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护孔环和使用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8636发布日期:2018-11-03 00:1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目前公开的主题涉及电线护孔环和使用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即使当电线护孔环限于其外侧时也具有广适用性、高可靠性和防水特性的电线护孔环。因此,即使当电线护孔环暴露于外部空气时,使用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也可用于诸如刹车灯、尾灯等车灯。

背景技术

在诸如乘用车、卡车等的各种车辆中,通常将电池装在车辆的每个发动机室中,以向诸如车灯、收音机、导航仪等的电气部件提供电力供应。每个电气部件通过使用车辆线束电连接于电池。当车辆线束从发动机室朝向车辆的车身和车辆的车辆内部之间的空间延伸时,使用各种电线护孔环来保护车辆线束。

例如,为本公开主题的申请人所拥有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h10-213,272)中公开了集成了电线护孔环的常规车辆线束。图7a和图7c分别是示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集成了第一电线护孔环的第一常规车辆线束和集成了第二电线护孔环的第二常规车辆线束的剖视图。图7b是示出图7a的第一常规车辆线束中的隔板5的立体图,隔板5用于将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每条暂时固定于隔板5。

穿过位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和车辆的车辆内部之间的壁80的第二常规车辆线束90公开了:第二护孔环93,其由橡胶制成;第一电线91,其连接装配在发动机室中的电池的正极;第二电线92,其连接电池的负极并且穿过第二护孔环93;以及第三电线91a和第四电线91b,其经由第二护孔环93中的连接构件p从第一电线91分支出并且沿着第二电线92延伸。

在第二常规车辆用线束90中,当第五电线和第六电线经由第二护孔环93中的另一个连接构件从第二电线92分支出时,另一个连接构件可靠近连接构件p。因此,当将车辆线束90一体铸造在第二护孔环93中时,集成了第二护孔环93的第二常规车辆线束90可能难以在第二护孔环93中从第一电线91和第二电线92各分支出两条电线。专利文献1公开了集成了第一电线护孔环4以克服上述问题的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如图7a和7b中所示。

通过使用具有固定部分51的隔板5,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可经由第一电线护孔环4中的第一连接构件p1从第一电线2分支出第三电线2a和第四电线2b,并且还可经由第一电线护孔环4中的第二连接构件p2从第二电线3分支出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具体地,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可通过将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每条暂时固定于隔板5d的固定部分51来保持第一连接构件p1和第二连接构件p2之间的距离,并且可通过将暂时固定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每条的隔板5一体铸造在第一护孔环4中来制造。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每条可连接于4p联接器6。

在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中,因为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每条沿着隔板5的固定部分51对齐,所以当第一电线护孔环4限于其外侧时,第一连接构件p1和第二连接构件p2之间的距离可变得靠近。另外,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相邻电线之间的间隔中的每个也应该相对于彼此靠近。

因此,当第一电线护孔环4限于其外侧时,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的结构会使第一电线护孔环4的可靠性劣化。另外,当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相邻电线之间的间隔中的每个相对于彼此靠近时,第一电线护孔环4可能在第三电线2a、第四电线2b、第五电线3a和第六电线3b中的相邻电线之间的间隔中的每个中裂开。

因此,当第一电线护孔环4限于其外侧时,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的结构会由于第一电线护孔环4劣化而使诸如防水特性等可靠性劣化。此外,常规结构需要通过将四条电线中的每个连同隔板5一起一体铸造在第一电线护孔环4中来制造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因此第一常规车辆线束1可能不一定有广泛的用途。

以上引用的专利文献和附加的专利文献在以下被列出,由此其英文说明书和摘要一起全文纳入。

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h10-213,272

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15-193,287

3.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no.8,860,047

4.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15-060,679

所公开主题已经被设计成将以上和其他问题、特性和特征考虑在内。因此,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包括即使当电线护孔环限于其外侧时也具有广泛用途和相对于防水性质等的高可靠性的电线护孔环,并且实施方式还可包括不仅简单地附接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和车辆的车辆内部之间的壁而且容易附接于诸如后灯等车灯的电线护孔环。因此,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包括可用于诸如刹车灯、尾灯等车灯的使用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即使当电线护孔环暴露于外部空气时。



