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两轮车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024发布日期:2019-03-22 20:2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自动两轮车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两轮车的车轮,将安装轮胎的轮辋、处于中心部且支承车轮轴的轮毂、以及对该轮辋与轮毂进行连结的多个辐条一体形成而成。



背景技术:

作为自动两轮车的车轮,具有辐条轮(例如,日本特开2013-035491号公报)以及铸轮(例如,日本特开2005-297688号公报)。辐条轮是通过线状的辐条将轮毂与轮辋进行连接而构成的车轮。辐条通过螺纹接头固定于轮毂。辐条轮由轮毂、轮辋、辐条、螺纹接头等多个部件构成,因此能够进行复杂的造型,能够确保较高的设计性。另一方面,铸轮是轮辋、轮毂以及辐条例如通过铸造而一体形成的车轮。因此,不仅容易确保刚性,而且部件数量、制造工时较少即可,因此还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辐条轮的轮毂、轮辋、辐条、螺纹接头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因此部件数量变多,与此相伴随的组装工时也增加。其结果,制造成本变高。另外,由于是组装部件,因此难以确保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两轮车的车轮,在为铸轮的同时,能确保较高的设计性。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两轮车的车轮为,由安装轮胎的轮辋、处于中心部且支承车轮轴的轮毂、以及将该轮辋与轮毂进行连结的多个辐条一体形成,多个所述辐条为,第一辐条与第二辐条在车轮的周向上相邻接地配置,形成所述第一辐条的第一辐条片与形成所述第二辐条的第二辐条片相比,车轮的轴向的尺寸更大。在此,一个第一辐条以及一个第二辐条分别由一个以上的第一辐条片以及一个以上的第二辐条片构成。

根据该构成,由于是轮辋、轮毂以及辐条一体形成的铸轮,所以部件数量较少即可,还容易确保强度。另外,通过使第一辐条片与第二辐条片的轴向的尺寸不同,由此在侧视时,第一辐条片与第二辐条片在视觉上成为不同的形象,能够成为具有立体感的独特的外观。由此,在是铸轮的同时,能够确保较高的设计性。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关于沿着所述周向的截面形状,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形成为所述轴向的尺寸比所述周向的尺寸长的矩形。根据该构成,通过减小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的周向的尺寸,由此在侧视时,成为辐条轮的较细的线辐条的形象,能够得到轻快、经典的外观。并且,通过加长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的车宽方向(轴向)尺寸,由此能够确保车轮的刚性。

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形成为较细长的矩形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所述第一辐条片的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被设定得比所述第二辐条片的角部的圆弧的半径小,所述第一辐条片的所述轴向的端面被设定得亮度比所述第二辐条片的所述轴向的端面的亮度高。根据该构成,在侧视时,亮度较高的第一辐条看起来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亮度较低的第二辐条看起来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由此,辐条看起来立体,能够得到独特的外观。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一辐条片与所述轮辋和所述轮毂连结,所述第二辐条片与所述轮辋和所述第一辐条片连结。根据该构成,由于第一辐条形成得比第二辐条长,因此能够使第一辐条比第二辐条更显眼。由此,辐条看起来更加立体,能够得到独特的外观。

在所述第二辐条片与所述第一辐条片连结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所述第一辐条片与所述第二辐条片的连结部位于比安装于车轮的制动盘的外周缘靠内径侧的位置。根据该构成,从车宽方向外侧看不到连结部,因此不损害车轮的外观。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的所述轴向的尺寸朝向所述轮辋而逐渐变小。根据该构成,通过使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成为锥形状,由此能够成为辐条车轮的线辐条的形象,而外观变得良好。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一辐条具有在周向上相邻接的两根所述第一辐条片,所述第二辐条具有在周向上相邻接的两根所述第二辐条片。根据该构成,由于通过两根辐条片来构成一个辐条,因此能够得到稳定的外观形象。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分别在所述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五个。根据该构成,通过使各辐条片变细而成为线辐条的形象,并且增加数量而在周向上平衡良好地配置,由此容易确保刚性。

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分别具有两根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中的至少所述第二辐条以两根所述第二辐条片朝向所述轮辋而相互的周向间隔变小的方式倾斜。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在周向上均等、平衡良好地配置第二辐条片,因此车轮的强度提高。

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分别具有两根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所述第一辐条片与所述轮辋的连结部和与其相邻接的所述第二辐条片与所述轮辋的连结部之间的周向间隔,比形成所述第一辐条的两根所述第一辐条片与所述轮辋连结的连结部的周向间隔、以及形成所述第二辐条的两根所述第二辐条片与所述轮辋连结的连结部的周向间隔大。根据该构成,通过使各连结部之间的周向间隔不同,由此能够成为独特的外观。另外,能够在周向间隔最大的部分配置用于安装配重的保持片。由此,容易实施配重的拆装作业。

请求范围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至少两个构成的任意组合都包含在本发明中。特别是请求范围的各请求项的2个以上的任意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说明

根据通过参照附图而进行的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用于图示以及说明,不应该用于决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加的权项(请求范围)决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部件序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车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该车轮的立体图。

