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753发布日期:2018-10-19 21:0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交通工具的座椅,尤其是由多个座椅并排而成的连排座椅。



背景技术:

时下随着高铁、动车等高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飞机机票的下浮,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出门乘坐动车、高铁或者飞机外出游玩或出差,俗称“绿皮车”的普通列车虽然在速度和乘坐舒适度方面不及高铁、动车以及飞机,但由于其价格低廉实惠也受到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欢迎,像发明人本人平日里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也经常乘坐那种“绿皮车”。由于高铁、动车、飞机乃至“绿皮车”等乘用交通工具上的空间有限,因此都普遍安装了由多个座椅并排而成的连排座椅。为提高舒适度,一般高铁、动车和飞机的连排座椅都会配备相邻两个座椅之间的单个的扶手供座椅的乘客的上肢搁放,而“绿皮车”的一体式连排座椅甚至普遍不装备有座椅之间的扶手。目前所有连排座椅以及连排座椅的扶手,包括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客运大巴车的连排座椅和连排座椅的扶手,都存在这样五个问题:“(1)首先是连排座椅的相邻两个座椅之间配备的扶手往往只能由一位乘客搁放其上肢,当该扶手被一位乘客的上肢搁放后,相邻座椅上的另一位乘客也就无法将自己的上肢也同时搁放在扶手上了;(2)其次是如图14所示有些乘客的大腿经常会过分挤占相邻座椅坐垫上的空间,尤其是对于“绿皮车”上没有配备扶手的连排座椅,许多动车和高铁上配置的扶手也往往是悬空的,除了搁手的作用以外并不能分隔下方的大腿。面对这种情况,在生理和和心理上都比较弱势的女乘客往往只能尽力收缩和回避,给她们造成很多不便和困扰,而对于男乘客如果直接用自己的大腿把那些乘客的大腿挤开往往显得唐突和有引发冲突之可能,造成旅途的不愉快;很多时候也有可能那些乘客的大腿挤占相邻座椅坐垫空间的程度还不是很大,但也已经让被挤占者觉得不舒服了,直接开口让邻座乘客把大腿挪开又担心会引起纠纷和争吵。很遗憾的是上述所有公开的技术方案和普通的连排座椅及其扶手都不具有分隔邻座乘客大腿的功能;(3)再次,在当那些乘客已经叉开自己的大腿挤占了邻座的坐垫空间的情况下,上述公开技术方案和普通的连排座椅及扶手也没有提供让邻座乘客可以很体面和很有礼貌且又很方便地将邻座乘客挤占自己座椅坐垫空间的大腿隔离开去的功能;(4)再者,即便在相邻座椅之间有扶手的情况下,包括上述公开技术方案在内的普通扶手都没有解决有些乘客搁放在扶手的上肢可能会过分侵占邻座乘客空间的问题,如图16当中没有填充图案的空白胳膊的搁放位置所示,彼时如果是一位女性乘客面对邻座乘客的肘部和上臂跨越扶手挤占自己座椅空间且又非常接近自己前胸的情况会感到非常难堪;(5)有些时候父母和年幼的子女出行,或者子女与年老的父母一起出行,同坐一排连排座椅的时候,也需要没有上述分隔相邻座椅的扶手的连排座椅以方便照顾年幼的子女或年长的父母,甚至情深意浓的情侣或夫妇也需要中间没有任何间隔扶手的一体式连排座椅从而可以亲密无间的依偎在一起,而这就需要分隔连排座椅的相邻座椅的扶手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等同于消失的状态。”上面描述的五个问题可以说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时下许多乘客普遍都面临过的问题,相信所有的人都会感同身受。为解决第一个扶手只能由相邻乘客中的一位乘客使用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了许多公开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有“多座椅扶手”(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8801186265)、“扶手以及包括该扶手的座椅布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0436706)、“新型汽车座椅扶手”(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3193825)、“一种带双层结构的座椅扶手”(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4078955)和“一种双层扶手的座椅”(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2901552),但这些公开技术方案至今未见在高铁、动车、飞机乃至“绿皮车”和大巴车上实施,究其原因笔者想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遍观所有这些技术方案的内容都是仅仅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技术方案的概念和示意,没有具体给出一个可供直接生产制造的指导,而众所周知一件专利从构想到具体实施往往需要做很多的工作,需要解决许多生产工艺上的问题以及考虑实际生产的成本和实际实施可以带来的效益;其二是在实际情况中连排座椅乃至连排座椅的扶手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让相邻的两位乘客不至于争夺他们中间的一根扶手,也需要解决其他四个问题。一并解决了所有这五个问题可以让所有人在乘坐高铁、动车、“绿皮车”、大巴车乃至飞机经济舱时均获得良好安全舒适的体验,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也将会受到所有乘客的欢迎,彼时就一定会有相关单位愿意投资生产这样的连排座椅及其扶手以造福大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一揽子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及的所有五个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可以说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且技术方案贴紧生产实际,便于进行大批量生产制造,且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首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与普通的连排座椅一样,也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并排布置的座椅,所有座椅都包含了乘客背部得以倚靠的靠背与支撑乘客臀部的坐垫以及座椅支架,所有靠背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有坐垫的表面也位于同一平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与普通连排座椅相比其技术特点主要是集中在相邻座椅的扶手上。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的相邻座椅之间具有可折叠展开和收拢的扶手,所述扶手包括其最下方的底部支承板和与所述底部支承板成折角的扶手立撑板,所述扶手立撑板与所述底部支承板这两块直板紧固为一体,所述底部支承板与扶手立撑板构成了所述扶手的基本支撑框架。所述底部支承板位于两个相邻座椅的坐垫之间且紧固于所述座椅支架之上,所述扶手立撑板则位于两个相邻座椅的靠背之间。为保证扶手基本支撑框架的强度,所述底部支承板与所述扶手立撑板朝向乘客的一侧表面的中央皆具有垂直焊接于所述底部支承板和扶手立撑板的表面且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肋条。

