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装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4534发布日期:2019-04-17 03:5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轮胎装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6年9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174876号,并在此通过参照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公开涉及被配置在轮胎的内侧的轮胎装配传感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轮胎的内侧例如轮胎的胎面的背面安装的轮胎装配传感器。轮胎装配传感器用于检测施加到轮胎的振动,并利用该检测结果来进行轮胎的磨损检测、路面状态检测。例如,轮胎装配传感器具备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传递到轮胎的振动。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第2006/135090号小册子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轮胎装配传感器中,由于需要检测振动,所以要求兼得振动的衰减率较少的结构、能够承受轮胎的离心力、轮胎爬上块等时的冲击的结构的收容构造体。即,由于以往在轮胎内搭载的模块不是轮胎装配传感器而是轮胎气压传感器,所以只要能够通过轮胎气压传感器进行压力检测即可。因此,通过使用有柔软性的收容构造体,从而使振动衰减,获得对冲击的耐性。例如,通过使用在框体内填充具有柔软性的灌封材料的收容构造体,保护轮胎气压传感器的各构成要素免受冲击。然而,在轮胎装配传感器中,由于需要感测振动,所以仅设为衰减率较少的结构不会向加速度传感器充分传递振动,不能够进行准确的振动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准确地进行振动检测并也获得耐冲击性的结构的轮胎装配传感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观点中的轮胎装配传感器中,具备传感器装置,该传感器装置构成为具备:振动检测元件,对施加到轮胎的振动进行检测;电路基板,具有一面以及成为相对于该一面的相反面的另一面,并安装振动检测元件;天线,被安装在电路基板上,发送与振动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相关的信息;以及收容构造体,收容振动检测元件、电路基板以及天线,并且至少一部分由具有柔软性的材料构成而使施加到轮胎的振动衰减,还具备对振动检测元件传递施加到轮胎的振动的振动传递部件。

这样,通过具备振动传递部件,施加到轮胎的振动经由振动传递部件传递到振动检测元件。因此,即使为了确保耐冲击性而由具有柔软性的材质构成收容构造体的至少一部分从而通过收容构造体使振动衰减,也能够向振动检测元件传递振动。因此,可以实现能够准确地进行振动检测并也获得耐冲击性的结构的轮胎装配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装配传感器的车辆控制装置的模块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轮胎装配传感器向轮胎的搭载例的剖视图。

图3是轮胎装配传感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轮胎装配传感器的分解图。

图5是轮胎装配传感器的框图。

图6是接收机的框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轮胎装配传感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轮胎装配传感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轮胎装配传感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对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来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列举将轮胎装配传感器应用于车辆控制装置的情况的例子,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装配传感器进行说明。该车辆控制装置用作基于从车辆的各车轮具备的轮胎装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数据来进行行驶路面的状态(以下,仅称为路面状态)的检测等。以下,参照图1~图6,对轮胎装配传感器以及车辆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1具备轮胎装配传感器2、接收机3以及车辆控制用的电子控制装置(以下,称为ecu)5等。由这些轮胎装配传感器2、接收机3以及ecu5构成基于路面状态来进行车辆控制的车辆用控制装置。

接收机3以及ecu5被安装在车辆1中的车体6侧,各部例如通过利用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通信等的车内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而连接,能够相互进行信息传递。

轮胎装配传感器2是在轮胎侧具备的轮胎侧装置。如图1~图3所示,轮胎装配传感器1被安装在车辆1中的每个车轮7a~7d的轮胎71a~71d上。轮胎装配传感器2获取与施加到轮胎71a~71d的振动相关的振动数据等各种信息,并将各种信息储存至帧内且发送。在图1中,用符号2a~2d表示每个车轮7a~7d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然而它们被设为相同的结构。接收机3接收从轮胎装配传感器2发送的帧,并且基于其中储存的振动数据等来进行各种处理、运算等,从而进行路面状态检测等。参照图2~图5,对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详细进行说明。

如图2~图4所示,轮胎装配传感器2为具有构成传感器保持部件的橡胶托架21和传感器装置22的结构。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橡胶托架21是用于将传感器装置22保持在轮胎71a~71d的内壁面例如胎面的背面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6所示,橡胶托架21为具有底部21a和保持部21b的结构。

