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登高手动货车篷布苫盖卷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3545发布日期:2019-03-27 12:1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免登高手动货车篷布苫盖卷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用苫盖装置,特别是免登高手动货车篷布苫盖卷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解决敞开型栏板货车所运输的渣土、煤炭等在被运输过程中受空气气流扰动而从其敞口散逸出弥散于空气中的扬尘或粉尘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和省时省力(替代人工劳力)自动苫盖敞开型栏板货车(挂车或半挂车)车厢敞口的耗时费力苫盖车厢敞口的问题,各种能有效苫盖敞开型栏板货车车厢敞口的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层出不穷通过技术文献公开,但是,现有各种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还有一个技术问题: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需要电机、机械传动机构、液压驱动缸、液压传动机构、导轨、钢丝绳和/或滚轮等牵引篷布在移动的状态中苫盖车厢敞口,然而,众所周知,含有电机、机械传动机构、液压驱动缸、液压传动机构等器械器件的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若未由人工定期保养时在有尘环境中工作时,其中的器械器件动摩擦阻力增加势必缩短自身的工作寿命,因此,尽管现有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达到了自动化苫盖的技术目的,但其实现动化苫盖的功能的购置成本对于刚性需要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的运输企业来说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支出,而且,加装在敞开型栏板货车上却会被车管所认定为非法改装机动车;为合理延长现有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的工作寿命,运输企业还需要付出定期保养维护的成本通过人工对自动或半自动车厢苫盖装置进行定期保养维护;除此之外,能有效苫盖敞开型栏板货车车厢敞口的人工车厢苫盖装置或手段结构虽然颇为简单,但需要敞开型栏板货车司机和/或装卸工人配合费力爬到车厢顶部通过移位手动将篷布苫盖住车厢敞口并使其与车厢固定在一起,因此,结构颇为简单的人工车厢苫盖装置或手段虽然购置成本低廉,加装在敞开型栏板货车上也不会被车管所认定为非法改装机动车,但依然费时费力,使用起来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登高手动货车篷布苫盖卷轴装置,本发明结构合理且得以简化,购置成本低廉,在手动操作的过程中也依旧省时省力,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而且只要设计尺寸合理,就不会被车管所认定为非法改装机动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免登高手动货车篷布苫盖卷轴装置,包括柔性苫盖篷布、篷布收放轴、万向传动器件及驱动杆;万向传动器件由包括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在内的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构成或包括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在内的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双联万向联轴器)构成或由包括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在内的活动扣接组件构成,在敞开型栏板货车位于其前部而内设有驾驶操作室的车头正后方且与车头连接的车厢前端设有的前横向厢壁上端固装有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车厢长度方向的柔性苫盖篷布;当柔性苫盖篷布被展开时,柔性苫盖篷布能完全遮盖住车厢顶部开设有的由车厢前端设有的前横向厢壁顶部、车厢右侧设有的右侧纵向厢壁顶部、车厢后端设有的后横向厢壁顶部与车厢左侧设有的左侧纵向厢壁顶部围闭成的敞口,柔性苫盖篷布自身对应于敞口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敞口长度,篷布收放轴的长度方始终对应大于或等于车厢宽度,柔性苫盖篷布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垂直于车厢长度方向沿前端横向厢壁长度方向布设的方式固定在前端横向厢壁上,柔性苫盖篷布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平行于篷布收放轴长度方向沿篷布收放轴长度方向布设的方式固定在篷布收放轴上;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活动连接位于车厢一侧方的第一驱动杆靠近万向传动器件的顶端且/或篷布收放轴受另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件活动连接位于车厢另一侧方的第二驱动杆靠近万向传动器件的顶端;当万向传动器件由包括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在内的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构成时,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与篷布收放轴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的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与驱动杆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篷布收放轴的一端固接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固接驱动杆的顶端,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能使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处在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相互铰接状态,驱动杆在保持自身相对篷布收放轴倾斜的方式以驱动篷布收放轴沿车厢长度方向在敞口上往复滚动的方式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篷布收放轴;当万向传动器由包括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在内的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构成时,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与篷布收放轴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的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轴对称铰接在一起,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的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与驱动杆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驱动杆的顶端设有的万向节叉铰接在一起,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固接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轴对称固接,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固接驱动杆的顶端,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能使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处在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相互铰接状态,驱动杆在保持自身相对篷布收放轴倾斜的方式以驱动篷布收放轴沿车厢长度方向在敞口上往复滚动的方式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篷布收放轴;当万向传动器由包括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在内的活动扣接组件构成时,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固接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的一侧部,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的另一侧部在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和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相互穿插交错相扣的方式和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的一侧部活动不可脱离地相互连接在一起,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的另一侧部固接驱动杆的顶端,活动扣接组件能使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处在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相互铰接状态,驱动杆在保持自身相对篷布收放轴倾斜的方式以驱动篷布收放轴沿车厢长度方向在敞口上往复滚动的方式通过活动扣接组件传动连接篷布收放轴;车厢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前端横向厢壁的最前部固设有能经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最前端一侧方的第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与车厢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顶端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连接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的第一驱动杆与车厢一侧纵向厢壁最前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绑定绳索,车厢另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前端横向厢壁的最前部固设有能受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最前端另一侧方的第二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与车厢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第二驱动杆与车厢另一侧纵向厢壁最前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或在篷布收放轴长度方向与前端横向厢壁所在平面始终相互平行的状态使位于前端横向厢壁上方的篷布收放轴邻近车厢最前端另一侧方受另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且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连接第二驱动杆顶端的另一端与前端横向厢壁邻近车厢最前端另一侧方的部位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二绑定绳索;车厢