所述扶手还包括放置在所述底部支承板之上的长条状的软垫,所述软垫填补了相邻两个座椅的坐垫之间的空隙;该软垫不仅在外观上弥补了往座椅之间插装扶手带来的空隙,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当作连排座椅的坐垫的水平横向延伸部分给乘客带去更多的舒适体验。

为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到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包括了供相邻座椅的两位乘客的上肢各自搁放的上扶手和下扶手;所述上扶手与所述下扶手的根部末端皆铰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之上,所述上扶手位于所述下扶手的上方,这样当相邻座椅的一位乘客占用了两个扶手中的一个时另一位乘客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上肢搁在另一个扶手上;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皆为采用钣金冲压工艺制成的长条状钣金折弯件,所述上扶手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位于其下方的所述下扶手,所述下扶手的折弯开口方向则朝向下方座椅的坐垫;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采用钣金冲压工艺以冷轧钢板或镜面不锈钢板制成长条状钣金折弯件可以利用厚度较薄成本低廉的金属板材制成强度可以得到保证的长条状杆件,且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大批量生产。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的折弯开口方向向下则可以保证其上方供乘客搁放上肢的表面为平整连续的表面而非两行尖锐的端面,从而带给乘客上肢接触部位良好的舒适体验;所述上扶手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其下方的下扶手也为将所述下扶手收拢进所述上扶手的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

所述上扶手是通过焊接在所述扶手立撑板上的两个片状铰接架铰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之上的,所述上扶手的末端折弯两翼分别与两片所述片状铰接架铰接相连且都位于两片所述片状铰接架的外侧,采用这种“双片型”的中空铰接架形式可以保证所述上扶手与所述扶手立撑板的铰接部位与所述上扶手的折弯中空部位一样保持中空的状态,为将所述下扶手收拢进所述上扶手的折弯开口之内和两个所述片状铰接架当中提供了必要的可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还包括了与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的最外侧末端同时铰接的外撑杆,所述外撑杆亦是通过钣金冲压工艺制成的长条状钣金折弯件,所述外撑杆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如此则为所述外撑杆将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一并收拢进其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所述外撑杆通过其上方末端的折弯两翼与所述上扶手的最外侧末端的折弯两翼铰接,所述外撑杆通过焊接在其折弯凹陷内壁中线位置上的铰接架与所述下扶手的最外侧末端铰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还包括了位于所述下扶手下方的下隔杆,所述下隔杆也是通过钣金冲压工艺制成的长条状金属折弯件,所述下隔杆的根部末端也铰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之上且铰接位置位于所述下扶手的下方,所述下隔杆的折弯开口方向向上朝向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如此则为所述扶手在被完全收拢时令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皆收拢于所述下隔杆的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所述下隔杆的最外侧末端的折弯两翼与所述外撑杆下方末端的折弯两翼分别铰接,如此则可以确保所述下隔杆与所述外撑杆在连接处也保持中空的状态,为将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收拢在各自的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为了确保所述扶手除底部支承板和扶手立撑板以及所述软垫之外的的各个活动零件能被自由的收拢和展开,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与所述外撑杆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上扶手和所述下隔杆与所述外撑杆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如此则所述外撑杆可以带动所述上扶手、所述下扶手和所述下隔杆一起围绕各自与所述扶手立撑板之间的铰接处转动,便于乘客将所述扶手的活动零件展开或者朝向所述扶手立撑板收拢。

为了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及的第四个问题,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还包括铰接于所述上扶手后部的供乘客上肢抵靠的上抵靠杆,以及铰接于所述下扶手后部供另外一位乘客的上肢抵靠的下抵靠杆;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皆为通过钣金冲压工艺制造的长条状钣金折弯件;为使所述扶手的下抵靠杆这个活动零件也能在所述扶手展开和收拢时无障碍的运动,所述上扶手根部末端的折弯两翼之间具有可供所述下抵靠杆穿入并滑移的开口。