底部21a例如由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橡胶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圆形部件构成。底部21a的一面侧成为经由粘合剂23等粘附到轮胎71a~71d的内壁面的面,在底部21a中的与粘附到轮胎71a~71d的一面相反侧的另一面竖立设置有保持部21b。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部21a由圆形部件构成,但也可以是四边状等其它形状,也可以是板状部件。

保持部21b例如由具有供传感器装置22嵌入的中空部的筒状部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俯视为圆形的圆筒状部件构成。保持部21b也由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橡胶等构成,与底部21a成为一体。如图3以及图4所示,保持部21b通过在与底部21a相反侧的前端中被缩小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面积而保持为不使传感器装置22脱落。更详细而言,保持部21b的中空部的形状是与后述的传感器装置22的外形匹配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圆柱状的中空部。而且,在该中空部,即,在由底部21a以及保持部21b围起的内侧的空间中配置有传感器装置22。但是,保持部21b的中空部的开口面积在底部21a侧中与入口侧的开口面积相比扩大。通过使该开口面积变化的部分而构成的阶梯差,传感器装置22被卡止,抑制从保持部21b脱落。

如图3~图5所示,传感器装置22为具有传感器芯片22a、安装有未图示的周边元件等的电路基板22b、相当于电源的电池22c、天线22d、振动传递部件22e以及收容构造体22f的结构。

传感器芯片22a是将加速度传感器22aa、微机22ab内置在模塑树脂22ac中而成的,通过从模塑树脂22ac露出的未图示的端子被安装在电路基板22b上。

加速度传感器22aa相当于对施加到轮胎71a~71d的振动进行检测的振动检测元件,输出与由施加到轮胎71a~71d的振动引起的加速度对应的检测信号。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22aa被配置为检测与轮胎71a~71d的接地状态对应的加速度,检测轮胎71a~71d的周方向,即,切线方向的加速度,或轮胎71a~71d的宽度方向的加速度。具体而言,在轮胎71a~71d中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部分与行驶路面接地时和接地之后再次从行驶路面离开时,加速度换言之振动较大地变化。另外,在接地过程中,加速度以根据路面状态而振动的方式变化。这些被表现为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检测信号。

此处,作为加速度传感器22aa,列举仅进行一方向的加速度检测,具体而言,仅进行与图2所示的轮胎71a~71d的切线方向平行的1轴方向的加速度检测的1轴传感器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加速度传感器22aa,也能够应用能够进行二方向的加速度检测的二轴传感器,或能够进行三方向的加速度检测的三轴传感器那样的多轴传感器。在将加速度传感器22aa设为多轴传感器的情况下,作为其它二轴,例如检测轮胎71a~71d的径方向换句话说离心方向的加速度或轮胎71a~71d的宽度方向的加速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22aa形成在半导体芯片上,半导体芯片的基板平面成为与轮胎71a~71d的切线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具体而言,在电路基板22b上,形成有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半导体芯片被安装成半导体芯片的基板平面方向与电路基板22b的表面平行。而且,通过与轮胎71a~71d的胎面背面平行地配置电路基板22b的表面,从而配置为形成有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半导体芯片的基板平面成为与轮胎71a~71d的切线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平行的平面。

微机22ab是具备cpu、rom、ram、i/o等的公知的微机,按照rom等中存储的程序,执行规定的处理。在rom等中储存有个别的id信息,该个别的id信息包括用于确定是安装在哪个轮胎71a~71d上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各个的固有的识别信息和用于确定本车辆的车辆固有的识别信息。

微机22ab接受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检测信号,对该检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创建与表示检测结果的加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且,微机22ab将与加速度相关的信息作为振动数据而与各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id信息一起储存到帧内。另外,微机22ab若创建帧则将该帧发送到微机22ab内或作为未图示的周边元件而设置的rf电路等发送部。而且,经由发送部从天线22d朝向接收机3发送帧。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使用rf频带的信号,所以将rf电路用作发送部,但也可以使用rf频带以外的频带的信号,该情况下,由与所使用的频带对应的电路构成发送部即可。

模塑树脂22ac通过覆盖加速度传感器22aa以及微机22ab来保护它们。模塑树脂22ac为长方体形状,并被配置为其一边对着电路基板22b。而且,使电路基板22b具备的电路图案的所希望位置和从模塑树脂22ac露出的端子电连接。

