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5323发布日期:2018-09-04 23:5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控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



背景技术:

高温下,由于停车时车内制冷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无论是在地下停车场、还是露天停车场,汽车长时间停放之后车内温度都会升高,汽车内皮制品和塑料制品会散发出有害气体和刺鼻味道,车内零件也会加速老化,若不慎将孩子或宠物锁在车内,很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如果汽车经过曝晒之后,立刻打开车内空调降温,不仅使车载空调的负荷迅速增加,而且油耗量也会急剧增加。另外,高温天气下停止时的密闭车厢内空气不流通,发动机工作时汽油的燃烧不充分,在此情况下开空调休息,很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鉴于此种情况,市场上开发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汽车“降温”产品,如清凉罩、防爆隔热膜、遮阳网、遮阳挡等。汽车清凉罩可以达到遮雨、防晒、防尘以及防雪等目的,能有效控制太阳下车内温度,减缓车内零件的老化,但其缺点是铺在车外对车内控温效果作用有限,同时也容易老化和丢失;防爆隔热膜在抗紫外线方面作用突出,但是控温效果一般;而遮阳网、遮阳挡等产品在行车时对视线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倒车情况下,需要经常装卸十分麻烦。而针对停止时的密闭车厢内开空调休息或误将儿童遗忘其中而导致的危险,目前只是在加强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做了深层剖析,并无实质性的保护产品被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以太阳能为主要动力能源、制冷器为制冷系统实现冷热交换、空气循环机为通风系统控制车内空气循环流动的节能环保型车用智能控温装置,以维持汽车在高温环境下的车内温度恒定,为用户带来温馨舒适的驾驶环境与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该控温器包括机壳、电源、制冷器、空气循环机和温控系统;所述制冷器与空气循环机并联再与温控系统串联后连接于电源两端;

所述机壳的左端设有机盖,所述机盖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机壳的前端壁和后端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散热孔;

所述制冷器固定于机壳内的中部;所述空气循环机固定于机盖的内壁上;所述温控系统设于机壳的前端壁上;所述制冷器的制冷端与空气循环机的正面隔空相对,通过空气循环机向车内输送冷气,制冷器的散热端通过机壳上的散热孔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制冷器包括导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导热管、散热片和导热风机;所述导冷片紧贴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与导热管的一端连接,导热管贯穿于散热片中,导热风机固定在散热片的两端;

优选的,该控温器还包括固定于制冷器下端的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的前后两端固定在机壳前后端壁的一定高度上;

优选的,该控温器还包括固定于机壳上的隔离板,竖直设于制冷器与空气循环机之间;所述隔离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制冷器的导冷片镶嵌在所述第一通孔中;

优选的,该控温器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紧贴于隔离板的左端面,并设有第二通孔,镶嵌在第一通孔中的导冷片同时镶嵌在第二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导冷片的下方设有固定于机壳上的接水凹槽;

优选的,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电子温控开关和温度传感器,其中电子温控开关位于机壳的前端外壁上;所述电子温控开关包括感温端,即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系统中的电子温控开关与所述制冷器与空气循环机的并联结构串联后连接于电源两端;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还固定设有外接220V交流电的调压器;所述调压器的输入端与电子温控开关和电源的输入端连接,调压器的输出端与电子温控开关和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包括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光伏板和电源总开关;所述光伏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机壳内的右端,并且不与制冷器接触,所述电源总开关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机壳前端的内壁上还固定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串联在制冷器和空气循环机并联结构与温控系统的串联线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能够根据设定温度智能调控车内的温度,使车内温度保持恒定,避免重新启动后的反复设定调节,并根据设定数据自动控制开启或关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既可以有效节省能源,又能够保持长时间持续工作;不使用传统的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制冷,也无需对车辆进行改造,运行简单方便,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电器元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后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电子温控开关;2、制冷器;3、空气循环机;4、接水凹槽;5、第二通孔;6、隔离板;7、支撑板;8、导热风机;9、蓄电池;10、机壳;11、散热片;12、导热管;13、保护装置;14、调压器;15、半导体制冷片;16、第一通孔;17、导冷片;18、保温层;19、机盖;20、电源总开关;21、Ent键;22、Set键;23、显示屏;24、△键;25、▽键;26、散热孔;27、门把手;28、通气孔;29、开合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势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其原理如图1所示,包括光伏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9、电源总开关20、电子温控开关1、温度传感器、空气循环机3、制冷器2和保护装置13,其中,光伏板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9连接,蓄电池9与电源总开关20连接,以上光伏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9和电源总开关20构成该控温器的电源系统,电源的一端与电子温控开关1连接,电子温控开关1还含有感温端,即温度传感器,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出端与空气循环机3和制冷器2并联结构的一端连接,空气循环机3和制冷器2并联结构的另一端与保护装置13的输入端连接,保护装置13的输出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装置启动后,在通电的情况下内部制冷器2开始工作,使半导体制冷片15的制冷面温度降低,从而使紧贴着的导冷片17温度降低增加制冷面积,使制冷室内温度降低,与此同时,空气循环机3工作,不断的把车内热空气通过控温器机壳10上的通气孔28吸入制冷室内使其降温,再由空气循环机3通过控温器机壳10上的通气孔28将冷空气吹出,如此循环,从而降低车内温度,当车内温度达到设定停止温度值时,电子温控开关1会主动切断负载的供电端,使装置暂停工作,当车内温度达到设定回差值时,电子温控开关1会接通负载的供电端使其再次工作,使车内温度再次达到设定的停止温度值。该控温器中的光伏板和太阳能转换器可以为蓄电池充电,无需为其连接车内电源,也无需另加充电。