技术实现要素:

目前所公开的主题是依据常规技术中的以上和其他特性、期望和问题设计的。所公开主题的一方面可包括即使当电线护孔环限于其外侧时具有广泛用途和高可靠性的电线护孔环。所公开主题的另一方面可包括使用即使当电线护孔环暴露于外部空气时可用于诸如刹车灯、尾灯等车灯的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

根据所公开主题的一方面,一种由硬度为日本工业标准k6253(jisk6253)中的a40至a60的橡胶制成的电线护孔环可包括:顶表面,所述顶表面具有第一顶表面和第二顶表面,所述第一顶表面形成为大体平面形状,所述第二顶表面形成为大体平面形状并且与所述第一顶表面大体平行;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顶表面和所述第二顶表面之间;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形成为大体平面形状并且位于所述顶表面的相反方向上;以及至少两个外凸表面,所述至少两个外凸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顶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形成为大体环形形状,并且与所述第二顶表面大体平行地设置,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外凸表面的第二侧厚度比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厚度厚。

另外,电线护孔环还可包括四个穿通孔,所述四个穿通孔穿过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后表面;所述穿通孔中的每个在其中心处形成为大体圆形;所述穿通孔的内表面中的每个具有多个内凸表面,所述内凸表面在所述中心处形成为大体环形形状;从内表面朝向所述中心,所述内凸表面中的每个变窄,并且所述内凸表面的凸顶径中的每个在所述中心处形成为大体圆形,其中,所述四个穿通孔中的相邻穿通孔之间的间隔中的第一最小厚度比第一阈值厚,所述穿通孔的外边缘中的每个和所述第一顶表面的第一顶部外边缘之间的第二厚度中的第二最小厚度比第二阈值厚,所述第二顶表面的第二顶部外边缘和所述第二顶部内边缘之间的第三厚度中的第三最小厚度比第三阈值厚,并且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厚度比第四阈值薄。

在上述的示例性电线护孔环中,可通过将第一侧厚度形成为零,可使顶表面为顶表面的唯一一个表面。当所述四个穿通孔的内径中的每个是大体2.2mm,所述四个穿通孔的凸顶径中的每个可以是所述2.2mm的95%至60%,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0.6mm或更大,另外,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是2.0mm或更大,所述第三阈值可以是2.6mm或更大并且所述第四阈值还可以是2.0mm或更小。另外,电线护孔环还可包括电线保护器,所述电线保护器在所述顶表面的相反方向上从所述后表面伸出并且延长所述四个穿通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四个穿通孔中的第一穿通孔和第二穿通孔的中心中的每个可布置在第一假想线上,并且所述四个穿通孔中的第三穿通孔和第四穿通孔的中心中的每个可布置在第二假想线上,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假想线大体平行;另外,与所述第二穿通孔的第二中心相交的第三假想线与所述第三穿通孔相邻并且与所述第一假想线相交成直角,所述第三假想线在所述第三穿通孔的第三外边缘和所述第四穿通孔的第四外边缘之间的范围之外在朝向所述第一穿通孔的方向上可与所述第二假想线相交成直角。

根据上述示例性的电线护孔环,由于具有消失形状的内凸表面中的每个,导致各种电线可容易被插入四个穿通孔中的每个中,另外可按紧贴状态与具有所述四个穿通孔的内径的95%至60%的直径的内凸表面中的每个接触。另外,所述第一最小厚度可比第一阈值厚,所述第二最小厚度可比第二阈值厚,所述第三最小厚度可比第三阈值厚,并且第一侧厚度可比第四阈值薄。即使当电线护孔环限于其外侧时,电线护孔环也可具有广泛用途、相对于防水特性的高可靠性、机械强度等。

根据所公开主体的另一个方面,使用电线护孔环的示例性车辆线束可包括插入四个穿通孔中的每个中的jisc3406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和std2.2mm的od的av0.5f。

