/或所述内部车灯对应开启或闭合状态的BCM控制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中,通过在车载电源与车灯开关单元之间串联一车灯控制单元,并将车灯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车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车灯组件单元连接,这样,当车灯开关单元输出灯光控制信号时,与其连接的车灯控制单元和车灯组件单元能够同时接收到上述灯光控制信号,其中,车灯组件单元接收到灯光控制信号时保持开启状态,而由于车灯控制单元又包括定时启动器和继电器,本实用新型将继电器串联在车载电源和车灯开关之间,定时启动器设置在车灯开关单元和继电器之间,使得定时启动器接收上述灯光控制信号,并控制继电器间歇式导通;可见,当继电器间歇式导通时,处于开启状态的车灯组件单元与车载电源能够形成导通回路,使车灯组件单元间歇式的通电点亮。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定时启动器和继电器的设置,能够自动控制试制车的车灯组件单元的开启时间,使车灯组件单元间歇式被点亮,从而避免了车灯组件单元由于长期处于点亮状态,造成车灯组件单元温度过高,导致灯壳融化变形的情况发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与现有技术通过在车灯组件单元设置温度传感器感测来实现对车灯组件单元的间歇式点亮控制,一方面能够减少车灯组件单元的内部布线,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试制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试制车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中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车灯控制单元, 11-定时启动器;

12-继电器, 2-车灯开关单元;

21-手动开关, 22-信号选择器;

3-车灯组件单元, 31-外部车灯;

32-内部车灯, 4-车载电源;

5-BCM控制单元, 6-电路保险丝;

7-外扩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控制单元1、车灯开关单元2和车灯组件单元3,车灯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4连接,车灯控制单元1的输出端与车灯开关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车灯开关单元2的输出端分别与车灯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和车灯组件单元3连接;其中,

车灯开关单元2输出灯光控制信号分别至车灯组件单元3和车灯控制单元1,车灯组件单元3接收灯光控制信号,并保持开启状态;

车灯控制单元1包括定时启动器11和继电器12,继电器12串联在车载电源4和车灯开关单元2之间,定时启动器11的输入端与车灯开关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启动器11的输出端与继电器12的输入端连接;

定时启动器11接收灯光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12间歇式导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中,通过在车载电源4与车灯开关单元2之间串联一车灯控制单元1,并将车灯开关单元2的输出端分别与车灯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和车灯组件单元3连接,这样,当车灯开关单元2输出灯光控制信号时,与其连接的车灯控制单元1和车灯组件单元3能够同时接收到上述灯光控制信号,其中,车灯组件单元3接收到灯光控制信号时保持开启状态,而由于车灯控制单元1又包括定时启动器11和继电器12,本实施例将继电器12串联在车载电源4和车灯开关单元2之间,定时启动器11设置在车灯开关单元2和继电器12之间,使得定时启动器11接收上述灯光控制信号,并控制继电器12间歇式导通;可见,当继电器12间歇式导通时,处于开启状态的车灯组件单元3与车载电源4能够形成导通回路,使车灯组件单元3间歇式的通电点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定时启动器11和继电器12的设置,能够自动控制试制车的车灯组件单元3的开启时间,使车灯组件单元3间歇式被点亮,从而避免了车灯组件单元3由于长期处于点亮状态,造成车灯组件单元3温度过高,导致灯壳融化变形的情况发生。

另外,本实施例相比较与现有技术通过在车灯组件单元3设置温度传感器感测来实现对车灯组件单元3的间歇式点亮控制,一方面能够减少车灯组件单元3的内部布线,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的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车灯组件单元3被间歇式点亮的时间可调,其中,相邻两次车灯组件单元3被点亮的间隔时间为Δt1,每次点亮的持续时间为Δt2,在具体实施时,Δt1和Δt2可以设置成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而考虑到硅胶模具加工出的灯壳耐热性较差,一般来说大灯开启15分钟产生的热量即可将其软化,因此,为了确保硅胶模具加工出的灯壳的美观性,避免其融化变形,示例性的,可将Δt1和Δt2设置为相等,且均为10分钟。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1,上述实施例中的车灯开关单元2包括手动开关21和信号选择器22,手动开关21的输入端与继电器12的输出端连接,手动开关21的输出端与信号选择器2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选择器22的输出端分别与外部车灯31和内部车灯32连接;