电路基板22b是安装有传感器芯片22a以及未图示的周边元件等的基板,由形成有电路图案的印刷电路基板等构成。通过对该电路基板22b安装传感器芯片22a,从而构成用于从传感器装置22发送与加速度相关的信息的电路等。具体而言,在电路基板22b的一面侧安装有传感器芯片22a等,在成为其相反面的另一面侧配置有电池22c。另外,在电路基板22b的一面侧中与配置有传感器芯片22a的场所不同的位置安装有天线22d。在该位置例如具备未图示的焊盘,通过在该焊盘上焊接天线22d而安装在电路基板22b上。

此外,在电路基板22b的另一面侧具备电池22c的一个电极例如与正电极电连接的接线(terminal)22ba、以及另一个电极例如与负电极电连接的接线22bb。在电路基板22b形成有未图示的贯通电极等,通过贯通电极可以实现一面侧和另一面侧的电连接。

电池22c构成电源,被配置在电路基板22b的另一面侧,并被配置为一个电极与接线22ba相接,另一个电极与接线22bb相接,从而对电路基板22b具备的各部进行电源供给。此处,对作为电源而使用电池22c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作为电源,也可以使用通过发电机、发射机方式接受电力供给的设备。接受来自该电池22c的电力供给,由此加速度传感器22aa、微机22ab以及未图示的周边元件等进行动作。

天线22d起到将从发送部传递的帧发送到外部的作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天线22d而使用环形天线,以从电路基板22b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将一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拱状构成,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与电路基板22b中的独立的焊盘连接。当天线22d由环形天线构成的情况下,由于成为相对于电路基板22b竖立设置的状态,所以成为从电路基板22b的表面突出规定高度的状态。对于天线22d,除了环形天线之外,也可以由单极天线、贴片天线等那样的其它类型的天线构成。在由环形天线构成天线22d的情况下,朝向天线22d所构成的环的外周呈放射状地输出发送电波。在天线22d为与环形天线不同的类型的情况下,按照该类型来输出发送电波。此外,在图3等中,仅记载一根天线22d,但也能够为并列配置多根例如两根的结构。

振动传递部件22e起到将施加到轮胎71a~71d的振动传递到传感器芯片22a的作用。如后述那样,收容构造体22f由至少一部分具备柔软性的材料构成,以确保耐冲击性。具体而言,收容构造体22f为在框体22fa的内部具备由具有柔软性的灌封材料等构成的树脂密封部22fb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施加到轮胎71a~71d的振动经由橡胶托架21或树脂密封部22fb向各构成要素传递的振动传递路径中,振动因树脂密封部22fb而衰减,传递到传感器芯片22a的振动变小。因此,使得传感器装置22具备由与收容构造体22f不同的种类的材料构成的振动传递部件22e,即使振动因树脂密封部22fb而衰减,但传递到传感器芯片22a的振动变大。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振动传递部件22e为具有脚部22ea和振动施加部22eb的结构,由与构成收容构造体22f的各部不同的种类的材料构成,硬度高于框体22fa或树脂密封部22fb。例如,通过对长条的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等来形成振动传递部件22e。

脚部22ea如后述那样延伸到框体22fa中的第一框体22faa,接受轮胎71a~71d的振动而被振动,并将该振动传递到振动施加部22eb。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脚部22ea与第一框体22faa抵接,直接传递施加到第一框体22faa的轮胎71a~71d的振动。然而,脚部22ea不一定必须与第一框体22faa抵接,也可以分开可传递第一框体22faa的振动的程度。

振动施加部22eb是从脚部22ea中与第一框体22faa相反侧的前端朝向传感器芯片22a延伸的部分,对传感器芯片22a施加传递到脚部22ea的振动。振动施加部22eb可以与传感器芯片22a抵接,但即使是非接触的状态只要邻接配置则能够将振动施加至传感器芯片22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具有脚部22ea和振动施加部22eb的振动传递部件22e,并以传感器芯片22a为中心对称配置,但也可以为通过使这些各振动施加部22eb彼此连结而一体化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收容构造体22f为具有框体22fa和树脂密封部22fb的结构。框体22fa由内部构成收容室的中空部件构成,树脂密封部22fb通过被填充到框体22fa内来保护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各构成要素。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的收容构造体22f以通过树脂密封部22fb覆盖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各构成要素并通过框体22fa覆盖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各构成要素的方式收容。