图3是该车轮的沿着周向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1a车轮

2轮胎

4轮辋

6车轮轴

8轮毂

10辐条

14制动盘

16第一辐条

18第二辐条

20第一辐条片

20a第一辐条片的端面

22第二辐条片

22a第二辐条片的端面

24第一辐条片与第二辐条片的连结部

26第一连结部(第一辐条片与轮辋的连结部)

28第二连结部(第二辐条片与轮辋的连结部)

d1车轮的周向

d2车轮的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侧方”是指将车轮安装于自动二轮车的状态下的车宽方向。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车轮1的侧视图。车轮1具有安装轮胎2的轮辋4、处于中心部且支承车轮轴6的轮毂8、以及连结轮辋4与轮毂8的多个辐条10。本发明的车轮1是轮辋4、轮毂8和辐条10通过铸造来一体形成的铸轮。本实施方式的轮1是铝合金的铸造品。但是,车轮1的材质、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镁合金、铁,也可以是锻造品、从铸锭切削出。

轮毂8上组装有车轮轴承12,车轮轴6由车轮轴承12支承为旋转自如。车轮轴6通过公知的方法安装于车身。在轮毂8的侧端面拆装自如地安装有制动盘14。

辐条10由第一辐条16和第二辐条18构成。第一辐条16和第二辐条18在车轮1的周向d1上相邻接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条16由在周向d1上相邻接的两根第一辐条片20形成。同样,第二辐条18由在周向上相邻接的两根第二辐条片22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以及第二辐条16、18分别在周向d1上等间隔地设置有五个。各第一辐条片20为相同的形状,各第二辐条片22也为相同的形状。

在此,1个第一以及第二辐条16、18分别由1个以上的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构成即可。因此,形成第一辐条16的第一辐条片20的数量以及形成第二辐条18的第二辐条片2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外,第一辐条16的数量以及第二辐条18的数量是两个以上即可,并不限定于五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辐条片20与轮辋4和轮毂8连结。另一方面,各第二辐条片22与轮辋4和第一辐条片20连结。但是,第二辐条片22也可以形成为将轮辋4与轮毂8进行连结。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在侧视时呈直线状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条片20与第二辐条片22的连结部24,位于比制动盘14的外周缘靠内径侧的位置。

第一辐条16以构成该第一辐条的两根第一辐条片20朝向轮辋4而彼此的周向间隔变小的方式倾斜延伸。同样,第二辐条18也以构成该第二辐条的两根第二辐条片22朝向轮辋4而彼此的周向间隔变小的方式倾斜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的双方朝向轮辋4不沿着放射方向、而相对于放射方向倾斜地延伸,但也可以仅是第二辐条片22倾斜。

各第一辐条片20通过第一连结部26与轮辋4连结。各第二辐条片22通过第二连结部28与轮辋4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根第一辐条片20、20的第一连结部26、26的第一周向间隔l1,比两根第二辐条片22、22的第二连结部28、28的第二周向间隔l2大。另外,第一辐条片20的第一连结部26和与其相邻接的第二辐条片22的第二连结部28之间的第三周向间隔l3,比所述第一周向间隔l1以及所述第二周向间隔l2大(l3>l1>l2)。

在轮辋4的内周面上安装有配重的保持片30。安装于保持片30的配重是为了消除车轮1以及轮胎2的旋转的不平衡而设置的。保持片30安装于轮辋4的内周面的在周向上较宽的部分、即第一连结部26与第二连结部28之间的部分。另外,在轮辋4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向轮胎2充入空气的空气阀32。空气阀32也安装于轮辋4的内周面的第一连结部26与第二连结部28之间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气阀32具有l字形状。

如图2所示,与第二辐条片22相比,第一辐条片20在相同的径向位置p上车轮1的轴向d2的尺寸形成得更大。即,第二辐条片22的整体配置在比第一辐条片2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条片20的轴向d2的尺寸w1朝向轮辋4逐渐变小。同样,第二辐条片22的轴向d2的尺寸w2朝向轮辋4逐渐变小。

图3表示沿着周向d1切断辐条10的截面。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沿着周向的截面形状,第一辐条片20形成为其轴向d2的尺寸w1比周向d1的尺寸t1长的矩形。同样,第二辐条片22形成为其轴向d2的尺寸w2比周向d1的尺寸t2长的矩形。

第一辐条片20的轴向d2的尺寸w1形成得大于第二辐条片22的轴向的尺寸w2。另一方面,第一辐条片20的周向d1的尺寸t1形成为与第二辐条片22的周向d1的尺寸t2大致相同的大小。即,第一辐条片20与第二辐条片22相比,其截面形状更扁平。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的截面形状的矩形,形成为其角部带有圆角的圆弧形状。第一辐条片20的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角r)被设定为小于第二辐条片22的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角r)(r1<r2)。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轮1是通过铸造而成形的铸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辐条片20的轴向d2的两端面20a、20a实施切削加工。即,第一辐条片20的端面20a由切削精加工面形成。另一方面,对第二辐条片22的轴向d2的端面22a未实施切削加工。如此,通过进行切削加工,第一辐条片20的端面20a与第二辐条片的轴向d2的端面22a相比,亮度被设定得更大,并且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角r)变得极小,成为几乎变尖的形状(r1<r2)。另外,也可以代替所述切削加工而使用研磨加工。

