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围雨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2335发布日期:2018-11-23 20:5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侧围雨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围雨檐。



背景技术:

现有五菱等车型的汽车侧围雨檐结构主要是通过钣金与雨檐密封条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水流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导流。此种结构主要通过雨檐密封条的流水槽结构引导车身前端的雨水、雪水沿着流水槽方向流动,且汽车滑门段由于结构限制无法安装雨檐密封条,仅通过钣金的翻边实现导流,无法阻止水流顺着车身垂直流下,所以车身端部的雨水、雪水导流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汽车侧围雨檐钣金的翻边可以包覆侧围雨檐与顶盖外板的焊接边,但是由于加工工艺限制,侧围雨檐的前端无法实现翻边,导致雨檐前端与汽车顶盖外板的焊接边不能有效包覆,雨水、雪水顺着雨檐搭接边流入造成焊接边腐蚀。

由于雨檐密封条材料为软质橡胶,受雨水、雪水的重力作用容易变形,进一步影响了其导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汽车侧围雨檐无法阻止水流顺着车身垂直流下,导流效果差,侧围雨檐前端与顶盖外板的焊接边易腐蚀等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侧围雨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侧围雨檐,包括雨檐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前端卡扣,所述前端卡扣包括水平卡接段和弧形导流段;所述雨檐本体设有折边;所述前端卡扣的截面为“C”形,其水平卡接段“C”形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卡接部,其弧形导流段的弧度与雨檐本体前端的弧形过渡部位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端卡扣通过卡接部卡装在雨檐本体的折边上。

进一步地,上述折边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缺口;所述卡接部在对应第一缺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适配的第二凸起,从而使得前端卡扣能够与雨檐本体顺利卡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缺口为三个,确保卡接牢固、不松脱。

进一步地,上述折边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卡接部在对应第一凸起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适配的第二缺口,从而使得前端卡扣能够与雨檐本体顺利卡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凸起为三个,确保卡接牢固、不松脱。

进一步地,上述雨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前端卡扣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紧靠且对齐第一导流槽设置。使车身前端的雨水、雪水沿着流水槽方向流动,雨水、雪水更加顺利地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前端卡扣采用PVC材料制成,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用、易加工成型等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前端卡扣卡接在侧围雨檐前端,可阻挡雨水、雪水沿车身垂直方向大量流下,其圆弧形过渡端可以有效引导车身前端的雨水、雪水沿着流水槽方向流动,使雨水、雪水顺利排出。

2、通过前端卡扣将雨檐前端与汽车顶盖外板的焊接边有效包覆,能够有效防止雨水、雪水顺着雨檐搭接边流入造成焊接边腐蚀。

3、通过在侧围雨檐前端折边开设缺口配合前端卡扣卡入,保证了前端卡扣与雨檐本体间的良好衔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且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前端卡扣的主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侧围雨檐卡接位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前端卡扣、11—第二凸起,2—雨檐本体、21—折边,3—汽车顶盖外板,4—汽车侧围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侧围雨檐,包括雨檐本体2和PVC材料制成的前端卡扣1。雨檐本体2设置在汽车顶盖外板3和汽车侧围外板4之间。

前端卡扣1包括水平卡接段和弧形导流段;前端卡扣1的截面为“C”形,其水平卡接段“C”形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卡接部,其弧形导流段的弧度与雨檐本体2前端的弧形过渡部位形状相匹配。

雨檐本体2设有折边21,折边21上间隔设置三个第一缺口;卡接部在对应第一缺口的位置设有与第一缺口适配的第二凸起11。前端卡扣1通过卡接部的第二凸起11卡装在雨檐本体2折边21的第一缺口上。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