如图2所示,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所有电器元件由导线连接,其中,红色为输入,黑色为输出,蓄电池9的输入端与电源总开关20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9的输入端还与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入端还与光伏板的输入端连接,光伏板的输出端与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出端还与蓄电池9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总开关20的输入端还与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入端连接,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入端还与调压器14的输入端连接,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入端还与制冷器2和空气循环机3的输入端连接,空气循环机3和制冷器2的输出端与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出端连接,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出端与调压器14的输出端连接,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出端还与蓄电池9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具体结构如图3至图6所示,包括机壳10、电源、制冷器2、空气循环机3和温控系统。其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空气循环机3、接水凹槽4、第二通孔5、隔离板6、支撑板7、导热风机8、蓄电池9、机壳10、散热片11、导热管12、保护装置13、调压器14、半导体制冷片15、第一通孔16、导冷片17、保温层18,其中,导冷片17、半导体制冷片15、四组导热管12、两组散热片11和两组导热风机8构成了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制冷器2,所述制冷器2位于机壳10内的中部,用于对机壳10内的空气进行制冷;所述导冷片17紧贴于半导体制冷片15的制冷面,当半导体制冷片15的制冷面温度下降时,导冷片17的温度也随之下降,以达到制冷的效果,半导体制冷片15的发热面与四组导热管12的一端连接,四组导热管12贯穿于两组散热片11中,两组导热风机8固定在两组散热片11的两端,四组导热管12将半导体制冷片15发热面的热度导至两组散热片11上,两组散热片11及两组导热风机8同时为半导体制冷片15的发热面散热;所述制冷器2由两条金属水平支撑板7固定在一定高度,所述金属水平支撑板7的前后两端用螺钉固定在机壳10前后端壁上;隔离板6固定在机壳10上,竖直设于制冷器2与空气循环机3之间,用于将制冷器2与空气循环机3隔离开,并与两条金属水平支撑板7共同支撑导冷片17和半导体制冷片15;所述隔离板6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6,制冷器2的导冷片17镶嵌在所述第一通孔16中;所述隔离板6的材质优选为优选高亮ABS面板;紧贴于隔离板6的左端还设有保温层18,用于减少制冷器一侧机壳10内的温度散失;所述保温层18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5,镶嵌在第一通孔16中的导冷片13同时镶嵌在第二通孔5中;所述保温层18的材质优选为发泡塑料;空气循环机3固定于机壳10左端机盖19的内壁上,用于将车内的热空气通过机盖19上的通气孔28吸入机壳10内进行降温,并将机壳10内的冷空气通过机盖19上的通气孔28吹到车内,完成冷热交换过程;所述导冷片17的下方设有固定于机壳10上的接水凹槽4,用于承接导冷片17所产生的水滴;蓄电池9固定于机壳10内的右端,并且不与制冷器2接触,蓄电池9用于为整个控温器提供电能;所述机壳10内还固定设有调压器14,用于将外接220V交流电的调节为控温器的工作电压。

如图4所示,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电子温控开关1和温度传感器,其中电子温控开关1位于机壳10的前端外壁上;所述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入端与调压器14和电源的输入端连接,电子温控开关1的输出端与调压器14和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在机壳10的前端还设有若干散热孔26,为半导体制冷片15制热端产生的热量散热;如图5所示,在所述机壳10的后端也同样设有若干散热孔26;所述电子温控开关1包括Ent键21、Set键22、△键25、▽键26和显示屏23;所述Set键22为设置按钮,用于进入主菜单和更换主菜单内代码状态;所述Ent键21为确认和返回按钮,用于确认当前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和退出当前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所述△键25用于上调温度;所述▽键26用于下调温度;所述显示屏23用于显示车内实时温度、系统主菜单和主菜单内的代码;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端与电子温控开关1相连,探头端可使用夹子夹置于车内需要测温位置,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为测量环境温度并根据环境温度通过电子温控开关1自动控制控温器的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机壳10前端的内壁上还固定设有保护装置13,用于防止电压不稳、过量对控温器产生伤害,本实施例中,保护装置13采用熔断器。

如图6所示,所述机壳10的左端设有机盖19,所述机盖19上设有若干进气孔28、门把手27和开合栓29。

一种高温停车用太阳能智能控温器的使用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打开控温器的电源总开关,为控温器接通电源。

步骤2:对温控系统进行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确定工作模式:长按Set键约3s进入主菜单,再按Set键进入P0(工作模式)设置,可对P0值进行修改,H是加热模式,C是冷却模式。

步骤2.2:设定回差值:按住Set键回到主菜单,按Set键调到P1状态,再按Set键进入P1(回差)设置,通过△键和▽键将回差设置为所需,默认回差值为2℃,再按一次Set键回到主菜单。

所述回差值是指设定温度上升后或者停止后温度再次升高或者下降多少再次启动的数值。

步骤2.3:设定停止温度:当屏幕显示实时温度时,按一次Set键,显示屏呈现闪烁状态,此时直接按△键或▽键即可设定停止温度。

步骤2.4:数据锁:当屏幕显示实时温度时,按Set键进入主菜单,直至显示屏显示为P7,再按△键或▽键可令显示屏显示为ON或OFF,显示ON表示数据锁处于开启状态,设定好的温度和内部数据将无法修改,显示OFF表示数据锁处于关闭状态,可以对设定好的温度和内部数据可以进行修改。

步骤2.5:恢复出厂设置:当设定值错乱或发生故障,可按Set键,直至显示屏显示为P8,再按△键或▽键令显示屏显示为ON,即可恢复出厂设定,断电后按住△键和▽键开机也可恢复出厂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