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设备和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6710发布日期:2018-08-21 16:5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净化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的空气净化设备以及一种机动车,该机动车具有这种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车辆乘员免受如空气污染等外部影响或免受异味干扰,已经公开了各种类型的空气净化设备用于净化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或净化输送至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由于这些空气净化设备是机动车的组成部分,所以其只在乘员停留于机动车内部空间中时才对乘员发挥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即使在机动车外部也能够提供防护作用。

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空气净化设备具有两个空气净化装置,其中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能够由人员随身携带,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具有用于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接纳件,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能够从该接纳件上取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优点在于,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能够由人员在离开机动车之前从第二空气净化装置上取下,并在离开车辆之后由人员随身携带。通过随身携带该可携带的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即使在机动车之外也为人员至少部分地提供了空气净化装置的防护作用。在重新进入机动车中时,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可以重新被装入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接纳件中,并一直保持至重新取下为止。在取下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时,保留在机动车中的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功能优选不受影响。两个空气净化装置因此也能够彼此分开使用。

为了方便在机动车外部携带该空气净化装置,可以设置,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具有用于紧固至人员头部和/或颈部的紧固件,尤其是绑带/束带或挎带/吊带。在将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紧固至人员头部和/或颈部时,空气净化装置如同面罩那样可以被携带在人员的鼻子和/或嘴部之前。利用挎带、包括多条挎带的绑带或另外的紧固件,可以把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这样紧固在人员身上,使得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保持在这种有效位置。另选于此,也可以这样设计第一空气净化装置,使其在侧面携带在头部上,其中如此实施,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净化人员脸部前方区域中的空气或向该区域中释放被净化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可以这样实施空气净化装置,使得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能够以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方式装入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接纳件中。通过该形锁合和/或力锁合,避免了第一空气净化装置从接纳件中意外脱落。另选或补充于此,也可以使用卡锁装置、基于磁体的紧固件或其他固持件。接纳件可以例如通过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相应成型的壳体形成。此外该接纳件可以这样设计,使得存在于第一空气净化装置上的紧固件也能一同被接纳。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还可以这样设计,使得在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被接纳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接纳件中时,这两个空气净化装置都能够运行。在空气净化装置的组合联接时也存在如下可行的方案,仅运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或仅运行第一空气净化装置,或同时运行两个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对于最后一种情况,可以设置一种控制设备,其实现了通过对一个操纵元件的操纵来打开或关闭两个空气净化装置。额外地还可以通过其他操纵元件来单独打开或关闭任意空气净化装置。这些操纵装置可以在此位于空气净化设备上和/或机动车内部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提出,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和/或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气流产生装置、至少一个能够用于抽吸空气的空气入口、至少一个空气净化部件以及至少一个能够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释放到环境中的空气出口。通过这些部件,在侧面携带在头部上的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可以被这样实施,使其通过气流产生装置产生气流,其方式是:通过空气入口抽吸环境空气,该空气在接下来的空气流动路线中经过至少一个空气净化部件,由此净化空气。之后净化后的空气通过空气出口再次释放到人员脸部前方的区域中。此外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可以被如此实施,使其就人员的脸部的两侧而言各具有一个气流产生装置、一个空气入口、一个空气出口以及至少一个空气净化部件。第二空气净化装置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气流产生装置在此可以例如使用风扇装置。在引导气流穿过多于一个空气净化部件时,这些空气净化部件可以在流动方向上前后相继布置。空气入口和/或空气出口的开口可以具有透气的遮盖元件,尤其是遮盖网。

此外可以提出,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和/或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充电的蓄能器,以用于运行空气净化装置的至少一个气流产生装置和/或空气净化装置的至少一个空气净化部件。该可充电的蓄能器可以是例如锂离子电池。在气流产生装置设计为风扇装置时,该可充电的蓄能器可以例如被用于使风扇装置的马达运行。另选或补充于此,可以通过该可充电的蓄能器为一个或多个空气净化部件供给能量。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可充电的蓄能器使得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运行,而不依赖于其他的能量供给,例如不依赖于机动车车载电网的能量供给,因而使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在机动车外部移动地使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或者通过机动车的车载电网运行,或者也可以具有可充电的蓄能器,该蓄能器作为对通过车载电网供给能量的另选或补充,使得该第二空气净化装置也能够不依赖于机动车的能量供给运行。