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最后部固设有能经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最后端一侧方的第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与车厢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连接篷布收放轴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的第一驱动杆与车厢一侧纵向厢壁最后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三绑定绳索,车厢另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最后部固设有能受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最后端另一侧方的第二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与车厢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第二驱动杆与车厢另一侧纵向厢壁最后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或在篷布收放轴长度方向与后端横向厢壁所在平面始终相互平行的状态使位于后端横向厢壁上方的篷布收放轴邻近车厢最后端另一侧方受另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且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连接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后端横向厢壁邻近车厢最后端另一侧方的部位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四绑定绳索;柔性苫盖篷布以通过篷布收放轴在车厢上万车厢长度方向上向前端横向厢壁滚动的方式受驱动杆的自转驱使而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或以通过篷布收放轴在车厢上在车厢长度方向上向后端横向厢壁滚动的方式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而展开;当柔性苫盖篷布沿篷布收放轴周向至少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被篷布收放轴约束撑起成卷状且柔性苫盖篷布在篷布收放轴上完全呈卷绕状态时,篷布收放轴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车厢宽度方向,柔性苫盖篷布以包绕篷布收放轴的状态对应直接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相应通过自身的从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之间穿过的部分使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隔离开来,完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的柔性苫盖篷布和篷布收放轴相应在前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前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将柔性苫盖篷布完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的从前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之间穿过的部分对应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以依次被篷布收放轴吊接的状态相应设置于车厢前端的一侧方;当驱动杆受能将其围绕自身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自转的扭矩作用而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篷布收放轴从前端横向厢壁正上方朝着后端横向厢壁单向滚动时,篷布收放轴的两端各自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通过受柔性苫盖篷布支承的状态分别以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上滚转的方式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篷布收放轴在自身长度方向上位于其两端之间的中部在敞口正上方悬空并通过滚转的方式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在篷布收放轴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相应通过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与篷布收放轴共同围绕篷布收放轴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背向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在前端横向厢壁上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朝着后端横向厢壁移动,柔性苫盖篷布的固定在篷布收放轴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围绕篷布收放轴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离开柔性苫盖篷布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至相应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的篷布收放轴在车厢两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受后端横向厢壁和前端横向厢壁相对彼此背向的运动作用而促使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的柔性苫盖篷布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连续延伸展开并沿篷布收放轴周向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柔性苫盖篷布在篷布收放轴上卷绕成卷状的部分径向粗度相应连续减小,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受扭矩作用相应在车厢的一侧方以共同被篷布收放轴悬空吊接的状态随同篷布收放轴总体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共同围绕篷布收放轴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沿车厢长度方向朝着车厢后部移动,柔性苫盖篷布最终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由卷绕状态转换成摊开状态逐步苫盖敞口;当柔性苫盖篷布除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沿篷布收放轴周向局部脱离收放轴且柔性苫盖篷布局部呈摊开状态时,篷布收放轴自身长度方向仍然平行于车厢宽度方向,呈摊开状态的柔性苫盖篷布部分以完全苫盖敞口的状态直接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的相应通过自身的从后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之间穿过的部分使后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隔离开来,柔性苫盖篷布包括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在内且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呈卷状的部分和篷布收放轴相应在后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后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将柔性苫盖篷布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的从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篷布收放轴之间穿过的部分对应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者,当柔性苫盖篷布除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沿篷布收放轴周向整体脱离收放轴且柔性苫盖篷布整体呈摊开状态时,篷布收放轴自身长度方向仍然平行于车厢宽度方向,呈摊开状态的柔性苫盖篷布整体以完全苫盖敞口的状态直接压触在前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后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的一部分脱离篷布收放轴且另一部分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的或整体未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和/或篷布收放轴相应在后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后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分别对应直接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以依次被篷布收放轴吊接的状态相应设置于车厢后端的一侧方。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篷布收放轴通过等效于万向传动装置的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活动扣接组件(由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以活动挂扣的方式构成)铰接驱动杆;本发明充分利用万向传动器件—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活动扣接组件能使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相当于苫盖卷轴)在彼此不处于同一轴线上且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传递动力扭矩的技术特性使扭矩由驱动杆改向传递至篷布收放轴,即:置于车厢一侧方或两侧方且置于安设在车厢顶部的篷布收放轴斜下方的驱动杆受人手扭矩作用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篷布收放轴沿车厢长度方向位于敞口上方悬空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上往复滚动,这使得本发明不需要敞开型栏板货车司机或装卸工人爬到车厢顶部弯腰展开柔性苫盖篷布遮住车厢敞口或播弄篷布收放轴滚转以展开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的柔性苫盖篷布遮住车厢敞口,而只需要敞开型栏板货车司机或装卸工人在敞开型栏板货车所在地点位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一侧方或两侧方的地面上进行简单的手动操作即可完成苫盖车厢敞口的工作,顺序正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为:①在敞开型栏板货车合规停止在不影响交通运行的地点(停车位)后,敞开型栏板货车司机或装卸工人在免登高(无需登到车厢顶部)的情况下走到敞开型栏板货车的一侧方或两侧方且靠近敞开型栏板货车的位置,手动解开相应将驱动杆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两侧方的绑定绳索;②手握贴近车厢且呈悬垂状态的驱动杆的底端手动给驱动杆的底端施加驱使驱动杆在垂直于车厢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围绕其与万向传动器(