具体而言,框体22fa构成收容除了传感器芯片22a、未图示的周边元件等之外还安装有天线22d的电路基板22b、以及配置在电路基板22b的另一面侧的电池22c的收容室。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框体22fa为具有第一框体22faa和第二框体22fab的结构。

第一框体22faa例如由圆形的树脂等构成。第一框体22faa被配置在比第二框体22fab靠轮胎71a~71d的胎面背面侧,与橡胶托架21的底部21a抵接。

第二框体22fab与第一框体22faa一起构成传感器装置22的各构成要素的收容室。第二框体22fab例如由树脂等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于第二框体22fab而言,上表面形状为圆形,成为具有上表面和侧面的杯形,并在杯形的开口入口侧与第一框体22faa一体化,从而构成收容室。另外,第二框体22fab在上表面侧中开口尺寸减小,在开口尺寸较大的开口入口侧配置有电路基板22b、电池22c等,在开口尺寸较小的上表面侧收容天线22d。对于开口尺寸较小的上表面侧,只要有收容天线22d的空间即可,可以设为与天线22d的形状匹配的形状。上述的振动传递部件22e的脚部22ea沿着第二框体22fab的侧面配置,但可以与第二框体22fab的侧面相接也可以分开。

树脂密封部22fb由填充到框体22fa内的灌封材料等构成,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构成。通过这样的树脂密封部22fb,在从轮胎71a~71d施加冲击时,使该冲击衰减,保护配置在框体22fa内的传感器装置22的各构成要素免受冲击。因此,传感器装置22具备耐冲击性。

这样构成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例如通过利用弹性变形扩张橡胶托架21的中空部并将传感器装置22配置在由橡胶托架21围起的空间中而构成。而且,在该状态下,在橡胶托架21的底部21a的背面侧涂布粘合剂23,经由粘合剂23将轮胎装配传感器2粘附到各轮胎71a~71d的内壁面,例如胎面的背面。这样将轮胎装配传感器2安装于各轮胎71a~71d的内侧。

这样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将橡胶托架21和传感器装置22构成为单独的部件,但也可以由将它们一体化而成的结构构成。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橡胶托架21和传感器装置22设为单独的部件的情况下,由于仅相对于橡胶托架21保持传感器装置22,所以可以从橡胶托架21取下传感器装置22。即,能够扩张橡胶托架21的中空部而从橡胶托架21取下传感器装置22。

这样,如果设为能够相对于橡胶托架21装卸传感器装置22的结构,则在轮胎更换等时,能够仅废弃轮胎装配传感器2中的橡胶托架21而再利用传感器装置22。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接收机3为具备天线31、rf电路32、微机33等的结构。

天线31用于接收从各轮胎装配传感器2发送来的帧。天线31被固定在车体6中。

rf电路32起到作为输入由天线31接收到的来自各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帧并将该帧发送到微机33的接收电路的功能。此处,作为接收电路而使用rf电路32,然而设为与所使用的频带对应的接收电路。

微机33是具备cpu、rom、ram、i/o等的公知的微机,按照rom等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路面状态检测处理。例如,微机33将各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id信息和安装有各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各车轮7a~7d的位置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而且,微机33基于从各轮胎装配传感器2发送的帧内储存的id信息以及与加速度有关的信息来进行各车轮7a~7d的行驶路面的路面状态检测。

具体而言,微机33基于帧内储存的与加速度有关的信息,即加速度的检测结果来检测路面状态。例如,加速度的波形在伴随轮胎71a~71d的旋转而胎面中与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配置位置对应的部分开始接地的接地开始时取极大值。并且,在从胎面中与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配置位置对应的部分接地的状态到不接地的接地结束时,加速度的波形取极小值。而且,将加速度的波形从极大值到极小值的期间设为接地区间,该接地区间中的加速度的波形成为与路面状态对应的波形。

例如在如沥青路那样路面的摩擦系数(以下,称为μ)比较大的高μ路面上行驶的情况和在如结冰路那样路面μ比较小的低μ路面上行驶的情况下,加速度的波形不同。即,在路面μ的影响下,当车辆在低μ路面上行驶时,由轮胎71a~71d的微滑动引起的精细的高频振动叠加在输出电压上。因此,对于在高μ路面上行驶的情况和在低μ路面上行驶的情况各个情况,当对接地区间中的加速度的波形进行频率解析时,高频成分的电平成为根据路面状态而不同的电平。具体而言,在低μ路上行驶的情况下,与在高μ路上行驶的情况相比,高频成分的电平成为更高的电平。因此,加速度的波形的高频成分的电平成为表示路面状况的指标,能够基于高频成分的电平来检测路面μ。

