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镁合金轮毂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844发布日期:2018-10-26 20:5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镁合金轮毂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市场的轮毂种类按材料分主要有钢轮毂和铝合金轮毂,但由于其成本高,影响了其使用范围。钢轮毂的优点是成本低,抗金属疲劳能力强,但缺点也很明显,如重量大,散热性较差,表面还容易锈蚀,表面锈蚀不仅影响美观,更会影响散热,尤其在高速行驶中,若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就会加速轮胎橡胶组织的老化,受高温天气及刹车因素等影响会导致轮胎爆裂,制动失灵,将会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随着车辆需求的不断增多,车辆所需的金属材料如钢铁、铝等也与日俱增,据统计,全球铁、铝等资源的储藏量只够使用100~300年,而在我国,铁的储藏量不丰富,铝土矿的品质又不高,所以寻求一种新的替代材料,成为刻不容缓之事。

镁合金,现己知的最轻金属结构材料,由于其具有众多优点,逐渐成为车辆轻量化发展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与钢、铝相比,镁合金具有如下优越特性:

①镁合金密度小,只及钢铁的1/4,铝合金的2/3,应用于车辆零部件上能有效降低重量,节省能源。

②比强度很大,略低于比强度最高的纤维增强材料。比刚度与铝合金、钢铁基本持平,远高于工程塑料。

③阻尼性能好,吸震能力强,具有极佳的减震性,其减震性能比铝高30倍,比钢高近60倍,用在车辆车上可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④导热性好,稍逊色于一般铝合金,是工程塑料的300倍,且温度依赖性低,可用于制造要求散热性能好的电子产品。

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镁合金的机械加工性好(比如制粉、切割),适合于压铸成型而且具有薄壁铸造性能。

⑥镁合金线收缩率很小,尺寸稳定,不易因环境改变而改变(相对于工程材料)。

⑦镁合金可全部回收利用,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

另外,镁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丰富,约占地壳总重量的2%,而中国的镁资源储量更是位居世界首位,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重量轻、减震性好、回收利用率高、散热性能好的镁合金轮毂骨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镁合金轮毂骨架,包括:

轮辋,其包括外轮辋圆周面和内轮辋圆周面,所述外轮辋圆周面和内轮辋圆周面构成空腔体,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进气口;

多个轮辐,其为空腔体,一端与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安装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轮辐与所述进气口数量相对应,所述轮辐呈弧形斜角面,所述轮辐一侧内壁上均匀设置多个进气孔;

多个通风槽,其设置在所述外轮辋圆周面和内轮辋圆周面构成的空腔体内且靠近在所述进气口设置;

叶片,其设置在所述通风槽内,所述叶片成弧形形状,所述叶片一端靠近所述外轮辋圆周面,另一端朝向所述内轮辋圆周面,每个通风槽内设置3~5个叶片,叶片在所述通风槽内间隔设置;

气嘴,其设置在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

凹槽,其设置在所述外轮辋圆周面上,所述凹槽与所述轮辐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

检测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轮辋、轮辐材质均为镁合金。

优选方案是:所述多个轮辐斜角范围为15~35°。

将轮辐设置成有一定角度的斜面,在汽车轮快速运行中,轮辐旋转类似于风扇的扇叶,可以将外部的冷风吹入轮毂,将热量散发出去。

优选方案是:所述外轮辋圆周面设置有一层散热金属层。

优选方案是:所述散热金属层为镀铝层。

由于在外轮辋圆周面镀有散热层,铜和铝散热效率高,外表美观,既可防止轮毂表面锈蚀,更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及时冷却轮毂,防止热量积累的产生,延长了轮毂及轮胎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钢制轮毂散热效果差导致的爆胎等安全隐患。

优选方案是:所述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检测轮胎胎压的传感器。

实时监测轮胎胎压,当轮胎的胎压没有达到标准数值时,及时反馈信息给驾驶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降低由于轮胎胎压不足导致的额外油耗。

优选方案是:在外轮辋圆周面上设置3~5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径向宽度与外轮辋圆周面的径向宽度一致。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配重块对轴盘产生一定的力矩,增加车轮的转动惯量,因此车轮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可更加快速及持久的转动,从而使车辆运行更加平稳,起到高效节能的作用。

优选方案是:两轮辐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两轮辐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能够使得轮毂支撑强度大,能够保证轮胎的高速转动,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