根据使用电线护孔环的示例性车辆线束,车辆线束可使用上述具有广泛用途和高可靠性的电线护孔环。电线护孔环可包括位于第二顶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并且形成为大体环形形状的至少两个凸表面,因此不仅可容易附接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和车辆的车辆内部之间的壁,而且可容易附接于诸如后灯等车灯。因此,所公开主题可提供即使当电线护孔环暴露于外部空气时也可用于诸如刹车灯、尾灯等车灯的车辆线束。

附图说明

所公开主题的这些和其他特性和特征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而变得清楚,其中:

图1a是示出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原理制成的电线护孔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b是示出使用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原理制成的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

图2a是示出图1a中示出的电线护孔环的正视图,图2b是沿着图2a中示出的线a-a截取的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图2c是示出图1a中示出的电线护孔环的穿通孔的一部分的放大后的局部正视图;

图3a是用于说明附接于卡车的后部组合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性视图,图3b是示出图3a中示出的后部组合灯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c是示出将包括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安装在图3b中的后部组合灯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d是当包括后灯和刹车灯的后部组合灯用于图3a中示出的卡车时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4a是用于说明附接于乘用车的后部组合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性视图,图4b是示出附接于如图4a中所示的乘用车的右后部的后部组合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c是示出安装包括多个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用于说明图1a中示出的电线护孔环的第一变型和第二变型的说明性局部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中示出的电线护孔环的第三变型的说明性局部视图;

图7a是示出集成了第一常规电线护孔环的第一常规车辆线束的剖视图,图7b是示出隔板的立体图,该隔板用于将第四电线暂时固定于图7a的第一常规车辆线束中的隔板,图7c是示出集成了第二电线护孔环的第二常规车辆线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a至图6来详细描述所公开主题,在图1a至图6中,相同、相似或对应的元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图1a是示出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原理制成的电线护孔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b是示出使用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原理制成的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电线护孔环可由诸如乙烯橡胶、丙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等的橡胶制成。

电线护孔环10可由硬度为日本工业标准k6253(jisk6253)中的a40至a60的橡胶制成。具有a40至a60硬度的橡胶通常用于各种电线护孔环。车辆电线w(例如,jisc3406中的具有标准(std)2.2mm的外径(od)的av0.5、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具有标准(std)2.4mm的外径(od)的av0.75f和具有std2.4mm的od的av0.85以及日本汽车标准d611(jasod611)中的具有std1.6mm的od的avss0.5、具有std1.8mm的op的avss0.85和具有std2.1mm的od的avss1.25)等可被用作车辆线束20的电线。

电线护孔环10可包括:顶表面11,其具有第一顶表面11a和第二顶表面11b,第一顶表面11a形成为大体平面形状,第二顶表面11b也形成为大体平面形状并且与第一顶表面11a平行;第一侧表面14,其位于顶表面11的第一顶表面11a和第二顶表面11b之间;后表面12,其形成为大体平面形状,位于顶表面11的相反方向上并且与第二顶表面11b大体平行;以及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其位于顶表面11的第二顶表面11b和后表面12之间,形成为大体环形形状,并且与第二顶表面11b大体平行。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顶表面11的第二顶表面11b与后表面12之间的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的第二侧厚度st2可比位于顶表面11的第一顶表面11a和第二顶表面11b之间的第一侧表面14的第一侧厚度st1厚。电线护孔环10还可包括穿过顶表面11的第一顶表面11a和后表面12的穿通孔h,并且该穿通孔h具有多个穿通孔,例如,h1、h2、h3和h4,并且具有第一侧厚度st1和第二侧厚度st2。

如图1b中所示,使用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可包括穿过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电线w1、穿过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电线w2、穿过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电线w3和穿过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电线w4。电线w1、w2、w3和w4中的每条可酌情连接在电池的正/负极和诸如车灯、风窗玻璃刮水器、导航仪等的电气部件之间。由此,使用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可使得电气部件中的每个都能够由驾驶员进行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线束20还可包括电线保护器12g,电线保护器12g在顶表面11的相反方向上从后表面12伸出并且包围电线w1、w2、w3和w4中的至少一条,以保护电线w1、w2、w3和w4中的至少一条以免电线摆动。可使用jisc3406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具有std2.4的od的av0.75f和具有std2.4mm的od的av0.85以及jasod611中的具有std1.6mm的od的avss0.5、具有std1.8mm的od的avss0.85和具有std2.1mm的od的avss1.25等作为电线w1、w2、w3和w4中的至少一条。

