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车辆的轮毂和代步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882发布日期:2019-02-15 20:5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代步车辆的轮毂和代步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代步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车辆的轮毂和代步车辆。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车等代步车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行业迅速发展,代步车辆和的应用量得到大幅提升。以共享单车为例,不同于传统的私人自行车的应用环境,共享单车的应用特点包括:用户不固定、应用路况不确定、等时间段中反复使用次数不稳定等。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单车所面临的应用条件更多样化、更复杂,传统自行车的一些零部件结构并不适应这种应用条件。

车轮是代步车辆的重要部件,其对车辆起到支撑作用。车轮的中心以可旋转的形式连接在车辆上,车轮的外圈上套设有轮胎并与地面接触。在车轮的中心与外圈之间设置有辐条,所述辐条对车轮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共享单车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被搬动或转移位置,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共享单车会受到更多的非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碰撞和振动。应用在共享单车上的传统车轮在反复承受非正常使用状态相爱的碰撞和振动后容易出现变形,进而造成共享单车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代步车辆的轮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代步车辆的轮毂,包括花鼓、轮圈和六套轮辐,所述轮辐呈放射状分布从所述花鼓连接至所述轮圈,六套所述轮辐分为两组,每组所述轮辐包括三套轮辐,两组所述轮辐在所述花鼓上的连接处从所述花鼓的中心面沿所述花鼓的轴向分别向花鼓的两端偏移预定距离。

可选地,每套所述轮辐的延伸方向沿着所述轮圈的圆周方向相互间隔60度。

可选地,所述预定距离的范围为2-16mm。

可选地,所述预定距离为15mm。

可选地,每套所述轮辐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轮辐。

可选地,两组所述轮辐分别依次间隔的分布在所述花鼓周围。

可选地,所述轮毂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轮辐与所述花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轮辐与所述轮圈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轮辐呈椭圆柱或矩形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代步车辆,包括车身主体和上述轮毂,所述轮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所述轮圈外套设有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轮毂采用分为两组的共六套轮辐对轮圈进行支撑。两组轮辐在花鼓上的连接处相互偏移预定距离,从而在轮毂的轴向上提供更稳定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的结构稳定性更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毂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毂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用于代步车辆的轮毂,该轮毂可以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等代步车辆。如图1、2所示,所述轮毂包括了花鼓1、轮圈2以及六套轮辐3。所述轮辐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花鼓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轮圈2的内侧,所述轮辐3对轮圈2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所述轮辐3以放射状的形式从所述花鼓1向外延伸。

六套所述轮辐3分为两组,每组包括三套所述轮辐3。如图3所示,两套所述轮辐3在花鼓1上的连接位置不同。沿着所述花鼓1的中心面10,其中一套所述轮辐3连接在花鼓1上的位置向中心面10的一侧偏移预定距离,而另一套所述轮辐3连接在花鼓1上的位置向中心面10的另一侧偏移预定距离。所述中心面10平行于花鼓1的径向截面,中心面10过花鼓1自身轴线的中点。所述中心面10两侧的花鼓1结构呈对称结构,如图3所示。在图3中,与花鼓1的连接处向左侧偏移,并从左侧标出的轮辐3属于同一组;与花鼓1的连接处向右侧偏移,并从右侧标出的轮辐3属于另一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的优点在于,六套轮辐呈放射状从所述花鼓向外伸出并对轮圈提供支撑,支撑效果和稳定性更好,能够在轮毂的径向上降低轮圈发生变形的可能性。而且,六套轮毂一两组的形式,在花鼓上的连接点沿着花鼓的轴向分别向花鼓的两端偏移预定距离。这种结构设计使得轮辐能够在花鼓的轴向上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力,进一步提高轮毂的结构稳定性,防止轮圈在花鼓的轴向方向上出现变形。

优选地,每套所述轮辐3的延伸方向沿着所述轮圈2的圆周方向相互间隔60度,如图2所示。在这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六套轮辐3以均匀的放射形式对轮圈2形成支撑,从而能够更好的为轮圈2提供径向上的支撑作用力,显著提高轮毂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均匀分布的轮辐上更便于对称设置反光板等附加部件,外形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并不对轮辐在花鼓上的连接点的偏移距离进行严格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偏移的预定距离的可选范围。所述预定距离的范围为2-16mm。偏移的预定距离在该范围内时,轮辐能够在轮毂的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上都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力,降低轮圈发生变形的可能性。优选地,所述预定距离为15mm。如果预定距离过大,则有可能造成花鼓和轮辐在轴向上承受过大的作用力,如果预定距离过小,则有可能造成轮辐无法在轴向上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定距离指的是一组所述轮辐相对于中心面的偏移距离,即每组轮辐均相对于中心面分别偏移所述预定距离。另外,在对预定距离进行设计和测量时,以图3中左侧的轮辐3为例,可以以左侧轮辐靠近花鼓的左端的表面作为设计和测量的基准;或者,也可以以轮辐沿花鼓的轴向上的中线作为设计和测量的基准。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左侧轮辐靠近花鼓右端的表面作为基准。

优选地,每套所述轮辐3包括两条轮辐3,这两条轮辐3相互平行,如图1、2所示。图中所标出的轮辐3为同一套轮辐3中的两条轮辐3。在整个轮毂中,共有12条轮辐3对轮圈2形成支撑。同一套中两条平行、相互靠近的轮辐能够对所连接的区域提供强化支撑,配合上述每套轮辐均匀分布的特征,轮毂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优选地,被分为两组的所述轮辐,分别依次间隔的分布在所述花鼓的周围。即,第一组中的一套轮辐3,其两侧相邻的轮辐3均为第二组的轮辐3,如图1所示。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两组轮辐提供的轴向的支撑作用也是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轮毂的圆周方向上,结构可靠性更高。以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第一组中的三套轮辐3彼此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120度;第二组中的三套轮辐3彼此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120度。而第一组的轮辐3与相邻的第二组的轮辐3彼此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60度。

对于所述轮毂的成型方式,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制。可选地,所述轮毂可以整体一体成型,轮圈、轮辐以及花鼓可以通过整体注塑成型。或者,轮圈、轮辐与花鼓分别制备,之后轮辐与花鼓通过焊接连接,轮辐与轮圈也通过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轮辐的截面可以呈椭圆形或矩形,轮辐的整体可以呈椭圆柱或矩形柱结构。轮辐的截面积可以从与花鼓连接的一端逐渐相遇轮圈连接的一端减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代步车辆,该代步车辆可以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等,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所述代步车辆包括车身主体和轮毂,所述轮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所述轮圈外套设有轮胎。该轮毂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不易发生变形。其承受冲击的能力更强,更适合共享单车等相似行业的应用条件。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