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活动扣接组件)的铰接点朝着离开车厢的方向转动的转矩使驱动杆从竖直状态转动至倾斜状态(根据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现有结构特性或根据活动扣接组件经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其等效于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现有结构特性,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活动扣接组件允许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传动夹角角度为45°以内,因此,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相对彼此呈倾斜状态),或者,手握驱动杆的中部手动给驱动杆的中部施加驱使驱动杆在垂直于车厢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呈竖直状态朝着离开车厢的方向斜向上移动的提升力使驱动杆保持平行于纵向厢壁且垂直于篷布收放轴的状态朝着离开车厢的方向斜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根据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由两个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构成)的现有结构特性,每个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允许的传动夹角角度为45°以内,故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可允许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之间的传动夹角角度达到90°,因此,驱动杆与篷布收放轴相对彼此呈垂直状态);③手动给驱动杆施加驱使驱动杆围绕自身在长度方向上的几何中心轴线自转继而驱动篷布收放轴朝着车厢后端的滚动的转矩使驱动杆通过万向传动器驱动篷布收放轴沿车厢长度方向位于敞口上方悬空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上朝着车厢后端滚动,直至原先全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扇的柔性苫盖篷布以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而展开的方式完全苫盖车厢敞口;④当柔性苫盖篷布以展开的方式完全苫盖车厢敞口且篷布收放轴滚动至车厢顶部最后端时,手动停止篷布收放轴滚转后,手动驱使驱动杆恢复到贴近车厢且呈悬垂状态的位置,接着手动将有待被相应绳索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的驱动杆通过相应绑定绳索绑定在车厢最后端一侧方。

一般情况下,本发明的工作启用模式(工作模式)或工作备用模式(非工作模式)可分为双侧方操作模式和单侧方操作模式;双侧方操作模式:需要至少两人分别在敞开型栏板货车的两侧方同时顺序正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或逆序反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相互配合完成工作启用作业或工作备用作业,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篷布收放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铰接一个驱动杆,双侧方操作模式需要被敞开型栏板货车隔开的两人直接通过喊话沟通提示和/或驱动杆自转动作协调同步同时执行手动操作步骤或间接通过其他人的口令指示和/或驱动杆自转动作协调同步同时执行手动操作步骤即可完成相关篷布苫盖或回卷篷布的作业,否则,双侧方操作模式会很有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业进程或危害作业安全的问题:在篷布收放轴的滚动过程中一驱动杆相对另一驱动杆的不同步自转扭矩会通过万向传动器件和篷布收放轴传导给另一驱动杆并加快或减慢另一驱动杆的自转速度,甚至被人抓握的一驱动杆在自转过程中通过万向传动器件和篷布收放轴带动没被人抓握的另一卷绕柔性苫盖篷布一侧部的驱动杆在围绕其与篷布收放轴的铰接点摆动自转继而有可能打伤或砸伤正抓握一驱动杆的操作人员,甚至另一驱动杆在没被人抓握时有可能会在自然悬垂状态通过万向传动器件和篷布收放轴迫使被人抓握的一驱动杆停止自转;单侧方操作模式:需要一人在开型栏板货车的一侧方顺序正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或逆序反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相互配合完成工作启用作业或工作备用作业,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篷布收放轴的一端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一个驱动杆,篷布收放轴的另一端仅铰接另一万向传动器,但并不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另一驱动杆,尽管在篷布收放轴的滚动过程中篷布收放轴的一端铰接有的一驱动杆的自转扭矩会通过万向传动器件和篷布收放轴传导给另一万向传动器件,但毕竟另一万向传动器件在篷布收放轴的另一端悬空且距离地面之间的高度远远大于人体的身高,另一万向传动器件虽然通过篷布收放轴和一万向传动器件收到的扭矩而摆动自转,但其重量和体积均明显比驱动杆的重量和体积小,因此,其摆动自转并不会影响篷布收放轴的一端铰接有的一驱动杆的自转速度,另一万向传动器件更不会打伤或砸伤位于其下方的工作人员。单侧方操作模式仅需一人单独执行手动操作步骤即可完成相关篷布苫盖或回卷篷布的作业,有效避免双侧方操作模式会很有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业进程或危害作业安全的问题。所以,本发明优选单侧方操作模式,更省时省力,节省人工,进一步避免影响篷布苫盖或回卷篷布或危害篷布苫盖或危害回卷篷布的作业进程或作业安全的发生。

本发明无论在工作启用模式或工作备用模式,篷布收放轴即便配重较大其仍然受到车厢的支承,万向传动器件及通过万向传动器件受篷布收放轴吊接的驱动杆的重量也相应最终通过篷布收放轴承压在车厢上,工作人员在操作驱动杆时无需托举驱动杆,而且工作人员可毫不费力地给驱动杆施加使驱动杆自转的力就能使驱动杆通过万向传动器件带动篷布收放轴在车厢顶部上滚转;当工作人员在严格按照工作启用模式或工作备用模式顺序正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或逆序反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时,只要通过手动稳固把控受手动驱使而自转的驱动杆保持篷布收放轴在滚转的过程中始终与敞开型栏板货车车厢宽度平行,就不会出现篷布收放轴在车厢顶部从其一侧方掉下的安全事故问题。

本发明在完成苫盖车厢敞口的工作后需要被恢复到工作备用状态时,可逆序反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将柔性苫盖篷布和篷布收放轴放置回放到车厢最前端被绑定即可。

本发明所采用的万向传动器件,诸如十字轴式万向节或活动扣接组件(包括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均为采购的现有市售产品,在现有相关技术领域已有详细介绍。十字轴式万向节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弧线段形连接体则为弧度为100°—360°的非完整刚性环体或弧度为360°的完整刚性环体,完整刚性环体通过定量切割加工则形成本发明所需的非完整刚性环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无需派人登到敞开型栏板货车车厢顶部的条件下就能完成篷布苫盖车厢敞口的工作启用或工作备用。本发明结构合理且得以简化,购置成本低廉,在手动操作的过程中也依旧省时省力,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而且只要设计尺寸合理(基本不会使敞开型栏板货车车厢加宽或加宽的幅度微乎其微),就不会被车管所认定为非法改装机动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一实施例在备用时的后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1a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2a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一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后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2a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3a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一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3a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4a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一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后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4a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在绑定绳索被人工解绑而松开时受人工转矩作用以在竖直平面内围绕其与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铰接点的方式从竖直状态转动至倾斜状态,在转动至倾斜状态的过程中篷布收放轴仍然非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柔性苫盖篷布相应非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此外,在第一操作阶段,驱动杆在倾斜状态受人工扭矩作用和柔性苫盖篷布卷绕在驱动杆上的部分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上从前端横向厢壁正上方朝着后端横向厢壁单向滚动,柔性苫盖篷布卷绕在驱动杆上的部分的径向厚度相应逐渐减少继而以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而展开的方式逐渐苫盖车厢敞口;