在此,“亮度”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具体而言,表面粗糙度的数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亮度越低。另一方面,表面粗糙度的数值越小,则表面越平坦,亮度越高。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切削精加工面来形成第一辐条片20的端面20a,由此亮度比第二辐条片22的端面22a高。除了对第一辐条片20的端面20a实施切削加工以外,通过对第一辐条片20的端面20a实施涂装或者粘贴胶带等,也能够提高亮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第一辐条片20进行切削加工,由此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角r)形成得比第二辐条片22小。但是,除了对第一辐条片20进行切削加工以外,例如也能够通过模具将第一辐条片20的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角r)形成得小于第二辐条片22。

如上所述,通过提高第一辐条片20的端面20a的亮度以及减小角部的圆弧的半径(r1<r2),由此在侧视时,第一辐条16看起来比第二辐条18更靠车宽方向外侧、即观察者的近前。其结果,在侧视时,第一辐条16比第二辐条18显眼。由此,车轮1的辐条10看起来立体。

根据所述构成,由于是轮辋4、轮毂8和辐条10一体形成的铸轮,所以部件数量较少即可,还容易确保强度。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辐条片20和第二辐条片22的轴向(车宽方向)的尺寸不同,因此在侧视时,第一辐条片20和第二辐条片22成为在视觉上不同的形象。其结果,能够成为具有立体感的独特的外观。由此,在是铸轮的同时,能够确保较高的设计性。

关于图3的沿着周向的截面形状,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形成为轴向的尺寸w1、w2比周向的尺寸t1、t2长的矩形。根据该构成,通过减小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的周向的尺寸t1、t2,由此在侧视时,成为辐条轮的较细的线辐条的形象,能够得到轻快、经典的外观。并且,通过加长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的车宽方向(轴向)尺寸w1、w2,由此能够确保车轮的刚性。

另外,第一辐条片20的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角r1)被设定得小于第二辐条片22的角部的圆弧的半径(角r2),第一辐条片20的轴向的端面20a的亮度被设定得高于第二辐条片22的轴向的端面22a。由此,在图1的侧视图中,第一辐条16看起来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第二辐条18看起来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其结果,辐条10看起来立体,能够得到独特的外观。

另外,第一辐条片20与轮辋4和轮毂8连结,第二辐条片22与轮辋4和第一辐条片20连结。由此,第一辐条16形成得比第二辐条18长,因此能够使第一辐条16比第二辐条18显眼。其结果,辐条10看起来更加立体,能够得到独特的外观。

并且,第一辐条片20与第二辐条片22的连结部24位于比制动盘14的外周缘靠内径侧的位置。由此,从车宽方向外侧看不到连结部24,因此不损害车轮1的外观。

如图2所示,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的轴向d2的尺寸朝向轮辋4逐渐变小。如此,通过使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成为锥状,由此能够接近辐条轮的线辐条的形象,外观变得良好。

第一辐条16具有在周向上相邻接的两根第一辐条片20、20,第二辐条18具有在周向上相邻接的两根第二辐条片22、22。如此,由于由两根辐条片20、20(22、22)构成一个辐条16(18),因此能够得到稳定的外观形象。

并且,如图1所示,第一以及第二辐条16、18分别在周向d1上等间隔地设置有五个。即,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各设置有10根,由共计20根辐条片20、22构成辐条10。由此,通过使各辐条片20、22变细而成为线辐条的形象,并且增加数量且在周向上平衡良好地配置,由此能够确保刚性。另外,通过增加辐条片20、22的数量,由此在铸造时,热水分散而顺畅地流动。其结果,铸造性提高。

构成第一辐条16的两根第一辐条片20、20以朝向轮辋4而彼此的周向间隔变小的方式倾斜延伸,构成第二辐条18的两根第二辐条片22、22以朝向轮辋4而彼此的周向间隔变小的方式倾斜延伸。由此,能够在周向上均匀、平衡良好地配置各辐条片20、22,因此车轮1的强度提高。

如上所述,两根第一辐条片20、20与轮辋4的第一连结部26、26的第一周向间隔l1被设定得大于两根第一辐条片22、22与轮辋4的第二连结部28、28的第二周向间隔l2(l3>l1>l2)。如此,通过使各周向间隔l1、l2、l3不同,由此能够成为独特的外观。

另外,能够在轮辋4的内周面的周向间隔最大的部分配置配重的保持片30及空气阀32。空气阀32为l字形状,其空气注入口朝向周向d1,因此空气注入时的操作性良好。另外,通过在周向间隔最大的部分配置保持片30,由此容易实施配重的拆装作业。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追加、变更或删除。例如,第一以及第二辐条片20、22的数量、形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因此,这样的内容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