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开关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8209发布日期:2019-01-02 22:2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开关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开关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内饰往往会配备较多的触摸按钮,但是触摸按钮与传统机械按钮不同,没有明显的段落感,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感,因此在触摸时加入声响回馈来保证用户能够及时知道是否按压成功,但是在周围环境声响较大,或者车内播放音乐时,声响回馈往往会难以察觉或者影响用户欣赏音乐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触摸震动回馈,并能吸收震动避免震动传递至仪表盘等其他部件上产生异响的触摸开关避震结构。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摸开关避震结构,包括固定壳体及设置于固定壳体上的触摸面板,所述固定壳体内设有振动电机实现触摸震动回馈,还包括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壳体位于安装槽内,所述固定壳体四周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缓冲弹片,所述缓冲弹片末端向安装槽内壁方向延伸并与其相抵,促使固定壳体居中于安装槽内;所述固定壳体底部四个边角处设有悬浮弹簧,所述悬浮弹簧与安装槽槽底相抵使固定壳体与安装槽槽底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所述固定壳体底部还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有缓冲套,所述安装槽槽底设有缓冲套安装部,所述缓冲套置于缓冲套安装部内并通过螺丝固定避免固定壳体从安装槽内脱出,所述缓冲套安装部上有螺丝孔,所述螺丝与螺丝孔呈间隙配合。

上述结构中,利用缓冲弹片进行吸收固定壳体朝其四周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再利用悬浮弹簧吸收垂直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同时为保证固定壳体与安装槽之间的固定连接,设置定位柱并套设缓冲套减少两者之间固定时存在的刚性连接,从而彻底吸收振动,由于触摸按压时,固定壳体向下运动促使螺丝的螺帽与螺丝孔孔口脱离,因此能避免螺丝与螺丝孔孔口之间形成的刚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为两个,沿固定壳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中,两个定位柱沿其长度放上布置,可提高固定壳体整体受力的均匀性,避免出现定位柱应力过大断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壳体底部还设有接线孔,所述安装槽槽底设有与接线孔对应开设的过线孔。

上述结构中,接线孔用于连接数据线,过线孔用于使数据线穿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槽底四个角落处设有缓冲沉孔,所述悬浮弹簧支撑于缓冲沉孔内。

上述结构中,用于约束悬浮弹簧末端自由度,避免悬浮弹簧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缓冲弹片进行吸收固定壳体朝其四周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再利用悬浮弹簧吸收垂直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同时为保证固定壳体与安装槽之间的固定连接,设置定位柱并套设缓冲套减少两者之间固定时存在的刚性连接,从而彻底吸收振动,由于触摸按压时,固定壳体向下运动促使螺丝的螺帽与螺丝孔孔口脱离,因此能避免螺丝与螺丝孔孔口之间形成的刚性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固定壳体;11-触摸面板;12-缓冲弹片;13-悬浮弹簧;14-定位柱;15-缓冲套;16-螺丝;161-螺帽;17-接线孔;20-安装支座;21-安装槽;22-缓冲套安装部;23-螺丝孔;24-过线孔;25-缓冲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触摸开关避震结构,包括固定壳体10及设置于固定壳体10上的触摸面板11,所述固定壳体10内设有振动电机(位于固定壳体内,图中未示出)实现触摸震动回馈,还包括安装支座20,所述安装支座20上设有安装槽21,所述固定壳体10位于安装槽21内,所述固定壳体10四周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缓冲弹片12,所述缓冲弹片12末端向安装槽21内壁方向延伸并与其相抵,促使固定壳体10居中于安装槽21内;所述固定壳体10底部四个边角处设有悬浮弹簧13,所述悬浮弹簧13与安装槽21槽底相抵使固定壳体10与安装槽21槽底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所述固定壳体10底部还设有定位柱14,所述定位柱14上套有缓冲套15,所述安装槽21槽底设有缓冲套安装部22,所述缓冲套15置于缓冲套安装部22内并通过螺丝16固定避免固定壳体10从安装槽21内脱出,所述缓冲套安装部22上有螺丝孔23,所述螺丝16与螺丝孔23呈间隙配合。

上述结构中,利用缓冲弹片12进行吸收固定壳体10朝其四周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再利用悬浮弹簧13吸收垂直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同时为保证固定壳体10与安装槽21之间的固定连接,设置定位柱14并套设缓冲套15减少两者之间固定时存在的刚性连接,从而彻底吸收振动,由于触摸按压时,固定壳体10向下运动促使螺丝16的螺帽161与螺丝孔23孔口脱离,因此能避免螺丝16与螺丝孔23孔口之间形成的刚性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14为两个,沿固定壳体10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中,两个定位柱14沿其长度放上布置,可提高固定壳体10整体受力的均匀性,避免出现定位柱14应力过大断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壳体10底部还设有接线孔17,所述安装槽21槽底设有与接线孔17对应开设的过线孔24。

上述结构中,接线孔17用于连接数据线,过线孔24用于使数据线穿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1槽底四个角落处设有缓冲沉孔25(图中为安装槽21槽底背面所突出的缓冲沉孔25),所述悬浮弹簧13支撑于缓冲沉孔25内。

上述结构中,用于约束悬浮弹簧13末端自由度,避免悬浮弹簧13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缓冲弹片12进行吸收固定壳体10朝其四周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再利用悬浮弹簧13吸收垂直方向震动位移带来的震动,同时为保证固定壳体10与安装槽21之间的固定连接,设置定位柱14并套设缓冲套15减少两者之间固定时存在的刚性连接,从而彻底吸收振动,由于触摸按压时,固定壳体10向下运动促使螺丝16的螺帽161与螺丝孔23孔口脱离,因此能避免螺丝16与螺丝孔23孔口之间形成的刚性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