为确保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可以从斜下后方对乘客的上肢提供支撑并实现对乘客的上肢实施必要的限位,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的上方末端的折弯两翼之间皆插装有一根销钉,所述加强肋条有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贯通所述加强肋条的滑移槽道,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上方末端的折弯两翼之间的所述销钉皆穿插于所述滑移槽道当中并可以自由滑移,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藉此与所述扶手立撑板相连;如此则可以确保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在当所述扶手被完全展开时上部末端皆连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之上,而下部末端则分别位于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之上,形成对乘客上肢从斜后下方的支撑与限位。如图13中的带填充效果的圆圈所指代的乘客肘部所示,以所述上扶手和上抵靠杆为例,当乘客的上肢的肘部没有过分跨越扶手搁放在所述上扶手之上时,该乘客的肘部下方从所述上扶手得到支撑,而肘部的后下方则从所述上抵靠杆得到支撑,当然,所述肘部也被所述上抵靠杆实施了限位,使得其不能如图16中没有填充效果的上肢所示过分往后靠而侵占邻座的靠背位置也即乘客的胸腔位置所在的空间,使得其只能将上肢如图16中有填充效果所示的上肢那样为邻座乘客保留出必要的隐私空间,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所述下扶手和下扶手后方的下抵靠杆;再以图13中没有带填充效果的圆圈所指代的乘客前臂和上臂所示,当该乘客的肘部跨越了所述扶手已经挤占了邻座乘客的空间时,位于上扶手上方的乘客前臂将得到上扶手的支撑,而乘客的上臂则会得到所述上抵靠杆的来自斜后下方的支撑与限位,从而避免进入邻座乘客空间的肘部不至于太靠后侵犯邻座乘客的胸部,当然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所述下扶手和下扶手后方的下抵靠杆。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对乘客上肢从斜后下方进行支撑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带给乘客舒适的体验的同时,也悄悄地避免了乘客搁放在扶手上的上肢过分侵占邻座乘客胸部位置的空间,可谓一举双得;而且还巧妙的利用了本用以对扶手实施强度增强效果的加强肋条来进行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与扶手立撑板的连接,可谓将扶手的至简结构的功能发掘到了极致。总的来说,本发明没有生硬直接在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上设置限位部件以及没有生硬的照搬所述上扶手、下扶手、外撑杆和下隔杆采用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来构建对乘客上肢实施限位的机构,而是创造性地采用生产成本及其低廉的两根长条状的杆件跨接在上下扶手以及扶手立撑板之间从而巧妙地构建出使用效果近乎完美且结构至简的乘客上肢限位机构,可谓是本发明的一大亮点。

在本发明中,为了确保所述扶手在被完全收拢时尽可能的减少占用空间,所述上抵靠杆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其下方的下抵靠杆,所述上抵靠杆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下抵靠杆的宽度,如此则为所述扶手在被完全收拢时将所述下抵靠杆收拢进所述上抵靠杆的折弯开口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所述上扶手供乘客上肢搁放的上方表面紧固焊接有一个u形铰接架,所述上抵靠杆下方末端的折弯两翼分别铰接于所述u形铰接架的两翼,之所以采用中空的u形铰接架也是利用u形铰接架两翼之间中空的空隙来保留收纳所述下抵靠杆的空间。所述下抵靠杆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下扶手以及所述扶手立撑板及其上的加强肋条,如此则当所述扶手被完全收拢时所述下抵靠杆可以有覆盖在所述扶手立撑板的加强肋条之上的可能,也即所述下抵靠杆的折弯两翼在所述扶手被完全收拢时将分别位于所述加强肋条的两侧,如此则可以确保所述扶手的所有活动零部件尽可能的都紧贴所述扶手立撑板以减少对座椅靠背空间的占用。与上扶手相似,所述下扶手供乘客上肢搁放的上方表面紧固焊接有一个u形的铰接架,所述下抵靠杆下方末端的折弯两翼分别铰接于所述u形的铰接架的两翼,之所以采用中空的u形的铰接架也是出于令所述u形的铰接架两翼间的中空部位得以在所述扶手被完全收拢时收纳所述扶手立撑板上的所述加强肋条,确保所述扶手的所有活动零件可以被尽可能地收拢以避免对连排座椅的靠背空间产生不必要的占用和影响乘客乘坐座椅的舒适度。

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的扶手是可以被展开和收拢的,由于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与所述外撑杆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上扶手和所述下隔杆与所述外撑杆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如此则所述连排座椅的乘客就可以通过把所述外撑杆向外拉将所述扶手完全展开至所述下隔杆向外旋转至紧贴于所述软垫的上方;彼时所述上扶手可供共同坐在所述连排座椅上的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一位搁放其上肢,所述下扶手及其与所述上扶手之间形成的空隙就可供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另一位乘客搁放其上肢,如此则解决了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及的第一个问题。在随所述扶手展开放下过程中,所述下隔杆与外撑杆则可以体面且有礼貌地终止或防止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任一位乘客的大腿挤占邻座乘客的坐垫位置。而且如前所述当所述扶手被完全展开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被放平时,其后部各自连接的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就会随之自动斜跨在上下扶手与所述扶手立撑板之间从斜后下方提供对乘客上肢舒适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支撑,彼时所述上抵靠杆和所述下抵靠杆皆可以供乘客的上肢倾斜舒适的抵靠且防止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任一位乘客的上肢,尤其是上肢的外肘部,过分挤占邻座的靠背位置所在的空间。总的来说,随着所述扶手被完全展开,本发明就可以完美地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及的前四个个问题,真乃一举数得。