此外针对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提出,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净化部件包括电离器、颗粒过滤器、臭氧发生器和/或活性炭过滤器。一种优选布置方案提出,空气首先流动通过电离器,然后通过一个或多个颗粒过滤器,然后通过臭氧发生器,最后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该布置方案无论对于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还是对于第二空气净化装置都可行,但也可以提出设有更少元件的布置结构,例如仅包括电离器和一个或多个颗粒过滤器。包括电离器或臭氧发生器的空气净化部件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机动车的车载电网或者通过设置在空气净化装置中的可充电的蓄能器供给能量。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提出,该机动车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在此集成到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例如,其可以集成到副仪表板或仪表板中或者布置在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其他位置。第二净化装置可以在此例如这样实施,使其能够通过空气入口吸纳位于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净化该空气,然后通过空气出口再次释放到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

作为另选或补充可以例如实现,从机动车外部向第二空气净化部件输入空气,空气在净化之后释放到机动车的内部空间,在此该空气的输入例如能够通过机动车的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进行。

还可以针对机动车提出,在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具有接纳件,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能够从该接纳件上被取下。从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单独或与装入其接纳件中的第一空气净化装置一起被取下。因此针对两个空气净化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应用于机动车外部的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还提出,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可充电的蓄能器,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被接纳在机动车的接纳件中时该蓄能器能够通过机动车的车载电网充电。为此,无论机动车的接纳件还是第二空气净化装置都具有相应的接触装置,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装入到机动车的接纳件中时,这些接触装置在可充电的蓄能器与机动车的车载电网之间建立电接触。例如,这些接触装置可以被实施为接触面、接触插头和/或接触插座。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因此可以从机动车中被取下并且应用在机动车外部,其中,由可充电的蓄能器使需要能量的部件运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在结束在机动车外部的运行之后再次装入到机动车的接纳件中,以便给可充电的蓄能器充电。而在给蓄能器充电期间,该第二空气净化装置例如通过机动车的车载电网运行。为了也能够在其他位置给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充电,该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可以额外具有接口装置,例如用于连接充电器接口和/或usb接口或迷你usb接口的插座。

同样,可以针对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提出,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可充电的蓄能器,在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被接纳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接纳件中时该蓄能器能够通过机动车的车载电网充电。这使得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在机动车外部的使用之后能够再次在机动车中充电。这点无论是对于集成在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还是对实施为能够取下的第二空气净化装置都是可行的。此外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可充电的蓄能器以及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可充电的蓄能器(如果有设置的话)还可以同时充电,在此对于一个或两个空气净化装置的运行可以都通过机动车的车载电网供给能量。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在此为了给其蓄能器充电而额外具有用于连接充电器的接口和/或usb接口或迷你usb接口的相应的接口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细节由下面加以说明的实施例以及借助附图得出。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示出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俯视图,

图3示出由人员携带的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侧视图,

图5示出空气净化设备的剖视俯视图,

图6示出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前视图,和

图7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机动车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前视图,其具有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以及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17在此形成了接纳件,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装入到该接纳件中。可以把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从该接纳件中取下并且能够携带在人员身体上。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在携带结束之后形锁合地装入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的接纳件中,例如被卡锁机构锁定在该接纳件中。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的壳体17还具有空气入口3以及空气出口4,通过空气入口能够抽吸环境空气,通过空气出口能够向环境中释放净化的空气。

图2示出了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的剖视俯视图,其具有实施为形状稳定的挎带的紧固件5,该紧固件与两个壳体16固定连接。在紧固件5内部含有例如实施为锂离子电池形式的可充电的蓄能器7,该蓄能器与usb接口8通过电连接件9连接以及通过电连接件11与布置在壳体16侧面的两个接触元件10连接。因此蓄能器7可以或者通过usb接口8或者通过两个接触元件10进行充电。此外,壳体16还各具有一个空腔6,该空腔包含位于所示剖面之外的空气净化部件以及气流产生装置。

