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9546发布日期:2018-10-16 18:3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城市道路的建设暂无法跟上车辆数量的飞速发展。在各大城市,经常发生拥堵现象,拥堵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了车辆多,道路资源有限等原因外,部分原因为驾驶员在本不太拥堵道路上频繁变道引起的。造成驾驶员频繁变道的原因,在于驾驶员在车辆内坐姿比较低,视野不够开阔,无法了解前方道路情况,只看到眼前几十米车流和道路情况,前方是否限流、是否有车祸、红绿灯时长、是否有交警指挥等都一无所知,盲目变道到相对快的车道从而引起频繁变道。

另外,在车辆行驶在上坡路上时,由于坡度导致驾驶员视野很差,驾驶员无法看到车辆正前方的上坡路,视野受挡,存在很大的驾驶危险性。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用于车辆的系统,可帮助驾驶员了解前面更远的道路和车流情况,以及上坡的视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可在保证车辆整体性的情况下,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视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系统,包括:

摄像装置,采集安装有所述系统的车辆的周围路况,以形成一路况视频;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辆内,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接收所述路况视频并显示,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延展元件,所述延展元件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车身上,自由端向远离所述车身的方向延伸;摄像元件,枢轴连接于所述延展元件的自由端,采集所述周围路况。

优选地,所述延展元件的固定端处设有一铰接件,所述延展元件绕所述铰接件旋转。

优选地,所述延展元件为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呈三段式伸缩。

优选地,所述延展元件固定于所述车身的车顶、后视镜、车前盖、车后盖中的任意一处上。

优选地,所述车身包括天窗,所述伸缩杆设于所述天窗内;当所述天窗打开时,所述伸缩杆自所述天窗内伸出。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车辆行驶的路面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视频处理模块,连接于所述摄像装置及显示装置间,接收所述路况视频并处理,且转发所述处理后的路况视频至所述显示装置。

优选地,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包括:视频转换单元,转换所述路况视频的格式;视频解码单元,与所述视频转换单元连接,压缩所述路况视频。

优选地,所述摄像元件内设有焦距单元,调节所述摄像元件的摄像焦距。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车身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无影响,各种车型的车辆均适用;

2.无论是在水平道路上,还是在上坡路上,驾驶员的驾驶视野更开阔;

3.摄像头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配置,且具有调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具有系统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系统内的延展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系统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

100-摄像装置、110-延展元件、120-摄像元件、130-铰接件;

200-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参阅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具有系统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辆外部有车身200,该车身200形成了整个车辆的轮廓,为对路况进行实时地采集和显示,在车辆内设置有系统,其包括了:

-摄像装置100

由于驾驶员的视野仅可涉及到其目视的区域,如车辆的正前方,反射镜内显示的区域,后视镜内显示的区域等,因此在车身200的外部,还设有用于采集车辆周围路况的摄像装置100,其朝向方位的路况,将实时地采集并录制,形成一路况视频。

-显示装置

路况视频形成后,为了将该路况视频显示给用户,在车辆内部,如车辆的中控台上,或利用车辆原有的中控台,形成一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摄像装置100通信连接,如利用高清视频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等。连接链路形成后,摄像装置100的路况视频将转发至显示装置处,由显示装置播放给用户。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所能接收到的路况,都为由摄像装置100采集并形成的路况视频。因此,摄像装置100采集的周围路况越广,用户所能了解的车辆周围信息越多。鉴于此,摄像装置100包括了延展元件110和摄像元件120。延展元件110为控制摄像装置100可采集的周围路况的部分,其固定端固定在车身200上,自由端则远离车身200的方向延伸。利用“站得高,望得远”的视距原理,延展元件110所延伸的长度越长,高度越高,摄像装置100的可视视野也将扩大。在延展元件110的自由端,枢轴连接有一摄像元件120,利用在自由端的枢轴,摄像元件120可在延展元件110上万向旋转,并与延展元件110组合形成一扩展视野,摄像元件120采集扩展视野内的路况后,作为用户的“第三只眼”给予用户更多的路况信息。