为确保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的扶手是可以被收拢的,所述扶手的下隔杆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外撑杆的宽度,所述外撑杆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上扶手的宽度,如前所述所述下隔杆的折弯开口方向向上朝向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所述外撑杆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而且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与所述外撑杆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上扶手和所述下隔杆与所述外撑杆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如此则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就可以在所述扶手被收拢时缩进所述下隔杆和外撑杆的折弯开口之内;此外本发明中,所述上扶手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下扶手的宽度,如此则所述扶手被收拢时所述下扶手就可以被收拢进所述上扶手的折弯开口之内。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排座椅的乘客就可以通过把所述外撑杆向内推将所述扶手完全收拢至所述上扶手、下扶手、外撑杆、下隔杆以及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全部没入两个相邻座椅的靠背的间隙当中且彼时所述扶手的外撑杆与下隔杆这两个外露零件的表面不超出两个相邻座椅的靠背表面,也即乘客可以手持被展开的所述扶手的外撑杆将其往两个座椅靠背之间的扶手立撑板方向推,直至把包括所述上扶手、下扶手、外撑杆、下隔杆以及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在内的所述扶手的所有活动零件全部收拢进相邻座椅的两个靠背之间,而且确保这些活动零件全部没入相邻座椅的两个靠背之间,如此则当乘客即便跨坐在连排座椅的相邻两个座椅之上时也不会觉得不舒服,这样就完美解决了前述背景技术一节提及的第五个技术问题。基于前述描述,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扶手被完全收拢时,彼时所述上抵靠杆与下抵靠杆也将随着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一起朝向所述扶手立撑板运动,所述上抵靠杆与下抵靠杆上方末端的销钉将在所述扶手立撑板的加强肋条内的滑移槽道内产生向上的滑移。最后所述下扶手将缩进所述上扶手的折弯开口之内,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将缩进所述外撑杆与下隔杆的折弯开口之内;彼时所述下抵靠杆将覆盖在所述加强肋条之上,同时所述下抵靠杆将缩进所述上抵靠杆的折弯开口之内,而所述上抵靠杆将于缩进所述外撑杆内的所述上扶手相抵。此外,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扶手被完全收拢时,所示下隔杆的宽度可以保证彼时所述下隔杆的两侧将与相邻的两个座椅的靠背产生摩擦并藉此保持所述扶手的完全收拢状态并防止所述扶手会不经意地展开。

作为一种优化措施,为了能让所述扶手在被完全收拢进两个相邻座椅的靠背之间以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座椅靠背的作用,所述外撑杆与下隔杆朝向外侧的表面可以分别紧固贴装软质的外撑杆装饰面板与下隔杆装饰面板,且当所述扶手被乘客完全收拢后,所述外撑杆装饰面板与下隔杆装饰面板的外表面不超过相邻座椅的两个靠背的外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除了其座椅和座椅支架为常规部件之外,其创新的扶手部件的所有零件,包括上下扶手、上下抵靠杆、外撑杆和下隔杆,甚至连扶手立撑板上的加强肋条,每一样都不是多余的,都对一揽子解决普通连排座椅及其扶手面临的五个问题做出了贡献,可以说用至为精简的结构一并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此外,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连排座椅的关键部件扶手的所有零件的生产工艺都十分简单,皆已落实到十分具体的钣金生产实施工序,现今一般的钣金车间,只要具备了常规的激光切割机和剪板机等下料设备以及折弯机,再结合常规的电焊或氩弧焊工具,就可以很快的大批量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连排座椅的关键部件扶手,所述扶手简直可以说跃然纸上和呼之欲出。相信本发明实际实施后一定会受到所有乘客的欢迎,造福大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的典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连排座椅的扶手1可以从箭头左侧的完全收拢状态转变为完全展开状态,当然,所述完全展开状态也是可以转变为完全收拢状态的。

图2为连排座椅的扶手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注意图中左侧的放大区域的灰色填充指代所述加强肋条111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间的焊缝,为凸显扶手的技术特征图2当中也隐去了一个座椅。图3则集中和放大展示了图2中的扶手部分。图4和图5则分别展示了图2的下半部分和图2的上半部分,注意图5相比于图2稍微变换了一下观察视角。此外,图4和图5填充黑色的销钉是为了让读者清楚的辨识出钣金折弯件末端中空的铰接形式,这些中空的铰接形式可以确保钣金折弯件的折弯开口可以收纳其他零件。

图6和图7分别从两个观察视角展示了连排座椅的扶手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则分别从两个观察视角展示了连排座椅的扶手即将被完全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则为连排座椅扶手完全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至图10中箭头右侧皆为箭头左侧的放大示意图,图6至图10中填充黑色的销钉如前所述也是为了标识出钣金折弯件末端的中空铰接形式。

图11和图12从两个不同的观察视角展示了连排座椅扶手零部件爆炸分解示意图。图11当中的黑色三角的尖头指示的皆为前述中空铰接形式连接所用的铰接用销钉,两图中最右侧尖头指示的分别是上下扶手和上下抵靠杆的零件放大示意图。为便于读者看清零部件的配合关系,图11和图12当中的铰接用销钉没有完全被分解,图11当中还添加了表示同一铰接部位零件的指示辅助直线。

