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0916发布日期:2019-03-30 09:0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车载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普及地成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在驾乘汽车时,不可避免地会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带入车内,供驾乘过程中使用,人们习惯手动将手机蓝牙与车机大屏(简称icc)蓝牙连接,从而实现播放音乐、拨打电话等操作。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简称pwc),通过pwc不仅可以实现手机无线充电,而且可以通过pwc将手机与icc快速进行nfc蓝牙连接,使得驾驶员不再需要通过繁琐的手动操作进行连接,更加智能化,且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但是,一般驾驶员在进入汽车内部之后需要对车内的一系列环境进行设置,主要包括座椅位置、空调温度、内/外后视镜、方向盘、收音机频道、娱乐系统欢迎界面等这些个性化的设置,而目前这些准备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调节或者设备延续上次使用者留下的。对座椅、空调、内/外后视镜、收音机频段、方向盘等这些个性化设置都是逐个进行调整,不能实现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智能化程度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此种方法将手机作为一种身份识别,自动调节车内的个性化设置,达到车主满意的舒适环境,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pwc将手机与icc进行nfc蓝牙连接;

步骤2:获取手机mac地址作为身份识别;

步骤3:判断手机mac地址是否已经存在;如果是则直接跳到步骤6,如果否则进入步骤4进行设置;

步骤4:icc弹出车内个性化设置界面;

步骤5:用户通过设置界面对车内环境进行设置并选择是否储存设置值;如果选择是则直接进入步骤6,如果选择否则将当前车内个性化设置值设为默认值;

步骤6:将车内的车内环境更新为设置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手机在通过pwc与icc蓝牙连接后,通过将手机的mac地址作为一种身份进行识别,如当前手机是第一次连接,则在icc上弹出对车内个性化进行设置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对车内一系列的环境进行设置,而设置完成后icc会让车主选择是否将个性化设置值进行储存,以便于用户下一次使用汽车时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保存,与此同时icc会根据用户的设置数据将车内环境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主满意的舒适个性化环境,这样当前车主再下一次使用当前汽车时,在手机与icc蓝牙连接完成后,icc会自动根据icc内储存的数据将车内环境进行调整,使车内环境达到车主满意的程度,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化驾驶。

作为改进,在步骤2中,通过icc获取手机mac地址,并通过icc进行步骤3的判断。

作为改进,在步骤2中,通过pwc获取手机mac地址,并通过pwc进行步骤3的判断。

作为改进,在步骤3中,如果手机mac地址已经储存,则icc弹出是否自动一键更新车内个性化设置的选项;如果选择是则直接进入步骤6,如果选择否进入手动设置界面,这样,当车主下一次驾驶当前汽车时,可以选择是否应用存储内的个性化设置,或者手动更改车内环境,让车主多一项选择。

作为改进,在步骤5中,如果选择否则进入手动设置界面,这样,车主在选择不保存个性化设置值后,可通过手动设置界面对车内环境进行调节。

作为改进,在步骤5中,用户对车内个性化设置进行设置后的设置值储存在icc中,这样,将对应手机的mac地址及个性化设置值进行储存,以便于下一次车主驾驶汽车时,快速进行车内环境的调整。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通过pwc将手机与icc进行nfc蓝牙连接的步骤:将手机放置在pwc上后,pwc会通过lpcd检测否是手机,如果不是,则lpcd仍处于检测状态,如果是手机,接着判断手机是否打开nfc,且屏幕解锁,如果手机打开了nfc且屏幕解锁,则通过pwc对手机进行蓝牙连接,这样,通过lpcd检测放置在pwc上的物品是否是手机,如确认是手机后,再确认手机是否打开nfc和屏幕解锁,以此判断用户的意图,当手机打开了nfc功能且屏幕已经解锁,这时我们认为用户的意图为想要进行蓝牙连接,则通过pwc上的nfc向手机发送蓝牙配对指令,从而使得手机与icc车机大屏进行蓝牙连接,从而使得手机、pwc与icc之间有机结合,实现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就能够手机与icc的蓝牙连接,更加智能化,从而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手机进行蓝牙连接,有效降低驾驶过程中的危险性。