信号选择器22根据手动开关21的调节输出对应的灯光控制信号,灯光控制信号包括外部灯光信号和内部灯光信号,外部灯光信号用于控制外部车灯31的开启,内部灯光信号用于控制内部车灯32的开启。

进一步的,车灯组件单元3包括外部车灯31和内部车灯32;其中,外部车灯31为大灯、位置灯、雾灯中的一种或多种,内部车灯32为氛围灯、车内照明灯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通过手动开关21选择开启外部车灯31、开启内部车灯32、关闭车灯中的任一种,使得信号选择器22根据手动开关21选择的车灯开启类型,对应的输出外部灯光信号、内部灯光信号或者无灯光信号,即利用外部灯光信号控制外部车灯31的开启、内部灯光信号控制内部车灯32的开启、无灯光信号输出时则同时关闭外部车灯31和内部车灯32。示例性的,信号选择器22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具有信号选择输出功能的电路或器件,本实施例不对信号选择器22的类型和结构进行限定,例如,选用PRG-6004系列信号选择器。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本实施例在手动开关21和车灯组件单元3之间设置信号选择器22,通过信号选择器22控制车灯组件单元3的点亮能够保证电流输出的稳定性,避免手动开关21因接触不良导致车灯组件单元3点亮闪烁的情况发生,提高车灯组件单元3点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请接着参阅图1,上述实施例中的定时启动器11内设有选通电路,选通电路接收到外部灯光信号时间歇式导通,对应的输出间歇式继电器导通信号;选通电路接收到内部灯光信号时连续性导通,对应的输出连续性继电器导通信号。

本实施例在定时启动器11内设置选通电路,并将选通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选择器22的输出端连接,选通电路的输出端与定时启动器11的输入端连接,这样当信号选择器22输出外部灯光信号时,选通电路通过定时启动器11的控制即可实现间歇式的导通,使得继电器12能够根据定时启动器11输出的间歇式继电器导通信号,实现外部车灯31的间歇式点亮,避免了外部车灯31长期处于点亮状态造成外部车灯31温度过高,导致灯壳融化变形的情况发生。相反的,由于试制车的内部车灯32功率较小,产生的热量不高且不会对灯壳造成融化变形,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无需控制其点亮时间,因此,当信号选择器22输出内部灯光信号时,选通电路通过定时启动器11的控制可实现连续性导通,使得继电器12根据定时启动器11输出的连续性继电器导通信号,实现内部车灯32的连续性点亮。可见,通过选通电路的设置,实现了内部车灯32和外部车灯31区别控制,提高了车灯控制方式的多样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定时启动器11可以为单片机或者其他具有定时启动功能的控制电路,当定时启动器11为单片机时,可实现外部车灯31灯光控制时间的计数衰减功能,例如,当设置的车灯安全打开时间为T(车灯连续点亮的安全总时间),首次车灯点亮的时间为T1,车灯熄灭时间为T2,车灯熄灭后可再次点亮的时间为T3,此时,需满足以下条件:

当T1<T2时,T3=T;

当T1≥T2时,T3=T-T1+T2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具有计数衰减功能的单片机,能够自动计算外部车灯31的安全点亮时间,使外部车灯31在安全点亮的时间范围内,自动控制其再次点亮的时间,减少了工作人员手动控制的劳动强度。

需要补充的是,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还包括电路保险丝6和外扩按键7,电路保险丝6设在继电器12和车载电源4之间,外扩按键7与电路保险丝6并联连接;外扩按键7用于强制控制继电器12为连续性导通状态。

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控制外部车灯31和/或内部车灯32对应开启或闭合状态的BCM控制单元5。

具体实施时,通过保险丝的设置能够对整个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而通过外扩按键7的设置,可在特殊情况下,手动强制控制继电器12为连续性导通状态,从而使外部车灯31在短时间内被强制点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选通电路、定时启动器11、继电器12和外扩按键7的功能均为现有器件或逻辑电路能够实现的,本实施例只是对其中各个器件的应用和连接关系进行了改进,而并未对其中各个器件和逻辑电路的功能进行任何改进。而对于上述选通电路、定时启动器11、继电器12和外扩按键7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试制车,该试制车包括如实施例一中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制车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试制车的车灯系统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