图13以上扶手和上抵靠杆为例演示了上下抵靠杆如何对乘客的上肢进行支撑和实施辅助限位作用;图14则形象生动的演示了有些大大咧咧甚至不注意自己行为的乘客的上下肢挤占邻座座椅的情形;图15展示了扶手加装软质的装饰面板后与连排座椅浑然一体的外观效果以及完全不妨碍扶手正常展开的效果。图16的空心上肢演示了一些乘客挤占邻座乘客胸部位置空间的不雅行为,有填充效果的上肢则以上抵靠杆为例演示了上下抵靠杆防止乘客的上肢过度跨越扶手挤占邻座空间的效果。

[附图标记]

1:扶手;101:上扶手;102:下扶手;103:外撑杆;104:下隔杆;105:上抵靠杆;106:下抵靠杆;107:底部支承板;108:扶手立撑板;1081:片状铰接架;1082:单片铰接架;1083:铰接架;109:滑移槽道;110:软垫;111:加强肋条;2:座椅;201:靠背;202:座垫;3:座椅支架;401:外撑杆装饰面板;402:下隔杆装饰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与普通的连排座椅一样,也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并排布置的座椅2,所有座椅2都包含了乘客背部得以倚靠的靠背201与支撑乘客臀部的坐垫202以及座椅支架3,所有靠背20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有坐垫202的表面也位于同一平面。实际上,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连排座椅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与普通的连排座椅可以说几无二致,保持了普通连排座椅供乘客乘坐和节约乘用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与普通连排座椅相比其技术特点主要是集中在相邻座椅的扶手上。具体地说,如图1、图2所示并参考图3至图12,所述连排座椅的相邻座椅之间具有可折叠展开和收拢的扶手1,所述扶手1包括其最下方的底部支承板107和与所述底部支承板107成折角的扶手立撑板108,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与所述底部支承板107这两块直板紧固为一体,所述底部支承板107与扶手立撑板108构成了所述扶手的基本支撑框架。所述底部支承板107位于两个相邻座椅2的坐垫201之间且紧固于所述座椅支架3之上,所述扶手立撑板108则位于两个相邻座椅2的靠背之间。所述底部支承板107与扶手立撑板108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简单的用两块金属厚板焊接而成,或者采用让两者之间的夹角可调的机构。为降低金属厚板的厚度以节省生产成本并同时保证扶手基本支撑框架的强度,在本发明中,如图2至图12所示,所述底部支承板107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朝向乘客的一侧表面的中央皆具有垂直焊接于所述底部支承板107和扶手立撑板108的表面且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肋条111。所述底部支承板与扶手立撑板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两毫米或两毫米以上厚度的冷轧或热轧钢板,所述加强肋条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大量应用钣金生产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节约生产制造的成本,将所述加强肋条以电焊焊接到所述底部支承板与扶手立撑板之后再经过打磨去表面毛刺和发黑表面处理来达到防割手和防锈的效果;若所述底部支承板和扶手立撑板及加强肋条均采用高档镜面不锈钢板材料的话则需以氩弧焊焊接所述加强肋条。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扶手1还包括放置在所述底部支承板107之上的长条状的软垫110,所述软垫110填补了相邻两个座椅2的坐垫202之间的空隙;该软垫110不仅在外观上弥补了往座椅2之间插装扶手1带来的空隙,而且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当作连排座椅的坐垫202的水平横向延伸部分给乘客带去更多的舒适体验。

为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到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如图1至图12所示并参考图15和图16,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1包括了供相邻座椅的两位乘客的上肢各自搁放的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所述上扶手101与所述下扶手102的根部末端皆铰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上,所述上扶手101位于所述下扶手102的上方,这样当相邻座椅的一位乘客占用了两个扶手中的一个时另一位乘客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上肢搁在另一个扶手上;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皆为采用钣金冲压工艺制成的长条状钣金折弯件,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位于其下方的所述下扶手102,所述下扶手102的折弯开口方向则朝向下方座椅的坐垫110;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采用钣金冲压工艺以冷轧钢板或镜面不锈钢板制成长条状钣金折弯件可以利用厚度较薄成本低廉的金属板材制成强度可以得到保证的长条状杆件,且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大批量生产。所述上扶手101与下扶手102的折弯开口方向向下则可以保证其上方供乘客搁放上肢的表面为平整连续的表面而非两行尖锐的端面,从而带给乘客上肢接触部位良好的舒适体验;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其下方的下扶手102也为将所述下扶手102收拢进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

参考图2至图12尤其是图5和图6,所述上扶手101是通过焊接在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上的两个片状铰接架1081铰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上的,所述上扶手101的末端折弯两翼分别与两片所述片状铰接架1081铰接相连且都位于两片所述片状铰接架1081的外侧,采用这种“双片型”的中空铰接架形式可以保证所述上扶手101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的铰接部位与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中空部位一样保持中空的状态,为将所述下扶手102收拢进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开口之内和两个所述片状铰接架1081当中提供了必要的可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扶手102的末端折弯两翼同时铰接在所述扶手立撑板108的加强肋条111的一个突出部分形成的单片铰接架1082之上,与所述单片铰接架1082相铰接的所述下扶手102的末端折弯两翼分别位于所述单片铰接架1082的两侧。

