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1775发布日期:2019-03-27 10:5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车车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



背景技术:

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车门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外板、车门窗及其他附属件。

在我国的大型卡车中,车门的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车窗的面积却只有0.4平方米左右,只占到车门面积的20%;驾驶员从驾驶位向右侧观察时,由于大型卡车的驾驶位太高,右侧车门80%为不可透视区域,驾驶员观察视线区域小,盲区较大,严重阻碍驾驶员对右侧路况的判断,在向右转弯或者变道行驶过程极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包括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包括门外板、门内板,所述门外板下部设有孔洞且孔洞周圈设有内折的外门翻边,所述外门翻边上设有外门胶体层,所述外门胶体层上粘接有外门玻璃;所述门内板下部设有孔洞且孔洞周圈设有内折的内门翻边,所述内门翻边上设有内门胶体层,所述内门胶体层上粘接有内门玻璃,所述外门玻璃与内门玻璃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外门玻璃的外壁与门外板表面平齐并通过外门胶体层密封,所述内门玻璃的内壁与门内板表面齐平并通过内门胶体层密封,所述外门玻璃与内门玻璃位置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玻璃、内门玻璃采用长方形或者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玻璃、内门玻璃采用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胶体层、内门胶体层采用聚氨酯粘接胶。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玻璃、内门玻璃的位置设置在靠近A柱的空隙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的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在车门上设置透光的玻璃形成的观察区域,增大驾驶员的观察视线区域,增大驾驶员对车辆右侧的观察视角,减小视觉盲区,从而提高了驾驶的安全系数;玻璃通过胶体粘接在门内板及门外板上,密封性好,固定方便;玻璃与门内板、门外板的表面平齐,在使用时不会对其他操作造成影响;玻璃分为外门玻璃、内门玻璃且之间留有空隙,能够使得车门上的车窗玻璃能够自由升降且能够正常安装其他内部元件,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增大驾驶员对车辆右侧的观察视角,减小视觉盲区,从而提高了驾驶的安全系数;结构稳定,对其他部件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详细的介绍,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包括车门本体1,所述车门本体1包括门外板11、门内板21,所述门外板11下部设有孔洞且孔洞周圈设有内折的外门翻边111,所述外门翻边111上设有外门胶体层13,所述外门胶体层13上粘接有外门玻璃12;所述门内板21下部设有孔洞且孔洞周圈设有内折的内门翻边211,所述内门翻边211上设有内门胶体层23,所述内门胶体层23上粘接有内门玻璃22,所述外门玻璃12与内门玻璃2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外门玻璃12的外壁与门外板11表面平齐并通过外门胶体层13密封,所述内门玻璃22的内壁与门内板21表面齐平并通过内门胶体层23密封,所述外门玻璃12与内门玻璃22位置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玻璃12、内门玻璃22采用长方形或者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玻璃12、内门玻璃22采用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胶体层13、内门胶体层23采用聚氨酯粘接胶。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玻璃12、内门玻璃22的位置设置在靠近A柱的空隙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的一种大型卡车副驾驶全景车门,在车门上设置透光的玻璃形成的观察区域,增大驾驶员的观察视线区域,增大驾驶员对车辆右侧的观察视角,减小视觉盲区,从而提高了驾驶的安全系数;玻璃通过胶体粘接在门内板及门外板上,密封性好,固定方便;玻璃与门内板、门外板的表面平齐,在使用时不会对其他操作造成影响;玻璃分为外门玻璃、内门玻璃且之间留有空隙,能够使得车门上的车窗玻璃能够自由升降且能够正常安装其他内部元件,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