作为改进,当车辆点火后,网络被唤醒,pwc向icc发送获取蓝牙mac地址信号的报文,icc将mac地址发送至pwc后,pwc将mac地址进行检验并储存,这样,在每次点火后,预先将icc内的mac地址储存在pwc内,从而使得蓝牙连接更加快捷。

作为改进,pwc通过nfc天线向手机发送蓝牙mac地址和配对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的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方框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通过pwc将手机与icc进行nfc蓝牙连接的方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pwc将手机与icc进行nfc蓝牙连接;

步骤2:获取手机mac地址作为身份识别;

步骤3:判断手机mac地址是否已经存在;如果是则直接跳到步骤6,如果否则进入步骤4进行设置;

步骤4:icc弹出车内个性化设置界面;

步骤5:用户通过设置界面对车内环境进行设置并选择是否储存设置值;如果选择是则直接进入步骤6,如果选择否则将当前车内个性化设置值设为默认值;

步骤6:将车内的车内环境更新为设置值。

本发明中,手机在通过pwc与icc蓝牙连接后,通过将手机的mac地址作为一种身份进行识别,如当前手机是第一次连接,则在icc上弹出对车内个性化进行设置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对车内一系列的环境进行设置,而设置完成后icc会让车主选择是否将个性化设置值进行储存,以便于用户下一次使用汽车时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保存,与此同时icc会根据用户的设置数据将车内环境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主满意的舒适个性化环境,这样当前车主再下一次使用当前汽车时,在手机与icc蓝牙连接完成后,icc会自动根据icc内储存的数据将车内环境进行调整,使车内环境达到车主满意的程度,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化驾驶。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通过icc获取手机mac地址,并通过icc进行步骤3的判断。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通过pwc获取手机mac地址,并通过pwc进行步骤3的判断。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如果选择否则进入手动设置界面,这样,车主在选择不保存个性化设置值后,可通过手动设置界面对车内环境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用户对车内个性化设置进行设置后的设置值储存在icc中,这样,将对应手机的mac地址及个性化设置值进行储存,以便于下一次车主驾驶汽车时,快速进行车内环境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通过pwc将手机与icc进行nfc蓝牙连接的步骤:将手机放置在pwc上后,pwc会通过lpcd检测否是手机,如果不是,则lpcd仍处于检测状态,如果是手机,接着判断手机是否打开nfc,且屏幕解锁,如果手机打开了nfc且屏幕解锁,则通过pwc对手机进行蓝牙连接,这样,通过lpcd检测放置在pwc上的物品是否是手机,如确认是手机后,再确认手机是否打开nfc和屏幕解锁,以此判断用户的意图,当手机打开了nfc功能且屏幕已经解锁,这时我们认为用户的意图为想要进行蓝牙连接,则通过pwc上的nfc向手机发送蓝牙配对指令,从而使得手机与icc车机大屏进行蓝牙连接,从而使得手机、pwc与icc之间有机结合,实现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就能够手机与icc的蓝牙连接,更加智能化,从而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手机进行蓝牙连接,有效降低驾驶过程中的危险性。

本实施例中,当车辆点火后,网络被唤醒,pwc向icc发送获取蓝牙mac地址信号的报文,icc将mac地址发送至pwc后,pwc将mac地址进行检验并储存,这样,在每次点火后,预先将icc内的mac地址储存在pwc内,从而使得蓝牙连接更加快捷。

本实施例中,pwc通过nfc天线向手机发送蓝牙mac地址和配对信息。

实施例二:

一种智能汽车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pwc将手机与icc进行nfc蓝牙连接;

步骤2:获取手机mac地址作为身份识别;

步骤3:判断手机mac地址是否已经存在;如果是则直接跳到步骤6,如果否则进入步骤4进行设置;

步骤4:icc弹出车内个性化设置界面;

步骤5:用户通过设置界面对车内环境进行设置并选择是否储存设置值;如果选择是则直接进入步骤6,如果选择否则将当前车内个性化设置值设为默认值;