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1还包括了与所述上扶手101与下扶手102的最外侧末端同时铰接的外撑杆103,所述外撑杆103亦是通过钣金冲压工艺制成的长条状钣金折弯件,所述外撑杆103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上扶手101与下扶手102,如此则为所述外撑杆103将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一并收拢进其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所述外撑杆103通过其上方末端的折弯两翼与所述上扶手101的最外侧末端的折弯两翼铰接;如图7所示并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其他所有附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撑杆103通过焊接在其折弯凹陷内壁中线位置上的一块单片的铰接架1083与所述下扶手102的最外侧末端铰接。

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所述扶手1还包括了位于所述下扶手102下方的下隔杆104,所述下隔杆104也是通过钣金冲压工艺制成的长条状金属折弯件,所述下隔杆104的根部末端也铰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上且铰接位置位于所述下扶手102的下方,所述下隔杆104的折弯开口方向向上朝向所述上扶手101与下扶手102,如此则为所述扶手1在被完全收拢时令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皆收拢于所述下隔杆104的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所述下隔杆104的最外侧末端的折弯两翼与所述外撑杆103下方末端的折弯两翼分别铰接,如此则可以确保所述下隔杆104与所述外撑杆103在连接处也保持中空的状态,为将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收拢在各自的折弯开口之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

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在本发明中,为了确保所述扶手1除底部支承板107和扶手立撑板108以及所述软垫110之外的的各个活动零件能被自由的收拢和展开,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与所述外撑杆103的一部分以及所述扶手立撑板108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上扶手101和所述下隔杆104与所述外撑杆103以及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如此则所述外撑杆103可以带动所述上扶手101、下扶手102和下隔杆104一起围绕各自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间的铰接处转动,便于乘客将所述扶手的活动零件展开或者朝向所述扶手立撑板108收拢。

为了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及的第四个问题,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1还包括铰接于所述上扶手101后部的供乘客上肢抵靠的上抵靠杆105,以及铰接于所述下扶手102后部供另外一位乘客的上肢抵靠的下抵靠杆106;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皆为通过钣金冲压工艺制造的长条状钣金折弯件;为了能使所述扶手的下抵靠杆105这个活动零件也能在所述扶手1展开和收拢时无障碍的运动,所述上扶手101根部末端的折弯两翼之间具有可供所述下抵靠杆105穿入并滑移的开口。

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尤其是图2,为确保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可以从斜下后方对乘客的上肢提供支撑并实现对乘客的上肢实施必要的限位,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的上方末端的折弯两翼之间皆插装有一根销钉,所述加强肋条111有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贯通所述加强肋条111的滑移槽道109,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上方末端的折弯两翼之间的所述销钉皆穿插于所述滑移槽道109当中并可以自由滑移,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藉此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相连;如此则可以确保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在当所述扶手1被完全展开时上部末端皆连接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上,而下部末端则分别位于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之上,形成对乘客上肢从斜后下方的支撑与限位。所述滑移槽道109可以利用激光切割机或者精密型等离子切割机一次切割成型,也可以用数控冲床的一个冲头沿直线方向连续冲压再辅以后期的打磨去毛刺工序加工制得,工艺十分简单。所述销钉在所述扶手1组装前不必插装在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末端的折弯两翼之间,只在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的末端折弯两翼将所述加强肋条111包夹于其中时插装然后固定在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的末端,彼时所述销钉就将穿插在所述加强肋条111的滑移槽道109之内将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连接。如图13中的带填充效果的圆圈所指代的乘客肘部所示,以所述上扶手101和上抵靠杆105为例,当乘客的上肢的肘部没有过分跨越扶手搁放在所述上扶手101之上时,该乘客的肘部下方从所述上扶手101得到支撑,而肘部的后下方则从所述上抵靠杆105得到支撑,当然,所述肘部也被所述上抵靠杆105实施了限位,使得其不能如图16中没有填充效果的上肢所示过分往后靠而侵占邻座靠背位置的乘客胸腔所在的空间,使得其只能将上肢如图16中有填充效果所示的上肢为邻座乘客保留出必要的隐私空间,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所述下扶手102和下扶手后方的下抵靠杆106;再以图13中没有带填充效果的圆圈所指代的乘客前臂和上臂所示,当该乘客的肘部跨越了所述扶手1已经挤占了邻座乘客的空间时,位于上扶手101上方的乘客前臂将得到上扶手101的支撑,而乘客的上臂则会得到所述上抵靠杆105的来自斜后下方的支撑与限位,从而避免进入邻座乘客空间的肘部不至于太靠后侵犯邻座乘客的胸部,当然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所述下扶手102和下扶手102后方的下抵靠杆106。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对乘客上肢从斜后下方进行支撑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带给乘客舒适的体验的同时,也悄悄地避免了乘客搁放在扶手上的上肢过分侵占邻座乘客胸部位置的空间,可谓一举双得;而且还巧妙的利用了本用来对扶手1实施强度增强效果的加强肋条111来进行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与扶手立撑板108的连接,可谓将扶手1的至简结构的功能发掘到了极致。实际实施时,建议将所述上抵靠杆105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抵靠杆106而且要尽可能的长,只要在所述扶手1完全收拢时所述上抵靠杆105上方末端的销钉不至于会与所述滑移槽道108末端发生抵触妨碍所述扶手1的完全收拢,因为下抵靠杆106上方还有所述上扶手101辅助对乘客的上臂进行限位以防止肘部过分挤占邻座乘客的胸部位置所在空间,而上抵靠杆105则必须仅仅以自己比较大的倾角来尽可能的以接近竖直的角度来阻止乘客跨越扶手的上臂过分挤占邻座乘客胸部位置所在空间;此外,所述上抵靠杆105在所述上扶手101上的铰接位置最好也尽量靠近所述上扶手的中央部位以保证其对上肢的限位效果。总的来说,本发明没有生硬直接在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上设置限位部件以及没有生硬的照搬所述上扶手、下扶手、外撑杆和下隔杆采用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来构建对乘客上肢实施限位的机构,而是创造性地采用生产成本及其低廉的两根长条状的杆件跨接在上下扶手以及扶手立撑板之间从而巧妙地构建出使用效果近乎完美且结构至简的乘客上肢限位机构,可谓是本发明的一大亮点。