图5a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一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二操作阶段时去除柔性苫盖篷布的后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5a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二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在绑定绳索仍未被人工绑定而松开时在车厢最后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后端外壁面上呈竖直悬垂状态,篷布收放轴非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后端顶面上,苫盖篷布全部非固定苫盖敞口或者苫盖篷布中的一部分非固定地苫盖敞口且其中的另一部分非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6a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一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二操作阶段时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6a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二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后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后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后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苫盖篷布全部固定地苫盖敞口或者使苫盖篷布中的一部分固定地苫盖敞口且使其中的另一部分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1b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二实施例在备用时的后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1b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2b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二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后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2b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3b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二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3b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4b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二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后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4b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在绑定绳索被人工解绑而松开时受人工转矩作用以在竖直平面内保持竖直状态和平行于纵向厢壁且垂直于篷布收放轴的状态朝着离开车厢的方向斜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在斜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篷布收放轴仍然非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柔性苫盖篷布相应非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此外,在第一操作阶段,驱动杆在倾斜状态受人工扭矩作用和柔性苫盖篷布卷绕在驱动杆上的部分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上从前端横向厢壁正上方朝着后端横向厢壁单向滚动,柔性苫盖篷布卷绕在驱动杆上的部分的径向厚度相应逐渐减少继而以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而展开的方式逐渐苫盖车厢敞口;

图5b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二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二操作阶段时去除柔性苫盖篷布的后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5b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二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在绑定绳索仍未被人工绑定而松开时在车厢最后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后端外壁面上呈竖直悬垂状态,篷布收放轴非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后端顶面上,苫盖篷布全部非固定苫盖敞口或者苫盖篷布中的一部分非固定地苫盖敞口且其中的另一部分非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6b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二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二操作阶段时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6b中,篷布收放轴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二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后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后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后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苫盖篷布全部固定地苫盖敞口或者使苫盖篷布中的一部分固定地苫盖敞口且使其中的另一部分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1c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三实施例在备用时的后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1c中,篷布收放轴通过活动扣接组件活动连接驱动杆;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2c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三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后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2c中,篷布收放轴通过活动扣接组件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3c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三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3c中,篷布收放轴通过活动扣接组件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前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前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柔性苫盖篷布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4c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三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一操作阶段时的后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在图4c中,篷布收放轴通过活动扣接组件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一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在绑定绳索被人工解绑而松开时受人工转矩作用以在竖直平面内围绕其与活动扣接组件的铰接点的方式从竖直状态转动至倾斜状态,在转动至倾斜状态的过程中篷布收放轴仍然非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前端顶面上,柔性苫盖篷布相应非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此外,在第一操作阶段,驱动杆在倾斜状态受人工扭矩作用和柔性苫盖篷布卷绕在驱动杆上的部分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上从前端横向厢壁正上方朝着后端横向厢壁单向滚动,柔性苫盖篷布卷绕在驱动杆上的部分的径向厚度相应逐渐减少继而以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而展开的方式逐渐苫盖车厢敞口;

图5c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三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二操作阶段时去除柔性苫盖篷布的后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5c中,篷布收放轴通过活动扣接组件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二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在绑定绳索仍未被人工绑定而松开时在车厢最后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后端外壁面上呈竖直悬垂状态,篷布收放轴非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后端顶面上,苫盖篷布全部非固定苫盖敞口或者苫盖篷布中的一部分非固定地苫盖敞口且其中的另一部分非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图6c为本发明与敞开型栏板货车的总配装实体第三实施例在被启用且处于第二操作阶段时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在图6c中,篷布收放轴通过活动扣接组件活动连接驱动杆;在第二操作阶段,本发明的驱动杆以通过绑定绳索被人工绑定在车厢最后端一侧方或在纵向厢壁最后端外壁面上的方式呈竖直状态固定地与敞开型栏板货车配装在一起,继而使篷布收放轴固定地处于车厢最后端顶面上,相应的绑定绳索共同使苫盖篷布全部固定地苫盖敞口或者使苫盖篷布中的一部分固定地苫盖敞口且使其中的另一部分固定地卷绕在篷布收放轴上。

(注:说明书附图中所表达的十字轴式万向节在原理上和与真实的十字轴式万向节一致,但其结构不受说明书附图表达的形式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免登高手动货车篷布苫盖卷轴装置,如图1a至图6a、图1b至图6b及图1c至图6c所示,包括柔性苫盖篷布1、篷布收放轴5、万向传动器件及驱动杆3;万向传动器件由包括第一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2a在内的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构成或包括第一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2a与第二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2b在内的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双联万向联轴器)构成或由包括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在内的活动扣接组件构成,在敞开型栏板货车位于其前部而内设有驾驶操作室的车头4正后方且与车头4连接的车厢6前端设有的前横向厢壁上端固装有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车厢6长度方向的柔性苫盖篷布1;当柔性苫盖篷布1被展开时,柔性苫盖篷布1能完全遮盖住车厢6顶部开设有的由车厢6前端设有的前横向厢壁顶部、车厢6右侧设有的右侧纵向厢壁顶部、车厢6后端设有的后横向厢壁顶部与车厢6左侧设有的左侧纵向厢壁顶部围闭成的敞口,柔性苫盖篷布1自身对应于敞口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敞口长度(车厢6长度大于敞口长度,车厢6长度为前横向厢壁顶端外壁面与后横向厢壁顶端外壁面之间的纵向间距,敞口长度为前横向厢壁顶端内壁面与后横向厢壁顶端内壁面之间的纵向间距)且对应于敞口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敞口宽度(车厢6宽度大于敞口宽度,车厢6宽度为右侧纵向厢壁顶端外壁面与左侧纵向厢壁顶端外壁面之间的横向间距,敞口宽度为右侧纵向厢壁顶端内壁面与左侧纵向厢壁顶端内壁面之间的横向