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旋转的角度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041发布日期:2019-03-15 19:37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旋转的角度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摄影摄像或监控技术,尤其是涉及行车记录仪中镜头角度控制的装置和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照相装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行车记录仪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得以深度的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它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以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记录仪不仅可以遏止交通违章、约束驾驶员不良驾驶习惯,而且可以有效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为执法人员进行事故的分析、处理提供科学、真实的原始数据,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是固定不可转动的,无法调整视角,使得行车记录仪在拍摄到的角度和视野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设计可控制摄像角度的行车记录仪镜头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克服上述现状,提供镜头装置可旋转、从而摄像角度可变动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后置镜头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旋转的角度补偿装置,包括镜头、前壳以及后壳,所述镜头固定在所述前壳和后壳所接合而成的内部空间内,其特征是:前壳和后壳接合形成的一端呈圆柱状的凸台,包括位于前壳一端的第一凸台及位于后壳一端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设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还设一活动限位块;还包括一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中空圆柱形支架套,所述支架套内设一环状轨道槽,该轨道槽上设一第一筋位,所述限位块上设一第二筋位,所述前壳和后壳固定住镜头后,所述限位块装入限位槽,并将所述凸台连同限位块一并装入支架套内,所述前壳和后壳以一旋转固定盖进行固定,藉此,随着限位块在轨道槽内的滑动,所述前壳、后壳也跟着旋转。

所述镜头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前壳或者后壳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下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固定后,可以调整视角,这就便于随时变换摄像的角度、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旋转的角度补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旋转的角度补偿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1及图2中,

1—镜头 2—前壳 3—后壳 4—第一凸台 5—第二凸台 6—限位槽

7—限位块 71—第二筋位 8—旋转支架 81—支架套 811--轨道槽

812—第一筋位 9—旋转固定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说明书附图的图1及图2所示,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后置镜头旋转的角度补偿装置,包括镜头1、前壳2以及后壳3,所述镜头1固定在所述前壳2和后壳3所接合而成的内部空间内,其中:前壳2和后壳3接合形成的一端呈圆柱状的凸台,包括位于前壳一端的第一凸台 4及位于后壳一端的第二凸台5,所述第二凸台5上设一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还设一活动限位块7;还包括一旋转支架8,所述旋转支架8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中空圆柱形支架套81,所述支架套81内设一环状轨道槽811,该轨道槽811上设一第一筋位812,所述限位块7上设一第二筋位71,所述前壳2和后壳3固定住镜头1后,所述限位块7装入限位槽6,并将所述凸台连同限位块7一并装入支架套内,所述前壳2和后壳3以一旋转固定盖9进行固定,藉此,随着限位块7在轨道槽811内的滑动,所述前壳2、后壳3也跟着旋转。

所述镜头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前壳或者后壳进行固定。

限位说明:由于限位块的上的第二筋位与旋转支架上、轨道槽上设的第一筋位812的限制,使镜头无法无限旋转,但是为了使旋转超过360度,在后壳的第二凸台上的限位槽会比限位块7 要大,当前壳、后壳旋转的时候,虽然活动限位块7的第二筋位71与轨道槽上设的第一筋位812 接触,但是限位块在第二凸台上的限位槽的空间还有余量,所以镜头还是会继续跟着前壳、后壳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停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