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在本发明中,为了确保所述扶手1在被完全收拢时尽可能的减少占用空间,所述上抵靠杆105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其下方的下抵靠杆106,所述上抵靠杆105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下抵靠杆106的宽度,如此则为所述扶手1在被完全收拢时将所述下抵靠杆106收拢进所述上抵靠杆105的折弯开口内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所述上扶手101供乘客上肢搁放的上方表面紧固焊接有一个u形铰接架,所述上抵靠杆105下方末端的折弯两翼分别铰接于所述u形铰接架的两翼,之所以采用中空的u形铰接架也是利用u形铰接架两翼之间的空隙来保留收纳所述下抵靠杆106的空间。所述下抵靠杆106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下扶手102以及所述扶手立撑板108及其上的加强肋条111,如此则当所述扶手1被完全收拢时所述下抵靠杆106可以有覆盖在所述扶手立撑板108的加强肋条111之上的可能,也即所述下抵靠杆106的折弯两翼在所述扶手1被完全收拢时将分别位于所述加强肋条111的两侧,如此则可以确保所述扶手1的所有活动零部件尽可能的都紧贴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以减少对座椅的靠背201空间的占用。与上扶手101相似,所述下扶手102供乘客上肢搁放的上方表面紧固焊接有一个u形的铰接架,所述下抵靠杆106下方末端的折弯两翼分别铰接于所述u形的铰接架的两翼,之所以采用中空的u形的铰接架也是出于令所述u形的铰接架两翼的中空部位得以在所述扶手1被完全收拢时收纳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上的所述加强肋条111,确保所述扶手的所有活动零件可以被尽可能地收拢以避免对连排座椅的靠背空间产生不必要的占用和影响乘客乘坐连排座椅的舒适度。为使所述u形铰接架和所述u形的铰接架也符合人体工程学从斜后下方提供对乘客上肢的支撑,在本实施例中,两者朝向使用者上肢的一侧皆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并大致与扶手被完全展开时的上下抵靠杆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的扶手是可以被展开和收拢的,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由于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与所述外撑杆103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上扶手101和所述下隔杆104与所述外撑杆103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如此则所述连排座椅的乘客就可以通过把所述外撑杆103向外拉将所述扶手1完全展开至所述下隔杆104向外旋转至紧贴于所述软垫110的上方;彼时所述上扶手101可供共同坐在所述连排座椅上的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一位搁放其上肢,所述下扶手102及其与所述上扶手101之间形成的空隙就可供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另一位乘客搁放其上肢,如此则解决了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及的第一个问题。所述下隔杆104与外撑杆103则可以体面且有礼貌地终止或防止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任一位乘客的大腿挤占邻座乘客的坐垫位置。具体地说,想象如图14所示的一个场景,一位先来的男乘客可能看到连排座椅还没有人坐,彼时扶手1也没有被展开,因而一屁股坐在其中的一个座椅上,而且大大咧咧的就叉开了大腿,其中一条大腿就搭在了邻座的坐垫上,过一会另一位女乘客也对号入座来坐先前那位男乘客的邻座位置,看到自己座位座椅的坐垫一侧被那位男乘客挤占,彼时她可以很礼貌的请男乘客稍微让一让将扶手1拉出并完全展开,随着所述扶手1被渐渐展开放下,为避免自己的大腿被所述下隔杆4挤压,先来的男乘客也就不得不自觉的缩回自己挤占邻座坐垫的大腿,如此则生理和心理上都显弱势的女乘客就可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连排座椅的扶手体面礼貌的保护自己座位座椅的完整性,避免直接与邻座乘客发生直接的言语冲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本发明提供的连排座椅及其扶手,女乘客很可能将不得不缩拢自己的下肢,严重影响自己整个旅程的舒适度。当然,如果扶手1在两位乘客抵达之前就已经被展开放下则所述扶手的外撑杆103和下隔杆104就业已形成了一个可以完全避免乘客的下肢挤占邻座座椅空间的有效屏障。所述外撑杆在从最外侧提供上下扶手以支撑作用的同时,实际上也发挥了分隔相邻乘客下肢的作用,所述下隔杆在扶手展开时实际上起到了对外撑杆的支撑与限位作用,而且也可以履行将挤占邻座乘客空间的大腿礼貌的驱离的作用。实际上,即便上述场景中后来的是一位男乘客,也可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连排座椅及其扶手有礼有节的捍卫自己的座椅空间,因为是出于让邻座的两人的胳膊都可以有得靠,所以把扶手1拉出来放平让大家的手都有靠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在扶手1完全展开放下隔在两个座椅中间时所述扶手的外撑杆103和下隔杆104就不经意且自然地充当了邻座两位乘客下肢的分隔工具,也就可以用放下扶手1为由礼貌的驱离占据邻座乘客座椅坐垫的下肢,避免言语上的直接冲突,确保所有乘客整个旅程的舒适度和安全。而且如前所述当所述扶手1被完全展开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被放平时,其后部各自连接的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就会随之自动斜跨在上下扶手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间从斜后下方提供对乘客上肢舒适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支撑,彼时所述上抵靠杆105和所述下抵靠杆106皆可以供乘客的上肢倾斜舒适的抵靠并防止相邻的两位乘客中的任一位乘客的上肢,尤其是上肢的外肘部,过分挤占邻座的靠背位置所在的空间。总的来说,随着所述扶手1被完全展开,本发明就可以完美的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一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个问题,一举数得,真的可以说“妙哉”了。