间距),篷布收放轴5的长度方始终对应大于或等于车厢6宽度,柔性苫盖篷布1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垂直于车厢6长度方向沿前端横向厢壁长度方向布设的方式固定在前端横向厢壁上,柔性苫盖篷布1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平行于篷布收放轴5长度方向沿篷布收放轴5长度方向布设的方式固定在篷布收放轴5上;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活动连接位于车厢6一侧方的第一驱动杆3靠近万向传动器件的顶端且/或篷布收放轴5受另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件活动连接位于车厢6另一侧方的第二驱动杆3靠近万向传动器件的顶端;当万向传动器件由包括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在内的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构成时,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与篷布收放轴5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的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与驱动杆3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篷布收放轴5的一端固接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固接驱动杆3的顶端,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能使驱动杆3与篷布收放轴5处在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相互铰接状态,驱动杆3在保持自身相对篷布收放轴5倾斜的方式以驱动篷布收放轴5沿车厢6长度方向在敞口上往复滚动的方式通过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篷布收放轴5;当万向传动器由包括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2b在内的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构成时,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与篷布收放轴5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的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2b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2b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轴对称铰接在一起,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2b的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在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2b与驱动杆3相对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状态与驱动杆3的顶端设有的万向节叉铰接在一起,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固接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第一十字轴式万向节2a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与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2b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轴对称固接,第二十字轴式万向节2b另一端设有的万向节叉固接驱动杆3的顶端,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能使驱动杆3与篷布收放轴5处在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相互铰接状态,驱动杆3在保持自身相对篷布收放轴5倾斜的方式以驱动篷布收放轴5沿车厢6长度方向在敞口上往复滚动的方式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篷布收放轴5;当万向传动器由包括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在内的活动扣接组件构成时,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固接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的一侧部,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的另一侧部在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和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相互穿插交错相扣的方式和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的一侧部活动不可脱离地相互连接在一起,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的另一侧部固接驱动杆3的顶端,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从其自身与篷布收放轴5的一侧部连接部位露出的部分弧度通常大于90°,如弧度为100°—360°的非完整刚性环体或弧度为360°的完整刚性环体,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从其自身与驱动杆3的顶端连接部位露出的部分弧度通常大于90°,如弧度为100°—360°的非完整刚性环体或弧度为360°的完整刚性环体,经实践验证,相互穿插交错相扣的两个弧线段形连接体等同于万向联轴器或万向传动装置,即相当于起到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角向补偿功能,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和/或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露出的部分弧度越大越能使在篷布收放轴5与驱动杆3之间的最小中心轴线夹角比较大的状态驱使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的驱动杆3通过两个弧线段形连接体传动篷布收放轴5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当然,为保持自转的驱动杆3能通过活动扣接组件传动篷布收放轴5自转的状态,活动扣接组件允许篷布收放轴5与驱动杆3之间的最小中心轴线夹角最大角度仍然小于45°,活动扣接组件能使驱动杆3与篷布收放轴5处在同一直线上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相互铰接状态,驱动杆3在保持自身相对篷布收放轴5倾斜的方式以驱动篷布收放轴5沿车厢6长度方向在敞口上往复滚动的方式通过活动扣接组件传动连接篷布收放轴5;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前端横向厢壁的最前部固设有能经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6最前端一侧方的第一驱动杆3的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顶端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连接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的第一驱动杆3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最前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绑定绳索,车厢6另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前端横向厢壁的最前部固设有能受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6最前端另一侧方的第二驱动杆3的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第二驱动杆3与车厢6另一侧纵向厢壁最前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或在篷布收放轴5长度方向与前端横向厢壁所在平面始终相互平行的状态使位于前端横向厢壁上方的篷布收放轴5邻近车厢6最前端另一侧方受另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且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连接第二驱动杆3顶端的另一端与前端横向厢壁邻近车厢6最前端另一侧方的部位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二绑定绳索;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最后部固设有能经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6最后端一侧方的第一驱动杆3的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连接篷布收放轴5受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的一端的第一驱动杆3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最后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三绑定绳索,车厢6另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最后部固设有能受手动驱使在位于车厢6最后端另一侧方的第二驱动杆3的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状态将第二驱动杆3与车厢6另一侧纵向厢壁最后部外壁面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或在篷布收放轴5长度方向与后端横向厢壁所在平面始终相互平行的状态使位于后端横向厢壁上方的篷布收放轴5邻近车厢6最后端另一侧方受另一侧纵向厢壁顶部支承且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连接第二驱动杆3的另一端与后端横向厢壁邻近车厢6最后端另一侧方的部位相互捆绑固定在一起的第四绑定绳索;柔性苫盖篷布1以通过篷布收放轴5在车厢6上万车厢6长度方向上向前端横向厢壁滚动的方式受驱动杆3的自转驱使而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或以通过篷布收放轴5在车厢6上在车厢6长度方向上向后端横向厢壁滚动的方式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5而展开;当柔性苫盖篷布1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至少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被篷布收放轴5约束撑起成卷状且柔性苫盖篷布1在篷布收放轴5上完全呈卷绕状态时,篷布收放轴5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车厢6宽度方向,柔性苫盖篷布1以包绕篷布收放轴5的状态对应直接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相应通过自身的从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使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隔离开来,完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