接下来,现在将参照图2a、图2b和图2c来描述包括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的穿通孔h的结构,其中,图2a是示出图1a中示出的电线护孔环10的正视图,图2b是沿着图2a中示出的线a-a截取的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图2c是示出图1a中示出的电线护孔环10的穿通孔的一部分的放大后的局部正视图。

包括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的穿通孔h可包括内表面hs,内表面hs具有内径hd和外边缘he,外边缘he在中心h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更具体地,例如:第一内表面h1s,第一内表面h1s具有第一内径h1d和第一外边缘h1e,第一外边缘h1e在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中心h1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第二内表面h2s,第二内表面h2s具有第二内径h2d和第二外边缘h2e,第二外边缘h2e在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中心h2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第三内表面h3s,第三内表面h3s具有第三内径h3d和第三外边缘h3e,第三外边缘h3e在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中心h3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以及第四内表面h4s,第四内表面h4s具有第四内径h4d和第四外边缘h4e,第四外边缘h4e在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中心h4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

穿通孔h中的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可包括多个内凸表面16,例如,如图2b中所示的三个内凸表面,并且穿通孔h的每个内凸表面16可分别地在圆形的第一中心h1c处形成为大体环形,在圆形的第二中心h2c处形成为大体环形,在圆形的第三中心h3c处形成为大体环形并且在圆形的第四中心h4c处形成为大体环形。

另外,穿通孔h的内凸表面16中的每个可具有在穿通孔h的中心h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的凸顶径h1t中的在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中心h1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的第一凸顶径h1t、在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中心h2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的第二凸顶径h2t、在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中心h3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的第三凸顶径h3t以及在第四穿通孔h4的第一中心h4c处形成为大体圆形的第四凸顶径h4t。

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内径h1d、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内径h2d、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内径h3d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内径h4d中的每个可与电线w1、w2、w3和w4的外径中的相应一个大体相同。例如,当使用jisc3406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或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作为电线w1、w2、w3和w4中的相应一个时,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内径h1d、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内径h2d、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内径h3d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内径h4d中的每个可基本上是2.2mm。

此外,作为穿通孔h的凸顶径ht的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凸顶径h1t、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凸顶径h2t、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凸顶径h3t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凸顶径h4t中的每个可以分别是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内径h1d、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内径h2d、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内径h3d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内径h4d中的相应一个的95%至60%。

例如,当使用jisc3406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或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作为电线w1、w2、w3和w4中的相应一个时,作为穿通孔h的凸顶径ht的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凸顶径h1t、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凸顶径h2t、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凸顶径h3t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凸顶径h4t中的每个可基本上是2.0mm。由此,每个内凸表面16可按紧贴状态分别与第一穿通孔h1中的第一电线w1、第二穿通孔h2中的第二电线w2、第三穿通孔h3中的第三电线w3和第四穿通孔h4中的第四电线w4接触。

另外,位于顶表面11的第二顶表面11b和后表面12之间并且形成为大体环形形状的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可按紧贴状态与电气部件的附接表面中的每个接触,如随后描述的。第一穿通孔h1中的第一电线w1、第二穿通孔h2中的第二电线w2、第三穿通孔h3中的第三电线w3和第四穿通孔h4中的第四电线w4中的每条可在其被插入穿通孔中的相应一个中之后或在其被插入穿通孔中的相应一个中之前根据所需长度进行切割,因为车辆线束20不需要被集成在电线护孔环10中。车辆线束20也可酌情使用多个电线护孔环10。

因此,包括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可使得电线护孔环10能够提高用途和相对于防水特性的可靠性等。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可布置成如图2a中所示的大体n形样式。具体地,第一穿通孔h1的第一中心h1c和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中心h2c中的每个可布置在第一假想线l1上,并且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中心h3c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中心h4c中的每个可布置在第二假想线l1上,第二假想线l2与第一假想线l1大体平行。