此外,此处对路面μ进行了说明,但加速度的波形也根据路面是干燥路还是湿路等路面的种类而变化。对于此,也能够通过进行加速度的波形的频率解析等来检测。

这样能够基于加速度的波形来检测路面μ是干燥路还是湿路等路面状态。

ecu5从接收机3获取与路面状态有关的信息,即与路面μ相关的信息,执行车辆控制。另外,如后述那样,轮胎装配传感器2也能够具备除了加速度传感器22aa以外的其它物理量传感器。该情况下,该物理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例如如果是温度传感器则与温度相关的信息也通过接收机3传送到ecu5,执行车辆控制。例如,作为ecu5列举制动器ecu等。在ecu5为制动器ecu的情况下,利用获取到的路面μ来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防侧滑控制等。例如在结冰路等的情况下,使针对驾驶员的制动操作量产生的制动力与沥青路等相比较减弱,从而能够进行车轮打滑的抑制等控制。

另外,在ecu5例如如导航ecu等那样可以使用未图示的通信装置进行与车外的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路车间通信向通信中心传送路面状态的信息。该情况下,在通信中心中,能够对路面状态的信息进行图表化,例如通知给后续的车辆。同样地,也能够通过车车间通信直接向后续车辆传送路面状态的信息。这样,后续车辆可以预先掌握路面状态并利用于车辆控制,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如以上那样构成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车辆控制装置。根据这样构成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具备脚部22ea延伸到比具备加速度传感器22aa等的传感器芯片22a更靠下方的振动传递部件22e,经由振动传递部件22e向加速度传感器22aa传递施加到轮胎71a~71d的振动。因此,即使为了确保耐冲击性而通过框体22fa内具备的有柔软性的树脂密封部22fb使振动衰减,也能够向加速度传感器22aa传递振动。因此,可以实现准确地进行振动检测也获得耐冲击性的结构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

(2)如果由硬度比框体22fa或树脂密封部22fb高的材料,例如金属构成振动传递部件22e,则也可以将振动传递部件22e作为保护部件来保护传感器装置22的内部结构。因此,相应地,即使由较轻的材质构成框体22fa,也实现传感器装置22的内部结构的保护。由于轮胎装配传感器2被配置在轮胎内,所以希望轻型化。因此,如果通过使振动传递部件22e起到作为保护部件的作用而能够由较轻的材质构成框体22fa,则可以实现轮胎装配传感器2的轻型化,所以优选。

(3)通过由硬度高的材料例如金属构成振动传递部件22e,即使伴随着车辆1的行驶而轮胎71a~71d高温化,也能够抑制振动传递部件22e的变形。因此,即使轮胎71a~71d高温化,也可以实现振动特性的变动较少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

(4)当由金属构成振动传递部件22e时,良好地进行热传递,所以通过振动传递部件22e,传感器芯片22a也与轮胎71a~71d的胎面的温度接近。因此,在为了芯片保护而对微机22ab附加用于高温保护的关机功能的情况下等,通过使轮胎装配传感器2具备温度传感器,能够响应性良好地进行微机22ab的关机。同样地,在根据温度使微机22ab执行的处理中所使用的各种因素、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检测因素等算法变化的情况下,响应性更好地使各种因素变化,能够成为更高性能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变更振动传递部件22e的结构的实施方式,对于其它,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仅说明有关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收容构造体22f的内部配置全部振动传递部件22e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振动传递部件22e的一部分配置在收容构造体22f的外部。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振动传递部件22e的脚部22ea设置在橡胶托架21内。例如,脚部22ea通过嵌件成形等而被埋入到橡胶托架21内。

具体而言,脚部22ea分别被配置在传感器装置22的两侧。各脚部22ea被配置为一端位于橡胶托架21的底部21a,竖立设置在保持部21b内,另一端位于框体22fa中的与第二框体22fab的侧面对应的场所。对于脚部22ea的一端,沿底部21a的面方向,换言之,沿胎面的面方向延伸,以便更容易接受来自轮胎71a~71d的胎面的振动。对于脚部22ea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为与第二框体22fab的侧面相接,但如果到达其附近,就能够将振动传递到收容构造体22f。

