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8633发布日期:2018-07-31 23:1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汽车底盘布置的多样化,以及电气元件的数量增加,高低压线束较传统燃油车相比亦有增加。目前纯电动汽车的高低压线束基本采用依附在纵梁腹面内侧,利用线夹、扎带等方式固定。线束固定在纵梁内侧,对线束装配及线束维护造成一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用结构简单的线槽,将底盘线束从原纵梁腹面内侧移到纵梁下翼面,便于线束安装与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包括电力控制单元、高压线束、底盘纵梁、前桥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底盘纵梁上的线槽,设置在线槽上的线束固定支架,所述的电力控制单元、前桥系统分别安装在底盘纵梁上;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安装在线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的高压线束通过线束固定支架安装在底盘纵梁上。

优选的,所述的线槽布置在底盘纵梁的下翼面或底盘纵梁的腹面。

优选的,所述的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在底盘纵梁上。

优选的,所述的线槽的形状为u型或l型。

优选的,所述的线槽的槽型开口方向与所述的底盘纵梁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的线槽走向与底盘纵梁的走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在线槽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有三个,大小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结构简单的线槽,将底盘线束从原纵梁腹面内侧移到纵梁下翼面,便于线束安装与维护。此外,将线束布置在线槽中,可以规整线束位置及走向,从外部看不到线束,提高底盘整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线槽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电力控制单元,2、线槽,3、高压线束,4、底盘纵梁,5、前桥系统,6、线束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包括电力控制单元1、高压线束3、底盘纵梁4、前桥系统5,还包括安装在底盘纵梁4上的线槽2,设置在线槽2上的线束固定支架6,所述的电力控制单元1、前桥系统5分别安装在底盘纵梁4上;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6安装在线槽2的内侧壁上;所述的高压线束3通过线束固定支架6安装在底盘纵梁4上。

所述的线槽2布置在底盘纵梁4的下翼面或底盘纵梁4的腹面,便于线束安装与维护。

所述的线槽2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在底盘纵梁4上。

所述的线槽2的形状为u型或l型。

所述的线槽2的槽型开口方向与所述的底盘纵梁4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的线槽2走向与底盘纵梁4的走向一致,便于放置高压线束3,有利于规范线束的走向。

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6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在线槽2的内侧壁上,美观,提高底盘整洁度。

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6有三个,大小形状相同,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

本发明中的电力控制单元1安装在底盘纵梁4的侧面一端,高压线束3从电力控制单元1出来后,经过安装在底盘纵梁4下翼面下方的线槽2,其中,线槽2内安装有线束固定支架6,高压线束3卡接在线束固定支架6上,可以规整线束位置及走向,从外部看不到线束,提高底盘整洁度,高压线束3的另一部分经过前桥系统5伸至底盘纵梁4上的另一端。线槽2可以是u型槽也可以是l型,结构简单;线槽2可以固定在底盘纵梁4的腹面上,也可以固定在底盘纵梁4的下翼面上。高压线束3位于线槽2中,通过线槽2上的线束固定支架6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包括电力控制单元、高压线束、底盘纵梁、前桥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底盘纵梁上的线槽,设置在线槽上的线束固定支架,所述的电力控制单元、前桥系统分别安装在底盘纵梁上;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安装在线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的高压线束通过线束固定支架安装在底盘纵梁上。有益效果是将底盘线束从原纵梁腹面内侧移到纵梁下翼面,便于线束安装与维护。此外,将线束布置在线槽中,可以规整线束位置及走向,从外部看不到线束,提高底盘整洁度。

技术研发人员:关庆生;延浩;贺林;郑建新;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2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