另外,如图2a中所示,与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中心h2c相交的第三假想线l3可在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外边缘h3e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外边缘h4e之间的范围之外在朝向第一穿通孔h1的方向上与第二假想线l2相交成直角,第三假想线l3与第三穿通孔h3相邻设置并且与第一假想线l1相交成直角。由此,第一电线w、第二电线w2、第三电线w3和第四电线w4中的每个可相应对齐,而这消除了相对于彼此的重叠,因此可容易地连接于4p联接器6(如图7a中所示,四条电线在4p联接器6中对齐),并且还可防止错误布线。

为了提高电线护孔环10的机械强度,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相邻穿通孔之间的间隔中的每个可保持比第一最小厚度c1厚的间隔,第一最小厚度c1比用于防止在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相邻穿通孔之间引起每个裂缝的第一阈值th1厚。由此,车辆线束20还可提高电线护孔环10的第一电线w1和第一穿通孔h1、第二电线w2和第二穿通孔h2、第三电线w3和第三穿通孔h3以及第四电线w4和第四穿通孔h4之间的防水性质。

当使用jisc3406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或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作为电线w1、w2、w3和w4中的相应一条时,也就是说,当第一内径h1d、第二内径h2d、第三内径h3d和第四内径h4d中的每个是基本上2.2mm时,第一阈值th1可以是0.6mm或更大。当第一内径h1d、第二内径h2d、第三内径h3d和第四内径h4d中的每个大于2.2mm时,第一阈值th1可大于0.6mm。相反地,当通孔h1、h2、h3和h4中的相邻通孔之间的间隔中的每个小于第一阈值th1时,电线护孔环10不能防止在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相邻穿通孔之间引起每个裂缝。

因此,所公开主题可提供具有广泛用途和高可靠性的电线护孔环10,使得可通过在如图2a中所示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布置成大体n形样式的结构中将第一最小厚度c1保持在0.6mm的第一阈值th1或更大来防止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相邻穿通孔之间引起的每个裂缝。

此外,穿通孔h1、h2、h3和h4的第一外边缘h1e、第二外边缘h2e、第三外边缘h3e和第四外边缘h4e中的每个和第一顶表面11a的第一顶部外边缘r1之间的第二厚度可保持在比第二最小厚度c2厚的空间中,第二最小厚度c2比用于保持在第一侧表面14的第一侧厚度st1的方向上的穿通孔h1、h2、h3和h4和第一侧表面14之间的电线护孔环10的机械强度的第二阈值th2厚,第一侧表面位于顶表面11的第一顶表面11a和第二顶表面11b之间。

当使用jisc3406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或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作为电线w1、w2、w3和w4中的相应一条时,也就是说,当第一内径h1d、第二内径h2d、第三内径h3d和第四内径h4d中的每个是基本上2.2mm时,第二阈值th2可以是2.0mm或更大。由此,车辆线束20可提高机械强度,以便能够防止在第一侧表面14的第一侧厚度st1的方向上的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和第一侧表面14之间引起的每个裂缝。因此,车辆线束20可使得电线护孔环10能够防止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和第一侧表面14之间引起的每个裂缝,即使当第一电线w1、第二电线w2、第三电线w3和第四电线w4中的每条强烈晃动时。

此外,第二顶表面11b的第二顶部外边缘r2和第二顶部内边缘r3之间的第三厚度可保持比第三最小厚度c3厚的厚度,第三最小厚度c3比用于保持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和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之间的电线护孔环10的机械强度的第三阈值th3厚,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位于顶表面11的第二顶表面11b和后表面12之间。

当使用jisc3406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或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作为电线w1、w2、w3和w4中的相应一条时,也就是说,当第一内径h1d、第二内径h2d、第三内径h3d和第四内径h4d中的每个是基本上2.2mm时,第三阈值th3可以是2.6mm或更大。由此,车辆线束20可提高机械强度,以便能够防止在第一侧表面14的第一侧厚度的方向上的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和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之间引起每个裂缝。

