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霜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0745发布日期:2018-09-04 23:1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除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霜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除霜是指利用汽车加热器或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将冷空气加热为热空气,并经除霜风道和除霜喷口喷射至挡风玻璃,使挡风玻璃温度提高,除去霜层。在冬季,特别是北方,因室外气温较低往往会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结一层霜,为使得汽车能够尽快的可以使用,现有的汽车一般均在前挡风玻璃处设置有与汽车空调风道相通的除霜装置,用以对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

传统的汽车除霜装置,通常将热气流出口设置在挡风玻璃下部,出风口多为带格栅的矩形或者圆形,除霜出风口喷出的热气流直接吹过挡风玻璃的表面,与挡风玻璃之间换热时间短并且换热能力不强,驾驶员视野区域的霜层融化较慢。

因此,亟需一种除霜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除霜装置出风口多为带格栅的矩形或者圆形,除霜速度较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的除霜装置,其出风口多为带格栅的矩形或者圆形,除霜速度较慢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霜装置,包括:

除霜风道接口,其用于和除霜风道连接;

接入腔,其与所述除霜风道接口连接;

第一导流腔,其与所述接入腔连接;

喷口,其与所述第一导流腔连接,其上设有多个双叶线形的喷嘴,每一个所述喷嘴均与所述第一导流腔连通,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喷口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喷嘴反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喷嘴的数量为偶数个,相邻两个所述喷嘴相贴靠。

作为优选,所述双叶线形的形状方程为:

(x2+y2)2=4l·x2y

其中:(x,y)为双叶线上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为所述双叶线形两个叶瓣的交点,以双叶线形两个叶瓣的对称中心为y方向,与y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方向,l等于所述喷口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喷口的横截面呈矩形,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喷口的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喷口的宽度为5mm~10mm,长度为150mm~200mm。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导流腔,所述第二导流腔中设有多个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喷嘴一一对应,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通道呈锥形,所述导流通道的大端与所述第一导流腔连通,小端与所述喷嘴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通道的深度为20mm~30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腔相对所述除霜风道接口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腔的深度为10mm~20mm。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除霜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多个双叶线形的喷嘴,并且相邻两个喷嘴反向设置,从而相邻两个喷嘴的热气流喷射到挡风玻璃的表面时,会发生相互干涉,并相互交融,增大热气流与挡风玻璃的作用面积,能够使热气流中的热量充分利用,加快霜的融化速度。

2)、通过设置锥形的导流通道,并且使其小端和喷嘴连接,能够使流过的气流加速,从而使经喷嘴射出的热气流附带射流冲击的效果,增强热气流和前挡风玻璃的换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霜装置的正向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除霜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除霜装置的第二导流腔的局部剖视视图;

图4位图1所示除霜装置的喷口的示意图。

图中:

1、除霜风道接口;2、接入腔;3、第一导流腔;4、第二导流腔;41、导流通道;5、喷口;51、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霜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除霜风道接口1,接入腔2,第一导流腔3,第二导流腔4以及喷口5,其中,除霜风道接口1用于和除霜风道连接,接入腔2的一端和除霜风道接口1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导流腔3的一端连接,第一导流腔3的另一端和第二导流腔4连接,第二导流腔4的另一端和喷口5连接。喷口5的横截面呈矩形,并且在其上端面上沿喷口5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喷嘴51,喷嘴51呈双叶线形,喷嘴51的数量为偶数个,彼此相互接触并且相邻的两个喷嘴51反向设置,第二导流腔4中设有多个独立的导流通道41;导流通道41的数量和喷嘴51的数量相等,并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导流通道41沿第二导流腔4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导流通道41呈锥形,并且正对喷嘴51,具体的,该导流通道41的一端开口小,作为出口端;另一端开口大,作为入口端,由入口端向出口端逐渐收缩,开口大的一端和第一导流腔3连通,开口小的一端与喷嘴51连接,导流通道41的深度为20mm~30mm,具体的,可以为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或者30mm。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锥形的导流通道41,能够使流经导流通道41的热气流加速,从而热气流能够以更高的流速从喷嘴51中射出,形成射流,当其作用在挡风玻璃表面上时,可以加快霜的融化,并且在导流通道41的出口处不容易产生涡流,降低空气流阻,可以较好的引导气流流动,使射流从喷嘴51中直接喷射出去;通过设置双叶线形的喷嘴51并且彼此反向设置,相邻的两个喷嘴51喷射的热气流在挡风玻璃的表面扩散时相互干涉,能够形成滞止点,并扩大传热区域,使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存在较高流速的热气流,增大高速热气流和霜的作用面积,充分完成热气流和霜的热量交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融霜。

喷口5的矩形截面的宽度为5mm~10mm,长度为150mm~200mm,具体的,宽度可以为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或者10mm,长度可以为150mm、155mm、160mm、165mm、170mm、175mm、180mm、185mm、190mm、195mm或者200mm。

双叶线形的形状方程为:

(x2+y2)2=4l·x2y

其中:(x,y)为双叶线上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为所述双叶线形两个叶瓣的交点,以双叶线形两个叶瓣的对称中心为y方向,以两个叶瓣的排列方向为x方向,l为的值等于喷口5的宽度,x、y、l的单位均为mm。

第一导流腔3的横截面呈矩形,其与接入腔2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热气流在从接入腔2进入第一导流腔3后,气体的流向改变,具体的,使气流的方向和在第二导流腔4中的气流方向一致,便于热气流从第二导流腔4中喷射。第一导流腔3的深度为10mm~20mm,优选的,可以为10mm、12mm、15mm、17mm或者20mm。本实施例中,接入腔2和第二导流腔4中的气流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一导流腔3,可以减缓接入腔2和第二导流腔4之间的角度差,可以避免气流直接由接入腔2进入第二导流腔4,防止热气流由于角度变化过大,导致热气流的流速降低,影响热气流喷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方案中的除霜装置。

当除霜装置在运行时,循环水首先流经发动机,在流经加热器后流入暖风芯体,加热冷空气后再流回发动机,完成一个循环。冷空气由风机吸入后流经过暖风芯体,并被暖风芯体的热水加热,变为热空气,热气流随后通过除霜风道流入除霜风道接口1,然后进入接入腔2,通过接入腔2进入第一导流腔3,经第一导流腔3调整气体的流向后进入第二导流腔4的各个导流通道41中,经导流通道41的加速后通过双叶线形的喷嘴51射流喷出,在前挡风玻璃上与玻璃上的霜层换热后,融化玻璃上的霜层。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双叶线形的喷嘴51,并且相邻两个喷嘴51反向设置,从而相邻两个喷嘴51的热气流喷射到挡风玻璃的表面时,会发生相互干涉,并相互交融,增大热气流与挡风玻璃的作用面积,能够使热气流中的热量充分利用,加快霜的融化速度。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