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气门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4252发布日期:2018-12-05 18:47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气门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气门芯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气式轮胎气门芯的使用已有百年的历史,它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早已被世界认可,市场上现有的气门芯就是这种传统气门芯,它虽然具备了密封、充气、放气的功能,却不能监控胎内压力,为此市场上出现了能够监控胎内压力的设施和器件来实现监测报警等功能,然而这些设施存在普遍缺点和不足:安装使用不便、体积大、质量重、价格高、耗电大、使用寿命短或功能单一、监控的压力范围受限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气门芯装置,以传统气门芯的功能和结构为基础,结构简单、通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气门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门芯阀体,所述气门芯阀体形状为上端开口的圆筒,气门芯阀体的外部设有密封外盖,所述气门芯阀体的内壁环绕布有内螺纹,所述气门芯阀体内设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的外壁布有外螺纹,所述气门芯与气门芯阀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气门芯的内壁环绕布有螺纹,所述气门芯的上部设有外六角螺丝,所述外六角螺丝通过与气门芯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外六角螺丝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螺丝头和螺杆,所述螺丝头的中央镂空,所述螺杆的内部空心,所述螺丝头高于气门芯阀体的顶端设置,所述螺丝头的半径大于气门芯阀体的内径,所述外六角螺丝的中央贯穿设有真空杆,所述真空杆沿气门芯中轴线的方向上下贯穿气门芯设置,所述气门芯阀体的底部镂空设有与真空杆位置对应的杆孔,所述气门芯的底部镂空设有与杆孔配合的开口,所述真空杆的顶部设有密封阀,所述真空杆的外部套接弹簧,所述螺丝头的底面抵住弹簧的上端,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挡板连接,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气门芯阀体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和硅胶密封圈均与真空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中央设有与杆孔位置匹配的气嘴孔,所述杆孔和气嘴孔均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气嘴孔内设有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通过固定螺丝与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丝头的下端与气门芯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气门芯阀体的下部套接固定六角螺母,所述固定六角螺母通过螺纹与气门芯阀体的外侧连接,所述固定六角螺母与底座之间设有密封圈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真空气门芯规格与传统气门芯一致,能与所有使用气门芯的充气轮胎气门嘴和充气设备通用,可以做为真空容器盖上把手使用;在气门芯阀体底部设有抽气的气孔,采用真空泵抽真空,抽真空后将外盖盖好就能保证容器内或真空袋内是真空的;当想脱离真空时,可把气门芯阀体从真空阀体上拆下或拧松,使用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门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气门芯阀体

2密封外盖

3外六角螺丝

301螺丝头

302螺杆

4密封垫圈

5气门芯

6真空杆

7弹簧

8挡板

9硅胶密封圈

10杆孔

11固定六角螺母

12密封圈垫片

13气嘴孔

14底座

15滤网

16堵头

17固定螺丝

18密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气门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它包括气门芯阀体1,所述气门芯阀体1形状为上端开口的圆筒,气门芯阀体1的外部设有密封外盖2,气门芯阀体1的内壁环绕布有内螺纹,所述气门芯阀体1内设有气门芯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气门芯5的外壁布有外螺纹,所述气门芯5与气门芯阀体1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气门芯5嵌设在气门芯阀体1中,气门芯5同样内壁环绕布有螺纹,所述气门芯5的上部设有外六角螺丝,所述外六角螺丝3通过螺纹配合与气门芯5的上部连接,所述外六角螺丝3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螺丝头301和螺杆302,所述螺丝头301的中央镂空,所述螺杆302的内部空心,所述螺丝头301高于气门芯阀体1顶端设置,所述螺丝头301的半径大于气门芯阀体1的内径,所述外六角螺丝3的中央贯穿设有真空杆6,所述真空杆6沿气门芯5中轴线的方向上下贯穿气门芯5设置,所述气门芯阀体1的底部镂空设有与真空杆6位置对应的杆孔10,所述气门芯5的底部镂空设有与杆孔10配合的开口,所述真空杆6可穿过开口在杆孔10内上下滑动,所述真空杆6的顶部设有密封阀18,所述真空杆6的外部套接弹簧7,所述螺丝头301的底面抵住弹簧7的上端,所述弹簧7的下端与挡板8连接,所述挡板8的下部设有硅胶密封圈9,所述气门芯阀体1的下方设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和硅胶密封圈9均与真空杆6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阀18与外六角螺丝3的间距同硅胶密封圈9与杆孔10的间距相同,所述底座14的中央设有与杆孔10位置匹配的气嘴孔13,所述杆孔10和气嘴孔13均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气嘴孔13内设有堵头16,在真空气门芯装置闲置时用堵头16堵上气嘴孔13,防止气门芯阀体1内部进入灰尘。

所述底座14的下方设有滤网15,所述滤网15的两侧通过一字的固定螺丝17与底座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滤网15用于防止气门芯阀体1内气体抽真空时被异物阻塞。

所述螺丝头301的下端与气门芯阀体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4,密封垫圈4用于保证外六角螺丝3与气门芯阀体1上部连接时的气密性。

所述气门芯阀体1的下部套接固定六角螺母11,所述固定六角螺母11的下方设有密封圈垫片12,所述密封圈垫片12位于固定六角螺母11的下端与底座14的上端之间。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气门芯阀体1穿过真空阀体开孔的容器盖,通过固定六角螺母11与真空阀体的容器盖卡和固定,在气门芯阀体1内安装气门芯5,再启动真空阀体内的真空泵抽气,气门芯5内即产生真空负压,当真空泵停止抽气时,由于气门芯5外的气压大,弹簧7受外界气压压缩,密封阀18以及硅胶密封圈9下滑堵住杆孔10,因此也堵住底座14的气嘴孔13,由于密封阀18与外六角螺丝3的间距和硅胶密封圈9与杆孔10的间距相同,密封阀18嵌入并堵住螺丝头301的镂空,使得气门芯5上下两端均实现密封,最后盖上密封外盖2;当需要进气脱离真空时,可直接将气门芯5从气门芯阀体1中拧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