具有上述配置后,通过延展元件110将一摄像元件120的信号引入车辆的中控台的显示装置,用户可观察到在其正前方无法观察到的周围路况。

进一步地,为不破坏车身200的整体结构,延展元件110具有不同的实施结构,在其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回缩至某一位置,尽可能降低在车身200外部的延展元件110的突兀性。

实施例一

在延展元件110的固定端处设有一铰接件130,铰接件130通过如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车身200上,延展元件110的主体部分可绕铰接件130旋转。如在未使用延展元件110时,延展元件110以铰接件130为轴旋转到贴合在车身200上的位置,与车身200的轮廓形成一体,此时从车身200外部来看,车身200整体仍为其一体化结构。而当需要使用延展元件110时,将延展元件110绕铰接件130旋转,使其形成向着车身200外部延伸的形态,则可采集远处的路况。

考虑到旋转移动的方式易松动延展元件110,在铰接件130上,可优选地设置一个限位结构,如凹槽等,与延展元件110间隙配合或过盈卡合,在延展元件110位于使用状态时,将其位置固定。

实施例二

参阅图2,示出了该实施例中延展元件110的结构。延展元件110本身为伸缩杆,伸缩杆上的定点为其固定在车身200上的固定端,伸缩部分朝向车身200外部,当不需要使用延展元件110时,伸缩杆呈回缩状态,此时对车身200的整体形状不作影响,而当需要使用延展元件110时,伸缩杆呈伸长状态,可采集远处的路况。

在该实施例中,伸缩杆呈三段式伸缩,可根据用户对所需要采集的远近路况进行阶梯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无论是实施例一中延展元件110的旋转时展开,或是实施例二中延展元件110的伸缩展开,其均可通过车身200控制模块来控制实现。例如,车身200控制模块与延展元件110连接,同时,外界有位于中控台的操作按钮,用户对操作按钮进行各种可接收操作后,将控制延展元件110处于何种状态,无需人工操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延展元件110固定的位置也不限于车身200的车顶处,同样在后视镜、车前盖、车后盖或车身200的其他位置处,均可设置。优选地,其设置在车顶上,即车身200最高处,对延展元件110本身具有的可延展空间要求最小。

一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车身200本身具有天窗,则伸缩杆可放置在天窗内部,用户在是车身200的外部将完全无法观察到伸缩杆。具体地,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在天窗与车身200的之间,或是天窗完全打开时,天窗所在的位置,需要使用伸缩杆时,将伸缩杆从天窗内伸出;无需使用时,再将伸缩杆回缩,合上天窗,形成全隐蔽式的摄像装置100。

同时,考虑到为了尽可能简化对伸缩杆伸缩而出的长度的要求,伸缩杆的伸缩方向配置为沿与车辆行驶的路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即与车顶垂直的方向延伸,在同样的延伸长度下,具有最广的视野,用户也可获得最多的路况信息。

参阅图3,在该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了视频处理模块,其连接在摄像装置100及显示装置间,接收路况视频并对其处理,使得显示装置接收到的是可播放且便于用户在车辆行驶时观察到的路况视频。具体地,视频处理模块由视频转换单元和视频解码单元组成,视频转换单元将转换路况视频的格式,以适配不同车型在中空台内使用的不同视频播放器,同时视频解码单元接收到转换格式后的路况视频后,将压缩路况视频。对路况视频的压缩目的在于,摄像元件120采集的通常为4k、2k、1080p等分辨率的路况视频,但在中控台的显示装置内,过高分辨率的路况视频将影响其播放效果,因此,为适度地播放,视频解码单元将对路况视频进行压缩。

另一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摄像元件120内部设有焦距单元,可由用户在车内进行控制,调节摄像元件120的摄像焦距,从而可任意地选择用户想要观察到的路况内容。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