柔性苫盖篷布1和篷布收放轴5相应在前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前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将柔性苫盖篷布1完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从前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对应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以依次被篷布收放轴5吊接的状态相应设置于车厢6前端的一侧方;当驱动杆3受能将其围绕自身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自转的扭矩作用而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篷布收放轴5从前端横向厢壁正上方朝着后端横向厢壁单向滚动时,篷布收放轴5的两端各自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通过受柔性苫盖篷布1支承的状态分别以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面上滚转的方式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篷布收放轴5在自身长度方向上位于其两端之间的中部在敞口正上方悬空并通过滚转的方式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柔性苫盖篷布1固定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相应通过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与篷布收放轴5共同围绕篷布收放轴5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背向柔性苫盖篷布1固定在前端横向厢壁上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朝着后端横向厢壁移动,柔性苫盖篷布1的固定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围绕篷布收放轴5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离开柔性苫盖篷布1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至相应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的篷布收放轴5在车厢6两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受后端横向厢壁和前端横向厢壁相对彼此背向的运动作用而促使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柔性苫盖篷布1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连续延伸展开并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逐步脱离篷布收放轴5,柔性苫盖篷布1在篷布收放轴5上卷绕成卷状的部分径向粗度相应连续减小,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受扭矩作用相应在车厢6的一侧方以共同被篷布收放轴5悬空吊接的状态随同篷布收放轴5总体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与篷布收放轴5共同围绕篷布收放轴5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沿车厢6长度方向朝着车厢6后部移动,柔性苫盖篷布1最终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由卷绕状态转换成摊开状态逐步苫盖敞口;当柔性苫盖篷布1除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局部脱离收放轴且柔性苫盖篷布1局部呈摊开状态时,篷布收放轴5自身长度方向仍然平行于车厢6宽度方向,呈摊开状态的柔性苫盖篷布1部分以完全苫盖敞口的状态直接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的相应通过自身的从后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使后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隔离开来,柔性苫盖篷布1包括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在内且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呈卷状的部分和篷布收放轴5相应在后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后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将柔性苫盖篷布1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从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对应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者,当柔性苫盖篷布1除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整体脱离收放轴且柔性苫盖篷布1整体呈摊开状态时,篷布收放轴5自身长度方向仍然平行于车厢6宽度方向,呈摊开状态的柔性苫盖篷布1整体以完全苫盖敞口的状态直接压触在前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后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部分脱离篷布收放轴5且另一部分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或整体未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和/或篷布收放轴5相应在后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后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分别对应直接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以依次被篷布收放轴5吊接的状态相应设置于车厢6后端的一侧方。

如图1a至图6a、图1b至图6b及图1c至图6c所示,柔性苫盖篷布1在被展开的状态其对应于车厢6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车厢6宽度;当柔性苫盖篷布1在自身对应于车厢6宽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其两侧部之间的中部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被篷布收放轴5约束撑起成卷状且柔性苫盖篷布1的中部在篷布收放轴5上完全呈卷绕状态时,柔性苫盖篷布1的中部以包绕篷布收放轴5的状态对应直接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相应通过自身的从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使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隔离开来,柔性苫盖篷布1整体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中部和篷布收放轴5相应在前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前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将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从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分别对应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被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包绕的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以共同被篷布收放轴5悬空吊接的状态与柔性苫盖篷布1呈卷状的一侧部相应位于车厢6前端的一侧方;至少柔性苫盖篷布1在自身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部沿万向传动器件周向与驱动杆3周向同时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靠近并连接万向传动器件的一端杆段上被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约束撑起成卷状且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在相应的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上完全呈卷绕状态,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以包绕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靠近并连接万向传动器件的一端的状态相应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侧方通过自身的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之间穿过的部分及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与驱动杆3之间穿过的部分使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隔离开来;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相应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侧方受第一绑定绳索与第二绑定绳索各自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共同将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相应通过自身的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之间穿过的部分直接压触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上或共同通过与篷布收放轴5的铰接保持悬空吊接状态继而和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之间保持间隙配合并使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相应通过自身的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之间穿过的部分和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之间保持间隙配合;柔性苫盖篷布1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上的一侧部相应以朝着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倾斜的方式沿万向传动器件周向与驱动杆3周向同时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上,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在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连接之处卷绕的部分朝着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外壁面弯折;顶端与篷布收放轴5的一端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的第一驱动杆3受第