为确保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排座椅的扶手1是可以被收拢的,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尤其是图8和图9,在本发明中,所述扶手1的下隔杆104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外撑杆103的宽度,所述外撑杆103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上扶手101的宽度,如前所述所述下隔杆104的折弯开口方向向上朝向所述上扶手101与下扶手102,所述外撑杆103的折弯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上扶手101与下扶手102,而且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与所述外撑杆103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上扶手101和所述下隔杆104与所述外撑杆103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如此则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就可以在所述扶手1被收拢时缩进所述下隔杆104和外撑杆103的折弯开口之内;此外本发明中,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下扶手102的宽度,如此则所述扶手1被收拢时所述下扶手102就可以被收拢进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开口之内。

如上所述,参考除图13和图14以外的所有附图,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排座椅的乘客就可以通过把所述外撑杆103向内推将所述扶手1完全收拢至所述上扶手101、下扶手102、外撑杆103、下隔杆104以及所述上抵靠杆105和下抵靠杆106全部没入两个相邻座椅的靠背201的间隙当中且彼时所述扶手1的外撑杆103与下隔杆104这两个外露零件的表面不超出两个相邻座椅的靠背表面,也即乘客可以手持被展开的所述扶手1的外撑杆103将其往两个座椅的靠背201之间的扶手立撑板108方向推,直至把包括所述上扶手、下扶手、外撑杆、下隔杆以及所述上抵靠杆和下抵靠杆在内的所述扶手的所有活动零件全部收拢进相邻座椅的两个靠背201之间,而且确保这些活动零件全部没入相邻座椅的两个靠背201之间,如此则当乘客即便跨坐在连排座椅的相邻两个座椅之上时也不会觉得不舒服,这样就完美解决了前述背景技术一节提及的第五个技术问题。基于前述描述,当所述扶手1被完全收拢时,彼时所述上抵靠杆105与下抵靠杆106也将随着所述上扶手101和下扶手102一起朝向所述扶手立撑板108运动,所述上抵靠杆105与下抵靠杆106上方末端的销钉将在所述扶手立撑板108的加强肋条111内的滑移槽道109内产生向上的滑移。最后所述下扶手102将缩进所述上扶手101的折弯开口之内,所述上扶手101与下扶手102将缩进所述外撑杆103与下隔杆104的折弯开口之内;彼时所述下抵靠杆106将覆盖在所述加强肋条111之上,同时所述下抵靠杆106将缩进所述上抵靠杆105的折弯开口之内,也即所述上抵靠杆105将覆盖所述下抵靠杆106,而所述上抵靠杆105将与缩进所述外撑杆103内的所述上扶手101相抵。如图10所示,当所述扶手1被完全收拢进两个相邻的靠背201之间后,所述外撑杆103与下隔杆104也就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上下扶手则皆没入两者的者外开口之内,另外,所述上下抵靠杆也合二为一由所述上抵靠杆105包含着下抵靠杆106并紧贴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上;所述外撑杆、下隔杆和上下扶手也皆隔着上述合二为一的上下抵靠杆间接地抵靠于所述扶手立撑板108之上;彼时所述扶手1的所有活动零件即被最大程度地收拢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所述扶手1的占用空间。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扶手1被完全收拢时,所示下隔杆104的宽度可以保证彼时所述下隔杆104的两侧将与相邻的两个座椅的靠背201产生摩擦并藉此保持所述扶手1的完全收拢状态并防止所述扶手1会不经意地展开。

作为一种优化措施,为了能让所述扶手1在被完全收拢进两个相邻座椅的靠背201之间以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座椅靠背的作用,如图15所示并对比图1至图12,所述外撑杆103与下隔杆104朝向外侧的表面可以分别紧固贴装软质的外撑杆装饰面板401与下隔杆装饰面板402,且当所述扶手1被乘客完全收拢后,所述外撑杆装饰面板401与下隔杆装饰面板的外表面402不超过相邻座椅的两个靠背201的外表面。如此则所述连排座椅不仅从外观上与没有设置扶手的一体式连排座椅一样,且由于所有装饰面板皆为软质的就可提供与座椅靠背一样的柔性靠背功能,如此则完美的解决了前述背景技术一节提及的第五个问题。

注意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常规改进只要未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技术原理范围,均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声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