在这些情况下,第一侧厚度st1可以是0至2.0mm,以按第四阈值th4保持电线护孔环10的机械强度。当第一侧厚度st1为0mm时,顶表面11的第一顶表面11a和第二顶表面可基本上是同一表面。因此,车辆线束20可使得电线护孔环10能够防止在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和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之间引起裂缝中的每个,即使当在电线护孔环10按紧贴状态附接于电气部件中的每个时第一电线w1、第二电线w2、第三电线w3和第四电线w4中的每条在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的方向上被强力压缩时。

如上所述,所公开主题可提供即使当电线护孔环10限于其外侧时也具有广泛用途和相对于防水特性、机械强度等的高可靠性的电线护孔环10。因此,使用具有广泛用途和高可靠性的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可用于诸如车灯的电气部件,即使当电线护孔环暴露于外部空气时。

接下来,现在将参照图3a至图4c来描述安装使用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期望卡车展开货盘,因此卡车可优选诸如后部组合灯30的车辆信号灯,后部组合灯30可以附接于卡车的外部部分,如图3a中所示。后部组合灯30可以用于卡车、摩托车等,并且在该申请人拥有的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15-193,287)中公开。因此,现在将只参照图3b描述包括后灯和刹车灯的后部组合灯30的基本点。

包括后灯和刹车灯的后部组合灯30可包括:外透镜26,其由透明树脂制成;具有开口25a的壳体25,壳体25附接外透镜26,开口25a附接包括在车辆线束20中的电线护孔环10;灯室28,其位于壳体25和外透镜26之间;后灯板23,其包括发光器件21r;刹车灯板24,其包括发光器件21s;导光件22;并且其中,从发光器件21r发射的光lr经由导光件22用于后灯,因此后灯按照导光件22的形状来发射光lr,并且从发光器件21s发射的光lr用于刹车灯。

图3c是示出包括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电线护孔环10附接于包括后灯和刹车灯的后部组合灯30中的壳体25的开口25a。通过在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被开口25a的内表面紧缩时将从壳体25的开口25a伸出的至少一个凸部分插入形成在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中的相邻外凸表面17之间的至少一个凹部分中,可将包括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附接于后部组合灯30中的壳体25的开口25a。

图3d是当包括后灯和制动灯的后部组合灯30用于图3a中示出的卡车时的示意性电路图。用于后灯的发光器件21r和用于刹车灯的发光器件21s中的每个可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发光器件和用于控制流过至少一个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电流的电阻。可使用例如该申请人拥有的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发光器件作为半导体发光器件。

用于后灯的发光器件21r可经由后灯开关sw-r1连接在电池bt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且用于刹车灯的发光器件21s也可经由刹车灯开关sw-s1连接在电池bt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因此,当驾驶员打开后灯开关sw-r1时,后部组合灯30可经由导光件22发射从作为后灯的发光器件21r发射的光lr。类似地,当驾驶员打开刹车灯开关sw-s1时,后部组合灯30可发射从作为刹车灯的发光器件21s发射的光ls。

在上述的卡车中,电池常被装配在卡车的托盘下方,以减小卡车的发动机室。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多个电线护孔环10附接于车辆线束20,以将线束20从电池bt连接于开关sw-r1和sw-s1,并且将线束20从开关sw-r1和sw-s1中的每个连接于后部组合灯30中的用于后灯的发光器件21r和用于刹车灯的发光器件21s中的相应一个。现在,将描述安装使用了多个电线护孔环10的车辆线束2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4b是示出后部组合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该后部组合灯被用作用于图4a的乘用车的后部组合灯并且附接于乘用车的后灯。在该申请人拥有的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15-060,679)中公开了车辆信号灯40。因此,现在将只参照图4b描述包括后灯和刹车灯的信号灯40的基本点。

