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前门内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7061发布日期:2019-01-02 22:16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前门内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门内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前门对于汽车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件之一,起到乘员保护和为乘员或货物的进出提供通道空间的作用。车门内板总成是车门总成的重要零件,起到支撑车门外板及加强整体车门强度的重要作用。现有电动汽车车门总成的整体强度及抗凹性能不足,在汽车侧碰试验过程中存在车门凹陷程度过大,假人伤害指标不合格的现象,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及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抗撞能力强的一种电动汽车前门内板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汽车前门内板总成,包括前门内板本体,所述前门内板本体上设有防撞梁总成,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两根上下设置的防撞管,所述防撞管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端部安装支架,所述防撞管的两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防振支架,所述防振支架包括朝向所述前门内板本体凹陷的夹槽,夹槽的两侧边缘部向外延伸设有延边,两根所述防撞管卡入所述夹槽内并固定连接;

所述端部安装支架与所述前门内板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延边朝向所述前门内板本体的方向变形凹陷形成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有隔振胶。

优选的,所述防撞管为钢管。

优选的,所述钢管内设有碳纤维棒。

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碳纤维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体,所述环形腔体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

优选的,所述前门内板本体外侧设有前门外板支撑板,所述前门内板本体窗框处设有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所述前门外板支撑板的两端以及所述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的两端均与所述前门内板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门外板支撑板上朝向所述前门内板本体的方向变形凹陷形成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朝向所述前门内板本体的方向变形凹陷形成第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和所述第三凹槽内均填充有隔振胶。

优选的,所述前门内板本体上设有前门内板加强板和门锁加强板,所述前门内板加强板与所述前门内板本体的前方位置满焊焊接连接,所述门锁加强板与所述前门内板本体的门锁安装处满焊焊接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前门内板总成中,防撞梁总成包括两根上下设置的防撞管,两根防撞管的两端通过端部安装支架与前门内板本体固定连接,中部设有至少一个防振支架,防振支架包括夹槽和设于夹槽两侧的延边,夹槽夹持两根防撞管;延边朝向前门内板本体的方向变形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填充有隔振胶,延边通过隔振胶与前门外板连接。此种结构的防撞梁总成,在发生侧碰时前门外板收到的撞击力可经过隔振胶缓冲减轻振动后先传递到防振支架,防振支架进一步缓冲振动,再传递到防撞管,可有效缓冲侧碰撞击力,起到支撑车门外板的作用,防撞管能够极大地承受缓冲后的剩余侧碰撞击力,减小车门凹陷程度,极大地提高车门整体强度。

2、防撞管为钢管,钢管内设有碳纤维棒,钢管的内侧壁与碳纤维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体,环形腔体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碳纤维棒重量轻强度高,剪切增稠液吸引撞击能量,并迅速变得极其坚硬,加强了防撞梁总成整体强度,发生侧碰时可有效缓冲侧碰撞击力。

3、通过前门内板加强板、门锁加强板对前门内板本体前方位置及门锁安装处进行大面积覆盖焊接,极大地加强了车门整体强度。

4、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通过第三凹槽内涂隔振胶与前门外板连接,,前门外板支撑板通过第二凹槽内涂隔振胶与前门外板连接,起到了支撑前门外板及加强前门整体强度的作用,发生侧碰是可有效缓冲侧碰撞击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1-前门内板本体;2-防撞梁总成;21-防撞管;211-钢管;212-碳纤维棒;213-环形腔体;22-端部安装支架;23-防振支架;231-夹槽;232-延边;233-第一凹槽;24-定位孔;3-前门外板;4-前门外板支撑板;41-第二凹槽;42-定位孔;5-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51-第三凹槽;52-定位孔;6-前门内板加强板;7-门锁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门内板总成,包括前门内板本体1,定义前门内板本体1靠近安装前门外板的一侧为其外侧,相对侧为其内侧,前门内板本体1上设有防撞梁总成2,防撞梁总成2是发生侧碰时主要的承力零部件,防撞梁总成2包括两根上下设置的防撞管21,防撞管21采用两根钢管211,防撞管2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端部安装支架22,防撞管21的两端部之间焊接有至少一个防振支架23,防振支架23包括朝向前门内板本体1凹陷的夹槽231,夹槽231的两侧边缘部一体向外延伸设有延边232,即延边232自夹槽231的两侧边缘部朝向远离夹槽231的方向延伸,两根防撞管21自前门内板本体1的外侧卡入夹槽231内并固定连接。端部安装支架22与前门内板本体1固定连接;

延边232朝向前门内板本体1的方向变形凹陷形成第一凹槽233。

在具体生产加工时,依靠定位孔24将防撞梁总成2进行夹具夹紧,将防撞梁总成2与前门内板本体1进行焊接,在第一凹槽233内填充隔振胶,使延边232通过隔振胶与前门外板3粘接连接。此种结构的防撞梁总成2,在发生侧碰时前门外板3收到的撞击力可经过隔振胶缓冲减轻振动后先传递到防振支架23,防振支架23进一步缓冲振动,再传递到防撞管21,可有效缓冲侧碰撞击力,起到支撑车门外板的作用,防撞管21能够极大地承受缓冲后的剩余侧碰撞击力,减小车门凹陷程度,极大地提高车门整体强度。

钢管211内设有碳纤维棒212,钢管211的内侧壁与碳纤维棒21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体213,环形腔体213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碳纤维棒212重量轻强度高,剪切增稠液吸引撞击能量,并迅速变得极其坚硬,加强了防撞梁总成2整体强度,发生侧碰时可有效缓冲侧碰撞击力。在保证防撞梁总2成轻型化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体强度,保证防侧撞能力。

前门内板本体1外侧设有前门外板支撑板4,前门内板本体1窗框处设有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5,前门外板支撑板4的两端以及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5的两端均与前门内板本体1固定连接。

前门外板支撑板4上朝向前门内板本体1的方向变形凹陷形成第二凹槽41,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5朝向前门内板本体1的方向变形凹陷形成第三凹槽51。

为了提高车门整体强度和抗凹性能,将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5与前门内板本体1进行焊接,依靠定位孔52进行夹具夹紧,将前门外板支撑板4与车门内板本体1进行焊接,依靠定位孔41进行夹具夹紧,在第二凹槽41内和第三凹槽51内均填充隔振胶。前门外板窗台加强板5通过第三凹槽51内涂隔振胶与前门外板3连接,前门外板支撑板4通过第二凹槽41内涂隔振胶与前门外板3连接,起到了支撑前门外板3及加强前门整体强度的作用,发生侧碰是可有效缓冲侧碰撞击力。

前门内板本体1上设有前门内板加强板6和门锁加强板7,前门内板加强板6与前门内板本体1的前方位置满焊焊接连接,门锁加强板7与前门内板本体1的门锁安装处满焊焊接连接。通过前门内板加强板6、门锁加强板7对前门内板本体1前方位置及门锁安装处进行大面积覆盖焊接,极大地加强了车门整体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