图3示出了人员12的头部的示意图,借助于紧固件5将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固定在头部上。该空气净化装置1在此在头部两侧各具有一个壳体16,壳体在其下侧具有空气入口13以及在其上侧具有空气出口14,通过箭头15示出的气流流过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通过空气入口13流入的空气被位于壳体16内部的、在此未示出的空气净化部件净化并且通过空气出口14向上释放。在头部另一侧布置的、不可视的壳体16在此包含满足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通过流出的气体在人员12的脸部前面实现了一个空气被净化、可由人员12呼吸的区域。

图4示出了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的剖视前视图,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壳体16,壳体16通过紧固件5相连(在此虚线示出)。每个壳体16在其下侧都具有空气入口13以及在其上侧具有空气出口14,由箭头15示出的气流流过该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该气流由被实施为风扇装置的气流产生装置31产生。在壳体16上还各安装有一个接触装置10,在接纳件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具有相应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在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装入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接纳件中时,在此未示出的可充电的蓄能器能够通过该接触装置被充电。沿着气流方向在空气入口13下游布置有空气净化部件32,以及沿着气流方向在空气出口14上游布置有空气净化部件33。该空气净化部件32在此示例中是电离器,空气净化部件33是颗粒过滤器,例如微细粉尘颗粒过滤器或超细粉尘颗粒过滤器。为了提高空气净化效果,还可以设置多个颗粒过滤器,它们优选针对不同的颗粒大小在气流中前后相继布置。

图5示出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的剖视侧视图,该剖视图在此对应于图1中示出的剖面v。该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的壳体17在下侧具有空气入口3,在上侧具有空气出口4,由被实施为风扇装置的气流产生装置22所产生的气流流过该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在该气流的路线中,在壳体17内部布置有被实施为电离器的空气净化部件18、包括一个或多个颗粒过滤器的空气净化部件19、被实施为臭氧发生器的空气净化部件20以及被实施为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部件21。通过空气净化部件18、19、20、21的布置结构,由空气入口3进入的空气既被清除了有害物质、又被清除了异味,并且通过空气出口4又被释放到环境中。为了运行,尤其是为了气流产生装置22的运行以及被实施为电离器的空气净化部件18和被实施为臭氧发生器的空气净化部件20的运行,所述空气净化装置2具有实施为锂离子电池的、可充电的蓄能器23。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具有由其壳体17形成的接纳件34,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装入到该接纳件中。通过布置在壳体17上的、实施为接触面的接触件24可以建立与另外的、位于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用于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接纳件的电接触,以便或者使该空气净化装置2运行,或者给该可充电的蓄能器23充电。额外地也可以通过在本示例中布置在可取下的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后方的接口件25给该可充电的蓄能器23充电。

图6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剖视俯视图,其中该示出的剖视面对应于图1的剖视面vi。该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以及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的壳体17在正面具有接纳件34,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装入到接纳件中。在壳体17上还布置有实施为接触面的接触装置26,该接触装置通过电连接件28与实施为接触面的接触装置27相连,在此该接触装置27建立与装入接纳件34中的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的接触装置10的接触。如图2中所示,该接触装置10通过连接件11与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的可充电的蓄能器7连接,以便在图6中示出的、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的装入状态下给该可充电的蓄能器7充电。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的蓄能器23可以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也通过电接触装置26由机动车车载电网充电,该电接触装置通过电连接件29与可充电的蓄能器23连接,或者另选地通过充电器的接口连接到为此而设的接口装置25上,该接口装置通过电连接件30与该可充电的蓄能器23连接。在壳体17中形成的竖井35用于引导相应在图5中示出的气流。

图7中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内部空间36,在该内部空间中将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装入相应设计的接纳件中。在该空气净化装置2中还装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为了净化机动车内部空间空气,可以引导气流15通过空气入口3以及空气出口4。在空气净化装置1和/或空气净化装置2中存在的、可充电的蓄能器可以在该布置结构中通过机动车车载电网重复充电。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和/或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可以在人员离开车辆时被取下和携带,其中该空气净化装置1能够如图3所示由人员携带在身体上,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能够例如被用于净化建筑物中的空间中的空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