包括后灯和刹车灯的信号灯40可包括:外透镜43,其由透明树脂制成;具有开口的壳体42,壳体42附接外透镜43;灯室44a和44b,其位于壳体42和外透镜43之间;具有凸联接器的信号灯板45,信号灯板45包括用于后灯和刹车灯的发光器件,凸联接器朝向壳体的开口伸出;导光件46,其位于外透镜43和信号灯板45之间;以及车辆线束20的电线护孔环10,因为壳体42的伸出部分42p像止动器一样操作,所以在电线护孔环10的第二顶表面11b接触壳体42的伸出部分42p时,通过只将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插入壳体42的开口中,将电线护孔环10附接在壳体42的开口中。

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线束20可在车辆线束20的端部处设置有凹联接器13,并且车辆线束20的凹联接器13可连接于包括用于后灯和刹车灯的信号灯板45的凸联接器。车辆线束20也可连接于车辆线束20的另一端处的电池。因此,当驾驶员打开后灯开关sw-r1时,信号灯40可经由导光件46发射从用于后灯的发光器件发射的光作为后灯。类似地,当驾驶员打开后灯开关sw-s1时,信号灯30还可经由导光件46发射从用于刹车灯的发光器件发射的光作为刹车灯,与图3a至图3d中示出的后部组合灯30一样。

当车辆线束20连接在装配在图4a中示出的乘用车的发动机室中的电池和信号灯40之间时,另一个电线护孔环10可附接于壁,与图7c中示出的第一常规电线护孔环一样,该壁位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和车辆的车辆内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两个外凸表面17可只配置有两个外凸表面17。另外,当车辆线束20用于乘用车时,包括两个外凸表面17的电线护孔环10可用于车辆线束20,因为包括两个外凸表面17的电线护孔环10不总是暴露于外部空气。

现在,将参照图5a至图6来描述电线护孔环10的变型。在电线护孔环10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按大体n形样式布置的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然而,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中的每个可如图5a中所示地布置。具体地,如果阈值th1、th2、th3和th4中的每个可满足上述条件,则与第二穿通孔h2的第二中心h2c相交的第三假想线l3可在第三穿通孔h3的第三外边缘h3e和第四穿通孔h4的第四外边缘h4e之间与第二假想线l2相交成直角,第三假想线l3与第三穿通孔h3相邻并且与第一假想线l1相交成直角。

另外,参照图2a来描述第一顶表面11a的第一顶部外边缘r1,第一顶表面r1沿着包括多个穿通孔h1、h2、h3和h4的穿通孔h按大体n形样式布置。然而,如果阈值th1、th2、th3和th4中的每个可满足上述条件,则第一顶部外边缘r1可不限于大体n形样式,例如,可形成大体椭圆形形状等,如图5b中所示。

此外,如上所述,如果阈值th1、th2和th3中的每个可满足上述条件,则还可通过将第一侧厚度st1形成为0mm,使顶表面11的第一顶表面11a和第二顶表面成为基本上同一表面,如图6中所示。

根据具有广泛用途和高可靠性的示例性电线护孔环,示例性车辆线束可包含多个电线护孔环以在电池和诸如前大灯、信号灯等的车灯之间进行电连接。因此,所公开主题可提供具有广泛用途和相对于防水特性等的高可靠性的电线护孔环,并且还可提供使用即使当电线护孔环暴露于外部空气时也可用于诸如刹车灯、尾灯等车灯的电线护孔环的车辆线束。

在不脱离目前所公开主题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以上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例如,描述使用jis中的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或具有std2.2mm的od的av0.5f作为电线w1、w2、w3和w4中的每条的情况。然而,电线护孔环10不限于该电线,并且可以形成在诸如jasod61中的具有std1.6mm的od的avss0.5、具有std1.8mm的od的avss0.85和具有std2.1mm的od的avss1.25的各种电线中。另外,对于不同应用而言,部件之间的特定布置可有所不同,并且可根据护孔环的特定应用在各种实施方式之间能更换地使用。

虽然已经描述了目前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内容,但是应该理解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并且随附权利要求书旨在涵盖落入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这些修改形式。上述的所有常规技术参考文献以引用方式全文纳入本文中。

本申请要求2017年4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83985的优先权权益,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特此以引用方式纳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