步骤6:将车内的车内环境更新为设置值。

本发明中,手机在通过pwc与icc蓝牙连接后,通过将手机的mac地址作为一种身份进行识别,如当前手机是第一次连接,则在icc上弹出对车内个性化进行设置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对车内一系列的环境进行设置,而设置完成后icc会让车主选择是否将个性化设置值进行储存,以便于用户下一次使用汽车时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保存,与此同时icc会根据用户的设置数据将车内环境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主满意的舒适个性化环境,这样当前车主再下一次使用当前汽车时,在手机与icc蓝牙连接完成后,icc会自动根据icc内储存的数据将车内环境进行调整,使车内环境达到车主满意的程度,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化驾驶。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通过icc获取手机mac地址,并通过icc进行步骤3的判断。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如果手机mac地址已经储存,则icc弹出是否自动一键更新车内个性化设置的选项;如果选择是则直接进入步骤6,如果选择否进入手动设置界面,这样,当车主下一次驾驶当前汽车时,可以选择是否应用存储内的个性化设置,或者手动更改车内环境,让车主多一项选择。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如果选择否则进入手动设置界面,这样,车主在选择不保存个性化设置值后,可通过手动设置界面对车内环境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用户对车内个性化设置进行设置后的设置值储存在icc中,这样,将对应手机的mac地址及个性化设置值进行储存,以便于下一次车主驾驶汽车时,快速进行车内环境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通过pwc将手机与icc进行nfc蓝牙连接的步骤:将手机放置在pwc上后,pwc会通过lpcd检测否是手机,如果不是,则lpcd仍处于检测状态,如果是手机,接着判断手机是否打开nfc,且屏幕解锁,如果手机打开了nfc且屏幕解锁,则通过pwc对手机进行蓝牙连接,这样,通过lpcd检测放置在pwc上的物品是否是手机,如确认是手机后,再确认手机是否打开nfc和屏幕解锁,以此判断用户的意图,当手机打开了nfc功能且屏幕已经解锁,这时我们认为用户的意图为想要进行蓝牙连接,则通过pwc上的nfc向手机发送蓝牙配对指令,从而使得手机与icc车机大屏进行蓝牙连接,从而使得手机、pwc与icc之间有机结合,实现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就能够手机与icc的蓝牙连接,更加智能化,从而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手机进行蓝牙连接,有效降低驾驶过程中的危险性。

本实施例中,当车辆点火后,网络被唤醒,pwc向icc发送获取蓝牙mac地址信号的报文,icc将mac地址发送至pwc后,pwc将mac地址进行检验并储存,这样,在每次点火后,预先将icc内的mac地址储存在pwc内,从而使得蓝牙连接更加快捷。

本实施例中,pwc通过nfc天线向手机发送蓝牙mac地址和配对信息。

本发明中,手机疑似物为nfc标签和手机,nfc标签包含基于iso14443a标准的tag1type、tag2type,基于sonyfelica标准的tag3type,还有基于iso14443a、b标准兼容的tag4type等。

本发明中,lpcd是一种低功耗检测技术,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车解锁,指纹解锁等场景,有安全,低耗等优点,在我们的应用场景中应用lpcd,把无线充电和nfc两个功能合理的实现,排除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手机在无线充电时,假如中间误入一张nfc标签,则nfc标签很容易被充电时的大电流打坏,如果加入了lpcd,则会确保在一开始有nfc标签的时候不进入无线充,从而起到保护作用。lpcd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lpcd的‘q’值是检测周围电磁个性化的一个量化值,当装置上没有任何物体时,它的‘q’值基本保持不变,当有一些nfc标签或者手机放在上面时,均会引起‘q’值变化,(塑料等材料放上去不会引起‘q’值变化),那么当我们检测到‘q’值变化时,通过信息交互来判断这个物体是否为nfc标签,如果是nfc标签就提示移开,不是nfc标签我就认为其为手机。

本发明中,关于如何判断手机是否打开nfc,且屏幕解锁的原理,手机有三种工作模式,卡模拟,读卡器模式和p2p模式。所谓的卡模拟,是将手机模拟成一张卡片,可以被我们的pwc发现,如果手机作为一张读卡器,则我们的pwc作为一张卡片被读,若手机工作在p2p则可以和pwc相互发现从而进行信息的交互。基于这样的原理,在lpcd检测到有物体放入时,会使pwc工作在p2p模式去发现上面物体有没有回应,如果手机打开nfc且解锁,则会有两种响应,如果手机打开nfc未解锁,只会有一种响应,如果手机未打开nfc或不是手机,则无响应,从而判断手机是否打开nfc,且屏幕已经解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