一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在其自身杆体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始终相互垂直的状态被绑缚在车厢6最前端一侧方,顶端与篷布收放轴5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的第二驱动杆3受第二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在其自身杆体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始终相互垂直固定的状态被绑缚在车厢6最前端另一侧方,或者,篷布收放轴5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第二驱动杆3的顶端的另一端受第二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在其自身轴体长度方向与前端横向厢壁所在平面始终相互平行的状态通过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从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被绑缚在前端横向厢壁上方;如图1a至图6a、图1b至图6b及图1c至图6c所示,当驱动杆3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相互绑接固定在一起时,尽管万向传动器件由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构成,因驱动杆3与篷布收放轴5的夹角为90°或接近90°,驱动杆3就不能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篷布收放轴5自转,此外,驱动杆3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前部的相互绑接固定可确保篷布收放轴5不能在垂直于驱动杆3长度方向的平面内围绕驱动杆3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公转,篷布收放轴5则受第一绑定绳索与第二绑定绳索各自产生的束缚力作用而牢靠地固定在前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上方,第一绑定绳索与第二绑定绳索对驱动杆3和篷布收放轴5的限位固定旨在敞开型栏板货车行驶过程中防止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在车厢6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受离心力作用或受惯性作用或受通过空气扰流运动的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驱使作用在车厢6前端一侧方发生潜在威胁公共交通安全的往复摆动现象并防止篷布收放轴5、柔性苫盖篷布1整体或局部受离心力作用或受惯性作用或受通过空气扰流运动的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驱使作用从车厢6一侧方发生潜在威胁公共交通安全的掉落现象;当驱动杆3受能将其围绕自身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自转的扭矩作用而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篷布收放轴5从前端横向厢壁正上方朝着后端横向厢壁单向滚动时,篷布收放轴5的两端各自在受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通过受柔性苫盖篷布1的中部支承的状态分别以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和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滚转的方式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固定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相应与篷布收放轴5以共同围绕篷布收放轴5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背向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固定在前端横向厢壁上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朝着后端横向厢壁移动,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固定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围绕篷布收放轴5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滚转的方式离开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至相应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的篷布收放轴5在车厢6顶面上受和前端横向厢壁相对彼此背向的运动作用驱使柔性苫盖篷布1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中部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延伸展开并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连续脱离篷布收放轴5,柔性苫盖篷布1在篷布收放轴5上卷绕成卷状的中部径向粗度相应连续减小,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最终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由卷绕状态转换成摊开状态逐步苫盖敞口,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的前端边缘相应与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以共同围绕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整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背向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被限位在车厢6前端的一侧方的前端边缘朝着后端横向厢壁移动,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的后端边缘以围绕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整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离开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前端边缘,被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包绕的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共同通过将其两者吊接起来的篷布收放轴5受促使驱动杆3围绕在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自转的扭矩作用相应在车厢6的一侧方在被篷布收放轴5悬空吊接的状态与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缠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的后端边缘以围绕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整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随同篷布收放轴5总体沿车厢6长度方向朝着车厢6后部移动,以至相应向后端横向厢壁移动的驱动杆3在车厢6的一侧方受和前端横向厢壁相对彼此背向的运动作用驱使柔性苫盖篷布1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的一侧部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延伸展开并沿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周向连续脱离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柔性苫盖篷布1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卷绕成卷状的一侧部径向粗度相应连续减小,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最终朝着从前端横向厢壁至后端横向厢壁的方向由卷绕状态转换成摊开状态逐步苫盖车厢6的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邻近敞口的部分;当柔性苫盖篷布1的中部除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局部脱离收放轴且柔性苫盖篷布1的中部的一部分呈局部摊开状态时,篷布收放轴5自身长度方向仍然平行于车厢6宽度方向,呈局部摊开状态的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部分以完全苫盖敞口的状态直接压触在前横向厢壁顶部、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后横向厢壁顶部与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相应通过自身的从后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使后端厢壁顶部端面和篷布收放轴5隔离开来,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包括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在内且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呈卷状的部分和篷布收放轴5相应在后端横向厢壁正上方将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从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分别对应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被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包括其后端边缘在内且呈卷状的部分包绕的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以共同被篷布收放轴5悬空吊接的状态与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包括其后端边缘在内且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呈卷状的部分相应位于车厢6后端的一侧方,至少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部分沿万向传动器件周向与驱动杆3的周向同时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位于自身靠近并连接万向传动器件的顶端的杆段上被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约束撑起成卷状且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呈卷状的部分在相应的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上完全呈卷绕状态,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呈卷状的部分以包绕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位于自身靠近并连接万向传动器件的顶端的杆段的状态相应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侧方通过自身的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之间穿过的