优选方案是:在轮辋的内侧设置制动盘,制动盘表面设置多个均匀布置的凹槽。

优选方案是:所述制动盘表面的凹槽为弧形结构。

在使用时,轮毂与制动装置相连,制动装置在轮毂内侧的制动盘处,由于制动盘的结构设计,使制动盘与制动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使制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镁合金轮毂骨架,包括:轮辋,其包括外轮辋圆周面和内轮辋圆周面,所述外轮辋圆周面和内轮辋圆周面构成空腔体,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进气口;多个轮辐,其为空腔体,一端与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安装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轮辐与所述进气口数量相对应,所述轮辐呈弧形斜角面,所述轮辐一侧内壁上均匀设置多个进气孔;多个通风槽,其设置在所述外轮辋圆周面和内轮辋圆周面构成的空腔体内且靠近在所述进气口设置;叶片,其设置在所述通风槽内,所述叶片成弧形形状,所述叶片一端靠近所述外轮辋圆周面,另一端朝向所述内轮辋圆周面,每个通风槽内设置3~5个叶片,叶片在所述通风槽内间隔设置;所述所述轮辋、轮辐材质均为镁合金。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镁合金轮毂强度高、重量轻、减震性好、回收利用率高;在汽车轮快速运行中,轮辐旋转类似于风扇的扇叶,可以将外部的冷风通过轮辐侧壁上进气孔吹入外轮辋圆周面和内轮辋圆周面构成空腔体,将热量散发出去,同时由于在轮毂外表面镀有散热层,铜和铝散热效率高,外表美观,既可防止轮毂表面锈蚀,更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及时冷却轮毂,防止热量积累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从轮辐结构和轮毂表面镀层材料两个方面加强轮毂的散热效果,延长了轮毂及轮胎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钢制轮毂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镁合金轮毂骨架,包括:轮辋,其包括外轮辋圆周面1和内轮辋圆周面2,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和内轮辋圆周面2构成空腔体,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进气口;多个轮辐3,其为空腔体,一端与所述内轮辋圆周面3上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安装法兰6固定连接,所述轮辐3与所述进气口数量相对应,所述轮辐3呈弧形斜角面,所述轮辐3一侧内壁上均匀设置多个进气孔4;多个通风槽,其设置在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和内轮辋圆周面2构成的空腔体内且靠近在所述进气口设置;叶片5,其设置在所述通风槽内,所述叶片5成弧形形状,所述叶片5一端靠近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另一端朝向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每个通风槽内设置3~5个叶片5,叶片5在所述通风槽内间隔设置;气嘴,其设置在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上;凹槽,其设置在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上,所述凹槽与所述轮辐3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检测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轮辋、轮辐3材质均为镁合金。

另一实施例,所述多个轮辐3斜角范围为15~35°。将轮辐3设置成有一定角度的斜面,在汽车轮快速运行中,轮辐3旋转类似于风扇的扇叶,可以将外部的冷风吹入轮毂,将热量散发出去。

另一实施例,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设置有一层散热金属层。

优选方案是:所述散热金属层为镀铝层。

由于在外轮辋圆周面1镀有散热层,铜和铝散热效率高,外表美观,既可防止轮毂表面锈蚀,更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及时冷却轮毂,防止热量积累的产生,延长了轮毂及轮胎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钢制轮毂散热效果差导致的爆胎等安全隐患。

另一实施例,所述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检测轮胎胎压的传感器。

实时监测轮胎胎压,当轮胎的胎压没有达到标准数值时,及时反馈信息给驾驶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降低由于轮胎胎压不足导致的额外油耗。

另一实施例,在外轮辋圆周面1上设置3~5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径向宽度与外轮辋圆周面1的径向宽度一致。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配重块对轴盘产生一定的力矩,增加车轮的转动惯量,因此车轮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可更加快速及持久的转动,从而使车辆运行更加平稳,起到高效节能的作用。

另一实施例,两轮辐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两轮辐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能够使得轮毂支撑强度大,能够保证轮胎的高速转动,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

另一实施例,在轮辋的内侧设置制动盘,制动盘表面设置多个均匀布置的凹槽。

另一实施例,所述制动盘表面的凹槽为弧形结构。

在使用时,轮毂与制动装置相连,制动装置在轮毂内侧的制动盘处,由于制动盘的结构设计,使制动盘与制动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使制动效果更好。

另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镁合金轮毂骨架,包括:

轮辋,其包括外轮辋圆周面1和内轮辋圆周面2,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和内轮辋圆周面2构成空腔体,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4个进气口,在轮辋的内侧设置制动盘,制动盘表面设置多个均匀布置的凹槽;4个轮辐3,其为空腔体,一端与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上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安装法兰6固定连接,所述轮辐3与所述进气口数量相对应,所述轮辐3呈弧形斜角面,所述轮辐3一侧内壁上均匀设置多个进气孔4,4个轮辐3斜角为35°;多个通风槽,其设置在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和内轮辋圆周面2构成的空腔体内且靠近在所述进气口设置;叶片5,其设置在所述通风槽内,所述叶片5成弧形形状,所述叶片5一端靠近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另一端朝向所述内轮辋圆周面2,每个通风槽内设置3个叶片5,叶片5在所述通风槽内间隔设置;气嘴,其设置在所述内轮辋圆周面上;2个凹槽,其设置在所述外轮辋圆周面1上,所述凹槽与所述轮辐3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凹槽为正方形;检测轮胎胎压的传感器,其设置在其中一个凹槽内;其中,所述轮辋、轮辐3材质均为镁合金。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