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5225发布日期:2018-12-22 09:02阅读:1238来源:国知局
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保险杠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保险杆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保险杠1与翼子板3搭接是每个主机厂、用户重点关注的地方。为防止保险杠1与翼子板3干涉伤漆,该处要求必须有一定的间隙且均匀美观。但由于车身制造精度的影响,保险杠1与翼子板3搭接间隙若无稳定可靠的限位结构则难以控制,以往均要通过对保险杠安装支架2限位结构进行修模实配,且改进效果有限,对工程化和后续一致性管控造成较大困难。

公告号为cn10412935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保险杠1与翼子板3的搭接结构,保险杠与翼子板相抵的端部设置u型翻边,u型翻边设有延伸段,延伸段设置卡孔,一个保险杠支架2通过一个卡头卡住卡孔。该限位结构由于延伸段过长或过短导致无法完全进行z向限位,保险杠与翼子板相抵处缝隙受u型翻边自身变形影响、生产一致性影响,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一致能力较差;涉及到保险杠拆卸时,卡头退出仅仅翘起延伸段一头,翼子板无法被翘起从而导致保险杠脱出时无退出空间而难以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公开了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解决汽车保险杠翻边过长时保险杠与翼子板间隙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的弹压片结构,可实现不同车型保险杠与翼子板抵压处侧z向限位功能,具有较强通用性和开发效率

本发明公开的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包括保险杠、翼子板以及安装支架,保险杠与翼子板在相互的外表面处相抵,保险杠在相抵处设第一凸起翻边,第一凸起翻边设有保险杠延伸段,翼子板设有与保险杠延伸段对应的翼子板延伸段;

安装支架断面呈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第一凸起翻边底部并向上顶起第一凸起翻边;所述第二支撑部为弹压片结构,所述弹压片顶部顶起翼子板延伸段且弹压片尾部向下压住保险杠延伸段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片顶部为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顶起翼子板延伸段,第二凸起结构的尾部向下压住保险杠延伸段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片结构的尾部被保险杠延伸段端头设置的凸起卡头横向抵住。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片结构的尾部呈碗形结构,凸起卡头附近构成凹槽结构,碗形结构嵌入凹槽结构内,碗形结构尾部上翘顶起翼子板延伸段。

进一步地,碗形结构向尾部方向壁厚逐渐变薄。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为:

1)第一支撑部在第一凸起翻边底部向上顶起第一凸起翻边,保证了翼子板与保险杠的控制间隙。

2)第二支撑部顶部顶起翼子板延伸段,其尾部向下抵住保险杠延伸段端头,第二支撑部上下分别抵住翼子板与保险杠,同时利用与第一支撑部的杠杆原理,控制了翼子板与保险杠相互的外表面缝隙。在保险杠受力z向(装配到汽车上的上下方向)下拉时,保险杠延伸段通过第一支撑部翘起弹压片结构,从而抵住翼子板延伸段端头,导致翼子板外表面补偿保险杠z向下拉的距离,继续与保险杠外表面保持设定间隙,防止保险杠翻转脱出,限制其z向位置。

3)第二支撑部弹压片结构的顶部顶起翼子板延伸段,对翼子板有抬起作用,且其尾部抵住保险杠延伸端头且被凸起卡头横向抵住,在保险杠被拆卸时,凸起卡头向上抬起第二支撑部从而顶起翼子板,使得保险杠与翼子板相抵处空间加大,让保险杠有拆卸的退出空间,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保险杠与翼子板配结构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断面图;

图4为保险杠脱离翼子板的拆卸示意图;

其中,1-前保险杠、11-凸起卡头、12-第一凸起翻边、13-保险杠延伸段、2-安装支架、21-第一支撑部、211-第二凸起结构、212-碗形结构、22-第二支撑部、3-翼子板、31-翼子板延伸段、z-z向受力方向示意、x-运动方向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至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包括保险杠1、翼子板3以及安装支架2,保险杠与翼子板在相互的外表面处相抵,保险杠在相抵处设第一凸起翻边12,第一凸起翻边12设有保险杠延伸段13,翼子板设有与保险杠延伸段对应的翼子板延伸段31;安装支架2断面呈第一支撑部21和第二支撑部22;第一支撑部在第一凸起翻边底部并向上顶起第一凸起翻边;第二支撑部顶部为弹压片结构,弹压片顶部为第二凸起结构211,第二凸起结构顶起翼子板延伸段31,第二凸起结构的尾部呈碗形结构212,向下压住保险杠延伸段端头,保险杠延伸段端头设置的凸起卡头11横向抵住碗形结构212,凸起卡头11附近构成凹槽结构,碗形结构212嵌入凹槽结构内,碗形结构尾部上翘顶起翼子板延伸段31。

碗形结构212向尾部方向壁厚逐渐变薄。

参见图4,保险杠延伸段13在插入和拔出时,保险杠1如图示4(x所示方向)运动,保险杠侧的安装支架2的弹压片受到z向上力变形,为前保险杠1翻边脱出留出空间。具体为保险杠延伸段13通过第一支撑部21翘起弹压片结构,从而抵住翼子板延伸段端头,导致翼子板外表面补偿保险杠z向下拉的距离,继续与保险杠外表面保持设定间隙,防止保险杠翻转脱出,限制其z向位置。

保险杠拆卸时,第二支撑部弹压片结构的顶部顶起翼子板延伸段,对翼子板有抬起作用,且其尾部抵住保险杠延伸端头且被凸起卡头横向抵住,在保险杠被拆卸时,凸起卡头11向上抬起第二支撑部从而顶起翼子板,使得保险杠与翼子板相抵处空间加大,让保险杠有拆卸的退出空间,方便拆卸。

此外,弹压片的第二凸起结构211与翼子板延伸段31间隙控制在0-0.2mm之间,与保险杠延伸段13为间隙零贴。为增强限位效果,保险杠1的凸起卡头11附近构成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与碗形结构212零贴,形成结构互补,增强前保险杠1自由脱出难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保险杠与翼子板缝隙控制结构,包括保险杠、翼子板以及安装支架,保险杠与翼子板在相互的外表面处相抵,保险杠在相抵处设第一凸起翻边,第一凸起翻边设有保险杠延伸段,翼子板设有与保险杠延伸段对应的翼子板延伸段;安装支架断面呈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在第一凸起翻边底部并向上顶起第一凸起翻边;第二支撑部顶部为弹压片结构,弹压片顶部顶起翼子板延伸段且弹压片尾部向下压住保险杠延伸段端头。本发明防止保险杠翻转脱出,限制其Z向位置,同时让保险杠有拆卸的退出空间,方便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钟加义;苏忠;颜长深;张晓飞;余淑萍;姚小飞;杨兴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1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