部分及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与驱动杆3之间穿过的部分使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隔离开来;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相应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侧方受第三绑定绳索与第四绑定绳索各自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共同将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包括其后端边缘在内且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上呈卷状的部分相应通过自身的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之间穿过的部分直接压触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上或共同通过与篷布收放轴5的铰接保持悬空吊接状态继而和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之间保持间隙配合并使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自身的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和万向传动器件、驱动杆3之间穿过的部分和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之间保持间隙配合;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上的部分相应以朝着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倾斜的方式沿万向传动器件周向与驱动杆3周向同时卷绕在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上,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在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连接之处卷绕的部分朝着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弯折;当柔性苫盖篷布1的中部除其后端直线段形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沿篷布收放轴5周向整体脱离收放轴且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呈整体摊开状态时,篷布收放轴5自身长度方向仍然平行于车厢6宽度方向,呈整体摊开状态的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整体以完全苫盖敞口的状态直接压触在前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后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的一部分脱离篷布收放轴5且另一部分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或整体未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后端直线段形边缘和/或篷布收放轴5相应在后端横向厢壁的上方或在左侧纵向厢壁与右侧纵向厢壁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的部分的上方或在后端横向厢壁与左侧纵向厢壁彼此邻近及与右侧纵向厢壁相互邻近的部分的上方分别对应直接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或压触在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分别靠近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端面上或压触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左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与右侧纵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未被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包括一部分脱离篷布收放轴5且另一部分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或整体未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后端边缘在内的部分完整包绕的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以共同被篷布收放轴5悬空吊接的状态与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后端边缘相应位于车厢6后端的一侧方,万向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相应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的外侧方受第三绑定绳索与第四绑定绳索各自产生的束缚力作用而直接压触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上或共同通过与篷布收放轴5的铰接保持悬空吊接状态继而和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之间保持间隙配合并使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的后端边缘和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之间保持间隙配合或使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的后端边缘直接接触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总体相应以受重力作用而展平并以展平状态苫盖车厢6两侧纵向厢壁外壁面分别邻近敞口的部位,柔性苫盖篷布1的一侧部在传动器件与驱动杆3连接之处卷绕的部分朝着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外壁面弯折;顶端与篷布收放轴5的一端通过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的第一驱动杆3受第三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在其自身杆体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始终相互垂直的状态被绑缚在车厢6最后端一侧方,顶端与篷布收放轴5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的第二驱动杆3受第四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在其自身杆体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始终相互垂直固定的状态被绑缚在车厢6最后端另一侧方,或者,篷布收放轴5通过另一万向传动器件铰接第二驱动杆3的顶端的另一端受第四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在其自身轴体长度方向与后端横向厢壁所在平面始终相互平行的状态通过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从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被绑缚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方或不通过柔性苫盖篷布1中部卷绕在篷布收放轴5上的从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与篷布收放轴5之间穿过的部分绑缚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上而直接接触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如图1a至图6a、图1b至图6b及图1c至图6c所示,当驱动杆3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相互绑接固定在一起时,尽管万向传动器件由单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或第一弧线段形连接体7a与第二弧线段形连接体7b构成,因驱动杆3与篷布收放轴5的夹角为90°或接近90°,驱动杆3就不能通过万向传动器件驱动篷布收放轴5自转,此外,驱动杆3与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后部的相互绑接固定可确保篷布收放轴5不能在垂直于驱动杆3长度方向的平面内围绕驱动杆3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公转,篷布收放轴5则受第三绑定绳索与第四绑定绳索各自产生的束缚力作用而牢靠地固定在后端横向厢壁顶部端面的上方,第三绑定绳索与第四绑定绳索对驱动杆3和篷布收放轴5的限位固定旨在敞开型栏板货车行驶过程中防止万向传动器件和驱动杆3在车厢6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受离心力作用或受惯性作用或受通过空气扰流运动的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驱使作用在车厢6后端一侧方发生潜在威胁公共交通安全的往复摆动现象并防止篷布收放轴5、柔性苫盖篷布1整体或局部受离心力作用或受惯性作用或受通过空气扰流运动的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驱使作用从车厢6一侧方发生潜在威胁公共交通安全的掉落现象。

柔性苫盖篷布1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以垂直于车厢6长度方向沿前端横向厢壁长度方向布设的方式与前端横向厢壁顶面相互无缝隙密封固定在一起,旨在防止车厢内的尘埃微粒气流吹动经柔性苫盖篷布1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前端横向厢壁顶面之间的间隙散逸出去并进一步提高柔性苫盖篷布1的前端直线段形边缘前端横向厢壁顶面的连接强度。

第一绑定绳索、第二绑定绳索、第三绑定绳索及第四绑定绳索为亚麻绳、天麻绳或索链或弹性绳。

驱动杆3和篷布收放轴5均为刚性空心管,旨在适当减低其重量,辅助工作人员更轻便地顺序正向或逆序反向执行苫盖车厢敞口的手动操作步骤,完成工作启用作业或工作备用作业。

柔性苫盖篷布1的两侧部在对应于车厢6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分别均布开设有穿绳孔,车厢6两侧纵向厢壁外壁面在车厢6长度方向上分别均布固设有能经手动驱使以穿过相应的穿绳孔的方式将柔性苫盖篷布1的两侧部分别固定在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上的第五绑定绳索,柔性苫盖篷布1的两侧部分别受第五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在其自身长度方向与车厢6长度方向始终相互平行且自身直接接触并苫盖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邻近敞口的部分的状态被绑缚在苫盖车厢6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上;柔性苫盖篷布1的两侧部受位于相应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固设有的第五绑定绳索产生的束缚力作用而牢靠地固定在相应一侧纵向厢壁外壁面上,第五绑定绳索对柔性苫盖篷布1的两侧部的限位固定旨在敞开型栏板货车行驶过程中防止柔性苫盖篷布1的两侧部在车厢6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受离心力作用或受惯性作用或受通过空气扰流运动的柔性苫盖篷布1一侧部的驱使作用在车厢6后端一侧发生潜在威胁公共交通安全的往复摆动现象。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