另一方面,振动施加部22eb被配置在收容构造体22f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个部件构成振动施加部22eb,其两端分别被配置在与两个脚部22ea每个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振动施加部22eb两端可以分别与框体22fa中的第二框体22fab的侧面抵接,但也可以分开传递振动的程度。

此外,对于振动施加部22eb,通过被电路基板22b支承,能够保持在规定位置,但也可以粘附在传感器芯片22a或第二框体22fab的侧面。

这样,也可以由两个部件构成组成振动传递部件22e的脚部22ea和振动施加部22eb。

另外,通过在橡胶托架21的保持部21b中具备脚部22ea,能够起到作为附件的作用,并且提高保持部b的刚性,也可以使传感器装置22的固定更稳固。

(第三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也是对第一实施方式变更振动传递部件22e的结构的实施方式,对于其它,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仅说明有关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振动传递部件22e全部配置在收容构造体内,针对第一实施方式变更脚部22ea和振动施加部22eb的结构。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振动传递部件22e的脚部22ea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并且脚部22ea的另一端延伸到天线22d。脚部22ea的另一端可以与天线22d抵接,但也可以分开传递振动的程度。

另外,振动施加部22eb为以一端与天线22d连结且另一端位于传感器芯片22a的附近的方式朝向传感器芯片22a延伸的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将来自脚部22ea的振动传递至由硬度较高的金属等构成的天线22d,还经由天线22d传递到振动施加部22eb。因此,能够经由天线22d从振动施加部22eb向传感器芯片22a施加振动。

这样,即使在需要传感器装置22的电路部件中,通过硬度较高的天线22d将轮胎71a~71d的振动传递到传感器芯片22a内的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方式,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也是对第一实施方式变更振动传递部件22e的结构的实施方式,对于其它,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仅说有关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振动传递部件22e不仅发挥轮胎71a~71d的振动传递的功能,还作为地线发挥功能。

如图9所示,使振动传递部件22e的一端与电路基板22b连接,使另一端从第一框体22faa突出,并嵌入到形成在橡胶托架21的底部21a的贯通孔21aa中。振动传递部件22e的一端与形成在电路基板22b的电路图案中的接地图案电连接。

另外,在轮胎71a~71d的胎面中埋入接地用的导电性的衬层72,通过该衬层72实现与道路的接地。而且,在轮胎71a~71d的胎面的背面中埋设与衬层72连接的端子73,以底部21a的贯通孔21aa和端子73一致的方式将橡胶托架21粘附在胎面的背面。

因此,在将传感器装置22安装于橡胶托架21时,将从第一框体22faa突出的振动传递部件22e插入到贯通孔21aa内,并与端子73连接,从而成为与衬层72电连接的状态。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来自振动传递部件22e的振动传递到电路基板22b,能够传递到传感器芯片22a内具备的加速度传感器22aa。由此,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并且,由于能够通过振动传递部件22e使电路基板22b的接地图案与衬层72电连接,所以也能够取得传感器装置22的接地。

(其它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方式、进一步使它们包含仅一个要素、其以上或其以下的其它组合、方式也都进入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设为在框体22fa内具备树脂密封部22fb的结构的收容构造体22f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如果由能够维持外形的材料构成树脂密封部22fb,则能够构成仅利用树脂密封部22fb覆盖包括振动传递部件22e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各构成要素的结构的收容构造体22f,也能够去掉框体22fa。该情况下,由于例如树脂密封部22fb由有柔软性的材料构成,所以可以实现能够准确地进行振动检测也获得耐冲击性的轮胎装配传感器2。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振动检测元件而使用加速度传感器22aa,将传递到轮胎71a~71d的振动作为加速度检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其它振动检测元件进行振动检测。另外,说明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22aa的检测结果来检测路面状态的例子,但并不限于路面状态,也能够在其它用途下使用。例如,根据轮胎状态的检测,具体而言,根据轮胎的槽深度而施加到轮胎的振动变化,所以为了检测轮胎的槽深度也能够使用轮胎装配传感器2。另外,也能够将由加速度传感器22aa检测的加速度使用于轮胎气压的检测。另外,也可以为除了加速度传感器22aa以外,还将其它物理量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安装于电路基板22b,也将其它物理量传感器收容于收容构造体22f的结构。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相互无关系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组合。例如,对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如第四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振动传递部件22e取得电路基板22b的接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