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刮器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308发布日期:2018-12-07 22:1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刮器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刮器接头。



背景技术:

雨刮器通常安装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前,用以刮去挡风玻璃上附着的雨水或污泥,避免驾驶人员视线被雨水或污泥挡住视线,保证行车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雨刮器大多采用一体成型,一旦雨刮器主体部分损坏,或者部分损坏,整个雨刮器就必须全部丢弃,造成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雨刮器接头,其连接器可拆卸的连接在基座上,以便方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雨刮器接头,包括接头底座和接头壳体,接头底座具有前壳板A和后壳板A,前壳板A和后壳板A上设有前支壁和后支壁,前支壁和后支壁之间设有圆柱,前支壁和后支壁上各设有一个卡孔,前壳板A和后壳板A前端内侧各设有卡槽,前壳板A和后壳板A前端后端一体连接后盖;接头壳体具有前壳板B和后壳板B,接头壳体前端设有前盖,前壳板A和后壳板A上各设一个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的弹扣部,前壳板A和后壳板A后端内侧各设有一个卡柱,分别与所述卡孔卡扣连接,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底部形状与导流板的形状相对应,且一侧均设有与导流板上尖拱形凸起形状相对应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上设有用以拇指按压的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下方设有加固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前后内侧各设有一抵靠部,所述前壳板A和后壳板A后端各设有一个伸出的撑板,撑板穿入抵靠部下方,抵靠部进而对所述前壳板A和后壳板A上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接头底座和接头壳体采用卡扣连接,一旦接头壳体损坏,只需更换接头壳体既可,不需要将雨刮器整体丢弃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接头底座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接头壳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前盖,2-后壳板B,3-圆柱,4-卡孔,5-后盖,6-前壳板B,7-前壳板A,8-弹扣部,9-前支壁,10-卡槽,11-抵靠部,12-后壳板A,13-卡柱,14-撑板,15-防滑槽,16-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雨刮器接头,包括接头底座和接头壳体,接头底座具有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上设有前支壁9和后支壁,前支壁9和后支壁之间设有圆柱3,前支壁9和后支壁上各设有一个卡孔4,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前端内侧各设有卡槽10,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前端后端一体连接后盖5;接头壳体具有前壳板B6和后壳板B2,接头壳体前端设有前盖1,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上各设一个与所述卡槽10卡扣连接的弹扣部8,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后端内侧各设有一个卡柱13,分别与所述卡孔4卡扣连接,所述前盖1与所述后盖底部形状与导流板的形状相对应,且一侧均设有与导流板上尖拱形凸起形状相对应的缺口16。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上设有用以拇指按压的防滑槽15。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下方设有加固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前后内侧各设有一抵靠部11,所述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后端各设有一个伸出的撑板14,撑板14穿入抵靠部11下方,抵靠部11进而对所述前壳板A7和后壳板A12上限位。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